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戰況

這一刻,小禮堂傳來了“彭彭”連續不斷的鎂光燈爆鳴聲,時政記者們鄭重的記錄下國際政治這重要的一瞬間。在場的所有記者都不敢掉以輕心,對於他們來說中日開戰的原因是重要的一點,而中日開戰會不會被納入歐洲大戰的一部分則是更重要的一點。

在總統府官員發表完畢官方聲明之後,新聞發佈會論到了記者提問環節。幾乎所有記者迫不及待想要詢問的問題,就是中華民國對日宣戰是否意味着對整個協約國宣戰!

“我中華民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一直遵循善結友好國際外交原則,但同時也堅定不移的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相信這是環宇諸國都認同的基礎原則。之前我已經鄭重說明,此次對日宣戰是向日方報復行刺我國元首之事,這是中日之間的私人恩怨。我們中華民國不會因爲這件事而影響與其他友邦的外交關係,當然,若協約諸國一定要不顧國際公義以及我中華民國國家主權,我中華民國必將傾全國之力,與所有入侵者鬥爭到底!”

臺下的記者們紛紛記錄着伍廷芳的話,很顯然這正是中華民國對歐洲大戰的態度。當然這個態度也僅僅是表面的態度,時政記者們都很清楚,國際之間的政治內幕是一潭深不可測的混水,裡面究竟藏着多大的隱情,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掌握的!

一個鐘點之後,南京總統府的新聞發佈會內容就被印上了報紙。這些已經開始印刷、發售的報紙,大部分是中國國內的報館,而且是直接將中日衝突的新聞做成四個版面一頁紙形式,直接派發到各個分銷點,免費的進行分發。

全中國各大城市轟動一片,中國老百姓看到的、聽到的自然是站在中國立場的新聞言論,他們無一例外的是對日本人大感憤怒。先是青島戰爭,隨之又陰謀行刺中國人敬愛的吳紹霆元首,再然後又拒絕兌現“雙五協定”並且不斷向朝鮮增兵,現在還主動開火,這簡直就是欺人太甚。輿論的呼聲就在這天下午開始爆發,國民百姓強烈支持向日本宣戰,同時通過各種方式聲援在前線的國軍奮勇殺敵。

南京、廣州、北京、武漢四地的各大高校,幾乎僅僅用了一個鐘頭的時間就編好了支持開戰的宣傳活動,包括話劇、宣傳單、遊行募捐等等。學生們在當天晚上放學之後,馬上將這一系列計劃投入了實際執行當中。

據相關資料記載,僅僅當天的學生募捐數額就達到了十萬之多,學生團體把這筆資金交到了校方,由校方轉交到了當地政府。以往的時候政府內部的官員或多或少都會在款項上動一動手腳,然而在這一天卻破天荒的原封不動,甚至還有官員掏腰包捐款的現象。捐款直接電匯到南京總統府財政部,很快變成了軍費支援到前線。

日本駐華公使館在下午四點鐘時宣佈閉館,但駐華公使濱口雄幸還在等待國內的回電,之後同樣要等待十天到半個月左右,等召集了所有駐華外交官員以及願意一併返國的僑民,再陸續撤離中國。

當天晚上,濱口雄幸又前往英國駐華公使館,再次強烈要求英國遵循協約國條約,站在日本的立場上向中國宣戰。朱爾典沒有直接否決濱口雄幸的請求,只是推說需要一點時間準備,等與俄國、法國公使會談之後,再給與確定的答覆。朱爾典安慰了濱口雄幸一番,還強調英國、俄國對日本的戰略物資援助不會中斷。

“濱口先生,我必須很嚴肅的告訴你,儘管大英帝國與日本是盟友關係,可對於這一場我們毫無預料的戰爭,實在有太多不可確定的因素存在。也許您已經聽說了,德國在六月一日這天突破了巴黎外圍防線,法國前首都不幸告失。”朱爾典說道。

“您告訴我這個消息,究竟是什麼意思?”濱口雄幸懷疑的看着朱爾典。

“我的意思就是,歐洲戰爭的局勢目前對我們協約國來說有一些不利,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日本的政策。我們唯一希望的日本政府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的快速解決這場戰爭,減輕我們在遠東地區承受的風險和壓力。畢竟由於目前歐洲的局勢嚴峻,我們協約國在遠東地區幾乎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調用,僅僅只能在外交上給予一定幫助。你明白嗎?”朱爾典語氣非常嚴肅的說道。

“這一點請您放心,只要協約國能團結一致,我相信這一場由中國人挑起的無義戰爭,必然能夠快速收場。”濱口雄幸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這樣就最好不過了。”朱爾典說道。

丹東鴨綠江的作戰持續了整整一天,中日雙方的炮火幾乎沒有停息的時候,只要炮膛沒有到達燒紅的極限狀態,炮兵們會毫不客氣的把炮彈向對岸送過去。中國的三路渡江部隊有兩路成功上岸,但是僅僅只有衝鋒隊一路將戰線推進到了灘頭陣地的後方。第七十三團鏖戰了整整七個鐘頭,始終無法突破日軍的灘頭陣地,一千多人的登陸部隊就被困在河灘上,依靠一些薄弱的地理防線以及炮兵、空軍的掩護,苦苦支撐着。

至於擔任主攻的第二十二旅在傍晚四點鐘時發起了第二輪強渡,然而因爲凌晨時損失了太多海軍炮艇,再加上第一輪強渡與第二輪強渡中間間隔時間,給日軍制造了充裕的江面佈防機會。第二十二旅在歷經四十分鐘苦戰後,再次被迫撤退回來。

儘管渡江作戰到目前爲止的成效不是很大,可是在天亮之後,中國空軍戰鬥機配合飛艇,給鴨綠江南岸的日軍後方陣地造成了不小的打擊。空艇部隊向新義州的一些軍工目標進行了一輪燃燒彈轟炸,“紅魔鬼”大隊改變了戰術,將空襲分爲兩組,輪換着不間斷的發起襲擊。

同時,飛艇部隊爲炮兵提供了眼線,以至於中國的重炮部隊摧毀了日軍好幾個固定據點,甚至還葬送了日軍一個炮兵陣地。

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37章 ,追擊行動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439章 ,見面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505章 ,在柳州第74章 ,展示效果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920章 ,處理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8章 ,敢作敢爲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828章 ,揚眉吐氣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24章 ,城門任務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991章 ,事露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294章 ,貸款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851章 ,真格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475章 ,生產線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7章 ,交通意外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836章 ,瓜分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842章 ,會議第5章 ,初識倪端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851章 ,真格第21章 ,見革命黨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220章 ,岑春渲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757章 ,精英團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62章 ,堅持到底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269章 ,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