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危急關頭

奉天統帥部很快將英軍艦隊在金州灣登陸的消息發到平壤,蔡鍔聞訊之後,連夜馬上召開軍事會議。他確實料到英軍會利用海軍在後方發動登陸作戰,開闢敵後戰場,可是萬萬沒料到敵人會如此大膽,竟然直接開始進攻國本土。

這次軍事會議很快制訂應對措施,既然濰坊軍事基地的三個國師正在北上,只不過如此龐大的軍隊調動,預計還要十多天的時間才能初步準備好戰略物資並且投入作戰。在此之前,索性先調動國防軍第四師從平壤出發,利用火車、飛艇將士兵和物資輸送到奉天。等到另外三個國防師抵達後,同是國防軍序列,作戰起來也會更容易協調。

隨後,蔡鍔做出三項決定:其一命令東三省第一路軍無論如何拖住敵軍,不管是採取什麼樣的防守措施,底線是營口到東港這個橫切面線,絕不可以撤退超過這條線。

營口是奉省西北最重要的港口,不管是國防軍轉移還是平常的物資輸送,也不管是輪船還是飛艇,大部分都會停落在這個港口。正因爲如此,營口目前是東三省唯一的綜合性港口。如果要英軍推進到這裡,不僅會截斷重要的交通,更是會破壞國防軍的備戰工作。

失去營口這個最便捷的交通港,國防軍的集結時間將會大大延遲,對整個戰局都將造成沉重的打擊。

至於東港,是丹東鴨綠江入海口的門戶,這裡銜接着朝邊境許多重要的地理區域。英軍要麼不會進攻這裡,要麼進攻這裡就會一路打到江界,目的就是截斷朝邊境的交通,讓國在朝鮮境內的部隊陷入兩面夾擊的狀態,更是開闢了一處非常具有威脅的敵後戰場。

因此,營口和東港這兩處是絕不容許有任何閃失,蔡鍔的死命令就是扼守這個底線,甚至不擇手段亦可。

第二項命令是委任吳佩孚出任奉天留守指揮官,此段時間內全權負責東三省統帥部的指揮,以及應對英日聯軍從旅順反攻的作戰任務。

最後就是前兩項命令即刻生效,吳佩孚與國防軍第四師半個小時之內出發行動。

會議結束,所有將領馬上忙碌起來,一邊敦促前線部隊扼守關鍵,一邊協調後勤物資向東三省轉移。情報部門同樣不敢鬆懈,把目前東三省面臨的情況做了彙總,然後分派到其他情報機構進行更深層的對比分析,意圖偵破英軍主力部隊下一步動作。

駐紮在平壤已經有些許時日的國防軍第四師,早就如同繃緊弓弦的箭,時時刻刻保持着最高警備狀態,此時在接到命令後,這根箭立刻爆發式的脫弦而出。士兵們有條不紊的快速動作着,即便現在是凌晨時分,每個人都是一副最佳精神面貌。

平壤火車站在這段時間裡,已經預備了一百多節車皮和二十多輛火車車頭,正是爲了應付這樣的突發事件。只不過由於平壤與江界直達鐵路還在修復之,火車只能經過咸興繞道前往江界。雖然這樣會拖延不少的行程時間,可也沒有其他辦法。

吳佩孚在交代了三十八師的一些軍務之後,登上第一輛開動的火車,隨同國防軍第四師師部部隊先行出發。

三天之後,當東三省把最新戰況彙報發到昆明元首行營時,整個東三局勢已經不像英軍登陸第一天那麼明朗。

英軍在金州灣登陸的當日,只不過爲了等待與日軍第五師團會合,所以前前後後的進攻步伐放慢了許多。從四月二十四日早上開始,英日聯軍的攻勢一下突然膨脹了起來,進攻西歸縣前後只用了兩個小時,奉天第一師殿後部隊損失慘重,連傷員都無暇顧及,倖存部隊倉皇的向金州方向逃跑。

午過後,英日聯軍派出騎兵和馬炮部隊快速向前追擊,緊咬着奉天第一師殿後部隊不放,最終在金州西南郊區全殲了殿後部隊。

英日聯軍順勢向金州城發起進攻,在金州灣艦羣炮火支援之下,即便先頭騎兵兵力不多,可同樣壓制着金州城無法動彈。駐守在金州城內的奉天第一師只能躲在城區北部陣地後面,眼睜睜的看着英日聯軍佔領郊區,並形成合圍之勢。

金州攻防戰持續了兩天,在四月二十日凌晨時分結束,奉天第一師利用夜晚的掩護,無聲無息從金州城內撤退。英日聯軍在二十日早晨八點鐘左右才察覺城內情況,於是順理成章的佔領了金州。

這些只不過是發到昆明元首行營的戰況彙報,真正讓東三省戰局壓力倍增的是,同樣是在四月二十日這一天,英國東艦隊護送第二批登陸部隊,在金州東北八十公里處的里長山海峽發起登陸,同時還派出另外一支部隊搶佔了遼東半島對海相望的廣鹿島、長海島,做爲登陸戰的後勤基地。

吳紹霆在看完彙報之後,馬上吩咐侍從官取來戰略地圖,在自己大書桌上攤開。鄧鏗、王長齡、何福光等人立刻圍了上來,對照着彙報件的內容參看地圖,進一步瞭解目前遼東半島的戰況發展。

“里長山海峽在普蘭店和瓦房店防線的正東邊,不過東三省第一路軍目前還在搶修防禦工事,只怕防禦工事無法完工就要開戰了。”鄧鏗嘆了一口氣,神色憂慮的說道。

“一部在南方金州,一部在正東方的海灘,普蘭店防線已經陷入夾擊的局面了。”王長齡聲音沉重的說道。

“英軍佔領了長海島和廣鹿島,在這裡設置海軍集合點,必然會將戰略物資轉移到這裡來儲備。如果是這樣的話,很明顯在金州的英日聯軍並不是主力部隊,真正的主力部隊是里長山海峽的兵力,以及後續從這裡登陸的兵力。”何福光用戰略眼光分析着說道。

“這有什麼區別嗎?”一旁的王華不解的問道。

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32章 ,遭遇劫案第332章 ,思索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33章 ,天價贖金第22章 ,有事相求第765章 ,見曹錕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465章 ,清理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1114章 ,預言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294章 ,貸款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351章 ,委屈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638章 ,分割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801章 ,制空權第757章 ,精英團第1094章 ,突破口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879章 ,元首制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70章 ,有機可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28章 ,張家小姐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982章 ,肇事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847章 ,病況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935章 ,條件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53章 ,大言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48章 ,血性之怒第1220章 ,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