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南亞議和

這種理念不僅瀰漫在國家政府之間,更是像夢魘一般在協約各國軍隊中擴散。(_)

爲此,英國首相不得不連續召開外交會議,一邊鼓勵協約國陣營繼續堅持作戰,一邊又在私底下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擺在他們面前的解決途徑彷佛並不多,國家議會早就開始蔓延着一股儘快結束戰爭的氣氛。

除了沙俄撤軍之外,在一月中旬印度發回的一封電報內容對英國政府的重創同樣不輕。

弗倫奇軍團已經從暹羅撤回到印度,弗倫奇元帥本人詳詳細細的製作了一份報告書,將南亞的局勢進行了深刻分析,並得出一個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論,那就是南亞戰爭除非舉印度全國之力對抗中國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得勝的可能性。

並且弗倫奇元帥在這份報告書裡還提出一個建議,以出讓暹羅、緬甸兩地爲價碼,儘快與中國議和,結束南亞戰爭。這是減輕歐洲戰場負擔最好的辦法,也能消弱與中國的矛盾,迫使同盟國之一的中國提前結束世界大戰。

至於沙俄方面,既然尼古拉二世已經決定撤軍回援國內,那就索性由沙俄軍隊牽制中國在北方的戰線。以沙俄國土面積和國家實力,理應可以將拖延中國軍隊足夠的時間。

就在弗倫奇發出這份彙報書的同時,還沒有等到國內的答覆,他已經秘密派遣使者前往中國商議停戰的事情。

儘管這種做法在印度引起了許多爭議,很多知道內情的高層官員紛紛不滿,但考慮到印度的處境也只好默許了弗倫奇的做法。

英國政府在閱讀過弗倫奇元帥的這份報告之後,起初非常震驚和震怒,認爲弗倫奇元帥是犯下極其嚴重的畏敵罪行。可是隨着法國戰場前線發來的種種戰報,不少議會大臣都感到恐慌,隨即對弗倫奇元帥的報告進行重新的考量和論證。

擺在這些政府高官面前的局勢前景非常不妙,中國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南亞戰場增派兵力,越南也在積極組織軍隊蠢蠢欲動,而英國方面卻已經沒有更多兵力支援南亞了。考慮到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安全,在必要的時候放棄緬甸和暹羅並非不可以。

另外與中國達成停戰協議,從實際戰略意義上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從協約國國際外交政治上卻又有另外的不利影響。這勢必會讓協約國其他成員國認爲,英國已經沒有能力再應付中國,也意味着這場戰爭開始邁向失敗的終點。

這正是另外一次對全體協約國士氣的打擊!

一月二十九日,中國已經進入農曆新年前夕的節日氣氛當中。

就在這一天,吳紹霆於昆明元首行營接見了弗倫奇軍團外聯官羅哈德少校。

羅哈德少校前前後後經過了十多天的時間,這才以外交人員的身份被中國軍隊送到昆明。之前還在南亞戰區司令部待了兩天,被中國特工審問了長達十四個小時。原本吳紹霆對此事根本不知情,不過後來在王長齡的彙報時才知道這個消息,然後安排了這次會面。

吳紹霆自然是不會輕易相信什麼“弗倫奇軍團的外交人員”,更不會相信通過這種非正式渠道見面的議和談判。不過隨着弗倫奇軍團從暹羅撤退,中國大軍已經兵臨曼谷城下,戰場上早已確定了足夠的優勢,他不在乎英國人會耍什麼花招,相反倒是想借此機會試探一下印度方面的虛實。

雙方在元首行營小型會議室見面,除了羅哈德之外還有兩名隨員,不過特勤局只允許一名隨員跟隨羅哈德進入會場。

羅哈德在會議室稍等了片刻,隨後吳紹霆與七、八名政府幕僚一同走進了進來。

不等對方起身行禮,吳紹霆雷烈風行的向羅哈德說道:“坐下吧,羅哈德先生。時間緊迫,我不想在這裡浪費過多的時間。”

羅哈德只好坐了下來,這樣開門見山的對話實在讓他顯得很被動。

吳紹霆沒有落座,只是站在會議室另外一邊,揹負着雙手用審視的眼光看着兩名英國人,略等了一會兒之後又開口說道:“說說吧,你們爲什麼會來到這裡?”

羅哈德調整了一下坐姿,他實在不習慣在談判的時候對面是站着審視自己,隨後說道:“正如之前我向中方官員交代的那樣,我是奉弗倫奇元帥的命令,希望能與貴國達成停戰協議。雖然這不是一次正式的外交會談,但我相信這次會談結果依然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

吳紹霆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戲謔的說道:“是嗎?弗倫奇元帥居然還兼顧外交權力?我憑什麼相信你們軍團可以執行停戰談判?”

羅哈德保持着自己的耐心,說道:“弗倫奇元帥目前是南亞最高軍事長官,他雖然沒有外交的特權,但卻對外交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當然,如果元首閣下您認爲戰爭可以繼續下去,讓更多無辜的人陷入戰亂之中,直至達到您心目中的結果,我相信這場戰爭最終會演變成一場極其嚴重的災難。”

吳紹霆故作好奇的問道:“是嗎?這麼說,如果我不接受停戰,你們英國人會拼盡全力頑抗到底,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擴大戰爭規模,直至造成兩敗俱傷的境地?”

雖然對方沒有這麼說,不過從之前那番話的口氣和暗示裡,不難想象就是這樣的意思。

羅哈德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依然用那種一絲不苟的語氣說道:“雖然現在看來,貴國的軍隊佔了優勢,你們每進一步,我們只能後退一步。可一旦我們到了退無可退的時候,我們就會拼盡全力頑抗到底,甚至不惜做到以二換一的戰場傷亡。到時候就算貴國仍然僥倖獲得勝利,我相信這也是一場刻苦銘心的戰爭,而你們勝利之後也未必能得到應有的利益。”

吳紹霆哈哈大笑起來,他毫無顧慮的說道:“連二換一這麼悲壯的決心都下得出來,你們大英帝國還真是看得起我們中國人。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你們現在還能退,那我爲什麼不繼續前進?就算真到了你們退無可退的地步,你怎麼知道我就沒信心讓這場戰爭大獲全勝?你們打算二換一,我偏偏要你們四換一,倒要看看傷得了誰的元氣。”

他故意這麼說,目的就是要讓羅哈德知道中國現在是有實力的。

當然,他同樣很清楚,一旦英國和印度決心拼死一戰,到時候自己是絕對做不到四換一的傷亡對比,甚至很有可能只是一比一的傷亡。畢竟英國和印度上下一心,再加上英國不像暹羅、緬甸那樣,一旦有了亡國的危機感,必然會是全民皆兵,倒頭來當真是一場極其困難的作戰。

事實上,在“亞洲戰略”的計劃當中,吳紹霆從始至終就沒打算拿下印度。

首先一點是拿下印度沒有任何好處,印度受英國文化侵略太嚴重,根本不會心甘情願成爲中國的附屬國,隨着時間的推移,真正的反殖民反侵略運動會愈演愈烈,到時候印度遲早還是要獨立的。

其次中國一旦在亞洲擴張的太過分,必然會引起世界各國列強的警惕。明明吃不下的東西非要硬塞着吃下去,到頭來體重過胖反而沒辦法利索的施展拳腳。

之所以要進攻印度,只不過是遵照與德國的約定,在南亞分散英國的注意力,爲歐洲戰場爭取最大的幫助。吳紹霆最終目的是爲了世界大戰能夠大獲全勝,而中國在世界大戰中付出的努力,必然會贏的戰爭結束之後和平談判時的高級地位。

“元首閣下,您應該是一個明白人,您對戰場的估計實在太樂觀。不管怎麼說,我是帶着一份真誠前來與您會談,並且期望能借此進入正式的停戰談判。中國發動南亞戰爭的最終目的我雖然不知道,但能確定一點那就是印度絕不在貴國的目標範圍之內,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已經達成了一個共同點,元首閣下何不聽聽我的談判意見呢?”羅哈德臉色漸漸有些不好看,面對咄咄逼人的吳紹霆,他只能認爲中國人實在太狂妄了。

然而讓他更苦惱的是,自己並不確定中國人的狂妄究竟是虛張聲勢還是真有資本!

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892章 ,朝鮮人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530章 ,急流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855章 ,支走第313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1154章 ,五年裁軍第211章 ,裂痕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960章 ,戰況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881章 ,索要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283章 ,新年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879章 ,元首制第19章 ,孚琦警告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40章 ,擒李福林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39章 ,突然交火第68章 ,張家邀請第300章 ,佈局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451章 ,醒來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1053章 ,預兆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3章 ,碼頭別見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1044章 ,伏筆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85章 ,起義會議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351章 ,委屈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351章 ,委屈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209章 ,狙擊士官學校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876章 ,決裂第791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