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探監

這時,吳紹霆再次對着擴音開口:“全場肅靜,都聽我說!”

鬧劇結束,熊希齡等人都已經被帶走,會場的氣氛總算得到了緩和。國會兩院議員席位最先恢復平靜,所有人都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坐下來。後方席位上的地方代表們也漸漸偃旗息鼓,雖然還有個別幾個情緒激動者仍然在罵罵咧咧,不過秩序總算得到了改善。

等到會場大致安靜下來後,吳紹霆深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說道:“這件事我本不打算在國民大會一開始就提及。在大會開始,我只想就目前國內接連發生的大事做一個解釋,也就是關於五天前唐紹儀泄密事件的說法,可惜很顯然有人做賊心虛,最終導致剛纔一幕的發生。唐紹儀泄密事件已經讓我們國陷入列強橫加指責的境地,英法日俄四國甚至正在密謀出兵國的行動,這也是爲什麼我要提前召開國民大會的原因,等待國民大會順利閉幕,我華民國正式政府才能專心致志應付外侮!”

他頓了頓,接着又說道:“熊希齡與唐紹儀事件的關聯,以及他與日本特務私會、與英國公使的密約,這些事我原本可以提前處理。但一方面除了他與日本會面是半個月前掌握的消息,其餘的消息全部是昨天午由他人舉報,前者我並不知道他們會面的內容,後者則缺乏考證,因此纔打算在稍後大會上當面質問熊希齡。”

在場的衆人都知道吳紹霆這番話的目的是在解釋剛纔的情況,有人覺得吳紹霆是在講道理,有人則認爲他是在緩和氣氛,當然也有人看得清清楚楚,這是吳紹霆在掩蓋自己排除異己的痕跡。不過不管心裡是怎麼想,大部分人都是認爲應該讓這件事快點過去。

吳紹霆放緩了語氣,繼續說道:“如今熊希齡等人已經親口承認他們犯下的罪行,任何犯罪都不能與賣國、叛國罪相比,所以這件事我一定會給與一個嚴正的處理。這些人爲了個人利益,把國家置於危機而不顧,應該遭到全國人民的唾棄!”

會場裡傳來一片支持聲,之前翻騰的情緒又有了幾分起色。

吳紹霆說道:“不過,當務之急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身處的場合。國民大會不能因爲一場騷亂而斷。繼續之前的政府工作報告議程,我將代表執政府執政官辦公廳,發表近年執政府的工作總結。”

他把話題重新轉移到正題上,雖然之前熊希齡的吵鬧僅僅持續了十幾分鍾,不過大會堂裡有這麼多人目睹,再加上國內所有具有權威性的報紙記者在場,甚至不用等到明天早上,今天晚上這件事就會傳播的沸沸揚揚。熊希齡等人賣國、叛國的罪名是背定了,這股一直自以爲是的反對勢力從此瓦解。

從內心深處而言,他不希望發生這一幕,畢竟央政府需要一個團結的局面,只可惜熊希齡這些人太不自量力,總以爲區區慶元會議就能與自己抗衡。他可以豪不客氣的說,對付國國內目前任何一個派系團體,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只可惜自己之前總把事情想的太理所當然,也總希望營造一個可以共商共榮的政治環境,爲日後國的發展鋪墊良好的前提。或許支持自己的人會認爲是自己的軟弱,纔會導致這場鬧劇的發生,也導致了這羣不自量力的人爲國帶來如此麻煩的困境。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絕不是軟弱,而是對政治的一種期望!

可是經過這件事之後,他終於明白在別人眼自己就是軟弱,正因爲如此縱容了熊希齡這一派人得寸進尺。他在心暗暗下定決心,從此以後要一改往日的政治態度,堅決推行強權政治,而這一舉就將從這次國民大會上開始。

接下來的國民大會按照正常程序展開,掃除了熊希齡這些障礙之後,會議進行的非常順利。吳紹霆一切從簡的做完了執政府辦公廳工作報告,隨後于右任又請梁啓超和其他部門逐一上臺進行報告演講。到了午時,幾個主要部門的工作報告已經完畢,雖然會場的大部分人沒怎麼認真去聽,但每次換人上臺或下臺時依舊給出了熱烈的掌聲。

會議進行到十一點三十分散場,各省代表陸續離開國會大廈,返回招待所休息。

吳紹霆同樣乘車離開了雨花臺回到總統府,他告訴鄧鏗,下午的會議以及接下來五天的會議自己將缺席,直到第一部分議程和第二部分議程都結束之後,再返回繼續參加下面的會議。第一部分議程是形式上的報告,該報告的已然報告完畢;第二部分議程是地方代表提交各省議案和表決審覈,這方面只需要在會後稍微討論一下,能審覈通過就審覈通過,不能審覈通過的就算進行投標表決也不可能通過。

至於第三部分議程是央政府正式選舉,以及《華民國憲法》審議。這兩件事對於吳紹霆來說都很重要,因此是必須參加。

在這缺席會議的五天時間裡,吳紹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僅要處理德盟約的問題,還有拖了半個月之久的青島善後問題,甚至還要抽空去處理慶元會議。他知道熊希齡這些人還沒有徹底心思,一直寄希望於依靠協約國的力量來推翻自己的政權,然後再重新上臺。既然要徹底根除這個眼釘,他當然會讓熊希齡徹底死心。

當天晚上,吳紹霆要求任宗元、蒲殿俊、王揖唐等人跟自己一起來到南京郊區的憲兵監獄,熊希齡、唐紹儀等人就是被拘押在這裡。按照他事先的吩咐,熊希齡和唐紹儀是分開收押,熊希齡被捕的消息唐紹儀在這個時候還不知道。

他先來到關押唐紹儀的地方。雖然是顧及唐紹儀的身份地位,牢房安排的不算差,還是一個單人房間,不過牢房終歸是牢房,不僅設施簡陋、空氣污濁,整個房間也不算大。透過牢房鐵門向裡面看去,裡面沒有點燈,只有走廊上昏沉的燈光勉強透射了進去,可以看到黑暗的角落裡有一個人影。

負責帶路的監獄獄長用鑰匙環敲了敲鐵門,發出“梆梆綁”的脆響,然後說道:“唐先生,吳執政來看你了。”說完,他用鑰匙環裡挑出了一把鑰匙,打開了鐵門。

角落裡的黑影動了一下,發出了一聲沉吟。

蒲殿俊快步先走了進去,監獄獄長拿來了一盞油燈照明,藉着油燈光線可以看到牢房內的陳設。要說這個牢房唯一顯得高人一等的地方,就是有一張像模像樣的牀,還有一個寫字桌。地面上收拾的還算乾淨,只是空氣總有一股溼漉漉、令人噁心的味道。寫字桌上一邊擺着一些稿紙,另外一邊則是吃剩下的餐食,不過與其說是吃剩下的餐食,還不如說是吃不下去的餐食。

唐紹儀出身雖然不算好,但一路經歷則是風調雨順,最艱苦的時期莫過於跟袁世凱一起在吳長慶的軍營裡,不過即便當時的伙食條件都比現在要好上很多。如今他年事不輕,腸胃自然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哪怕餓的再厲害也吞嚥不下。

“少川先生?”蒲殿俊連忙問了一聲。

“伯英?難道,你也被抓進來了?”唐紹儀扶着牀沿緩緩站起身來,他聽到熟悉的聲音,關切的詢問了起來。

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75章 ,以德服人第979章 ,七月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154章 ,五年裁軍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120章 ,鬧劇之後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89章 ,反腐行動第236章 ,請出山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913章 ,前兆第617章 ,大伏擊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799章 ,再戰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63章 ,炮標參謀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40章 ,擒李福林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48章 ,血性之怒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93章 ,公正之名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70章 ,梁啓超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4章 ,張直之憂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38章 ,偷聽內幕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920章 ,處理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79章 ,傾心一言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632章 ,夾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