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

接下來的兩天並無大事,各省代表團6續啓程離開廣州,前往梧州與各自的督軍會合,安排共商大會召開之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蔡鍔這兩天除了與樑啓、岑渲、宋教仁都走動之外,很少再主動1ù面,對外只稱是旅途勞累,連《廣州商報》、《廣東民報》安排的採訪都一概推掉。

除了在蔡鍔抵達廣州的第二天,吳紹霆好好的與蔡鍔暢談了一下午,內容正是關於共商大會在該如尋求真正的出路。共商大會的召開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在解決與北洋關係之前,就應該先解決這個巨大問題的本身。

雖然談了一下午,大家都做出了充分的猜想和推論,但終歸是沒有說出定論。

不過對吳紹霆來說,他總算從蔡鍔身上套得了一些有用的話,對方在應對北洋態度上已經十分明確,務必是要爆一場戰爭。至於這場戰爭到底是按照歷史上護國運動的走向,還是一鼓作氣直搗黃龍,不僅蔡鍔自己都不清楚,就連吳紹霆也感到不能過早斷言。

轉眼間到了一月四日,一大清晨巡閱使署衙就開始忙碌,準備下午動身前往梧州的事宜。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昨天下午鄧鏗、陳炯明等人已經先出,到梧州負責招待其他各省的督軍以及安排吳紹霆迎接工作。

八點鐘時,吳紹霆與廣州警備司令部倪映典見上一面,j代了自己離開廣州之後的管理工作。在他離去之後,廣州的軍務和政fǔ暫且都j到對方手上。這些年倪映典一直都在負責廣州城防事務,在這方面早已經得心應手了。

就在倪映典剛剛離開不久,吳紹霆正在管理更換準備啓程的衣服,shì從處突然派來一人通報,讓他感到奇怪的是跟着shì從官一起前來的,竟然還有宋教仁、于右任、許雪秋和陳少白四人。他原本以爲是兩件事,後來聽完shì從官的彙報後才知道爲什麼這四人會一起出現。

“什麼,廖仲愷到訪?人現在何處?”吳紹霆驚訝的問道。

在這個時間來了這樣一位人物,除了意外還真想不出這算什麼。

“就在北大門的客廳。”shì從官馬上說道。

“怎麼來也不提前通知一聲,這還真是趕着鐘點來的呀。”吳紹霆深深吸了一口氣,連換上的衣服都顧不上戴好鈕釦。

“霆帥,剛纔我們都已經先見過仲愷先生了,他是凌晨纔剛剛下的船。仲愷先生這次是專門以中華革命黨代表身份希望跟霆帥見上一面。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是昔日的故j,就算不念在革命同仁的面子上,也應該念在這份人情上纔是。”陳少白語重心長的說道。

“震之,仲愷他這次專程到訪,勢必還是爲了督軍共商大會。咱們都是爲國家着想,有些成見應該先放一放纔是。”宋教仁也連忙說道。

“我又沒說不見。”吳紹霆不耐煩的說道,“關鍵是時間這麼急促,下午一點鐘我就要趕去梧州,仲愷先生要跟我談的事情我心裡有數,我是沒辦法馬上就做出答覆的。”

“也是,仲愷先生來的太突然,就算不提前做出通知,起碼來的早幾日也好。”宋教仁嘆息不已的說道。

“算了,人都來了,見總是要見上一面的。嗯,我現在就過去。”吳紹霆想了想之後,決定先去見了廖仲愷再說。不管廖仲愷今天帶來了什麼言論,決定權仍然在自己手裡。

在前往北廳的路上,吳紹霆臉色很不好看,如果廖仲愷是以朋友故j的身份出現的話,一定會讓這次見面顯得更容易一些。然而廖仲愷實在是太不靈魂,竟然直言不諱的說自己代表中華革命黨,這已經給見面帶來了一股壓力。

北京和廣州兩次遇刺,孫中山一派不僅沒有給出j代,到今天還以爲可以門ghún過關,打着中華革命黨的旗號就想跟進步黨、國民共進會平起平坐。對吳紹霆來說,這簡直就是打了自己的臉還不肯賠禮道歉。

來到北廳的客廳,廖仲愷正坐在那裡喝茶,許雪秋、周震麟、鄒魯三人陪在一旁。他看到吳紹霆走進來時,連忙站起身來相迎。

“仲愷先生,自從南京一別真是闊別多年,今日得意重逢果然是一樁幸事啊!”吳紹霆先一步客氣的說道。

“震之,別來無恙,你還能記得我這位老朋友,我心裡甚是高興啊。”廖仲愷大步走上前去,抓住吳紹霆的手握了握,感慨萬千的說道。

“來,請坐。”吳紹霆拉着廖仲愷重新落座起來,其他人也跟着落座。

“唉,今日是剛下了郵輪就趕過來,事先沒有來得及打招呼,實在是冒昧的緊。希望震之你還不要見怪。”廖仲愷唏噓的說道。

“哪裡的話,仲愷先生不管什麼時候到,都是我的貴客。今日我們好好敘一敘,你且留在廣州多住幾日,漁父兄現在就住在西院,我回頭馬上吩咐人去多安排一個房間。下午我要先去一趟梧州,相信仲愷先生已經聽說了南方督軍共商大會,等這一節結束了,我儘快趕回來再與仲愷先生好好舒懷一敘。”吳紹霆先一步拋出了話,不打算跟廖仲愷談公事。

不過廖仲愷是一個直xìng子的人,在心機方面向來都有欠缺,因此未能揣摩到吳紹霆這番話的寒意。他換上了嚴肅的面容,立刻說道:“震之,這次我從日本匆忙回國,正是希望跟震之你好好談一談關於南方督軍共商大會的事情。八個月前袁世凱推出的新法,踐踏民意,詆譭共和,破壞臨時約法精神,這是舉國震怒的大事。之前卓如先生與震之一起聯手錶聲明,孫先生在日本也是很支持的,一直都在通電響應。如今袁世凱執mí不悟,採取進一步措施是理所當然。孫先生知道共商大會承擔的意義重大,前路也頗有壓力,所以專程派我前來與震之協商,我們中華革命黨願意助陣一臂之力,讓共商大會的聲勢多一份力量。”

吳紹霆聽得廖仲愷一下子說出這麼多話來,心頭頓有煩躁之意。他長嘆了一聲,先前熱情的表情漸漸生冷了起來,不溫不火的說道:“仲愷先生,這次我招待你是念在昔日的患難之j以及我們sī人的關係。至於中華革命黨的事情我現在根本不想理會。仲愷先生若還顧及朋友之情,希望你不要再談這方面的事了。”

廖仲愷臉色大變,有一種說不出的失望和尷尬,一腔熱血一下子被冷水澆滅。過了好一會兒之後,他纔開口說道:“震之,你還在爲去年的事情懷恨在心嗎?可是,這件事與孫先生無關,與我們中華革命黨無關,純屬是陳其美的sī人行爲。爲此孫先生還狠狠教訓了陳其美,幾乎足足有三個月沒有理過他。事後孫先生也了好幾封電文來慰問和道歉,震之你爲何還是想不開呢?”

吳紹霆冷笑了兩聲,悲憤的說道:“仲愷先生,我不相信換做是你你會如此大度。”他伸出了兩根手指頭,加重了語氣又說道,“兩次,兩次刺殺,讓我在鬼門關走了兩次,我的警衛長丟了半截胳膊,我的妻子到現在還是雙目失明。你說,你說,這個仇我能忘記嗎?而孫先生只是了一通脾氣、不理這個兇手,就以爲這件事可以扯平?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廖仲愷立刻說道:“震之,那你打算怎麼辦,一定要殺了陳英士報仇雪恨嗎?陳英士已經承認錯誤,只因爲當時震之與袁世凱走在了一起,所以才hún淆了判斷力。當時正是革命陷入低落的時期,任誰都會有消沉和氣惱,這也是人之常情。再者,陳英士只說策劃了北京的那次襲擊,至於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的爆炸委實不知情。”

吳紹霆也猜出廣州的事情不可能是陳其美所爲,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陳其美必須背這個黑鍋。他冷冷的“哼”了一聲,說道:“事情都過去這麼久,陳其美當然愛怎麼說都行。我不管這麼多,只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還!這件事不會就這麼輕易瞭解。”

廖仲愷苦悶無比,再次勸說道:“退一步說,就算是要針對陳英士,可是與孫先生又有何關?這次中華革命黨是爲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着想,震之你怎麼可以把國家大事跟sī人恩怨hún爲一談?大家都是想爲國家盡出一份力,共商大會多一份聲援就多一份希望,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的纔是!”

吳紹霆大聲的說道:“仲愷先生,在這個問題上我不想多說,有些事還得爲大家留點顏面的話。明日共商大會就是正式召開,就算各省督軍願意請中華革命黨參加,只怕你們也是趕不及的。還是省省心吧。”

廖仲愷不放棄的說道:“只要大家真的有心,這次可權作第一次會議,稍後再擬定召開第二次會議,到時候孫先生一定親自趕來參加。”

吳紹霆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廖仲愷,究竟是孜孜不倦還是太過天真呢?他不客氣的說道:“仲愷先生,這次共商大會是進步黨與我方前後忙碌了一個多月才決定下來,之前你們中華革命黨除了通電聲援之外,還付出過什麼實際行動?憑什麼你們說改我們就要改?“

廖仲愷震驚的看着吳紹霆,不敢相信的說道:“震之,你,你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不僅廖仲愷,在場的宋教仁、陳少白、許雪秋等人也都1ù出吃驚之色,吳紹霆的話實在是有欠妥當,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是昔日的同志,就算現在不希望中華革命黨手,但必要的情面總得留一些纔是。

吳紹霆豁然站起身來,態度堅硬的說道:“若是論sīj,我一定好言好語,可是現在談及到公事,而且還有我個人不能放下的恩怨,我也只好不客氣了。若孫先生真心實意要爲這次抵制新法做出力,大可等到我等出兵討伐北洋時爲義軍籌募軍費、搖旗助威。這次督軍共商大會只是我等武夫之言,即便孫先生到場也談不合適。”

廖仲愷又急又氣,可是想要翻臉之時又覺得理由不足,最終一肚子的怨氣只能化作一聲沉重的嘆息。

停頓了一會兒,吳紹霆再次說道:“仲愷先生,你來這裡我不把你當外人,稍後該吩咐的我會吩咐下去。如今我手頭上還有些許公務要處理,就不多陪了。漁父熊、於先生等人會招待仲愷先生,若仲愷先生還有什麼要求,儘管託人轉達給我。失陪了。”

說完,他轉身大步的走了出去。

廖仲愷望着吳紹霆的背影,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自己到底該埋怨誰呢?

-晌午時,吳紹霆還是與廖仲愷一起吃了一頓午飯,蔡鍔、岑渲等人也都到場。宴席過程中,廖仲愷一直是一副悶悶不樂的臉色,幾乎沒怎麼跟吳紹霆說話。倒是蔡鍔、岑渲與廖仲愷多談了一些題外話,勉強讓氣氛過了去。

吳紹霆原本還擔心廖仲愷會在宴席上說服蔡鍔支持孫中山,直到宴席散去之後方纔安下心來,看來廖仲愷這次是真正失望透頂了。

剛到正午,宴席正好結束,吳紹霆簡單的與廖仲愷說了兩句話,然後便回到官邸收拾了一陣,一點鐘還沒到就跟蔡鍔一起出前往碼頭。岑渲、宋教仁做爲國民共進會的代表也一同前往。

第63章 ,炮標參謀第76章 ,散財人氣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201章 ,授勳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7章 ,上任哨官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32章 ,遭遇劫案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11章 ,整頓軍務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913章 ,前兆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042章 ,罪證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030章 ,收網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258章 ,變中變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30章 ,小惡作劇第505章 ,在柳州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786章 ,諜報戰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953章 ,毒氣彈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827章 ,白熱化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613章 ,瀘州和成都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803章 ,大夜襲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891章 ,法租界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828章 ,揚眉吐氣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1176章 ,調查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952章 ,態勢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286章 ,獨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