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投機計劃

新書推薦:

菲利普上校皺了皺眉頭,思維有些反應不過來,他在心裡唸叨着:讓二十億美元發揮不了應有的效果?難道錢能當作發動機來做比喻嗎?

馬寅初看出菲利普上校和馬克西米都是一副深度不解的表情,他只好再次打了一個比方,說道:“二十億美元可以建造一艘艦隊、維持十萬士兵四年以上的經費、建立一條貫穿日本全境的鐵路線。但是,如果我們讓這二十億美元只能買到一船爛果子和一頓木材,或者再加上幾箱子肥皂,試問日本經濟會變成什麼樣?”

馬克西米驚奇的嘆道:“天哪,這太瘋狂了。”

菲利普上校嚴肅的問道:“可問題是,怎麼可能讓二十億美元變得如此不值錢?”

馬寅初不疾不徐的說道:“這需要一個很長遠的設計,當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一年之內就能看見成效。關於具體的細節,目前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資料參考,才能正式的確定下來。不過經過我們這些天的論證,已經初步規劃出執行的步驟。如果由貴國在經濟上的鼎立支持,我們在兩個月到三個月之內就能確定詳細方案並開始投入執行。”

菲利普上校再次問道:“可是元首閣下,您所說的是一年之內,讓整個協約國陣營全部土崩瓦解,我們對花一年時間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僅僅對付日本可不感興趣。”

吳紹霆微微笑了笑,說道:“整個協約國目前幾乎全部仰仗英國的支持,姑且不說已經喪失一半國土的法國,沙俄不成氣候,日本依靠着英國的經濟支持。這一點就像是我們同盟國陣營內,全部是在仰仗德意志帝國一樣。”

聽到吳紹霆這麼說,菲利普和馬克西米都感到很驕傲,這正好顯示了德意志帝國強大的實力。他們沒有打斷吳紹霆的話,等待着對方繼續做出解釋。

吳紹霆接着說道:“我在草擬這份經濟破壞計劃時,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希望讓日本成爲整個協約國陣營流血不止的傷口。當日本經濟出現裂痕時,他們必然會更加依賴來自國外的援助,英國爲了保證協約國陣營的穩固,自然會繼續向日本進行援助。而一旦日本經濟發生大崩盤,英國的所有資助都會如同丟進汪洋大海一樣,很快會動搖本國的經濟根本。到時候的結局就是整個協約國經濟崩盤。”

菲利普上校對吳紹霆這個說法很快就明白了過來,不過他還有疑問的說道:“可是英國未必會當這個冤大頭,也許在他們感到自身經濟難以爲繼時,會直接選擇停止向日本援助。”

吳紹霆說道:“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其一可以說明日本經濟已經在崩潰的邊緣,其二英國同樣陷入了財政困境。協約國的英國、日本無力在維持大規模作戰,這協約國崩潰又有什麼區別呢?即便英國看破日本這個流血不止的傷口,但是如果英國對日本見死不救,同樣會似的協約國內部發生嚴重矛盾,尤其在協約國現在最需要士氣的關鍵時期,這無疑是一次滅頂之災似的打擊。”

菲利普上校和馬克西米對視了一眼,兩個人對這個說法感到沒有異議。

在思索了一會兒之後,馬克西米又問道:“那麼,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我們現在關心的還是如何達成這樣的經濟破壞效果。總不能說讓我們聽了一個框架以及一個假設的結局,就能說服我們德意志帝國毫無顧慮的支持這個計劃吧!”

吳紹霆笑着說道:“這是自然,馬主任,把書面計劃說一說吧。”

馬寅初遵照吳紹霆的吩咐,開始描述這段時間經濟戰略辦公室制訂的草案。

以之前所說的內容爲基礎,這次經濟破壞計劃切入點的正是日本軍備擴張計劃。中國、德國以及所有可以聯絡、爭取的盟友國、附屬國勢力等等,首先要營造的是軍用原材料物資普遍漲價的大環境。這一點操作起來並不複雜,但僅僅只是整個經濟破壞計劃的開端,其唯一的作用就是爲日本軍備發展計劃以及其僅有的還在處於上升趨勢的工業造成衝擊。

哄擡工業原材料物價的方法,就是利用惡性競爭方式,強行向與日本建立原材料貿易輸出的國家爭奪貿易合同。在這個過程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科學的分析物價上漲的定格單位,不能盲目的一味擡高。

包括朝鮮、臺灣兩個日本殖民地的物資,同樣可以通過散播謠言、製造營銷事件,來將殖民地的原材料也提高價位。到時候日本政府很有可能會利用權力威逼商人控制價格,這樣勢必會引起資產階級的不滿,但也不一定會引發日本的政治危機。

只是,一旦日本資產階級存在這種情緒,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完成。

當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時,經濟破壞計劃就能進入第二個階段:製造更大的經濟謊言。

馬寅初將“經濟謊言”解釋爲一種金融投機揉合在一起的系統,首先在哄擡物價的情況之下,刻意的營造一個短期卻可以快速膨脹的金融泡沫,當然,這金融泡沫可以在哄擡物價之前就開始埋下伏筆;隨後在一邊鼓吹這個金融泡沫的同時,一邊散播國際性的謠言,利用跨國通訊普遍存在延遲的情況,讓謠言來引導金融泡沫以及附屬的空頭經濟發展。

有了金融泡沫華麗的假象,再加上更具有美好期許的謊言,接下來就可以展開一系列的金融掠奪行動。利用這些種種的假象,優先打擊日本的實業公司,通過收買、欺詐以及刻意破壞等手段,造成這些實業公司的信用大跌,藉機爲金融泡沫附屬的“空頭經濟”快速培養良好的信譽。隨後,再利用這些“空頭經濟”向日本各大銀行發出借貸,爲了能快速獲得貸款,可以讓一家公司貸款一定份額,幾百家、幾千家公司就能貸到一大筆份額。

這筆借貸得來的錢繼續推動泡沫經濟增長,吸引更多的民間財富注入到泡沫之中。不難想象,因爲之前哄擡物價造成工業缺失,再加上對實業公司的信譽破壞,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注重的工業發展必然飽受壓力,從而把資金也轉向金融泡沫中。

等到這個時候,或者差不多到達預期目標時,就可以刻意戳破這個金融泡沫。

這個巨大的金融泡沫破裂,其造成的影響肯定會讓許多日本商業發生大地震。不過爲了操作這個金融泡沫的安全性,它的生命週期不會太長,最多是八個月到十個月,所以即便是一場金融大海嘯、大地震,也不會徹底葬送日本的經濟體系。但對日本以工業爲首的實業經濟卻會留下難以復原的傷痕,相信到這個時候日本會向英國索要更多的援助,向美國兜售更多的國債。而中國、德國等參與投機的勢力,則會獲得第一筆盈利。

“不知道兩位先生有沒有聽說過十六世紀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說到這裡,馬寅初向菲利普和馬克西米問道。

“哦,當然,當然,包括可怕的南海公司事件,還有臭名昭著的密西西比計劃。”馬克西米大聲感嘆的說道。他能夠想象得到由多個國家政府在幕後操控,製造一個快速的金融泡沫是一件多麼可怕的時間。

“沒錯,就是這樣。”馬寅初鏗鏘有力的說道。

“哦,天哪,你已經讓我意識到經濟戰爭的破壞性和掠奪性了,這真真正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是卻比有硝煙的戰爭造成給可怕、給直接的破壞!!”菲利普上校恍然的說道。

“這還僅僅是第二階段行動。”尚出庭在一旁補充的說道。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1114章 ,預言第826章 ,損傷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706章 ,大戰前第1220章 ,野心家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351章 ,委屈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53章 ,義正嚴詞第81章 ,做小生意第239章 ,推測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51章 ,委屈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960章 ,戰況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478章 ,轎車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220章 ,野心家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803章 ,大夜襲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025章 ,在成都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846章 ,造勢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31章 ,一些水果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48章 ,血性之怒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767章 ,會見海軍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965章 ,進程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246章 ,窗戶紙第14章 ,氣勢服人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58章 ,雞毛令箭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856章 ,信與證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795章 ,夜襲第67章 ,整軍訓練第92章 ,大校場上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879章 ,元首制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12章 ,小恩小惠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273章 ,振軍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45章 ,施恩人心第163章 ,不留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