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

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

謨言說着,從包裡掏出一摞厚厚的手稿。

林爲民的臉上立刻綻放出笑容,這種作者哪個編輯能不喜歡呢?

“這是寫完了?”

謨言的臉上帶着幾分笑容,“寫完了。”

這部《紅高粱家族》是謨言首次嘗試長篇創作,去年入學軍藝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想法,在學校的時間,除了學習,大部分的業餘時間都放在了這部小說的創作當中。

整整三十萬字,對於他這個最長只寫過幾萬字篇幅中篇小說的創作者來說,是個非常大的考驗。

在《紅高粱家族》的創作當中,謨言取了個巧,把他整部小說分了五個篇章,《紅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殯》、《奇死》。

各篇章獨立成篇,又緊密相連,且各有側重。

其中第一篇《紅高粱》,在之前謨言跟隨林爲民前往香江訪問後不久,便以中篇小說的形式刊登在了《八方》上。

《紅高粱》的順利發表讓謨言動力十足,回到軍藝筆耕不輟,在短短三四個月時間當中,便將整部小說全部創作了出來。

林爲民花了一個下午,纔將小說看了一半。

在他看手稿的時候,謨言就縮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他跟來編輯部的其他作者不一樣,很少去跟編輯們主動攀談,就往那安靜的一坐。

眼看快下班了,林爲民說道:“稿子一時半會看不完,回頭等大家都看完了,我給你寫信。正好於華他們也要放假了,晚上我領你們去鐵生家蹭飯。”

謨言點了點頭,跟着林爲民上了車。

來到國立文學院接上於華,見了面他就盯上了謨言。

“上回去香江,你怎麼能去?”

謨言一頭霧水,“我爲什麼不能去?”

“伱要是能去,我也能去纔對。”

謨言一臉無語的看着於華。

林爲民忍不住出言打擊道:“謨言在軍藝上學,不到一年時間磨了一部大長篇出來,你呢?”

於華的臉上寫滿了震驚,“大長篇?什麼時候的事?”

“剛把手稿交給林老師。”謨言老實答道。

於華的眼神不禁朝林爲民投去,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同樣是上學。你看看謨言,你再看看你。你們文學院的老師可跟我說了,文學院這麼多學生,寫作的時候看不着你,只要一有活動,你比誰都積極,場場不落,人送外號‘捧場王’!”

於華嘴脣囁嚅,“我……我那也是熱衷學習,這……這些活動都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林爲民搖搖頭,就這唐玉秋老師還說他跟自己一模一樣,哪像了?我在文研所的時候那可是三好學生!

“少在這自欺欺人了,鐵生身體那麼不方便,寫的都比你多。這一年過了一多半了吧?除了兩篇短篇,你還寫了啥?”

事實勝於雄辯,於華被林爲民懟的啞口無言。

這下子老實下來了,也不叫囂“我憑什麼不能去香江”了。

到了石鐵生家,聽說謨言寫完了他那部大長篇,石鐵生也很激動。

“等發表了我可一定得好好看看!”

幾人訪問香江的時候,石鐵生已經知道了謨言在寫《紅高粱家族》,只是沒想到他的效率這麼快。

三十萬字的大長篇,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寫完了。

“爲民,謨言這效率起碼有你七成功力啊!”石鐵生調侃道。

林爲民拍拍謨言的肩膀,“何止是七成功力啊,十二成都有了。在我負責的這麼些作者裡面,要說寫作效率這方面,謨言是獨一份。”

林爲民的誇獎讓謨言笑的很開心,本就不大的眼睛都快看不見了。

一旁的於華滿是醋意。

在石鐵生家吃過晚飯,把於華送回文學院,再把謨言送回魏公村。

林爲民回到了家中,陶慧敏正坐在沙發上研讀研讀劇本。

燈光下,冰肌玉骨,宛若驚鴻。

看到女朋友這麼熱愛學習,林老師很高興。

不過一個人學習畢竟還是孤單了一些,有林老師在這,怎麼能讓陶慧敏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學習呢?

應該互相學習,教學相長才對。

林老師這人,最喜歡的就是言傳身教,尤其是對陶慧敏這種學習態度非常認真的好學生。

這一晚上,林老師不僅給陶慧敏普及了《西遊記》裡的金箍棒的長度、粗細,還給他講解了金箍棒的正確使用方法。

比如,孫猴子打死白骨精總共用了幾棒子這個問題,林老師解釋的就非常生動,甚至不惜以身試驗,讓陶慧敏同學非常快速的掌握了金箍棒的正確用法。

金箍棒在她的手裡,可大可小,可軟可硬,端的是變化無窮。

翌日一早,陶慧敏起牀的時候還有點不利索,昨晚的學習實在太過用功,以至於都忽略了身體。

她今天還要去拍戲,只能掙扎着起了牀,吃完飯,讓林爲民開車送她去劇組。

送完陶慧敏,林爲民來到國文社上班。

就瞧見陸遙晃着膀子從外面回來,林爲民問道:“又去外面吃早飯了?”

陸遙趕緊解釋道:“我吃的豆腐腦、油條。”

“你緊張什麼,我又沒說你別的。”

陸遙鬆了口氣。

“稿子改的怎麼樣了?”

“快了,快了!”

林爲民一聽這話就知道肯定還沒信兒,陸遙的脾氣秉性他太清楚了,他也知道催了沒用。

陸遙雖然平時不靠譜,但在寫作這件事上,還是非常自律的。

下午的時候,林爲民在文研所時的同學顧樺來了《當代》編輯部。

“你怎麼來了?”

好長時間不見顧樺,林爲民萬分驚喜。

顧樺一身風塵僕僕,說道:“謝晉導演要改編我的《芙蓉鎮》,明天準備召開一個座談會。”

林爲民高興道:“早就聽說這事了,這可是大好事啊!”

顧樺點點頭,臉上盡是喜色,他又說道:“座談會你過去幫我站站腳唄?”

“我去?不合適吧?”

“有什麼不合適的,你好歹也是《當代》的主編。你不知道,這回座談會的規格很高。官方代表有陳先生、滬影廠廠長徐桑楚。

文藝界代表有,電影評論家鍾殿榧、李陀、香江導演許鞍華、香江南方影業公司總經理許敦樂……”

林爲民聽一聽樂了,這還不少熟人呢。

顧樺一再請求,林爲民才道:“行吧,那我明天過去,地址在哪?”

“京西賓館。”

第二天,林爲民送完陶慧敏去劇組,便開車來到京西賓館。

剛進賓館院裡便看到了阿誠正扶着一個老者拾階而上。

“阿誠!”林爲民叫了一聲。

“林老師!”

阿誠臉色驚喜,給他介紹道:“這位是我父親,鍾殿榧。這位是《當代》的主編林爲民,我那幾篇小說都是在他手上發表的。”

“謝謝林主編了!”鍾殿榧和善道。

“鍾伯父,您客氣了。阿誠的作品非常優秀,能發在我們刊物是我們的榮幸。”

聽別人誇獎自己的兒子,鍾父很高興,幾人聊着走進了舉辦座談會的會議室。

京西賓館三樓的會議室很大,有上百平的樣子,牆上還掛着“電影《芙蓉鎮》改編座談會”的橫幅,會議室中間的長條會議桌隔開了二三十張椅子。

此時會議室內已經坐了幾個人,爲首的是一位看着很是精幹的男人,導演謝晉這時候站起來介紹。

“這位是滬影廠的徐桑楚徐廠長!”

介紹到林爲民時,徐桑楚寒暄道:“林作家可是我們滬影廠的自己人!”

“哦?徐廠長這是從何說起啊?”謝晉問道。

徐桑楚道:“林作家的姐夫韓定邦是我們廠的老導演。”

謝晉笑道:“沒想到你們還有這樣的緣分。”

幾人說笑着,又介紹了會議室裡的其他幾人。

李陀的本業是作家,但這幾年除了本業不幹,他什麼都幹。

編劇、編輯、文學評論、電影評論,現在應該算是個雜家吧,在燕京的文學圈很有影響力。

挨着李陀坐着的中年人,林爲民看着有點眼熟,謝晉介紹他叫黃建忠,林爲民立刻想起來了,這不是“座山雕”的好搭檔嘛!

還有享有“中美文學大使”之譽的美籍散文家董鼎山。

一羣人寒暄過後,林爲民找了個犄角旮旯坐下。

過了幾分鐘,許鞍華走進了會議室,見到林爲民略感意外,她主動坐到了林爲民旁邊。

“林先生,你怎麼來這了?”許鞍華問道。

“這話應該我問你纔對,你不是在籌備《情人》嗎?”

“《情人》的籌備仰賴滬影廠出力,正好我在滬上,徐廠長讓我過來捧捧場。”許鞍華解釋道。

林爲民笑着說道:“我也差不多。顧樺跟我是文研所同學,過來幫撐撐場面。”

兩人低聲說了幾句,這時又有人推門進來。

會議室裡的人都站了起來,“陳老”、“陳老好!”

由於人太多,陳先生沒有一個一個打招呼,只是笑着衝大家擺擺手,坐到了事先給他準備好的位置上。

坐到座位上,剛跟徐桑楚說了兩句話,瞧見林爲民縮在角落裡,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朝林爲民招招手,道:“小林,往前坐點嘛!別搞的像個受氣包一樣,這可不像你的性格!”

林爲民聽見他的喊話,起身往前竄了幾個座位,笑着說道:“今天是徐廠長、謝導和顧樺的主場,我就是過來捧個場的。”

“那你往後稍一稍吧!”陳先生玩笑道。

“瞧您說的。都把人叫過來了,哪有往後攆的道理。”

林爲民肆無忌憚的和陳先生開着玩笑,衆人哈哈笑了起來,會議室內的氣氛輕快。

一旁的幾個小字輩看着一陣眼熱。

過了一會兒,座談會正式開始。

兩岸三地,滿座衣冠。陳先生先給這次的座談會定了個調子:要拍出一部深刻反映過去年代,兼具史實性與藝術性的電影。

《芙蓉鎮》是由滬影廠投資拍攝的,徐桑楚作爲東道主先開場,然後便是小說作者顧樺發表了創作背景談。

顧樺談話的後半段,提到了在《當代》改稿時的經歷,他提出讓林爲民講講。

衆人鼓掌,林爲民只能開腔:“那我就簡單說一說。”

“顧樺剛纔說的沒錯。當年我們倆還在文研所學習,他跑到《當代》來改稿的時候,不光有我,還有陸遙,大家聚在一起談論文學……

抱歉,扯的有點遠。

說回剛纔提到的小說。小說到最後,顧樺的勁兒顯然還沒用完。

他還要完成秦書田這個男主人公的人格,一定要他官復原職,我覺得這一點沒有必要。

當電影結束時,秦書田不需要官復原職,他幫助女主人公胡玉音賣米豆腐是符合他們所破壞的道德而建立起來的關係,而不是破壞了以後,他們剛剛出來又走進另外一個道德秩序裡去了……

我就這兩點意見,一家之言,還請大家不吝批評指教。”

林爲民來純粹是湊熱鬧的,簡單的說了一番話,他便點到了阿誠。

“阿誠,你來說說吧。”

(本章完)

第80章 我看見了第790章 乾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第178章 爲國創匯第930章 致信不斷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694章 下一屆還怎麼搞?第674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第51章 《遙遠的山鎮》第629章 陝軍東征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128章 大外甥給您養老送終第145章 外賓參觀第804章 名留青史啊第297章 你沒有掛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124章 燕影78級的畢業作品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919章 行業盛事第351章 《女醫傳》第931章 超越諾貝爾第524章 信人君子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294章 人藝義不容辭第214章 林老師揚眉吐氣了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130章 大院子弟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920章 瘋狂套現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440章 你的擔子很重啊第110章 一字不改第168章 老友重聚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416章 對不起大家第502章 真正的文人第21章 上《當代》還是《鐘山》第152章 解釋不清了第192章 我就是他女朋友第878章 你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第175章 故事新編第483章 絕不會到外國去批判第31章 交流會吹水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921章 風雲際會第71章 話劇選角第414章 再出版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198章 大洋對岸傳來的好消息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624章 底氣所在第119章 林老師說話可真好聽第902章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第705章 藏鋒第225章 帶領《當代》走向更高的那個人第381章 電影界的禍害第901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564章 第一把火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151章 林君,故鄉的櫻花開了第755章 幹掉國文社!第32章 新穎的寫作方式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377章 跟着林老師混的好處第6章 不販猴票白來了第494章 爲難的老覃第707章 要什麼客廳啊第807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484章 有風骨第913章 陽臺上的那隻貓第391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270章 學習爲民好榜樣第648章 有時候也看命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第267章 豪放派收藏家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464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第583章 《升官記》第155章 故宮旁的二進院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298章 彼可取而代也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449章 大贏家第412章 您老收了一個好學生第459章 執刀人第497章 千萬米刀第726章 買車記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899章 最閃耀的明星第488章 您門下還缺走狗嗎?第3章 燕京啊!燕京!章節審覈了,今天晚點更新第414章 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