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

吳紹霆仔細斟酌了一番,最終說道:“就選在臺灣吧。

蔡鍔笑道:“元首真是打算大動作的幹一場了?”

吳紹霆點了點頭,鄭重其事的說道:“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讓列強知道我們的決心。在臺灣舉行閱兵不必遮遮掩掩,該怎麼宣傳就直接了當的宣傳,所有措辭要求通俗易懂,就是要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有能力恢復主權,也就有能保證國家主權不受侵犯,甚至還有能力對外擴張。”

蔡鍔用同樣鄭重的口吻說道:“有元首這樣的決心,這件事就好辦多了。元首放心,我會安排好所有細節,務必舉辦一場震驚環宇的大閱兵。”

吳紹霆笑道:“有鬆坡坐鎮,我豈會不放心?”

隨後,蔡鍔又向吳紹霆介紹了關於軍事展覽會的情況。對於這一個創意,吳紹霆感到很欣慰,也感到非常有可行之處。全世界有各種各樣的盛會,但是在軍事方面的會展則是寥寥無幾。中國這次辦一場官方的軍事展覽會,可以說是奠定了軍事博覽會的基礎,也開創了軍商合作的新方式。

“不錯,這個想法很好,如果這次展覽會辦的很成功的話,以後可以固定一個週期,定期舉辦一次。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個軍事展覽會打造成世界級的軍事貿易盛會,不僅是向外界展示我們中國的軍工業技術,更是要爲我們中國的軍火商業拓展銷售渠道。”吳紹霆一邊點着頭一邊深以爲然的說道。

“既然能得到元首的首肯,此事必然大有可爲。”蔡鍔客套的說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次軍事博覽會又該如何展現我們中國的後勤實力呢?”吳紹霆轉念想到這裡,隨即立刻問道。

“在這次軍事博覽會上,我打算安排一些先進的後勤科技技術對外展示,同時還將公佈一系列改良的軍用成品。通過這些側面的影響,來彰顯我們中國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讓西方人知道我們中國其實是有能力開展持久戰的。”蔡鍔解釋的說道。

“是嗎?前不久中華門那邊送來的國防科技彙總文件,似乎沒有提到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中國現在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後勤科技技術,又有什麼改良的軍事成品?”吳紹霆問道。

“上次那份彙總好像是海軍部準備的,自然而然是以海軍的彙報爲主。再者後勤科技技術和改良軍用品嚴格的不算是常規軍事彙報的範疇,所以一直以來沒有得到總統府這邊的重視。我也是前幾天剛回到南京時才得知這方面的彙報。”蔡鍔簡單的說了一下。

“原來如此,那你說說吧,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成果。”吳紹霆一邊點了點頭,一邊問道。

“南工那邊正在研發一種軍用工程車,基本上已經完成模具定型,到時候可以提前展示一下這一輛工程車。據介紹,這輛軍用工程車可以用來鋪路架橋,大大縮短了工時,同時還能參與排除地雷的戰術任務。”蔡鍔於是說道。

“有這種事?南工那邊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吳紹霆奇怪的問道,一般來說他對工業機械化的東西都很感興趣,不過可能是南工不像廣東兵工廠那樣,張志誠是一個熱心的人,巴不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時間宣揚出來。

“可能是工程車還沒有完全研製成功吧。不過沒關係,就算沒有研製成功,反正擺在展覽會上也不會有人知道,無非是虛張聲勢罷了。”蔡鍔笑着說道。

“你說的對。”吳紹霆點頭表示贊同。反正沒有研製成功不代表沒有技術,只要技術在手裡,一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再者通過這次博覽會招商引資,還能吸引國外資本投入發展研究,反而能夠加快研究效率。

“另外盛世龍騰公司也開發了軍用卡車,上個月已經定型,只不過缺乏資金投入生產,而目前我們國土防衛部也沒有這份預算,所以軍用卡車一直處於冷凍狀態。到時候正好可以通過軍事博覽會向外界推銷一下,看看能不能引進一筆訂單。”蔡鍔繼續說道。

“這是好事,如果中華門那邊有預算,還是要先準備一批軍用卡車。之前我們的軍用機車嚴格的說都不算是卡車,哪怕是用來運輸士兵都顯得馬力不足。另外,之前我們給國防軍配備的機車是戴姆勒公司的吧?”

蔡鍔略略思索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

“戴姆勒公司只怕還打算長期跟我們合作,算了吧,現在我們中國有自己的工業技術,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盛世龍騰公司的卡車一定不能就此埋沒下去,在這次博覽會上面,讓他們好好打點一下門面,把這口氣掙出來。”吳紹霆再次說道。

“這方面我會安排的。除了工程車和卡車之外,其他的一些機械化科技技術還在排列安排,暫時沒有確定下來。另外,在軍用品方面,我們安排了代替罐頭的壓縮餅乾,新式陸軍背囊、裝備袋等等,還有一些新的戰地醫療技術。”蔡鍔接着說道。

“很好,這些你稍後整理成詳細的文書交給我。”吳紹霆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讓蔡鍔把所有軍事博覽會的細節都告訴自己,畢竟這個博覽會僅僅還只是一個構思,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慢慢琢磨。他也只想瞭解一些比較突出的地方而已,通過這次軍事博覽會,把中國的軍事優點放大,再把添油加醋的拔高一些弱項,實在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好的。”蔡鍔點了點頭。

會談結束之後,蔡鍔沒有多留,即刻返回中華門國土防衛部開始佈置相關的工作。

而吳紹霆則召集了國策研究室和外交部的衆多幕僚,開始起草關於退出同盟國陣營的相關文書,這是一件不容小視的事情,任何措辭都有可能影響中國在歐洲人的形象。

不僅如此,在商討相關文書結束之後,吳紹霆還召集了王雲、王長齡等情報單位的主管官員,向他們吩咐今後針對歐洲的情報工作,尤其是要在正式退出同盟國之前,把常駐歐洲的各個情報站進行重新安置和轉移。

進入九月份之後的中國,一直都在爲華盛頓計劃緊鑼密鼓的準備着。這是一場決定全球各國命運的大事,一旦成功就能順利的改寫亞洲未來的發展道路,也會徹底在歐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在九月十一日這一天,王長齡匆匆的來到總統府會見了吳紹霆,告訴吳紹霆宋教仁的船隻已經抵達日本,有可能七天之後就能到達中國。

吳紹霆這段時間一直忙着處理華盛頓計劃,那麼是空閒多餘的時間也得用在發展國內的各種事務上面,幾乎已經把宋教仁的事情拋諸腦後了。當初德國人秘密製造“上海陰謀”事件,爲了謹防德國方面利用宋教仁來顛覆南京中央政府,他這才緊急命令宋教仁回國。不過經過“上海陰謀”之後,吳紹霆已經下定決心進行一次大手筆的回擊,所以宋教仁這個時候回不回國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件事先前倒是忘記了,不過無妨,漁父兄回來終歸是一件好事,我會另外再安排一下。”吳紹霆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

“元首,宋先生回來了,當真不能隨隨便便安排。您一定要造作打算纔是。”王長齡看得出來吳紹霆對這件事缺少準備,忍不住加強語氣提點道。

他是從事情報工作的人,當然知道宋教仁在中華民國政治界的影響是什麼,也知道吳紹霆與宋教仁各自代表的立場。不得不說吳紹霆與宋教仁依然是兩類人,甚至可以說,如果真正能威脅到吳紹霆統治地位的人,放眼中國也只有宋教仁一人了。

之前吳紹霆委派宋教仁出任美國大使,其目的就是要讓這個威脅遠離自己。可是現在宋教仁回來了,該怎麼安排當然不能再隨心所欲,一旦有什麼處理的不恰當,必然會引起宋教仁的反對。而宋教仁一旦站出來反對吳紹霆,那就是國民共進會的內部問題,也會造成外界其他政治勢力蠢蠢欲動。

要知道,如今宋教仁的號召力可遠遠要比中華革命黨厲害,更何況宋教仁在地方依然有不少實權勢力的支持,真要掀起風浪來一點都不難。

“我知道。”吳紹霆平靜的說出了這句話。

事實上在這個時候他已經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處境,到底是中華民國需要吳紹霆,還是吳紹霆需要中華民國?正如同在南北戰爭之初那樣,他曾經雄心壯志的許下諾言,要爲中華民國謀福利,要爲中華民族謀福利,而不是因爲個人權欲所以纔要走獨裁這條道路。

他相信,宋教仁是信任自己的,或者說也只有宋教仁纔是唯一理解自己的苦心。

無論是在國會,還是在北洋公黨,很多人之所以支持吳紹霆走獨裁的道路,完全是出於個人利益的考慮。而只有宋教仁是相信吳紹霆是要採取中央集權來更好的爲國家帶來發展,這是一種本質上的區別。

吳紹霆現在考慮的,那就是自己究竟是不是違背了當初的志願,又或者是不是背叛了宋教仁對自己的信任?而要考慮這個問題,那自然得想清楚“權力”這種東西是否真的那麼重要,對自己來說是否真的戀戀不捨。

他必須好好的考慮清楚這件事,也要鄭重的理清楚頭緒,自己絕不能因爲成爲掌權者而失去了理性。

“元首,那你可有什麼打算?”王長齡迫不及待的問道。

“這件事我還要考慮考慮,我也不可能現在就想清楚這個問題。總之,漁父兄那邊你照看好一點,切莫讓閒雜人等有機可乘,明白了嗎?”吳紹霆強調的說道。

“是,我知道了。”王長齡點了點頭說道。

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621章 ,收編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263章 ,在師部第215章 ,開刀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42章 ,初次立功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39章 ,突然交火第370章 ,梁啓超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201章 ,授勳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1199章 ,新年與春夜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140章 ,佈政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162章 ,不和諧第5章 ,初識倪端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25章 ,值班首日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027章 ,在越南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81章 ,做小生意第82章 ,不期而遇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281章 ,伏擊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760章 ,十月底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769章 ,北京大本營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273章 ,振軍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