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袁樹勳督

“呃………吳大人,這些人其實也是混口飯吃的,您大人有大量,何必跟他們計較呢?”副官賠笑着說道,他考慮到這光頭老大跟莫大人多少是有關係的,能幫一點是一點,實在幫不了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行,既然莫大人這麼客氣,我豈能不領情呢?人你們帶走吧,日後大家和氣一些,犯不着打打鬧鬧的。”吳紹霆果斷的就答應了下來。

他故意這麼說,目的就是要告訴莫士誠,自己可不會記下莫士誠這個人情:你不追究,我放了人,大家就算扯平。這其實也算是一種示威,就是在告訴莫士誠,他吳紹霆不怕巡警營,要鬥狠誰怕誰?

“呵呵,吳大人果然大人大量,卑職先替那老大多謝了。”副官打着哈哈說道,然後示意船幫的小嘍囉趕緊去把老大放下來。

半個小時後,光頭老大被帶走了,巡警營的人也跟着船幫一起走了。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吳紹霆把史密夫留下的步槍暫時存放在碼頭這邊,並告訴伍廣廷如果今後還有人搗亂,可以先去城內找虎幫、成田幫的人出面調解,如果是硬點子,記下對方的名號,他第二天就徹底擺平。

伍廣廷大喜不已,連連稱是。

之後,吳紹霆把史密夫留下來的兩把手槍拿走了,一把勃朗寧給了陳芳,另外一把柯爾特左輪給了李濟深。這兩把手槍只能收藏,因爲沒子彈。

莫士誠之所以不再管黃埔碼頭的事,說到底他還是怕麻煩。聽了船幫來報告的人說,黃埔碼頭又是新軍又是洋人,還有炮艇在那邊,不用多想就是一樁頭疼的事。反正他已經拿了陳廉柏的好處,也答應把碼頭讓給陳廉柏,這幾個月來該幫的都幫過了,剩下的爛攤子就交給陳廉柏自己處理。

1909年7月末,兩廣總督張人竣正式離職,前往兩江上任去了。

接替兩廣總督的是一個湖南人,名叫袁樹勳,由民政部尚書侍郎兼山東巡撫調任兩廣。這對於革命黨人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好消息,因爲他們都知道袁樹勳是一個態度激烈的立憲派分子。自從慈禧太后宣佈“預備立憲”之始,袁樹勳就一直在到處呼籲儘快召開國會、成立責任內閣,也正因此這位六十多歲的花甲老人,當了大半輩子知縣,總算在政體風波的浪尖上一躍爬上了核心。

雖然立憲派和同盟會政見不一致,但這遠遠要比一個頑固派更容易入手。

不過袁樹勳沒有給兩廣帶來任何希望,他在上任的第一個月就召集省府諮議局召開大會,再次把他的政見大肆鼓吹了一遍,並且還在兩廣各地的報紙上號召和呼籲。這可惜這次袁樹勳估算錯了,當年他能夠藉助立憲思想上位,那是因爲朝廷需要安撫天下百姓,故意做出來的假象罷了。

如今慈溪已死,袁世凱躬耕在野,政治上再次由滿族少壯派把持,這種要革幾百年老祖宗命的言論,理所當然就成了不和諧的聲音。

清政府在九月份時特派使者來到廣州,狠狠的批了袁樹勳一通。

當時,袁樹勳馬上醒悟過來,他算是迴光返照的看出了預備立憲的陰謀,隨即對清政府的迂腐感到失望透頂。之後,他在任上再也不求任何做爲,每日除了下棋養花喝茶逗鳥之外,公務之事一概不理。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吳紹霆並沒有關心兩廣總督職權的變更,新軍本來就不歸總督府管轄,他與袁樹勳又不熟絡,根本沒有任何交叉點。他這段時間依然側重於生意,一方面擴建黃埔碼頭,一方面跟進史密夫軍火生意的事,同時還要兼顧同盟會的聯繫。

在八月初時,他終於與簡照南、簡玉階兩兄弟談妥了開辦菸草公司的合作事宜,簡氏兄弟知道與張盛霆合作是穩賺的生意,更何況也能重振國貨香菸的雄心,讓出百分之五十的股權完全值得。

新公司被命名爲“南洋兄弟與張盛霆菸草公司”,廠房還是以前南洋兄弟的廠房,只不過從香港引進了一批新的機械,增加產煙質量和數量。

菸廠目前只生產兩個品牌的香菸,其一是老品牌“雙喜”,其二是新品牌“盛霆”。這兩個品牌都分兩類,一類零售,一類特供。

吳紹霆利用自己的軍職關係,在陸軍衙門和總參謀部走動了幾次,很快就搞定了這件事。將軍府知道張盛霆公司是張家的產業,張家又是新軍的最大資助人,這個面子當然要給的,所以也積極的支持了這個決議。

九月份開始,特供煙就進入了全廣州的軍隊,至於發展到全省還需要一段時間。

忙完了菸草公司的事,吳紹霆開始着手於組織同盟會的聚會。這件事從七月份開始一直在拖延,不單單是吳紹霆的原因,黃興和陳炯明那邊也有一些麻煩,遲遲不能決定會談的場所。知道八月中旬才傳來了確定的消息,會場定在了惠州諮議局議員楊思復的公館中。

九月上旬,吳紹霆就安排了藏身香港的革命黨人,通過張盛霆公司的免檢馬車入關,在新安乘船沿珠江前往惠州了。他與倪端計劃在九月十五日這天一起前往惠州,與同盟會衆人會面。這次會議是上次事情敗露之後第一次會議,而且到場的人也是最多的,倪端在介紹與會名單時都有三、四十人之衆,看來廣州支會大小幹部都到齊了。

在前往惠州之前的幾天,吳紹霆從通福銀莊提了一筆錢,通過張直用最划算的匯率兌換成了美元。他帶着美元與花旗銀行史密夫會面,交付了上次訂單四萬美元的訂金,史密夫承諾三個月的之內第一批貨必會送達。

吳紹霆沒有計較運貨時間,畢竟這個時代跨國代工生產的模式還未出現,發達國家可不會輕易把本國的保密科技泄露出去。

廣州到惠州走水路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吳紹霆、倪端帶着八名軍中的同盟會成員,包了一艘小快艇在十四號這天早上出發了。他們到達惠州碼頭是傍晚五點鐘的時候,陳炯明親自帶人來迎接,這大半年不曾相見,陳炯明看上去略微有些發福。

此時天色已晚,楊思復的公館還在鄉下的鎮子上,現在趕過去肯定來不及。

陳炯明安排衆人到城區裡早已準備好的旅館住下,等第二天一早,大家再一起直接去公館參加會議就行。晚上,陳炯明在旅館設了一頓簡單的宴席,爲吳紹霆、倪端等人接塵了,大家閒聊了一陣近段時間的狀況。

吳紹霆得知,原來陳炯明和黃興在惠州的這段時間裡,一直在發展革命武裝。

陳、黃二人聯絡了本地的會黨,拉攏了一些駐地官軍,還糾集了一些來自各個鄉村裡面的民壯,現在合計起來差不多都有一千人了。只是雖然有這麼多人手,不過武器彈藥缺很是缺乏,大部分還只能用大刀、棍棒之類。

吳紹霆記得在辛亥革命時陳炯明確實組織了一支部隊,名叫“循軍”,這支循軍也就是陳炯明發跡的基礎力量了。

談起這支部隊的組建,陳炯明又連忙介紹了坐在下位的一個年輕人給吳紹霆認識。

“這位是鄧鏗,字士元,震之兄應該有認識的吧?”

吳紹霆自然認識這位鄧鏗,只不過那是在二十一世紀的思維記憶中認識的,要說見面今天還是第一次。

鄧鏗日後是陳炯明師的副官兼旅長,同時也是陳炯明最忠誠的部下,粵軍重要軍事人物。他一生都秉承革命思想,但卻在1921年於廣州火車站被刺殺,後世多認爲是陳炯明買兇殺人。但整件事讓人感到撲朔迷離,因爲陳炯明根本沒有殺鄧鏗的動機,最先指出陳炯明是兇手的反而是孫中山方面的人,是否另有內幕讓人索然。

滑稽的是,在鄧鏗死後不久,陳炯明前來弔唁時還與鄧鏗的遺孀同乘一車,如果陳炯明是兇手的話,鄧鏗的遺孀豈會與仇人同車?在鄧鏗死後的第二年,陳炯明部就發生了“六一六兵變”,陳軍炮轟大元帥府,從此背上了反革命的罵名。

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991章 ,事露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416章 ,交心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32章 ,遭遇劫案第434章 ,清數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170章 ,會師第299章 ,退和攻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19章 ,孚琦警告第236章 ,請出山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665章 ,威壓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505章 ,在柳州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6章 ,將軍召見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83章 ,狀元商人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961章 ,通電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283章 ,新年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732章 ,答應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99章 ,踐行籠絡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25章 ,巧遇舊部第203章 ,在北方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741章 ,泄密第370章 ,梁啓超第323章 ,援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