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

當天下午,何應欽集合了十二名手下,這十二人當中有四個是黃埔軍校的軍官,另外的人也大多是北方口音的兵士。傍晚時,師部情報處派人到前線,將情報處蒐集的相關情報全部告知了何應欽等人,儘可能的讓特別行動隊掌握有利的信息。

何應欽用了四個小時與手下熟悉情報,統一行動的識別。到了深夜時,孫繼直拿來五十多套比較好的敵軍軍服,交給何應欽篩選。何應欽按照計劃好的分配,選了幾套與江西軍比較接近的軍服,自己僞裝成一名少尉通訊軍官,手下則都配上後勤營營部士官的軍服。

休息到凌晨四點,這支肩負艱鉅而重要使命的特別行動小隊靜悄悄的離開了營地。雖然給他們準備的時間不多,很多前期工作只能在途中一點點交代,可是這些年輕人沒有一個心生畏懼,若能順利完成這次任務,他們必然成爲韶關戰役的大功臣,就算不幸失敗,他們的名字也會在烈士墓碑上留下一筆。

教導團的將士與其他團不一樣,他們長期都接受精神主義的薰陶,具有一種崇高的軍人榮譽。爲了這份榮譽,他們可以做出超出常人的犧牲和付出。

吳紹霆親自送何應欽等人出發,望着這些年輕人漸漸淡抹在夜色中的背影,他心裡有一種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堅定的想法,自己要想邁出廣東省走向更大的歷史舞臺,必須依靠黃埔系這班子青年軍官了。

第一師派出去執行斬首任務的狙擊小隊,要比教導二團晚一天出發。

斬首行動執行起來要比深入虎穴俘獲敵軍首腦簡單得多,但是前期準備工作卻非常麻煩。情報部門比較要列出有效刺殺名單,還確定名單上的人物現在何處,之後狙擊小組又要根據目標所在地的環境佈置行刺計劃。

第一師從下面幾個團抽調了五十多名狙擊手,這幾乎是全師配置的一大半。大部分是兩人一組,也有個別特殊的情況,只能由一人執行任務。

這二十多個小組分批陸續出發,除了十五日、十六日這兩天是小規模行動之外,十七日除夕這一天是大規模行動。不管這一天會不會有進攻,除夕始終是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基層的士兵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在警戒上出現更多的漏洞。因此讓執行斬首行動有機可乘。

從十五日開始,吳紹霆一直堅守在教導二團陣地,在何應欽剛剛離開不久的幾個小時裡,唐天喜的第二混成旅休息了一天之後,果斷再次發動大規模突進。

北線粵軍都知道都督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縱然士氣沒有太大的改善,可是軍心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鼓舞。很多粵軍士兵想到吳都督就在身邊,肯定是有辦法守住陣地,要不然大人物是不會輕易冒險的。在這一天的作戰裡,粵軍士兵消除了很多緊張的因素,沉着應戰,不懼不躁,就算有戰壕遭到敵人突破,也沒有發生大動亂,很快又奪了回來。

在相隔五百多米的距離上,迫擊炮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吳紹霆親自指揮迫擊炮,江西軍進攻時,利用短程的火力覆蓋射擊;江西軍休息時又不斷炮轟騷擾。

北洋軍通過情報探知到粵軍裝備的新式武器,一開始並沒有放在眼裡,可從南雄到韶關在短程火力上吃了不少虧,漸漸感到十分鬱悶。可是說到底依然無可奈何,迫擊炮只有中德軍械公司和廣東兵工廠在生產,以目前的情況這兩家軍工廠都不會輕易出售這種武器。就算要購買,也必須通過洋人倒一手甚至兩手,實在不划算。

在北線戰場上,除了東西兩翼的夾擊之外,第二混成旅每一次從正面發動進攻,都是用一種人海強攻的方式進行。沒推進幾十米,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是唐天喜他承擔的起這份代價,後續預備役和其他戰鬥團可以填補損失,用屍體鋪出一條通道。

戰爭進行到今天,無論是北方中央還是湖北、安徽、江蘇司令部,甚至前線指揮作戰的將領,他們統統都意識到必須走完最後一步。這最後一步不惜一切代價、不計任何後果,縱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無所謂。

接下來的兩天,粵軍北線陣地連續遭到進攻,到了十六日下午兩點,江西軍和南征軍協同一起,發動了三面同時進攻。短短半個小時,粵軍防線就遭到了多處突破,戰況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

吳紹霆在教導二團團部掩體的瞭望口前觀察着,自己的陣地上出現了好幾個缺口,粵軍士兵匆匆忙忙的變換防守方向,後方兩支預備隊都投進了戰壕。距離團部最近的一個缺口,他從這裡甚至都能看到北洋軍的身影。

鄧鏗跌跌撞撞的從外面跑了進來,跟在他身後的還有特勤處主任王雲。鄧鏗肩膀被流彈擊中,此刻正在流血,不過他顧不得這麼多,直接衝到吳紹霆面前大喊道:“都督,這裡快要撐不住了,李耀漢剛剛跟孫繼直商議,準備後撤到第三道防線,團部要馬上轉移,我掩護你先走。”

吳紹霆沒有回過頭,鎮定自若的說道:“急什麼,這一仗守得住。”

鄧鏗吃驚不已,脫口道:“這還守得住?教導二團的陣地有四段坑道已經在拼刺刀了,七團那邊更嚴重,西面和北面遭到兩個敵團的夾擊,孫繼直都快要親自上陣拼刺刀了。北線必須後撤,我管不了那麼多,必須讓都督你先走。”

他說完,向王雲使了一個眼色,王雲帶着兩個特勤人員上前要強行帶走吳紹霆。

吳紹霆轉過身來瞪了王雲一眼,厲聲的喝道:“要造反嗎?”

王雲等人遲疑了一步,他們在吳紹霆面前還是不敢造次,這是對吳紹霆日積月累的敬畏。王雲嘆了一口氣,鄭重的說道:“都督,鄧副官也是爲您好。您留在這裡實在太冒險了。”

吳紹霆看了鄧鏗一眼,冷聲訓斥道:“讓你在參謀總部待了一個半月,你只學到高戰遠慮,卻把觀察入微給忘得乾乾淨淨。我們粵軍拼刺刀會比北洋軍差嗎?新兵營三大必修課之一就是拼刺刀,平日士兵們吃的不差,訓練的也不差,別以爲北方來的都是虎背熊腰,咱們南方也不缺鐵打的真漢子。”

鄧鏗有些糾結,道:“可是……”

吳紹霆沒有給鄧鏗反駁的機會,立刻打斷了鄧鏗的話,說道:“每一支督戰隊都裝備有溫徹斯特散彈槍,這比大刀更管用。再者咱們粵軍還有規範的卡賓槍,北洋軍對塹壕戰有個屁的心得,一個個揣着長槍就跳進坑道,向前張不開手,向後伸不出腿,憑什麼跟我們拼刺刀!就算要撤到第三道防線,也必須捱到春節之後,老子就一定要在這裡守歲。”

這一番話十分有氣勢,尤其是最後一句話,讓教導二團團部的所有軍官都振奮不已。

鄧鏗和王雲對視了一眼,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吳紹霆轉過身繼續透過瞭望口觀察,只見最近的缺口涌入了越來越多的北洋軍,顯然北洋軍是從兩個陣地中間插入,然後分兵搶攻陣地側翼。他立刻命令道:“讓團部督戰隊殺出去,填上前面的缺口。拿槍來,我親自上。”

鄧鏗和王雲急了,紛紛勸說起來。

可是吳紹霆心思已決,從團部門口的武器架上挑了一把卡賓槍,裝上了刺刀,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團部掩體。鄧鏗只好帶着王雲緊緊跟了上去,團部一些在這個環節不重要的軍官,也紛紛拿起武器跑了出去。

在門口集合了團部督戰隊,吳紹霆親自帶領全隊走進戰壕,向先前看到的陣地缺口增援過去。督戰隊拿着散彈槍的士兵搶在最前面,很快趕到了出事的坑道。

粵軍士兵跟北洋軍早已經在這裡扭打成一團,北洋軍不斷的從側翼跳進來,而粵軍因爲人手問題,遲遲等不到後援,人手是越戰越少。當團部督戰隊和吳紹霆出現在衆人面前時,一種絕地逢生的希望頓時傳開。粵軍士兵打起精神,吶喊的振作起來,迎着北洋軍殺了過去。

督戰隊用散彈槍守住了幾個轉角的位置,跳進來一個北洋軍斃一個北洋軍,殺的十分得心應手。另外的士兵在散彈槍掩護下,趕緊奪回有利的射擊點,阻擊戰壕外面源源不斷衝過來的敵軍。

吳紹霆親自挺進刺刀,衝進肉搏羣之中,率先從背後發動偷襲,刺翻了幾個正在跟另外的粵軍士兵拼命的敵人。他不會跟敵人講什麼一對一道義,儘快和不擇手段的消滅敵人是戰場生存基準,有偷襲的機會自然不能浪費,不禁得手機率高,而且還能拯救幾個友軍,真正是一舉兩得。

“兄弟們,給我殺,讓北洋軍都看看,咱們粵軍沒有孬種。”吳紹霆擦了一把臉上的血漬,大聲的高呼了一句。

戰壕裡粵軍的情緒立刻高漲起來,紛紛響應了起來:

“殺啊,殺啊,不能在大人面前丟粵軍的臉面!”

“我殺了兩個了,死了也夠本,老子不怕死!”

“誰說咱們南方人沒力氣,今天就展示給他們看看!”

北洋軍的攻勢立刻遭到了遏制,增援來的督戰隊搶佔了射擊點,截斷了後續衝上了的敵人。雖然北洋軍兵線拉的很長,依然能從其他地方躍進戰壕,可是每一批衝鋒的人數受到牽制,只能一小撥的斷斷續續搶攻。

吳紹霆帶領幾十名上刺刀的士兵守在戰壕裡,來一撥滅一撥,坑道里北洋軍的屍體漸漸比粵軍的屍體多了起來,漸漸的北洋軍士兵不敢再向這邊衝鋒,改變方向去偷襲其他地方。

可是戰場上到處都是槍林彈雨,任何突然的改變和放棄都意味着死亡。這一隊攻上來的北洋軍士兵就像是無頭蒼蠅,沒辦法攻入戰壕,也不能在衝鋒的時候撤退,就這樣被困在雙方交火的中間地帶。

正當吳紹霆以爲守住這個缺口時,忽然岔口處另外一條坑道出現了十幾個北洋軍。他正端着步槍靠着射擊點射擊塹壕外面的敵人,完全沒有料到另外一邊的戰壕已經讓敵人佔領,也沒有感覺到危險的逼近。

這一夥北洋軍順着坑道摸過來,首先看到穿着都督軍服的吳紹霆,雖然不確定吳紹霆的身份,可是單看這身衣服也就知道是一個大官。最前面的幾個士兵不由分說,挺着刺刀爭先恐後的衝了過來。

這時,從團部運輸彈藥的幾個士兵正好路過這裡,他們看到敵人的軍服,馬上大喊了起來:“小心,有敵人,有敵人滲透了!”

鄧鏗最先聞聲反應過來,他看清楚情況頓時大驚失色,放開手中的步槍,快速的拔出了自己的手槍射擊。一邊開火一邊衝吳紹霆大喊道:“都督,小心身後。”

手槍打倒了兩個敵人,第三個敵人已經來到吳紹霆背後,舉起刺刀通了過去。

吳紹霆在聽到鄧鏗喊話時,本能的抓着步槍轉過身來,他的步槍正好撞在了敵人的刺刀上,可是眼前的敵人比自己先一步發力,一下子壓迫整個人踉蹌後退。他努力穩住自己身形,可是腳跟讓一具屍體絆了一下,整個人失控的摔倒在地上。

那北洋軍士兵居高臨下,順勢擡起刺刀直劈下來。吳紹霆跌倒時手中的步槍偏斜了,這個空蕩已經是致命的破綻,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再次擡起步槍去格擋,只好拼命的扭動身軀,儘量挪開要害部隊,用肩膀或者手臂去接下這一刀。

千鈞一髮之時,鄧鏗手槍再次開火,他起初還擔心吳紹霆與敵人距離太近造成誤傷,現在吳紹霆摔倒了,正好給了一個大好時機。這一槍直接命中北洋軍士兵的腦袋,對方帶着最後猙獰的表情,筆直的栽倒了下去。

吳紹霆趕緊推開倒在自己身上的屍體,匆匆忙忙要站起身來,可是沒想到一個敵人倒下了,另外一個敵人又撲了過來。他心中叫苦不迭,使出全力向後縮着身子,爭取拉開足夠的空間做出反擊。

好在這時,一旁又跳出一名粵軍士兵,伸出雙手直接抓住了敵人的刺刀,同時大喊了一聲:“都督,快走。”他的雙手讓刺刀割破,鮮血大把大把順着刀刃流落出來,可是絲毫沒有顯出疼痛之色,反倒滿臉怒容的盯着敵人。

吳紹霆總算從地上抓起了步槍。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北洋軍士兵殺到,端起步槍要去刺殺抓刀刃的粵軍士兵。吳紹霆眼疾手快,動作十分靈敏,搶在對方之前高舉步槍越過粵軍士兵的頭頂,狠狠的把刀刃送進了對方的胸口,順勢還扭動了一圈。

結果了一個人,眼前還有一人,他從敵人胸口刺刀一個橫劈,直接在先前那個北洋軍臉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口子。那北洋士兵痛的大叫一聲,本能的鬆開抓槍的雙手,捂住自己流血不止的臉龐。

粵軍士兵果斷的奪過了步槍,反過來捅進了敵人的肚子。那北洋軍跌倒在地上,痛苦的縮成一團。

吳紹霆向那粵軍士兵問道:“做好的,你的手沒事吧?”

粵軍士兵回頭來衝着吳紹霆憨厚的一笑,大大咧咧的說道:“才這麼一點皮肉小傷,我纔不怕呢!”

吳紹霆欣慰的點了點頭,讚歎道:“好樣的,這纔是咱們革命粵軍的兵。”

鄧鏗和王雲帶着幾個士兵趕了過來,將剩下的北洋軍打退。

吳紹霆向北洋軍來的戰壕看去,只見前方邊緣的一段戰壕已經淪陷了,北洋軍幾乎在那邊站穩了腳跟,正在向其他方向慢慢推進。他暗暗嘆了一口氣,北洋軍的進攻還真是強硬,這纔可難打了。

鄧鏗湊了過來,憂慮的說道:“都督你看,就算咱們守住了這裡,可是其他地方還是讓敵人佔領了,少一片阻擊火力,後續的敵人源源不斷涌過去,缺口只會越來越大!”

吳紹霆冷靜的吩咐了道:“把督戰隊調過來,咱們再殺過去。”

鄧鏗勸說道:“都督,督戰隊就這麼百八十人,補得了這裡補不了哪裡,遲早還是會拖垮的。您現在在前線的安危最重要,要是你有什麼閃失,我怎麼向廣東交代?”

吳紹霆底氣十足的說道:“士元,我知道你爲我好,可是既然我已經下到前線戰壕來,就必須跟其他士兵一樣把這一仗打到底。我之所以要站在第一線,目的就是讓全線將士都知道,只要我吳某人沒有後退,他們也要寸步固守。”

鄧鏗看着吳紹霆堅決和嚴肅的臉色,一時間竟然把後面勸說的話堵在了喉頭裡。

吳紹霆不再多說廢話,轉過身來向督戰隊一招手,大喝道:“兄弟們,跟着我上,咱們費點力氣,再送北洋軍一程!”

粵軍士兵大聲高呼:

“謹遵都督之命!”

“送他們一程,不嫌累!”

“殺啊,殺啊,保衛廣東,打倒獨裁者。”

吳紹霆一馬當先,提着卡賓槍衝在最前面。督戰隊也不示弱,一個個爭先恐後,帶着高漲的士氣和信心,向着北洋軍發動衝鋒。

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879章 ,元首制第1201章 ,拜年第827章 ,白熱化第649章 ,離間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703章 ,換督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319章 ,建黨的想法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17章 ,義無反顧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961章 ,通電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309章 ,敘舊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90章 ,先斬後奏第351章 ,委屈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16章 ,將軍家宴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7章 ,上任哨官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618章 ,醒來第54章 ,拯救行動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33章 ,天價贖金第55章 ,按部就班第664章 ,動變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356章 ,碰巧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649章 ,離間第1030章 ,收網第852章 ,放言第891章 ,法租界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83章 ,狀元商人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6章 ,千總衝突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404章 ,洪門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462章 ,口供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855章 ,支走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763章 ,孫傳芳第424章 ,在日本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