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虛情假意

“震之你不是一直心懷愛國之熱忱嗎?愛國可不是嘴巴上說說就是,這個道理你我都明白。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倘使我決心平復蒙古、收復西藏,委任震之爲前敵總司令,震之你敢接嗎?”袁世凱深意的說道,眼神咄咄逼人的盯着吳紹霆,似乎要把吳紹霆整個人都看穿。

吳紹霆很清楚,袁世凱這是要借刀殺人。廣東一戰讓北洋軍顏面盡損,就算外人看不出這一點,袁世凱身爲北洋掌門人心裡在清楚不過。他現在已經成爲袁世凱的頭等敵人,廣東停戰協約看上去雖然北方佔了便宜,可是廣東的實力和根基依然頑固,用不了多久還會膨脹起來。爲了遏制廣東的實力,借力打力是最好的辦法。

這一仗打贏了,廣東元氣大傷,北洋政府也贏的名聲,不可不謂是一舉兩得。就算因爲粵軍長途跋涉戰力不足,導致作戰失利,倒頭來粵軍可能從此一蹶不振,而北洋政府也有理由拿吳紹霆問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北洋都穩賺不賠的買賣。

他的臉色漸漸冷酷起來,袁世凱抓住自己的軟肋,若真的下令粵軍北上平復蒙古,自己根本沒有理由拒絕。國內的老百姓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軍事家,他們纔不在乎政治局勢和作戰環境因素,一旦拒絕發兵,他吳紹霆的名聲徹底完了。

不得不說,袁世凱這一招十分歹毒!

“只要大總統下令,紹霆莫敢不從。但是請大總統你捫心自問,究竟大總統是爲了維護國家大義還是爲了維護一己私利。別人不明白,紹霆心裡清楚。與國家的敵人作對,拼光了打光了沒得說,我們粵軍有這樣的覺悟,試問北洋軍有嗎?”

“好你個吳震之,一張嘴巴比一門大炮還厲害,一點都不留情面的。”袁世凱冷笑道。

“大總統若真有心讓我粵軍北上,其他不說,紹霆只求一件事,望中央政府能保障後勤供應。”吳紹霆臉色堅毅的說道。

“哈哈,震之啊震之,你還真是一腔熱血。你不用緊張,我老袁就算心眼再壞也不會拿國家大事來耍陰謀,讓你們廣東軍大老遠開赴到北方來,只怕黃花菜都涼咯。”

“那大總統究竟是何意思?”吳紹霆心中沒有放寬,他不相信袁世凱是故意戲弄自己。

“我的意思只是想讓震之你明白一個道理,平復蒙古和收復西藏,看上去是維護國家主權的豐功偉績,可是背後卻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不是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俄國紅毛鬼和英國佬也要受其他列強所制,我所擔心是放眼環宇之內,那些地方投機分子無一不是在伺機而動,我對付他們尚且心力不足,若他們趁着我北洋動作時再起波瀾,你說我這個國府中央還能坐的穩嗎?”袁世凱拿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口吻,語重心長的說道。

“大總統,你顧慮的太多了。中央爲維護國家大義而動干戈,舉國上下只會萬衆一心,一致對外。倘使這個時候有大總統所說的投機分子,那可就是天下人共擊之的大罪人。”

“震之你今日能坐在這裡與我談話,讓我多多少少看到了一些信心,也總算知道下面那些人當中是有真心實意爲國效力。不過,若震之能幫我一個忙,出兵外蒙和西藏指日可待。相信這對大家都有好處。”袁世凱慢慢的說道。

“請大總統吩咐,正如在下先前所說,只要是爲了國家大義,哪怕真讓我粵軍揮師北上,在下也在所不辭。”吳紹霆斬金截鐵的說道。

“好,很好。不管怎麼樣,震之你始終是一個革命派,但是你的革命思想與那些亂黨是不同的,你一百個心思都用在國家大義之上,誰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利益你就認可誰。孫文之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昔日他們爲了推翻清王朝、締造共和之民國花了不少心思,可是如今也變成了爭權奪利之輩。就說宋教仁吧,誅心之言,他在上海發生的意外我委實不知情,而孫文竟然拿這件事挑起戰爭?試問這是何居心?”

“大總統,這些話你用不着向在下解釋,大家各執一詞,真相總是入雲見霧,索性不追究過去的痛苦,轉而展望未來的希望。”

“既然如此,我要請震之幫的忙,正是希望震之你能趁着此次北上,公開聲明你的立場。”

“大總統是要讓我宣佈歸附北洋派?”

“不,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這原本在停戰協約上已經有過明文,不過我更希望吳震之你能在這個時候發表正式的言論,這麼做不爲其他,只希望讓天下人都知道你吳震之是支持我北洋政府揮師外蒙和西藏。倘使真有宵小之徒在此前後鬧事,吳震之你也應該有明確的應對態度纔是。”袁世凱語氣有力的說道,像是在威脅,又像是誠懇,更像是歪曲真實意圖。

吳紹霆略微沉思了片刻,他終於徹底明白了袁世凱的意思,從一開始的隆重招待,到剛纔的拿自己與孫文區分的言論,再到最後的攤牌,原來袁世凱是要挑撥自己與革命陣營的關係。讓他公開發表擁護中央政府的聲明這並不難,自己也早已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但是要在北洋軍出兵蒙古和西藏之後,死心塌地爲北洋派賣命,對付與北洋派作對的勢力,這可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了。

他很清楚袁世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看出了廣東軍政府的實力,一個能與北洋政府抗衡的力量,既然不能完全根除,也只能拉攏之後慢慢消磨。

這一招對北洋派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北洋軍揮師蒙古和西藏大賺名聲,讓廣東軍政府在南方牽制或者威懾叛亂分子。就算收復蒙古和西藏的時候國內一片支持,幾乎不需要廣東軍政府做任何事,但經過這次公開聲明之後,勢必挑起了廣東軍政府與南方軍閥的對立關係。日後再想策動熊克武、楊希閔等人那就難了,弄不好還會成爲西南軍閥集體的眼中釘。

不過他不能不答應,袁世凱既然已經決定出兵外蒙和西藏,這無論如何都是好事,自己再有什麼野心和**終歸是中國人的身份。往大的方向說,前不久的廣東停戰已經鋪墊了今日的抉擇,這是勢在必行之事;往小的方向說,袁世凱要一個聲明總比要粵軍代替北洋軍出征好的多,更何況出兵外蒙和西藏這段期間,對自己也沒有太大的不利,反倒更能安安心心大力發展和積蓄實力。

“大總統此言當真,北洋軍真要出兵蒙古和西藏?”他沒有急着回答,先是情緒振奮語氣強調的附文了一遍。

“第四師、第六師和西北邊軍已經在抽調人馬,不日即可組成平叛大軍北進蒙古。外交部還忙着跟列強們談判,盡一切可能阻止他們干涉這次中國國事。有些事可爲,有些事不可爲,我老袁心裡有數。”

“我明白了,今日與大總統一言,紹霆心中寬慰至極。從前只以爲袁大總統是一個野心家,但自我當政廣東軍政府以來,我才明白任何一個政客都應該是一個野心家。所以野心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好壞標準,關鍵還是要看他的所作所爲。大總統以維護國家利益爲己任,這纔是中華民國需要的大領袖。紹霆能爲大總統出兵外蒙出一份綿薄之力,這是紹霆的榮幸,絕不敢推辭。”

“吳震之這番話,老袁心中同樣寬慰至極呀。”

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236章 ,請出山第34章 ,張直之憂第920章 ,處理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475章 ,生產線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895章 ,山縣有朋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1140章 ,佈政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99章 ,再戰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401章 ,北上前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1042章 ,罪證第52章 ,上任新軍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343章 ,信誓第1053章 ,預兆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33章 ,天價贖金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1217章 ,內況第664章 ,動變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269章 ,爭奪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760章 ,十月底第294章 ,貸款第847章 ,病況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64章 ,昔日恩師第25章 ,值班首日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429章 ,全省振興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98章 ,舊部後哨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826章 ,損傷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220章 ,岑春渲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16章 ,將軍家宴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406章 ,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