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

施耐德也並不指望能靠着自己的一張嘴皮子就說服葡萄牙人乖乖交出馬六甲海峽的掌控權,雖然他的嘴炮功夫確實了得,但葡萄牙人在當地的利益已有百年曆史,哪會幾句話就能忽悠其放手交權。之所以要對托馬斯提出來,主要目的還是爲了先給葡萄牙人吹吹風,讓他們心理上能有所準備。

海漢在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口的星島所部署的基地,其功能就是爲了掌控馬六甲海域的制海權並打通南海通向印度洋的航線,爲海漢下一步將觸角伸及南亞次大陸乃至中東地區做好準備。這一步棋是海漢長遠發展策略中的重中之重,其戰略意義絲毫不亞於海漢在大明東南拿下福建海峽控制權。不管現在坐鎮馬六甲海峽的是葡萄牙人、荷蘭人還是其他什麼勢力,海漢這步棋都是肯定會走下去的,頂多就是出於親疏關係而在態度上有所差異。葡萄牙人答不答應,都不會影響到海漢已經做出的決定。

當然了,考慮到雙方在最近這幾年裡的合作關係還算默契,這件事纔會由施耐德而非軍方人物來向葡萄牙代表提出,這樣至少在態度上顯得不是那麼強硬,留給雙方一點緩衝的餘地。假如托馬斯這樣硬邦邦地拒絕的對象換做是顏楚傑,那可能顏某人少不得就得丟一些有分量的場面話震懾一下托馬斯了。但施耐德就不會把話說得那麼決絕,他會比較婉轉地表達出海漢執委會在這件事情上所持的態度。

“執委會對於馬六甲海峽的歸屬是非常看重的,不誇張地說,這會影響到我們兩國今後在貿易及其他領域合作的前景。如果貴國拒絕我們的提議,那麼可能貴國商人在大明沿海的貿易活動也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雖然還未正式立國,施耐德還是用上了“兩國”來說明雙方的關係,不過托馬斯不會在意這種細節,葡萄牙人可早就沒把海漢當做普通民間武裝或者商貿組織來看待了。他更注重的是施耐德所說的“限制”到底會是什麼程度,對葡萄牙的貿易活動又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但施耐德卻拿捏得極爲到位,話點到這裡就不繼續往下說了,這讓托馬斯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他不得不再次向施耐德強調葡萄牙在東西方貿易體系中的作用:“施耐德先生,如果貴方……貴國真要限制葡萄牙商人的商貿活動,我想這種不明智的舉措同樣也會傷害到你們自身的利益。沒有我們將這些大明出產的貨物運往西方銷售,難道你們海漢能夠將這些貨源都自行消化完嗎?”

“那當然不行。”施耐德坦然承認了托馬斯所指出的問題,不過他話鋒一轉道:“不過托馬斯先生大概忘了一件事,現在跟我們合作的西方國家可不止貴國一家了。”

托馬斯心中暗自一驚,他的確沒想到施耐德竟然會拿這件事來要挾自己。現今除了葡萄牙之外也在跟海漢人進行貿易合作的西方國家,那自然便是荷蘭了,而雙方關係正常化的契機還是始於僅僅兩個多月之前的安不納島會談,以至於托馬斯並沒有記住荷蘭的這種角色轉換,潛意識中還將其當做了海漢與自家的共同對手。

荷蘭人放棄了在東北亞地區的大部分權利,才換來了海漢的通航通商協議,以及與葡萄牙在東北亞地區競爭的機會。當然了,在具體的待遇上,剛剛轉換陣營的荷蘭肯定比不了已經與海漢達成深度合作的葡萄牙,商貿活動的範圍都受到極爲嚴苛的限制,但如果海漢想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去扶持荷蘭人,那與葡萄牙形成競爭態勢也不會需要太長的時間。畢竟福廣兩地再加上如今的浙江,大部分進出口貿易的份額都被海漢所把控,海漢想要把資源給誰可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而荷蘭人肯定不會拒絕從天而降的機會。

施耐德的意思很明顯,沒了張屠夫也不會吃帶毛豬,就算限制了葡萄牙在大明沿海的貿易權利,海漢也可以將份額轉給同樣從事東西方海上貿易的荷蘭人,東西方之間的海上貿易線不會因爲葡萄牙人所受的限制而出現明顯的波動。如果葡萄牙人試圖要把海上運力拿來作爲談判條件,那可能會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這種形勢的轉換還真是微妙,在此之前海漢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就貿易協議談判期間,葡萄牙還是海漢手上一張非常具有威懾力的牌,東印度公司肯答應海漢提出的苛刻條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擔心被葡萄牙壟斷了東北亞地區的貿易份額。但時過境遷,現在要擔驚受怕的一方似乎換成了葡萄牙,而曾與海漢是對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如今卻成了海漢手中的貿易戰武器。

托馬斯現在的心情只能用鬱悶來形容,自己的來意本來是想從海漢這邊拿些好處,爲葡萄牙商人爭取更大的活動範圍,但萬萬沒想到施耐德早就挖好了坑等着自己往裡跳。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自然是不能隨意丟棄的,但海漢人以貿易權利相挾,甚至還扯出了荷蘭這個競爭對手,這要是不擺平也同樣會是大麻煩一樁。兩邊都丟不得,但看海漢人目前表現出來的態度,想把兩邊都抓住大概也不太可能了。

而目前這個談判僵局看起來並不好化解,主要是葡萄牙現在根本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交換條件,而海漢穩穩地掌握着主動權,態度卻是有恃無恐。如果葡萄牙拒不讓步,那海漢能使出來的後手還真不少,而葡萄牙這邊卻就不見得能從容應對了。托馬斯想了想,還是決定採取拖延戰術,在海漢人不肯作出讓步的狀況下,這大概是目前唯一能奏效的一招了。

“施耐德先生,懇請你體諒我的苦衷,很多事情不能由我這樣一個商人代表葡萄牙作出決定。”托馬斯努力在臉上擠出爲難的表情:“這麼大的事情,我必須要向澳門理事會和果阿總督府分頭報告才行。”

施耐德笑了笑道:“這當然沒問題,貴方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研究對策,不過我想提醒一點,我剛纔所說的那些措施,並不是要等到貴方做出答覆之後纔會實施。只要我方覺得時機成熟了,就會採取必要的手段來確保達成我們想要的目的。”

托馬斯驚道:“這怎麼可以……施耐德先生,我們可是盟友……不,現在應該稱爲盟國纔對,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應爲了這種事情而受到損害,有分歧應該通過協商來解決,而不是將矛盾擴大化。”

“你說得很對,托馬斯先生,作爲盟國我們應該尋求共同利益,而不是在一些蠅頭小利上計較得失。”施耐德話中有話地迴應道:“像你一樣不遠萬里來到東方的葡萄牙人,應該都是爲了這裡的財富而來,只要好好做買賣,發財肯定不是問題,何必要過多參與別的事情?跟我們對着幹,有誰得到過好處嗎?”

托馬斯嘆口氣道:“話雖如此,但馬六甲海峽已由我國掌控百年,哪能心甘情願把地方讓出來?換做是你,你肯嗎?”

施耐德道:“那麼我換個提法好了,如果給你們兩個選擇,一是守着馬六甲海峽這地方,但沒機會進入遠東最大的市場,並且要面對所有覬覦這個戰略要地的敵人。第二種選擇是把馬六甲海峽交給我們,但你們可以把生意做到海漢控制的所有地區,並且能得到我們提供的保護,你覺得哪一種更划算?”

托馬斯聽完之後也有些猶豫,如果以賺錢而論,那自然是第二種選擇比較划算,但如果放棄馬六甲,果阿總督府的面子上肯定過不去,而且失去了馬六甲海峽的掌控權,葡萄牙今後在遠東地區的通航權限可就都交到別人手裡了,以後要是跟海漢人不對付了,人家立刻就能封鎖進入南海的主要航道,到時候可沒有賣後悔藥的地方。

施耐德看他臉色,也知道他現在肯定下不了決心,不過海漢的打算也不急在這一時實施,因此施耐德也不催促他立刻做出表態,讓他先回去好好考慮清楚。反正過不了多久海漢就會推出舟山地區的一系列招商項目和相關政策,葡萄牙人要是錯過了這一波,那說不定真會落在荷蘭人的後面。不過以葡萄牙人過往所具備的商業嗅覺來看,他們到時候大概就會痛下決心了,畢竟馬六甲海峽的掌控權能給他們帶來的實際收益越來越有限,而東北亞地區的巨大市場卻不容錯過。

三月十日,勝利港船廠最新打造的威嚴級第六艘戰艦進行了第一次出海試航,這艘新艦被命名爲“威懾號”,雖然船上裝備的火炮數目比之間的五艘有所減少,但其火力輸出能力卻是不減反增。軍工部門爲這艘新船配備了最新設計的後膛炮,由於加工工藝複雜,首批製造量也不算多,每門後膛炮的製造費用是過去老式前膛炮的五倍之多,再加上最新式的自動制退炮座,以及造價高昂的新式開花彈,光是艦載火炮的費用就已經讓海軍司令王湯姆叫苦不迭。

在這艘新艦上所使用的新技術還遠不止於此,除了火炮之外,船上的蒸汽動力系統也是經過這幾年實際使用之後改進出的新一代產品,航速也因此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等四月初的閱兵式之後,這艘新艦還會回到船塢中,在兩側船舷安裝防護鐵甲。根據軍工部門的測試,這種新式鐵甲在百米距離上能夠有效的抵抗12磅以下火炮的射擊,而即便是24磅炮在這個距離上也無法直接射穿護甲和船舷,從而能夠有效地對火炮甲板上作戰的炮手們提供防護。

這種防護作用看起來似乎還比較有限,但想想如今遠東地區能夠衝入百米距離跟海漢戰艦對轟的戰船其實也不多,有這膽的沒這能力,有這能力的都已經被海漢教訓怕了,所以能遇到真正威脅的時候恐怕並不多見,這樣的一層防護裝甲其實就已經夠用了。

“威懾號”上上下下的技術革新一共有一百餘處,雖然船型沒有大的改動,但整條船的適航性和作戰性能較之前的同型號戰艦都有了比較顯著的提升。不過也正因爲如此,海軍認爲新艦的作戰方式也需要根據性能的提升做出一些調整,所以以往的訓練方式也不見得完全適用,很多地方還得摸索着改進。這艘船在全部完工之後,也不會立刻入列到某支艦隊當中服役,而是會先作爲試驗艦和訓練艦使用一段時間,讓軍官們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戰法。

這種威嚴級改進型在未來很可能將會部署到馬六甲海峽,軍方認爲想要穩穩當當地拿下當地海域,那就有必要派出手上最厲害的戰艦,也好讓某些不安分的人徹底死心。

先期抵達三亞的各國代表在軍方的組織之下,懷着複雜的心情觀看了這艘新艦的出海儀式。看到“威懾號”在兩艘探索級戰船的護衛之下緩緩出港,衆人心中是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都紛紛涌上心頭。海漢在軍備方面的領先程度,已經是各國拍馬不及,但每年仍會有新式裝備出爐,使得與各國在武器軍備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

但形成這種局面不僅僅是因爲海漢手裡掌握了許多黑科技,事實上錢纔是海漢能夠迅速提高軍力的主要保障,這一艘新艦的造價大概要相當於十艘出口型探險級戰船的總報價了,花費如此之大僅僅是爲了打造一艘船,這樣的代價可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承受得起。也只有海漢這種財大氣粗而且在軍事發展上有明確長遠規劃的勢力,纔會下如此血本來打造一艘試驗性質很濃的戰艦。

第3429章第3440章第1868章 留學安排第190章 補給物資的籌備第1524章 提前踩盤2979.第2979章2564.第2564章3326.第3326章第2207章2460.第2460章3191.第3191章第1922章第五百零七章 特戰營的備戰狀況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74章 銷售模式2666.第2666章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2399.第2399章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2496.第2496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第283章 破襲戰第2293章第1792章 去朝鮮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第四百零六章 新生活(二)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3456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1837章 拖延時間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1239章 戰事來臨2374.第2374章2807.第2807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1519章 利益當先第303章 商家座談2600.第2600章3078.第3078章3060.第3060章第1704章 棱堡工地第八百六十八章 曲知府的意願第1723章 利益最大化第1531章 幕後主使第2162章2668.第2668章3150.第3150章2883.第2883章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2444.第2444章第2178章3021.第3021章第1397章 攻入馬宅3395.第3395章2713.第2713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1433章 地雷的威力第2170章第1163章 三日之約第2292章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90章 錦衣衛(一)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2878.第2878章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3260.第3260章第1061章 計劃變更2759.第2759章第3455章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179章 和平談判第五百一十三章 行動開始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1775章 曲線救國3206.第3206章第2292章第205章 父子對話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第1436章 攻防轉換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3152.第3152章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第1654章 攻打馬尼拉(四)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第2138章第2090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2948.第2948章第227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