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無理之下

吳紹霆沉了沉氣,然後把自己的手槍拿開,拿起了壓在下面的一份電報夾,繼續說道:“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收到江西轉發來的電報。這份電報是昨天正午轉到軍部的,內容是說五省聯軍於四月二日光復南京,此外還附帶了一份江西報紙的消息,說五省聯軍缺糧少餉,軍心不穩。”

他一邊說着,一邊把電報夾遞給了一旁的廖仲愷。

廖仲愷大致的看了一遍,然後傳到了胡漢民手裡,就這樣花了十幾分鍾時間,大家都一一傳閱完畢。會場的氣氛頓時有些低沉,顯然政府這邊還沒有收到這份電報,這個消息是他們第一次聽到。軍部設立通訊部之後就積極擴大無線電接收網絡,比起政府這邊自然要快捷一步了。而這個消息對大家來說不算好消息,五省聯軍組建時是革命高潮的標誌,現在內部意見發生了分歧,同時還出現缺糧少餉的情況,前景堪憂!

趁着衆人閱讀電報時,吳紹霆讓會場秘書給自己換了一個新茶杯,喝了一口熱茶。

“南京!”宋教仁最後一個看完電報,在合上電報夾的同時,他清晰的吐出了這個詞。

衆人好奇的看了過去。

宋教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表情凝重的說道:“必須是南京!”

胡漢民不解的問道:“遁初,先前行嚴還說廣東不甚安全,不提議在廣州召開代表大會。南京纔剛剛光復,徐州和山東都還有清廷的大軍,在南京召開代表大會豈不是更不安全!”

胡毅生附和的說道:“就是,你們不是出爾反爾吧。”

宋教仁還沒來得及解釋,吳紹霆用充滿威嚴的聲音說道:“孫先生抵達南京主持代表大會,就是要凝聚全國的革命力量,穩定五省聯軍的軍心!五省聯軍是北伐推翻韃子政權的中堅力量,他們囤聚在南京,清廷豈敢輕易來犯!”

“沒錯,正是這個道理!”宋教仁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他振奮的看了吳紹霆一眼,彷彿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摯友。

“若是貪生怕死,這革命大業早就完了。”譚人鳳慢條斯理的說了道。

他的話很淺顯,可是又似乎有影射,好像在說孫中山如果不敢前往南京坐鎮,那就不配稱爲萬民景仰的革命領袖。

廖仲愷點了點頭,總算開口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正是,不管是公是私,不管是大局還是時局,南京是最合適的地方了。三年前我們在香港起草的綱領當中就計劃南京成立國都,既如此代表大會也應當在那裡召開。”

胡漢民知道廖仲愷的決議影響頗大,而且在場的幾個實權人物都不贊成在廣州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看來自己的計劃只能告空了。他什麼話都不說,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胡毅生、朱執信、莫紀彭等人也都緘默不語了。

最終,會議確定了召開國會的地點與相應細則。

之後衆人又開始討論迎接孫中山的工作,既然孫中山將抵達上海,廣東這邊勢必要派人到上海負責聯絡工作。又經過一番討論,廖仲愷決定親自動身前往上海去迎接孫中山,吳紹霆帶領一支護衛隊協調安保工作,宋教仁做爲同盟會湖南分會代表也隨同一起去。

散會之後,吳紹霆與廖仲愷、宋教仁晚走了一步,三個人簡單的商議了一下赴滬的打算,確定兩天之內進行一次詳細的會商和計劃。

吳紹霆從會場出來,準備下樓時,卻在樓梯轉角處遇到了李煜堂。

李煜堂與他的兩個隨從百無聊賴的站在那裡,好像是在等什麼人。當他們看到吳紹霆及副官一行人下來之後,立刻就迎了上來。

“李先生,你這是在等人嗎?”吳紹霆問了道。

“正是等吳總裁你呢。”李煜堂呵呵的笑了笑。

吳紹霆好奇笑了笑,問道:“等我,先生有什麼吩咐嗎?”

李煜堂不急着解釋,他先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道:“吳總裁,你我一同下樓吧。”

吳紹霆點了點頭,謙讓着讓李煜堂先走,然後自己纔跟了上去。

“吳總裁,今日會場上你可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呀!”李煜堂深沉的說道,他的語氣聽上去一點都不像是在說客套的話。

“李先生說笑了,先前那種場面簡直讓人汗顏不止。哎。”吳紹霆嘆了一口氣,話只說一個半頭。“李先生特意在這裡等候在下,可有什麼事嗎?”

“倒是沒什麼正經的事,只是有些話向對吳總裁說罷了。”李煜堂緩緩的說道。說到這裡的時候,他還特意看了看樓梯下面的大廳,確定沒有閒雜人等之後,纔開口接着道,“先前吳總裁在會場上舉出在廣州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弊端,首先舉出的實例就是財政經費,我着實是沒想到,連吳總裁軍人出身都能算到這筆賬,可是都督那邊卻………哎!”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鬱悶的嘆了一口氣。

吳紹霆聽到這裡,頓時明白了李煜堂的意思,原來李煜堂是在埋怨胡漢民、胡毅生這些人不懂多方面思考。他表情嚴肅了起來,憂慮的說道:“李先生這番話,確實引人深思呀。革命政府成立之初應當儘量從簡,可是這段時間看來,胡都督那邊似乎從來沒考慮過經濟上的問題。”

李煜堂深深點了點頭,臉色很沉重。

吳紹霆頓了頓,接着說道:“說來我這個武夫以前很少這麼精打細算,只是最近爲了經營兩所軍校,從中悟出了許多財政支出方面的道理,所以今天會場上才習慣的拿這點說話了。說來,我也挺揪心的。”

李煜堂說道:“依我看,吳總裁都比胡都督更適合………”說到一半,後面的話竟然卡住了,他覺得自己不能意氣用事,就這麼輕而易舉透露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那可不好。

吳紹霆看了李煜堂一眼,他知道李煜堂後半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也沒有追問。不過他同時也看出了一個苗頭,顯然李煜堂對胡漢民政權已經露出了不滿之態,自己說不定能夠爭取到李煜堂這個財政大人物站在軍部這邊。

李煜堂是一個商人,有錢又有名望,幾乎與張直是一個類型的人物。既然要組建資產階級政權,這些政商顯然是一大筆資源。這一點從李煜堂出任財政部長三個月來,爲革命政府週轉經濟的能力和手段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能挖到李煜堂,再聯合黃興、宋教仁等人,那廣州革命政府算是徹底架空了。

“李先生,有些話還是放在心裡就好。在下年輕無知,帶兵打仗纔是專業,其餘的還是不提了。不過李先生如果有興趣資助教育或者發展實業,在下倒是有這份心思的。”吳紹霆轉移了話題說道。

“是嗎?那也好,有空你我詳細談談。”李煜堂呵呵笑了笑。

吳、李兩人在大廳分道,吳紹霆出了大門,上馬返回東校場去了。

與此同時,在都督辦公室內,胡毅生坐在靠牆的沙發上翹着二郎腿,正苦着一張臉悶悶的抽着煙。胡漢民、朱執信、莫紀彭、廖仲愷等人分別在單獨的椅子上坐着,辦公室的氣氛顯得很壓抑,彷彿所有人不愉快的情緒彙總到了一起。

終於,胡毅生把菸頭狠狠的插在茶几上的菸缸裡,不耐煩的說了道:“都督,總理,你說說吧,那吳紹霆到底是什麼意思?仗着混來的軍事部部長——他還自己改稱總裁,可笑不可笑——整天彆着一把手槍來來去去,剛纔咱們召開的可是同盟會會議,他竟然把槍掏出來了!哪個國家的政治會議沒有爭吵,再怎麼口角那也是合情合理的,他掏槍那就是要造反!”

“毅生!”胡漢民瞪了胡毅生一眼,警告的喝了一聲。

“都督,我這人心直口快,但我說的可都是掏心窩子的話。是,吳紹霆率領新軍取得了首義成功,他是功臣,他值得尊敬。可是換句話說,就算沒有他吳紹霆,倪映典不能指揮起義嗎?莫柱一不能成爲新軍起義的中流砥柱嗎?”胡毅生不在乎胡漢民的提示,依然不服氣的說了道。

“住口!”胡漢民有些生氣了,縱然胡毅生剛纔的話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可是好歹吳紹霆的功績是板上釘釘的事,而且吳紹霆掌握着革命粵軍的大權,整個廣東的革命基業都要靠吳紹霆來維持,一些窗戶紙下面的話是萬萬不能捅出來的。

莫紀彭和朱執信對視了一眼,他們散會之後是來都督辦公室分配會議結果的執行安排,可不是在背後議論這等事。儘管他們也認爲吳紹霆剛纔在會場掏槍過分了,可往好的方向去想,或許當時吳紹霆沒什麼東西可以敲桌子,只好掏出槍來,完全不必太嚴重的看待。

胡毅生氣不順,胸口劇烈起伏了一陣,說道:“都督,總理,難道你們就打算這麼縱容下去嘛?他可以以辭職要挾我們,他可以不服都督的命令,他還可以在開會的時候掏槍。照我看他下一步就是反革命、反革命政府了。”

廖仲愷忽然站起身來,臉色很不好,他想開口說些什麼,可是最終一言不發,轉身匆匆的就奪門而出了。朱執信和莫紀彭似乎明白了廖仲愷的意思,他們相繼嘆了一口氣,也跟在廖仲愷的後面出去了。

胡毅生有些傻眼,辦公室轉眼就只剩下他和胡漢民了。

“胡毅生,叫你胡說八道,哼!”胡漢民憤怒的責罵了起來。

“都督,我說的難道不是實話嗎?吳紹霆他在會場上掏槍,這擺明………”

“住口,我不想再聽你說這些話,震之是什麼人,我們比你清楚!”胡漢民大聲的呵道。

胡毅生一臉鬱悶,心中強烈的不服氣,他快速的站起身來,氣沖沖的追着朱執信、莫紀彭等人的後塵打開門離開了。人都走光了還開什麼小會?

胡漢民一個人坐在辦公室,沉沉的嘆了一口氣,他臉色很不好看,一方面是因爲自己的這個堂弟,另外一方面又確確實實感到了吳紹霆的隱患之處。

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465章 ,清理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1026章 ,風滿樓第3章 ,碼頭別見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764章 ,春夜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46章 ,志同道合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937章 ,預計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50章 ,入同盟會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786章 ,諜報戰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52章 ,上任新軍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190章 ,韶關慘案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1110章 ,擺架子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22章 ,有事相求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27章 ,交通意外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47章 ,得手第1210章 ,分裂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406章 ,進京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451章 ,醒來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26章 ,協助進城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1176章 ,調查第49章 ,翻譯翻譯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370章 ,梁啓超第283章 ,新年第508章 ,再逼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