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同仇敵愾

天津,八里臺。

在前清時候,八里臺不過是天津郊區一個不起眼的偏僻角落,在列強租界之外,但是距離列強租界又不太遠,經濟較爲繁榮,只是治安混亂,地方龍蛇混雜,直到共和之後,聯合陣線上臺執政,纔開始強化當地治安。

中國收回列強在華租界之後,按照地方政府制訂的城市規劃對原租界以及租界鄰近地區進行了重新佈局,八里臺也被天津城市規劃納入市區範圍,而現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八里臺已經成爲了天津市區最重要的商業中心,這裡雖然沒有工業區,但是商業卻很繁盛,這得益於距離八里臺不遠的那座“跑馬場”,所謂“跑馬場”其實是舊稱,現在的正式稱呼應該是“賽車場”,八里臺賽車場是整個東亞地區最大的賽車場,這裡經常舉行賽車比賽,吸引了大量觀衆,而周遍地區的商業也因此繁榮起來,相應的,汽車銷售與展示也是當地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八里臺就是東亞地區的汽車銷售中心,而天津郊區的那座以製造汽車爲主要產業的工業區也已被人稱做“東方底特律”,這當然有些誇張。

既然商業繁榮,那麼當地的消遣娛樂也就相當繁榮,實際上,八里臺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娛樂中心,整個天津市區,就數八里臺最熱鬧,這個時代,到天津不到八里臺逛逛,那就不算真正到了天津。

八里臺區有一條著名的大道,就叫“八里臺大道”,這是華北地區最寬闊的街道,而且也是最豪華的街道,街道兩邊集中了中國最著名的商業企業以及工業企業的辦事處,而且,許多政治團體、學術團體也將辦事處設在這裡,就是爲了利用這裡的人氣。

現在,“亞細亞解放陣線”的總部就設在八里臺大道176號,這是一座二十層高的建築,從圖紙設計到建築落成,總共用了一年時間,其建設工期之短相當讓人驚訝,而建築造型之別緻也足以讓人深思,實際上,這棟大樓的外型是一根火炬,樓頂特別構建了一簇火焰形狀的框架結構,每當夜幕降臨之後,框架上的那些紅色燈泡就會亮起,遠遠望去,那就是一簇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棟大樓就是一根指引亞洲前進方向的火炬。

這個建築的設計方案是由中國總統趙北親自確定的,實際上,設計的靈感據說就是總統本人的創意,建築落成之後,稱讚者有之,批評者有之,但是一個基本事實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從這棟大樓正式落成的那一天起,“亞細亞解放陣線”的總部所在地就算是正式確定了,該組織以及其改組之後的新組織將把其行政中心設在天津,設在八里臺大道。

以前,曾有記者猜測,“亞細亞解放陣線”或許會像國際聯盟那樣將總部設在瑞士,但是當“火炬大廈”落成之後,人們才發現,亞洲各國似乎並不把國際聯盟當做學習的榜樣,確實,在國際危機中,國際聯盟通常處於軟弱無能、瞻前顧後的尷尬處境之中,無論是在“南洋戰爭”期間還是在“亞洲解放之戰”期間,國際聯盟的表現非常讓人失望,這直接導致了一個惡劣後果:各強國自行其事,而弱小國家也只能仰仗強國保護,在這種局面之下,“國際聯盟”這個巴黎和會的最重要產物現在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德國不把國聯放在眼裡,意大利也嘲笑國聯的虛弱,日本更是帶着一顆復仇的心宣佈退出國聯,至於中國,從來就不是國聯的成員國,也就更沒有必要把國聯當回事了。

今天,對於“亞細亞解放陣線”而言是一個大日子,今天是該組織舉行改組大會的第一天,雖然對蘇議和草案尚未舉行表決,但是亞洲各國已經急不可耐的要爲本國爭取最大利益了,所以,在許多新興獨立主權國家代表的強烈呼籲下,改組大會終於正式舉行,今天是改組大會的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的日子,從天亮之前起,這八里臺大道就處於交通管制狀態,機動車不準駛上大道,只有行人和非機動車纔可以在大道通行,只有一種機動車可以不受交通管制令的限制而自由的在八里臺大道上通行,那就是掛着特殊通行證的車輛,這些車輛都是亞洲各國與會代表的專車,車前除了懸掛各國國旗之外,同時還懸掛着“亞細亞解放陣線”的盟旗,這面盟旗的圖案並不複雜,它是藍色背景,代表地球文明,旗幟上的圖案就是亞洲的輪廓圖,輪廓中還繪製着一些星星,每一顆星星都代表着一個加入“亞細亞解放陣線”的亞洲獨立主權國家,由於改組大會將決定“亞細亞解放陣線”的繼任組織以及第一批正式成員國,所以可以預見的是,這面盟旗並非正式盟旗,它將進行一些必要的修改。

上午九點整,所有與會國的代表均已抵達“火炬大廈”,八里臺大道的交通管制狀態隨即解除,九點半鐘,隨着主持會議的中國總統趙北的發言開始,“亞細亞解放陣線”改組大會終於開始了它的第一次全體會議。

“……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亞洲能否在動盪的局勢中保持穩定?雖然不能完全保證亞洲不會出現局部的緊張局面,但是我們也應該有信心用我們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去維護亞洲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我們並不喜歡戰爭,但是同時,我們也不懼怕戰爭,任何膽敢挑釁亞洲獨立與自由的外部勢力都將遭到亞洲力量的沉重打擊,亞洲人用戰爭贏得了獨立與自由,同樣,亞洲人也有信心用戰爭保護這些來之不易的獨立與自由,以及作爲人類應該享有的尊嚴與榮耀”

趙北的開幕辭用時半個小時才完成,雖然對和平的嚮往佔了大半篇幅,但是對戰爭的叫囂也佔了一小半篇幅,通過中國總統的發言,所有的與會者都意識到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無論世界局勢怎樣變化,亞洲都將以一個整體去應對這種變化,不僅將用武力維護亞洲的“集體利益”,而且也將用武力對付那些“亞洲的叛徒”,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領導這個亞洲集體的是一個“遠東狂人”。

中國總統發言完畢,就輪到會議主席發言,但是此時,底下的聽衆中卻有不少人開始琢磨別的心思,日本代表在思考與中國共同領導亞洲的問題,暹羅(泰國)代表在琢磨着如何說服來自柬埔寨的代表,將尚未正式組建獨立政府的該國併入暹羅,緬甸代表則在擔心目前日益緊張的緬北局勢,那裡的一些民族武裝正在鬧騰,叫嚷着要獨立建國,而改組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緬甸局勢,是否拆分緬甸,這直接關係到緬甸的利益,至於印度代表,也有與緬甸代表一樣的擔心,印度的民族數量更多,而現在,在“亞細亞解放陣線”內部有一種輿論,認爲印度應該分成更多的小國,只有這樣,纔有利於印度的長治久安,否則的話,印度國內的民族與宗教的強烈衝突將嚴重影響印度的發展。

就是這麼複雜,連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更別說是由人組成的國家了,利益面前是沒有什麼好猶豫的,各國代表都摩拳擦掌,準備爲本國爭取更大利益,而且既然多數國家都剛剛獨立不久,軍事力量不強,那麼也只能仰仗盟主主持公道,盟主也只能是中國,畢竟,中國軍隊現在都還在各國有駐軍呢,各國政府也不希望中國軍隊現在就離開,因爲各國政府都有反對派,而且他們還都有武裝,如果中國軍隊現在撤離的話,可以非常肯定的說,許多亞洲新興獨立國家就會立刻爆發內戰,而這個局面卻不是各國政客願意看到的,不過歐美各國倒是很樂於看到這個局面,而這也正是亞洲各國爲什麼急着要舉行改組大會的重要原因,當然,挽留中國駐軍維持秩序,這也需要各國承擔一部分軍費,此次改組大會,另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會費的分擔問題,以及對拖欠會費的成員國的處置問題。

權利與義務密不可分,想享受權利,就必須承擔義務,這就是“亞細亞解放陣線”從成立之初起就確定的原則,也正因此,對英作戰、對蘇作戰期間都可以看見亞洲各新興獨立主權國家軍隊的身影,他們人數不多,缺乏專業訓練,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從那一刻起,所有“亞細亞解放陣線”的成員國就都已承擔起了盟友的義務,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這個信念必須深入人心,成爲亞洲的座右銘。

無論與會代表的想法如何,立場如何,都無法改變亞洲走向團結和統一的目標,這是一場對世界歷史影響深遠的會議,所以,各國記者都不想錯過這次會議,與會的各國記者總人數已超過兩百人,甚至連戰火中的澳大利亞也派來了記者,當然,澳大利亞流亡政府更主要的目的是想在這場會議上揭露日本侵略澳大利亞的種種殘暴行徑,取得亞洲各國同情,從根本上影響日本政府繼續戰爭的信心,也正因此,昨天晚上,幾位澳大利亞記者就已經與幾位日本記者在咖啡館裡大打出手,雙方的立場基本上就代表了兩國政府的立場。

作爲一名中國資深新聞從業人員,《申報》主編,邵振青親眼目睹了昨天晚上發生在八里臺賽車場咖啡館裡的那場日澳記者的鬥毆,雙方的鼻青臉腫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也很好奇,想知道“亞細亞解放陣線”會怎麼應對澳大利亞政府的圖謀,是譴責同爲亞洲國家的日本,還是支持日本繼續“奪取白人的生存空間”?要知道,現在就連中國的青年人,也有不少是支持日本進攻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政府長期執行的“白澳政策”確實讓許多亞洲人尤其是東亞人起了同仇敵愾之心。

實際上,“亞細亞解放陣線”的衆多口號中就有一個“同仇敵愾”。

第1213章 試探第662章 進京(上)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1004章 各有心思(下)第1159章 海軍的未來第552章 西康(下)第1058章 雷鳴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139章 歸來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1047章 新金山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298章 騎牆派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796章 利益交換(下)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1110章 殲滅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1051章 執着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119章 29號陣地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260章 武穴(下)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510章 鐵青團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970章 逐鹿(下)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446章 洮南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50章 陰謀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162章 消炎藥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1006章 挑釁(下)第81章 合電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568章 新局面第857章 火藥桶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161章 愣頭青(下)第551章 西康(上)第1036章 進軍(下)第1244章 堅守陣地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49章 陽山(上)第9章 軍心第314章 誘敵(上)第791章 “拖”字訣第561章 邂逅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1051章 執着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821章 和平倡議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491章 1912年(上)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344章 倒袁(下)第874章 國際角力(下)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39章 洋投名狀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490章 統帥堂第69章 一念之間第297章 放權與收權第748章 戰前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376章 局勢詭異(下)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991章 宅廬主人(上)第167章 租界(上)第207章 搶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