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

在購買這兩塊土地時,中國方面還是很注意國家形象,儘可能避免引起外界輿論的鼓譟,利用所有親華的南亞媒體對外宣傳,中國此舉僅僅是一種商貿交易,用以緩解緬甸和暹羅的財政危機。同時還稱,中國並不是慈善大國,也沒有那麼雄厚的財力援助太多國家,之前對越南、琉球、朝鮮等國家的援助,已經讓國家財政承擔了巨大壓力,所以現在只能採取另外一種方式來幫助暹羅、緬甸。

緬甸和暹羅出讓的國土,將以出售地區的地產均價爲參考,合計總金額大約是四億三千五百萬共和幣。中國將在三年之內分十二批次支付清楚,所有拖欠的部分願意承擔利息。

事實上,緬甸和暹羅兩國政府就算拿到這筆錢,最終還是會交還給中國。因此兩國所要購買的工業、農業設備以及民生基礎建設工程,百分之九十以上將會委託給中國商人來負責。而且這區區四億共和幣對於巨大的財政漏洞而言,根本是杯水車薪,到頭來依然還要繼續向中國貸款。

而中國也不會像之前所說的那樣,因爲支援了很多其他國家,所以暫時沒有多餘的財力支持緬甸、暹羅。當緬甸、暹羅的財政大臣抵達中國後,中國官方銀行、民營銀行、合資銀行的代表排成長隊去推銷自己的貸款業務,巴不得這些國家能貸更多的錢。

既然是通過“合法途徑”購買到手的領土,就像美國購買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一樣,吳紹霆不必再費盡心思去想着如何統治這些土地,因爲它們已經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他宣佈將購買到手的土地合併爲一個省,親自定名爲“南洋特別行政省”,成爲中華民國第三十八個省級行政單位。

由於地理原因和國際政治影響,吳紹霆宣佈“南洋特別行政省”暫行半軍事化管理制度,省府設置特別行政首長一職,統管全省民政和軍事大權。同時在地方共設五個總督府,代替地方政府,總領地方政務和軍務,相當於市級的特別行政首長。市級以下的縣、鎮行政單位,才設置縣鎮兩級政府,協助總督府處理政務。

吳紹霆任命何福光爲“南洋特別行政省”第一任特首,受封爲南京一等大公爵。五位總督分別是:新南京總督師景雲,新北京總督蕭耀楠,新廣州總督陳炯光,新天津總督王陵基,新武昌總督莫擎宇。這些總督所獲得爵位,與他們所任職總督府的地名相同,除了在南亞戰場的幾位將軍之外,其他尚在國內的人選要求一個月之內南下赴任。

同時,他還擬定在暹羅海灣的閣沙梅島開設海軍基地,另設一名海軍總督。不過海軍總督只負責海軍基地的軍務,民政事務不再其職權範圍之內。

國策研究室的一名顧問希望將閣沙梅島也改換名字,並且提議從元首的名字中取一個字,索性就叫霆島。海軍基地隨同新島名定爲“霆島海軍基地”,總督自然也叫“霆島海軍總督”。這件事吳紹霆略作一番推辭,最終還是通過了提議,不管是沽名釣譽還是耀武揚威,對他而言一座小島嶼的名字不足輕重。

在未來的幾年時間以及後世的歷史記載中,人們普遍的認爲瀾滄聯邦、暹羅王國以及南洋特別行省籠統的歸納爲中華帝國X主義的象徵和根基。

而在這些地方出任總督的中國官員,逐漸發展成爲真正的實力派官僚集團,瀾滄聯邦的四位中國總督被稱“北四督”,暹羅王國的兩位中國諸侯被俗稱爲“中二督”,南洋特別行省則被稱“南洋五督”或“南五督”。

這十一位總督奠定了第一批中國海外殖民地的基礎,也爲中華帝國X主義的發展起到不可磨滅的重大作用。甚至大部分史學家們都認定,中華帝國X主義就是從十一位總督就任開始形成,當然,也有人認爲是從越南張盛霆公司開始。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華民國經過短短六年時間的發展,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一躍發展成爲施行“帝國X主義”的大國,這不得不說是重要的世界歷史轉折點。

四月七日,弗倫奇元帥從德里抵達昆明,正式向中國遞交了南亞戰爭投降書。

雖然這份投降書僅僅只是形式,但對於中英雙方而言都有不同凡響的影響作用。中國再一次於戰場上擊敗了歐洲列強,並且因爲這份投降書而宣告南亞戰爭結束,使得長達數年的戰爭總算告一段落。

對英國而言,儘管利用這份投降書,擺脫了南亞戰爭消耗的困境,也使得中華民國提前結束世界大戰的任務,大大緩解了歐洲戰場的壓力。但不管怎麼說,這終歸是一場失敗的戰爭,不僅丟失了南亞幾乎所用的殖民地,還背上了戰敗的恥辱。

只要消息傳遍歐洲各國,相信對協約國的士氣影響依然不小。

不過事到如今,再考慮這些事情也無濟於事,歐洲的戰爭依然還得堅持下去,否則失敗的後果將會帶來更爲嚴重的災難。

英國遞交投降書的消息很快在亞洲傳開,對於那些堅定不移站在反殖民反侵略陣線上的同仁們而言,擊敗世界頭號殖民大國英國的消息,無疑是讓反殖民反侵略事業進入全新的高潮階段,亞洲諸國對建立和發展嶄新的主權國家信心大增。

與此同時,英國在亞洲的戰敗果不其然的給協約諸位國帶來嚴重的士氣打擊。

英法聯軍內部矛盾重重,塞爾維亞飽受着奧匈帝國、意大利以及土耳其三國的圍攻,其他國家也面臨嚴重的戰爭經濟危機。事實上這股戰爭經濟危機已經不是片面的存在協約國陣營,長達三年的大規模戰爭,平均每天都會數以萬計的傷亡。

大量的人口流失,土地荒蕪,工廠生產壓力激增,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生產業停滯或者發展緩慢,民間的負擔早已無比沉重。整個歐洲正處在於一種社會蕭條的狀況,如果戰爭繼續持續下去,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當然,在這個時候任誰都不會輕易停戰,正是因爲他們已經付出了太多,所以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們,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取得戰爭勝利之後的收穫上面。這是一場拼國本的戰爭,拼的就是對方的國本,只要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勝利,豐盛的戰利品將會彌補所有戰爭消耗,並且還能帶來更爲優越的發展空間。

然而,對於吳紹霆來說,中華民國的根基實在太淺,能夠擊敗日本已經是僥倖。在南亞發動的侵略戰爭基本上是趁着英國將注意力放在歐洲才得以成功,至於北伐沙俄那完全就是一次虛張聲勢的行動罷了。

如果中國真的繼續參加世界大戰,只怕等不到這場戰爭結束,國家已經陷入崩潰了。

可以說,中國對外發動的所有戰爭基本上是以戰養戰,先是利用佔領區的資源維持軍隊,隨後又是在“東亞經濟復甦工程”上收穫多少用多少。到目前爲止,南京總統府的財政赤字依然超支了大約兩年的稅收。

總統府之所以能夠維持運轉,大部分資金還是從張盛霆公司的盈利上分擔而來。

因此,這次與英國在南亞議和,對吳紹霆而言確實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到了四月十五日,緬甸、暹羅、西藏等地的軍隊基本上完成收兵,英國方面也早早的遣散了大隊民兵以減少財政支出。南亞的局勢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裡,從先前的激烈交戰中徹底走了出來,除了國際政治勢力格局發生改變之外,一切重新迴歸於平靜。

根據南京總統府國防X部的規劃,南方第二集團軍的防區將會擴大到西藏、瀾滄聯邦和南洋特省,每個地區駐紮大約一個師的部隊。規劃完成之後,二十師爲西藏常備師,二十一師師部設於河內軍事管制區,負責河內和瀾滄聯邦防務,二十二師和二十四師駐紮在南洋特省,二十三師駐在高棉,二十五師返回昆明鎮守雲南。

暹羅、緬甸的軍務則全部交給三個大陸橋兵團負責,總共十四萬人分佈在兩國要害地方。當然,考慮到緬甸是一個主權國家,再者又有南洋特省在南邊協助軍務,所以大部分兵力依然屯駐在暹羅境內。

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826章 ,損傷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92章 ,大校場上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129章 ,內幕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83章 ,狀元商人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66章 ,承受下場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254章 ,巷戰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439章 ,見面第96章 ,一番切談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73章 ,一場比試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1004章 ,發落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760章 ,十月底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82章 ,不期而遇第910章 ,事先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35章 ,相互推卸第62章 ,堅持到底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855章 ,支走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85章 ,捧殺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42章 ,初次立功第602章 ,在宜賓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43章 ,見龍濟光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1135章 ,改制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10章 ,空額規則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347章 ,得手第35章 ,相互推卸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663章 ,揭底第508章 ,再逼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81章 ,做小生意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