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多倫多會議

多倫多直轄市地處安大略湖的西北岸,也是阿拉斯加伸入五大湖區的那個南端尖角狀地域的中心城市,北部與西北部與東安大略省接壤,東面和東南面隔安大略湖分別與美國紐約州及賓夕法尼亞州相望,而南部則是隔伊利湖與美國俄亥俄州相望。至於西南部那個尖角則與美國密歇根州接鄰。

多倫多在加拿大時期已經是一個較大城市,但也不過二十多萬人口,那時通常所說的多倫多指的是包含了鄰近的奧沙瓦等周邊城鎮在內的大多倫多地區,加在一起有五十萬人口。

直到1914年攻加戰役爆發,1915年初加拿大全境正式被阿拉斯加吞併,多倫多迎來了大發展的契機,阿拉斯加中央政府在多倫多設直轄市,並且全市所轄面積大增,不但將原來所稱的大多倫多地區即奧沙瓦等地併入多倫多,還另外增劃了大多倫多地區周邊的一些城鎮,管轄面積達到了三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則有55萬餘人。爲當時東部新省市中人口僅次於蒙特利爾的第二大城市。

從初設直轄市距今已經六年多了,多倫多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美麗的風景,相對宜人的氣候和相對發達的工商業基礎,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人口增長也是一路上揚。

1918年後,多倫多市又迎來一次大發展,阿拉斯加中央政府將與美國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底特律毗鄰的溫莎,倫敦(非英國倫敦)等東安大略省南部轄區近兩萬平方公里劃入多倫多直轄市,使多倫多一躍成了阿拉斯加管轄面積最大的直轄市,直到前年併入十數個亞洲新省市後,多倫多才退居一位,爲僅次於雅庫特的面積第二大直轄市。

根據截止十月份的經濟,人口登記彙總資料,多倫多已經擁有一百七十萬人口,其中都市區超過百萬,爲阿拉斯加僅次於費城,蒙特利爾,安克雷奇,溫哥華之後的第五大城市,其城區面積超過一百多平方公里。而且其中人口組成相對其他城市來說,也略有不同,現在的多倫多,唐人和白人約略相等,都佔第安等美洲土著也佔了10%,另外多倫多還是目前全國黑人最多的城市,多達30萬,佔20%,這些膚色人種當中又多達上百個民族,各種民族文化交織一起,讓多倫多充滿着多元化民族風情,是名符其實的國際大都會。

因爲阿拉斯加城鎮化率普遍比較高,多倫多也不例外,雖有五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實際上90%都屬於無人居住的原野或者機械化農田,或者森林公園,或都是美麗的湖區沙灘,一百七十萬人口中絕大部分包括農民平時都是居住在城鎮。

除了多倫多港畔區和奧沙瓦區,老城區等城市六區組成的中心都市區擁有百萬人口萬外,其他七十萬人也多是居住在哈密爾頓郡,哈密爾頓郡是多倫多市唯一的一個郡,他管轄着除了城市六區外的近四萬平方公里土地,擁有哈密爾頓郡城區,伊利堡鎮,倫敦鎮,溫莎鎮四個城鎮,四鎮中哈密爾頓郡城區約有四十萬人,其他三鎮則基本相當,都在十萬人左右,其最東部的伊利堡鎮與美國工業中心紐約州的布法羅相鄰,此前開通的三個阿美口岸中,通常所說的多倫多口岸實際上就是伊利堡口岸,而原本計劃新開通又被突然叫停的哈密爾頓口岸則在其最西南部與美國底特律相望的溫莎鎮,也可稱爲溫莎口岸。

實際不管從管轄面積還是人口及經濟地位哪一方面來看,哈密爾頓郡都可稱爲阿拉斯加第一大郡,是人口最多,管轄面積最大的郡,經濟實力也只僅次於華僑城的普羅維傑尼亞郡,比普通的省管市縣還要強,甚至比起阿尼亞克這些老牌省管市也不會太差。而其所轄的四個城鎮嚴格來說若不是處在多倫多直轄市,而是在行政省的話,都有資格設立成省管市了,在多倫多他們卻只是一個鎮,這麼強大的鎮在阿拉斯加也是屈指可數。

而論經濟實力,多倫多也是強勁無比,人口比他少的只有溫尼伯和華僑城的經濟實力超過他,多倫多位列全國第七,在五大湖區,也僅次於美國的芝加哥,超過美國汽車城底特律,工業城市克利夫蘭等城市位列第二。

1921年11月8日,多倫多這顆五大湖區的明珠,綻放出比往日更加奪目的光芒,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就在這一天,多倫多迎來了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中國八個國家的龐大代表團,其中美國總統哈定,國務卿休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等國際巨頭悉數到來,而阿拉斯加總統葉文德,國務卿葉楓,副國務卿兼外交部長勒佈雷也親率龐大的代表團來到了這座全國第五大城市。

雖然這麼多國際大員的到來,爲多倫多的治安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不過同時也讓多倫多有了一次難得的向全世界宣傳城市形象,實力名氣的好機會。加上多倫多作爲邊境大城,相鄰的又是美國實力最強的東北地區,所以一直以來,這裡都有強大駐軍,這一次爲了多倫多的治安,除了多倫多本市的國民衛隊悉數出動外,駐防在此的第九集團軍第三十七師一個旅也走上了街頭,協助治安警察和國民衛隊保證治安,消除了多倫多市對治安問題的隱憂。

多倫多港畔區是多倫多市城市六區目前人口最多,最爲繁華的金融商業性城區,五大湖區第一大港口多倫多港就位於此區,各種商場、特色小店和劇場、文娛設施不知凡幾,沿岸還有一條風光迤邐的港畔走廊,可以欣賞到泛舟湖上的渡輪和私人遊艇,也可以乘坐遊輪飽覽湖濱景色。

而這一次的多倫多會議地點就放在了隸屬港畔區實際上位於安大略湖西岸的湖心島上,這個湖心島本來只是一個遊樂觀光島,上面並沒有多少市政建築。

此前阿拉斯加想要壓服美國,同意將會議地點放在阿拉斯加城市,最終數次交鋒,美國選擇了與美國相鄰的多倫多,但最初並非決定在多倫多市區,美國原意是要在與美國僅一線之鄰的伊利堡或溫莎兩鎮中選擇一個做爲最終的會議地點。不過遭到了阿拉斯加的堅決反對,阿拉斯加堅持在美國相對距離稍遠的多倫多市區或哈密爾頓郡城區舉行會議,哪怕是哈密爾頓與溫沙之間的倫敦鎮也行。

兩國從九月扯到十月,直到十月底,才最終互讓一步,美國同意在多倫多市區舉行會議,但又要求會場放在安大略湖的湖心島上,安大略湖也是兩國界湖,這個湖心島雖屬多倫多市區,但其實也是美國邊境,只是因爲有湖相隔,比起伊利堡和溫莎顯然與美國陸地的距離又要遠得多了。

這樣一扯皮,湖心島想要臨時再建會議中心顯然來不及了,但多倫多方面倒也有辦法,將原來的遊樂場暫時封停,遊樂場場地很大,適用於作會場的建築也有很多,只要稍加改造就成。而且這裡風景優美,若是開會得氣悶了,還可以租一條小船或一輛自行車逛遍全島,或在林蔭道上溜旱冰,也可以在綠茵草地或沙灘上享受野餐的樂趣。這對於西方人來說,是非常合適的,西方人開會有時就跟開派對一樣。

當然正式的大會議,還是要另想辦法的,這也很簡單,多倫多這樣的湖畔港城,最不缺的就是船,多倫多方面緊急徵用了兩條大型遊輪放到安大略湖,在遊輪上開會也是一大享受,還別說這一舉措,在各國代表團到來後,也是大爲欣賞,包括美國都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在遊輪上開會不一定非要停在湖心或港口,一邊在湖中行駛一邊開會多好,還可以靠近美國湖區。

甚至有些代表來到之後,都沒有馬上入駐阿拉斯加方面在港畔區市內安排的酒店,直接就在遊輪上找了房間歇息。

當然會議不可能在代表到來後就馬上召開,在此之前,相繼到達的各國代表和首腦都相互進行了單獨會晤磋商,就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事先溝通。

這幾天裡做爲東道主的阿拉斯加代表團猶其繁忙,就算不就問題進行事先磋商,做爲東道主,與各國代表和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會面以示歡迎也是必須的。可說葉文德和葉楓父子這幾天腳不沾地,在葉楓看來,這比當初在巴黎會議時累了許多,要不是爲了佔據主場優勢,葉楓還真巴不得這會放在別的國家去開算了。

直到四天之後的1921年11月12日,萬衆矚目的多倫多會議才正式召開,不過跟大多數會議一樣,這種真正的全體大會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真正的問題其實都會在一些小範圍內會談中達成共識,這種大會開幕時說白了就是大家混個臉熟,並且將此次會議的主題定下來,會務組織機構也要各方協商妥當,其他具體磋商那是一點實質內容都沒有。要說最有實質意義的,肯定會是一系列問題簽署最後協議的時候。

這次的會議是由美國首倡,要商討的問題在此之前各主要國家都已經基本確定。簡而言之,這次會議就是一次對巴黎和會的繼續和補充,巴黎和會上簽署的凡爾賽和約只是讓各國大致解決了西方的矛盾,但在太平洋及遠東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加上戰後各**備競賽的加劇,開支巨大的軍費特別是海軍讓各國都壓得喘不過氣來,而英法美等國對阿拉斯加在太平洋勢力的坐大也極爲憂慮,也就有了這次多倫多會議的由來。

根據第一天大會商議決定,會議有兩個主要議題,一是限制海軍軍備問題,二是遠東和太平洋問題。爲此,除由9國代表參加的大會外,還設立了由阿、美、英、法、意五國組成的“縮減軍備委員會”,和由9國組成的“遠東和太平洋問題委員會”。

當然誰也不會否認,這次會議實際上將由阿、美、英三國操縱。會議期間和結束時,與會國將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協定和決議案,這其中阿美英三國必然是全程參與,哪一個都會有他們的份,哪一個都會受三國影響。

歷史上的華盛頓會議就是如此,美英日三國操縱了這次會議,不管是締結的四國條約,還是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及九國公約,其實都是在三國代表小範圍內商議決定的,連法國在很多時候都被排除在外。

而在這個時空,日本已經被阿拉斯加打成了被保護國,日本歷史上在太平洋和遠東的地位也完全被阿拉斯加繼承,甚至遠比歷史上的日本勢力更強大,多倫多會議取代了歷史上的華盛頓會議,阿拉斯加也取代了日本歷史上在華盛頓會議上的地位,甚至可以說阿拉斯加除此之外,還取代了美國的一部分地位。那麼在這次會議上,阿拉斯加必然要取得相比歷史上的日本更大的成果才合情合理。

與料想中的一樣,第一次全體會議結束後,各國小範圍內的磋商較勁,各種邊緣會議,各種單獨會晤活動如火如塗的展開。

12月12日,阿拉斯加總統葉文德,美國總統哈定,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就展開了一次三巨頭會議,第二日,又加進了法國總理白里安召開了一次四巨頭會議。

而作爲阿拉斯加代表團團長的葉楓,也同期與美國代表團團長、國務卿休斯,英國代表團團長、大英帝國樞密院院長、外交大臣貝爾福勳爵,法國代表團團長、代理殖民部長阿爾貝.薩勞,意大利代表團團長、意大利王國參議員卡洛.山澤展開了密切會談,至於比利時,荷蘭,葡萄牙,中國代表團在本次會議上實際上就是打醬油的角色,中國代表團雖然訴求很多,阿拉斯加是想跟巴黎和會上一樣拉他們入夥,參加高層次的會晤,奈何美英等國不認可,阿拉斯加這次有很重要的目的,也不想爲此影響了阿拉斯加的決策,最終這個會晤也只是五國參加。

12月16日,四巨頭會議基本結束,哈定等人先行回國,葉文德也返回費城,這次會議在歷史上只有東道主美國出動了總統和國務卿,其他國家都是政府部長級的人物率團參加,這一次之所以會有四巨頭前來,關鍵還是會議出人意料的放在了多倫多。

英法美意四國此前曾有秘約,要在本次會議上壓制阿拉斯加,但會議放在阿拉斯加的多倫多,就讓哈定等人有些憂慮了,多倫多離華盛頓較近,哈定來此壓陣的意圖很明顯,而勞合.喬治則是在國內地位搖搖欲墜,急需重新樹立威望,自然也不想這次會議搞砸,看到會議地點變更,也急急忙的趕到了多倫多,法國總統米勒蘭雖然沒來,但法國的總理實權很重,白里安這個總理來了其實也夠分量了。

不過畢竟他們是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不可能親自擔任代表團團長,就主要意向進行磋商,定下調子,自然要各歸各處,真正的多倫多會議還有得忙呢,巴黎和會開了多久?這次的多倫多會議少說也要開上兩三個月吧。哪個國家元首也不可能出國這麼久。

wωw ★тTk an ★C ○

四巨頭會議結束,留下的都是各國代表團成員,其中又以阿拉斯加國務卿葉楓和美國國務卿休斯地位最高,分量最重,由此也可以看出兩國對此次會議的重視程度。

阿拉斯加代表團做爲東道主,當然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入住在港畔區的黃金宮酒店,代表團成員除了葉楓這個團長,勒佈雷擔任副團長,其他還有正式代表三人,工作人員數十人,佔據了黃金宮酒店整整一層樓,當然不用住在那什麼遊輪上去。

“英法美意四國壓制我們阿拉斯加的意圖很明顯,太平洋和遠東問題上先且不說,我看他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趁機壓制我們的海軍實力,特別是英美兩國,最初他們提議,英美主力艦噸位保留52.5萬噸,我們僅能保留31.5萬噸,後來提高了一些,我們可以保留35萬噸,而美國則將就此與英國平起平坐。”就在葉楓的套房書房內,勒佈雷向葉楓通報了這幾日與英美等代表團溝通的結果。

葉楓聞方微微一笑道:“他們倒是想得美,憑什麼我們阿拉斯加要低於英美”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我們的主力艦噸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目前比他們低,所以在他們想來,保留35萬噸已經很客氣了。”

葉楓聞言冷笑着搖頭,問道:“航母呢,是否是三國相等,各13.5萬噸?”

勒佈雷馬上點頭笑道:“這一點,他們倒是不敢壓制我們,論航母噸位和數量質量,他們都比不上我們,不可能讓我們的保留噸位比他們還低。”

“他們這麼做也太明顯了,我們的戰列艦數量和噸位確實比他們低,但是要知道,我們這兩年並沒有大量建造新艦,我們現在的噸位可都是已經服役的,這一點比英美都不弱,而他們呢,正在建造還未完工服役的也算進去了,那爲何我們不能新造,還有航母,我們比他們強太多了,憑什麼我們要與他們相等。”

歷史上,日本在主力艦噸位上就是要求35萬噸,但最終受英美壓制,只達到了保留31.5萬的目的,而航母呢,日本在那個時候本也比不上英美,最終拿到了8.1萬噸的保留噸位。但阿拉斯加可不是日本,英美可不能拿歷史上對待日本的方式來達到壓制阿拉斯加的目的。

葉楓站了起來沉吟片刻道:“兩個方案,一是主力艦和航母阿英美都保留同等噸位,52.5萬噸和13.5萬噸,二是主力艦我們可以少些,爭取保留40至45萬噸左右,但航母我們要求保留15萬噸,而且美國在主力艦上不能比我們多,航母噸位要必須要比我們少,這兩個方案數字不可更改,英美只能從中二則其一,否則這個會議留給他們自己去折騰好了。”

勒佈雷聽到葉楓這個無賴式的話後,不由一陣好笑,阿拉斯加現在可是東道主,哪有抽身就走的,當然是要利用東道主的優勢,達到自己的目的。要走,也是英美等國自己先走。大家一拍兩散,各自回家繼續軍備競賽就是,看看大家最後到底誰先承受不住。

葉楓當然也是說說,不可能真的自己先就拍拍屁股走人,會議會議,不就是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吧,慢慢的磨嘴皮子,直到達到目的爲止。

“要不這樣,咱們分頭行事,搞搞串聯,各個擊破,美國和意大利交給你負責,至於英國和法國就交給我好了。”

勒佈雷沒有拒絕點了點頭,阿美英三國的聯合會談對阿拉斯加不會有多大幫助,畢竟英美兩國達成了同盟,阿拉斯加以一敵二,不可能達到目的,還不如一個個的解決,勒佈雷負責美國和意大利是輕鬆功夫,畢竟跟美國人去談,美國人不太可能接受阿拉斯加的方案,阿拉斯加也不指望美國人鬆口,跟美國人談也就是一個程序罷了,而意大利呢,分量太輕了,與阿拉斯加又沒有多大切身利害關係,就是個隨大流的,若葉楓說服了英法,那意大利自然不會再反對。

所以關鍵還是英法的態度,只要葉楓說服英法讓步,實際上就大功告成,就算美國和意大利都反對,三比二,阿拉斯加也贏了。只是要說服英國法國可不是個簡單事情。

“要英國法國讓步困難不小啊,特別是英國,眼見着美國要跟他分熟海洋霸權了,哪還容得我們再插上一腳。”勒佈雷有些擔心的道。

葉楓卻搖了搖頭,拿起外套,一邊披上一邊笑道:“山人自有妙計你當英國真的甘心美國與他分享海洋霸權嗎?”

就在葉楓和勒佈雷行動起來之時,在隔着兩條街的波士頓酒店裡,同樣在舉行着一場對話。

波士頓酒店是美國波士頓財團控制的一家酒店管理公司在多倫多投資的五星級酒店,美國代表團到來,自然要支持本國投資的企業。

在這個酒店裡的談話卻透露出輕鬆,時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哈哈,放心吧,只要我們與英國不讓步,阿拉斯加就只能接受我們的方案”

休斯搖晃着手上的紅酒杯,嘴裡叨着一根大雪茄哈哈大笑道。

“不錯,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我們太過大意而失利,但戰場上不能拿回來了,在會議桌上,我們可以輕鬆的拿回來,他們航母強大又如何,最終還不是要跟我們處於同一水平,而主力艦他們也就是靠着幾艘超級戰列艦罷了,這種超級戰列艦,我們美國馬上就會有一大批,未來的海洋仍然是屬於我們美國的。”

坐在休斯對面的美國代表團成員卡洛也微笑道。

“只是英國似乎對我們要與他們分享位置有些不太滿意,會不會讓阿拉斯加人鑽了空子?”另一名代表團成員安德伍德卻潑了一盆冷水。

休斯很不滿意的瞪了不識趣的安德伍德一眼,才道:“難道英國就會同意阿拉斯加與他們分享位置吧,看看太平洋吧,現在我們美國與阿拉斯加誰對英國的威脅更大。”

“是的,我想英國情願看到一個與他們地位相等的海軍大國在近海乘風破浪,也不會願意看到阿拉斯加在太平洋、大西洋,在地中海,甚至伸手到印度洋去壓制他們吧。誰纔是更好的合作對像,就是傻子也看得明白。”卡洛也撇了撇嘴道。

安德伍德總覺得心神有些不寧,但休斯和卡洛的話也很有道理,美國就算取得與英國同等的海軍地位,除了菲律賓,美國海軍現在的也多半隻能遊戈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近海。而阿拉斯加就不同了,若是讓阿拉斯加取得與英國同等的地位,那麼阿拉斯加不光在太平洋,在地中海,在大西洋,哪個地方都會讓未來的英國皇家海軍感到不安。

——————邪惡分割線——————————————

貝爾福對阿拉斯加實在沒有多大的好感,阿拉斯加給他的經歷也不是那麼愉快,在他擔任英國首相期間,阿拉斯加獨立戰爭爆發,英國丟失了大部分本就剩下不多的北美權益,未能庇護住當時的加拿大,丟失了溫尼伯湖以西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最糟糕的是正是在1905年末,他下臺的前不久,做出了調派大軍前往阿拉斯加灣營救當時在夏洛特皇后羣島的英國海軍和水兵的行動。

但是結果,這支龐大的軍隊還未到達阿拉斯加灣,在美國西海岸舊金山補給時,天降橫禍,1906年4月18日的舊金山大地震,將這支軍隊幾乎完全摧毀,上帝的咆哮在很長一段時間還讓貝爾福及英國人民感到震驚和不安,雖然那個時候他離開首相之位己經好幾個月了,但這個高傲的蘇格蘭人仍然認爲若不是自己的決定,若不是阿拉斯加當初悍然攻擊夏洛特皇后羣島的英國海軍,這支大軍不會被天災而摧毀。

可以說除了歐戰,這一次損失,也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大最憋屈的災難。因爲這一次的事件,此後十五年,他從沒有踏入過北美一步,不管是阿拉斯加還是美國或者當初還沒有被阿拉斯加吞併的加拿大和紐芬蘭。

這一次以外交大臣、樞密院院長的身份率團前來多倫多,是他十五年來第一次踏上美洲的土地,這座城市在數十年前曾經是英國的領土,甚至六年前,英國仍然能夠影響到這裡,可是現在,來在這座比當年不知道繁華幾倍的大都市裡,貝爾福卻只有失落,幾乎已經找不到多倫多曾經的影子,雖然多倫多還充斥着英式風格的建築,還有不少英國移民,但現在這裡是阿拉斯加的多倫多直轄市,生活在這裡的人都統稱爲阿拉斯加人。在燈光映射下,充斥每個角落的都是漢字,即便是英國移民,即便是白人,黑人,從他們口裡說出來的也多半是難明的中文。

看着眼前這個年輕而精神的阿拉斯加國務卿,貝爾福有一陣失神,十五年前,就是眼前這個人指揮了獨立戰爭,這個當時不過才二十多歲的男子就統率了數十萬大軍,攻城掠地,侵略成性,正是眼前這個男子拿走了英國最後僅存的一點北美利益,正是眼前這個人間接造成大批遠征英軍在上帝的咆哮着覆滅,正是眼前這個男子造就了阿拉斯加現在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這樣一個現在響徹全世界的名人,貝爾福卻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這一次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葉楓也同樣在打量着這個已經頭髮花白的對手,十幾年前就間接交鋒過的對手,現在他們則是直接的對手,或者也有可能成爲利益性的夥伴?不過貝爾福對阿拉斯加沒有好感,在英國此人是堅定的反阿派,葉楓在勒佈雷面前信心十足,而實際上面對這樣一個人他還真的沒有萬全把握。

“我明白你這次來的目的,但是國務卿先生,很抱歉,我們大英帝國對此無能爲力,而且我們給出的條件,已經做了很大的讓步,嚴格來說,我們大英帝國未來被削弱的的實力要遠大於阿拉斯加,我們現在有六十萬噸以上的主力艦,但我們最終將要廢棄八萬噸,而你們阿拉斯加也許只要廢棄五六萬噸。”

“但是勳爵閣下,你要知道我們阿拉斯加的主力艦沒有一艘艦齡超過十年,而貴國和美國起碼都不少於二十萬噸超過十年艦齡,甚至有幾艘本就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二十年,已經到了正常廢棄的年限,所以這不具備可比性。”葉楓據理力爭。

貝爾福冷笑道:“阿拉斯加現在的主力艦噸位是多少,四十萬噸就算多了吧,這證明你們本來就不具備與皇家海軍相等的地位。”

“那美國人呢,他們五十多萬噸噸位,但起碼有二十萬噸還在船塢當中,他們現在服役的主力艦噸位比我們阿拉斯加還少,爲何英國願意與美國分享海洋霸權呢。”

葉楓說到這裡,加重語氣道:“一場不公平的會議不會得到任何人的認同,如果你們真的堅持你們的意見,那麼勳爵閣下,我不怕說一句,阿拉斯加很可能不會簽字,就像美國人不承認巴黎和會上確定的委任統治條款和國際聯盟一樣。阿拉斯加從沒有享受過特權,也沒有要求過特權,但阿拉斯加要求平等,只有平等的會議纔是真正成功的會議,如果不是在公平平等權利下協商的結果,我們不會簽字,我國人民也不會同意不公平會議商議出來的結果。”

“年青人,你準備和全世界對抗”貝爾福冷笑道。

葉楓哈哈笑道:“全世界,就是你們和美國吧,或者再加上法國,這就是全世界?我想問一聲,勳爵閣下,假若我們阿拉斯加不簽字,你們打算怎麼做,就是集合你所說的全世界的力量來逼迫我們阿拉斯加嗎?嗯,如果是那樣,勳爵閣下,你們還需要造更多的軍艦,當然還有飛機和坦克,不知道你們大英帝國可以撐上多久?”

貝爾福一陣啞然,論經濟實力,英國已經落後美國和阿拉斯加,更糟糕的是歐戰後的經濟恢復,英國和法國不夠出色,爲什麼他們會響應美國限制軍備的倡議,就爲想要節省資金,壓縮沉重的軍費開支。

如果這次會議失敗,將來的結果,肯定不是壓縮,而是擴大,繼續軍備競賽,英國就算有衆多的殖民地資源又怎麼樣,軍備競賽的後果無非是再來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美或者他說的全世界都與阿拉斯加大打一場,結果會如何,阿拉斯加固然可能灰飛煙滅,至少也會一蹶不振,但英國呢,後果只怕不會好上多久。

“40萬噸,這是最大的讓步”貝爾福想到比歐戰可能還要慘烈的戰爭,也打了一個寒顫,那不是英國想要的,至少不是現在的英國可以承受的。

看到貝爾福鬆口,葉楓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只要鬆口,就表示還是有商量的,那就好辦了。

“勳爵閣下,我有一個提議,也許你會更加心動,主力艦大英帝國按原議保留52.5萬噸,但本着公平的原則,現在服役噸位與我們差不多甚至還略省於我國的美國不能比我們多,所以我認爲45萬噸可能是阿美雙方都能接受的,而航母嘛,勳爵閣下,你不會認爲大英帝國的航母比我們強大吧,但做爲你們在主力艦噸位上讓步的補償,我願意將我們原計劃的16萬噸壓縮到15萬噸,同時支持大英帝國也獲得15萬噸的航母噸位限制,但美國,我不認爲他們在航母上可以與我們站在同等地位,我國可以接受給予美國10萬噸的限制噸位,不知勳爵閣下以爲如何。”

貝爾福不心動纔怪,美國的要求是與英國分享海洋霸權,不管是主力艦還是航母他們都想與英國持平,爲了雙方共同壓制阿拉斯加,英國纔不得不在此前答應這一條件,但是現在看來,眼前這個傢伙提出的建議對大英帝國更有利。

首先這樣一來,皇家海軍仍然可以保持自己全球第一海軍強國的地位,而且仍然是唯一的,不用與任何人分享,其二,美國現在的海軍大部分只能集中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及太平洋近海岸,美國海軍地位上升,在大西洋給英國的威脅也同樣不小,就算比不得阿拉斯加海軍在太平洋及地中海給英國海軍帶來的威脅大,但如果能夠限制美國海軍,又不用向阿拉斯加讓步太多,對英國來說同樣有利。

而阿拉斯加呢,按照葉楓的建議,阿拉斯加實際上就是差不多保留現在的噸位,不新建也不廢棄,而且阿拉斯加要控制的地方比美國更多,他們的海軍會更分散,這對於同樣比較分散的英國海軍的威脅比大部收縮在加勒比和大西洋的美國實際上要更小一些。強大起來的美國海軍收縮起來可並非好事,就像收起來的拳頭,這個實力強勁的拳頭將可以集中實力給予任何人致命一擊,包括英國。海軍重新強大起來只會助長美國人的野心,誰也不敢保證美國海軍強大趕來,卻只能縮在大西洋和加勒比及太平洋近海岸,美國人是否會甘心,會否在此之後又要求得到與海軍地位相等的地盤

“美國人不會答應”貝爾福沒有直接說英國會不會同意,但這個意思卻差不多了。

葉楓呵呵一笑道:“勳爵閣下認爲阿拉斯加與英國達成協議,美國人還能反對嗎,論海軍實力,英國和阿拉斯加聯合起來,美國人絕對無法抵擋。”

貝爾福又是一陣沉默,他明白葉楓的意思,美國與英國聯合起來,不一定可以戰勝阿拉斯加海軍,因爲兩國現在加起來只有不到十萬噸的航母,而阿拉斯加一個國家的航母就有六艘,總噸位超過16萬噸,而且是不在一個等級上的航母,而戰列艦呢,從事實上已經證明,在阿拉斯加那種航母面前,戰列艦的威脅要小許多,雙方交戰,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所以阿拉斯加纔有膽氣威脅不會接受他們原定的噸位限制,甚至以到時不會簽字相威脅。

但反過來,英阿聯合,情況將截然不同,英國與阿拉斯加從大西洋可以進攻美國,而太平洋方面兩國聯合又可以與大西洋方向形成夾擊,最重要的是目前英國航母是僅次於阿拉斯加的,兩國航母相加,面對美國海軍足以摧枯拉朽,而且美國海軍現在真正服役的只有兩艘改裝航母和三十多萬噸的主力艦,與阿英聯合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可惜阿拉斯加的航母技術領先太多,英美兩國的航母技術無法相比,也導致兩國現在還未能大量建造航母,否則若是航母優勢在英美兩國那就好了,那就不怕阿拉斯加威脅了。不管是從民族成份,還是價值觀念上來說,英國從先天上都更傾向於曾經的殖民地美國合作,而不是與由黃種人領導的阿拉斯加合作。

不過葉楓地提議確實很誘人,即使美國是英國的天然盟友,但如果能夠繼續保持大英帝國的海軍第一強國地位也是非常有利的,美國這個曾經的殖民地逐漸強大起,經濟實力上早已超過英國這個曾經的宗主國,現在又要在軍事上與宗主國平起平等甚至想站到宗主國頭上,實際上英國人心裡總是有些不對味的,現在給這個曾經的殖民地一點點顏色看其實也不錯。

貝爾福考慮半晌,輕嘆一聲道:“大英帝國將在此問題上保持中立”

第3章 準備出逃第76章 黃金鐵路和聯合銀行第705章 大胃希特勒第445章 天字第一號屠夫第162章 向鈴的心思第424章 染紅塞爾亞河第89章 研究院第450章 無題第156章 九月行動第561章 黨禁第327章 硬刀子照樣要砍下去第29章 你交過稅了嗎?第268章 大潮洶涌第279章 你們願賣第326章 恐怖分子第679章 戰爭財第625章 順風車第321章 國家版第323章 二十省十一市第333章 百萬大軍裝像第502章 奇怪的重要任務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277章 破局之法第37章 對策第491章 高難度鐵路第555章 唯一領袖第44章 消失第751章 決戰北海(二)第287章 暗流第202章 超級戰列艦第439章 三大計劃第435章 意外驚喜第240章 大獲全勝第613章 殘酷屠殺第417章 大軍雲集第443章 目標……東京第291章 擴軍第346章 決勝第499章 真正需要擔心的對手第630章 盤算第7章 夢中的金河第445章 天字第一號屠夫第749章 開拔第536章 又見改革第525章 選舉年第708章 吞併第443章 目標……東京第564章 打劫美國?第2章 往北邊走?第520章 你的表現我們很失望!第592章 招攬第681章 伊爾吉茲大戰(一)第448章 十大將第299章 戰第246章 祖國來客第578章 老虎發威第489章 侮辱性的通牒第83章 要你去綁人第759瀰漫世界的戰火硝煙一第55章 班尼特湖的一道風景第356章 我沒接到停火的命令第257章 不實用的飛機第98章 出人意料的移民潮第95章 科技博覽會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54章 甩手掌櫃第387章 風捲殘雲第327章 硬刀子照樣要砍下去第354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26章 意外第399章 太平洋的兩聲巨響第152章 橫掃如卷席第84章 美國政府的動作第175章 我必須出手了第225章 撞破第432章 他們都有未來第745章 羅斯福的決定第736章 大戰之前第212章 世界的對立第355章 望風而降第740章 大雅茅斯登陸第158章 英國的憤怒第281章 太平洋艦隊第672章 意外之喜第637章 三大方面軍第370章 二月革命第139章 羅斯福的選第644章 集中營第201章 神秘戰艦第284章 實力對比第30章 我們是被逼的……第655章 一南一北第260章 國家撥款第37章 對策第149章 以少圍多第172章 不自量力第501章 我們作主第545章 英軍行動第359章 不得不低頭第542章 征服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