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

當然除了通過賬目信息腦補推測海漢的新動向之外,查賬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瞭解近期的經營狀況。由於三亞這邊的分支機構一直都是由李奈定期查賬,所以情況也比較熟悉,隨便看看就能發現是否有異常的狀況。而這些掌櫃、管事都知道自家三少爺跟海漢人的關係十分密切,發現賬目不對隨時都可以找海漢人對賬,因此也不敢在賬簿中玩什麼欺上瞞下的貓膩。

在翻看自家碼頭的貨物出入庫記錄時,李奈注意到數據似乎與自己過往的印象有些出入,便開口詢問道:“怎麼近期從南洋入貨的香料多了不少?”

負責碼頭倉儲事務的管事叫李丙,也是李氏族人,輩分上算是李奈同輩。不過在李奈面前他也不敢拿什麼架子,聞言忙躬身應道:“三少爺,這多出的南洋香料並不是西番的貨,而是海漢的貨。”

“海漢的貨怎麼記在南洋的條目下面?”李奈有些不滿地問道。

“三少爺,這香料的記錄一向只記產地,至於貨主都另行記錄在商棧的賬目中,是以碼頭貨倉的記錄上面只寫了來自南洋。”李丙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李奈輕輕拍了拍頭道:“看賬本看太久,腦子都看糊塗了,竟然忘了這一茬。”

李丙應道:“三少爺事務繁多,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不記得,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海漢人以往賣的香料都是自家種植的,怎麼如今還要從南洋進口?”李奈奇道:“難道他們接的香料訂單已經多到來不及供應了?”

“非也非也,這香料並非他們在南洋購買回來再轉賣給我們。”李丙擺擺手道:“這是金蘭港產的貨。”

“哦?金蘭港的香料都已經開始出貨了?”這個消息倒是讓李奈稍稍有些驚訝。

“今年是當地種植園出產第一年,量不算多,據說明年至少會在今年基礎之上多出兩倍。”李丙用肯定的語氣回答了李奈的疑問。

安南南部海岸線上的金蘭港是安南內戰結束之後被劃給了海漢作爲租界區使用,李奈雖然還沒親自去到過那裡,但也聽說過當地的港口條件非常好,甚至還遠在三亞之上,海漢有意將當地建設成一處大型綜合港口。當然了,在周邊地區的附屬項目開發當中,自然也少不了海漢的某些拳頭產品,比如回報率極高的熱帶經濟作物。

作爲嗅覺靈敏的投資商,“福瑞豐”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有海漢執委會出面背書的投資項目,因此在金蘭港當地的種植園區中,也有“福瑞豐”及其他一些投資商的股份在其中。而簽訂協議時所選擇的回報方式,就是日後從當地的產出中獲得一定的實物份額。近期運抵三亞港後送進“福瑞豐”貨倉的這些南洋香料,正是金蘭港當地產出中屬於“福瑞豐”的份額。

“海漢人……動作還真是快啊!”對此李奈除了感嘆之外,也沒什麼好評價的了。

海漢開發海外殖民地的速度的確快得驚人,安南內戰結束到現在也才兩年多時間,但類似金蘭港這種開發時間不算太長的殖民區都已經開始有了產出,李奈認爲這已經足以讓海漢在南海地區的競爭者們感到汗顏了。

李奈在這次南下之前就已經聽說荷蘭人在巴達維亞吃了大敗仗,險些連自家老窩都被連鍋端了。而這一役勢必將影響到荷蘭人在南海的影響力,作爲海漢在南海的主要對手,荷蘭人大概很難再有機會從坑裡爬出來了,畢竟海漢人可不是心慈手軟的主,逮着這種機會肯定要對荷蘭人落井下石了。

不過李奈的判斷是海漢大概不會立刻南下,畢竟安不納島這個地方纔收到手裡不足半年,而且當地的開發規模估計也撐不起海南艦隊大舉南下作戰所需的補給。因此李奈的判斷是海漢會在別處找荷蘭人的麻煩——比如說與福建隔海相望的大員。當地的荷蘭人孤懸海外,勢單力薄,而巴達維亞那邊也陷入麻煩之中,肯定夠不上這麼遠的地方了,與大員港近在咫尺的海漢人要是沒有趁着這個機會出手打壓荷蘭人,那李奈反倒是會看不起他們了。李奈之前對海峽局勢變化所做出的推測,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這方面的考量。

當然了,無論如何,金蘭港現在有了產出,對於李家這樣的投資商來說肯定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好事。李奈又將香料的入庫統計重新看了一遍,默默估算了一下廣州府目前相應的市場價格,心中已經對這一筆投資回報有了大致的概念。雖然說不上是多大的天文數字,但運回廣州發賣賺個幾千兩銀子應該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李奈也不好因爲自己之前的疏忽而指責李丙的彙報不夠詳細,他雖然有權限查這邊的帳,但香料生意的確不是他所負責的範圍,李丙也沒有義務要主動向他彙報這個變化。

這一番賬目只查了一半,就已經到了午間,李奈便順勢將這些掌櫃管事都留了下來共進午餐。午後又花了快兩個鐘頭,才總算在頭昏腦漲中完成了這項工作。

打發走了屬下員工之後,李奈洗了把臉,然後便吩咐隨從備轎去車站。他打算今天再去勝利堡轉轉,繼續向施耐德吹風,隨便也問問在廣州合辦報紙的事情是否可行。

但李奈今天的運氣似乎不是太好,他抵達勝利堡的時候,才得知施耐德今天臨時出行,去鶯歌海視察工作去了——據說是給當地剛剛完工的鹽場四期擴建工程剪綵去了。

本來這差事應該是輪到陶東來去的,畢竟他纔是正主建設部的主管領導,不過就是那麼不巧,海口城外的新港改造工程也是在今天竣工,陶東來分身乏術,只能讓施耐德代勞了近的一處,他自己則是提前一天去了北邊的海口城。

兩個拜訪目標都不在勝利堡,李奈無奈之下也只能作第三種選擇,去找寧崎談談。畢竟他知道寧崎目前除了教育、民政之外,也在監管文化、宣傳這方面的事務,辦報這事找他聊聊也是可以的。

寧崎倒是在他的辦公室裡,不過李奈找到他這裡來的時候,外面還排着四五名訪客,看着裝打扮全都是歸化民幹部,倒是隻有他一身士人服裝顯得格外顯眼。

不過李奈可不會傻乎乎地在隊伍末尾乾等,畢竟他經常來往於海漢各個高層人員的辦公地,這些大人物身邊的工作人員也都成了熟識。

寧崎的秘書是兩年前從崖州招來的一名遭受冤獄的書生,被海漢解救之後就死心塌地的入了籍,然後就一直在寧崎手下做事。李奈過去時常會來拜訪寧崎,跟這秘書倒也是認識的。主動上前打過招呼之後,秘書便讓他稍等片刻,進屋向寧崎通報去了。

不得不說人熟好辦事,不一會秘書出來,便請李奈先進去與寧崎會面。李奈朝還得繼續排隊這幾位拱拱手,便自行入內了。

寧崎正伏在案上奮筆疾書,見他進來也只是微微點了下頭示意,李奈也不催促,先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寧崎花了幾分鐘時間寫完批示之後,將文件交給等在旁邊的下屬,示意他可以走了。

“李老闆這麼急着找我,是出什麼大事了?”寧崎跟李奈也是十分熟悉了,不需再作客套的寒暄,直接便切入主題了。

“來勝利港辦事,順便看看各位老朋友啊!”李奈將手裡提着的小罐子放到寧崎桌上:“知道你喜歡喝茶,這是潮州產的鳳凰單樅,回頭你嚐嚐,要是喜歡以後給你多弄點來。”

“李老闆,你這可是無事獻殷勤啊!”寧崎拿起罐子在手中掂了掂,看着李奈笑眯眯地打趣道:“說吧,有什麼事要找我幫忙的?”

李奈正色道:“寧總這話可就見外了,你我君子之交,我又豈會以小利誘惑於你?”

“想不到你是正義感這麼強的人,是我看錯你了。”寧崎哪會輕信他的說辭,繼續開玩笑道:“那你要是沒什麼急事,我就只能先送客了。你也看到了,外面還有一堆人等着找我辦事。”

“且慢!”李奈見寧崎真打算端茶送客,趕緊放棄了繼續鬥嘴的打算,道出了自己的來意:“我來的確是有事想請教於你,你先回答我問題,說完就撤,不耽擱你太久的時間。”

“你先說來聽聽。”寧崎點頭應道。

“昨日我在家中翻看報紙之時,忽然想到這種做法何須侷限於你們所轄之地,如廣州府也可依葫蘆畫瓢操作,開個一兩家報社。寧總覺得如何?”李奈試探着問道。

寧崎看了李奈一眼:“你打算出錢搞報社?”

李奈正色道:“若是海漢覺得可以,我的確願意出資一試。”

“報社可沒有做海貿來錢快。”寧崎提醒道。

“這個我明白。”李奈點頭應道:“我並不是爲了掙錢才向你提出此事,就算這門生意不盈利,我也有興趣試試水。”

“看樣子你已經把前因後果考慮得很清楚了。”寧崎笑道:“那你是覺得你們老李家在廣州府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咯?”

“老李家的影響力,不就等於是海漢的影響力?”李奈迴應道:“畢竟這辦報之事,缺了你們的幫助也是不行的。”

李奈昨晚就已經將這事考慮清楚,在廣州辦報,李家的人脈、財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關鍵還是要有懂行的人來主持這件事,不然光靠自己這種一知半解的門外漢,能把報紙辦好才見鬼了。這件事如果辦成了,的確是如寧崎所提到的那樣,李家在廣州府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勢必又會有所提升,但相應的收益肯定也不會只是李家獨享,海漢肯定也能順帶着從中獲取到不少好處。李奈就算用腳趾頭都能想到的事情,寧崎肯定也早就已經想到了。

李奈也並不打算在這件事上跟寧崎來來回回的兜圈子,因爲這件事對雙方而言都沒有太大的迫切性,但如果辦成了又都能收到好處,他知道寧崎肯定是不會拒絕自己的建議,唯一拿不穩的地方就是寧崎會對這種合作提出什麼樣的要求。

“我個人倒是不反對你的提議。”果然寧崎的回答就在李奈的預料之中:“如果你能夠代爲處理好官府的情緒,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可行的項目。”

如果要說海漢沒有想過在廣州出版報刊,那肯定是騙人的。但這種東西的確十分敏感,地方官府只要沒蠢到爆炸,自然能察覺到這種宣傳方式對於大明統治權威的傷害有多大。如果由駐廣辦牽頭去搞這件事,九成九會受到官府的查禁。哪怕他們不敢把海漢得罪得太厲害,也一定會想法設法地阻止這種刊物在廣州的發行。

但如果操辦此事的主體換一個角色,那或許效果就會有些不同了。哪怕全廣州的人都知道李家跟海漢關係密切,但李家主事的人可沒有任何一人公開投奔海漢,依然是大明的子民。而李家在地方上的人脈也足以讓官府睜隻眼閉隻眼,只要別把言論搞得太過火就行。

“官府方面,可由我出面去遊說,毋須擔心。”李奈很有把握地說道:“廣州府的知府、通知、通判、推官,守城的指揮使、同知、僉事,統統都不是問題,打通關節的費用方面也可有我方全部承擔。”

“這麼大方?李老闆可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啊!”寧崎讚道。

李奈擺擺手道:“做不做這件事,每年都要給自己衙門燒香的。反正都要上香,也不差多求他們辦一件事了。花出去的錢,回頭再慢慢通過廣告之類的營收賺回來便是。”

“考慮得挺周全啊!”寧崎這次豎起來大拇指,他看得出李奈連未來的盈利方式都已經考慮進去了,的確不是在鬧着玩。

2971.第2971章第1829章 無處下手第1884章 中左所城軍演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2995.第2995章2611.第2611章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1374章 北上幹部第272章 黎峒變化3201.第3201章2786.第2786章第2266章第2004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2604.第2604章3144.第3144章第1211章 中南半島第2131章2408.第2408章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2792.第2792章2424.第2424章3037.第3037章第2328章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3007.第3007章2893.第2893章2372.第2372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2824.第2824章第3432章3255.第3255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2719.第2719章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1381章 備戰期2645.第2645章第2348章第2119章2504.第2504章第1108章 退而求其次第2250章第1821章 厲兵秣馬第346章 葡萄牙人的擔憂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2364章第2154章第2343章第2131章第1448章 伏擊3290.第3290章3025.第3025章第1321章 正式遭遇第1369章 牽制3194.第3194章第351章 戰亂之後第2042章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1948章3270.第3270章第1842章 繼任者3170.第3170章第1224章 人口問題第371章 南越的悲劇2887.第2887章2550.第2550章2840.第2840章第75章 參觀訓練營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2370.第2370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3195.第3195章2713.第2713章第3434章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1119章 眼見爲實2905.第2905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48章 人選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第1267章 缺乏信任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第2280章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第29章 勞務輸出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1972章2452.第2452章2986.第29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