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

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

潘耀明夜晚到訪,讓林爲民很是意外,詢問了一句,潘耀明也沒有繞彎子,開門見山說道:“確實有點事。”

林爲民和他進了酒店的餐廳,要了兩杯咖啡,坐下呷了兩口後,潘耀明開口說道:“爲民,如果有機會來香江工作,你願不願意?”

林爲民詫異的望向潘耀明,臉上滿是不解,好端端的,這話從何說起啊?

“什麼樣的工作?”

“我現在這份工作。”潘耀明道。

潘耀明現在是香江三聯書店的總經理,林爲民問道:“高升了?還是辭職?”

潘耀明點了點頭,“辭職。”

“是有了更好的去處?”

潘耀明並未隱瞞,將他最近遇到的情況說給了林爲民聽。

原來就在前不久,潘耀明接到了《明報》總編輯,也是著名作家董橋的電話,說查先生要見他,董橋口中的查先生自然是《明報》的老闆金庸。

潘耀明受邀去到《明報》寫字樓,見到金庸後兩人相談甚歡,當場就給他下了聘書,聘請他擔任《明報月刊》的總編輯兼總經理。

金庸如今旗下不僅有《明報》這份日銷超過18萬份的大報,還有《明報月刊》、《明報週刊》、《明報晚報》、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等多個產業,早已是香江報業大亨。

受到他這番禮遇,潘耀明自然受寵若驚,當場便答應了金庸的邀請。

可問題是他現在還在香江三聯書店擔任要職,不是說離開就能離開的。

三聯書店的全名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前身是30年代在滬上創立的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1948年三家書店在香江合併成立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49年5月,三聯書店總管理處從香江遷往燕京,留下六個人堅守香江三聯。全國解放後,香江三聯書店繼續面向海外做出版發行工作,成爲香江的重要出版機構之一。

而三聯書店主體在遷往燕京後,其編輯部門於1951年合併到人民出版社,不久以後,發行部門又併入了新華書店,直至 1986年三聯書店經批准在燕京重新恢復獨立。

在燕京三聯書店恢復獨立建制的同時,滬上三聯書店也於當年正式成立。

自此後,三地三聯,成爲了中國出版界的一大奇事,也側面印證了這家出版社在中國出版界的地位。

而就在前年,香江的幾家具有內地背景的出版機構由相關部門牽頭成立了香江聯合出版集團,成員包括香江三聯書店、香江中華書局、香江商務印書館及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江)有限公司等,潘耀明也因此成了聯合出版集團的董事之一。

新成立的香江聯合出版集團是香江最大的綜合性出版集團,業務包括圖書出版、書刊發行與零售、書刊、商業與安全印刷。

如果從規模上來說並不比明報集團小,按理說潘耀明在集團內位屬一方諸侯,又有董事席位,跑到明報集團去當一個《明報月刊》的總經理兼總編輯,未免有點人往低處走的嫌疑。

但問題就出在香江三聯書店的紅色背景上,林爲民曾經參觀過香江三聯書店,自然知道他們的條件潘耀明這個出版社總經理的待遇比一般香江白領要強上一些,但跟跟他在香江出版界的地位卻有些不匹配。

對比之下,《明報月刊》由金庸創刊並主編,後來歷任的胡菊人、董橋等七八位主編,都是赫赫名流。在多年經營下,這份雜誌已經建立了相當高的學術水平和文化品位。

潘耀明接任《明報月刊》,又是總經理、又是總編輯,身兼兩職,大權在握,一躍便可以成爲香江報業名流,更不用提他去了明報之後的待遇飆升,誰又能不心動呢?

林爲民聽他敘述完情況之後,也明白了情況,“所以,你的意思是打算讓我接替你在香江三聯的總經理職務?”

潘耀明點點頭,“不錯。”

林爲民笑了起來,“耀明兄,伱這個想法未免有些異想天開。我在國文社任職,如何能跑到香江來?”

“我們香江三聯書店與內地同氣連枝,只要你點頭,一切手續不需要你操心,我都給你辦明白。這件事我已經和李博士說過了,他那邊也同意。”

潘耀明口中的“李博士”是香江聯合出版集團的董事長李祖則,潘耀明要辭職跳槽去金庸的《明報月刊》,不僅要給香港三聯一個交代,也要給聯合出版集團一個交代。

而林爲民,就是潘耀明給的那個交代。

林爲民沉吟着沒有說話,潘耀明也沒有着急,呷着咖啡,等待着他的決定。

香江三聯書店與燕京三聯書店地位相當,燕京三聯書店自恢復獨立後,與國文社一樣同歸出版署下轄。

換言之,林爲民如果答應潘耀明的邀請履職香江三聯書店,等於更進一步。更不用說,光是工資、待遇就要強出在內地一大截,而且還是調到香江來工作,對於這個年代的很多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

潘耀明信心滿滿的等着林爲民的決定,這幾天他一直苦惱於自己的接任人選。

突然聽柳同志說起林爲民從內地到香江公幹,他頓時眼前一亮。

他認識林爲民幾年,雖然疏於聯繫,但偶爾也會聽到關於他的消息,知道他如今已經升任國民文學出版社的副總編輯,同時《當代》這幾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一直維持着國內文學期刊頭把交椅的地位,工作能力自不必說。

讓他來當香江三聯書店的家,再合適不過了。

過了好一會兒,林爲民看向潘耀明,纔開口說道:“耀明兄,多謝你的美意,不過我並沒有換地方的打算。”

潘耀明聞言臉上露出幾分意外,勸道:“爲民,我知道以你的知名度和財富,並不在意工作能給你帶來的收入和地位。不過你能在出版行業待這麼多年,證明你對這個行業是熱愛的。

你對我們香江三聯也瞭解,這裡絕對適合你的未來發展,你來,不僅總經理有總經理的位置,還有總編輯也是你的,這不僅是進一步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讓你大展拳腳,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林爲民聞言表情略顯訝異,剛纔潘耀明只說了讓他擔任總經理職務,沒有總編輯的事。

潘耀明看着他的表情,解釋道:“這事本來我不想說的,和我共事的那位馬上也要退休,這麼重要的兩個崗位同時缺人,所以我纔不得不自己出面來找一個接班人。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你答應我,這兩個職位都會是你的,我可以帶你去見李博士。”

李祖則是香江聯合出版集團的董事長,得到他的首肯,潘耀明答應林爲民的條件自然不是問題。

在潘耀明說話的時候,林爲民的表情恢復了自然,說道:“耀明兄不必再說了。你的條件確實很讓人心動,但我在燕京和國文社這麼多年,早已習慣了那裡的環境。”

潘耀明本來還想再勸,可是看着林爲民眼神堅定,並無一絲一毫的心動,他只能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你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惜了!”潘耀明帶着幾分遺憾的語氣說道。

對潘耀明的盛情再次表示感謝後,兩人又聊了一段時間。

“這次在香江準備待幾天?明天一起吃頓飯,去認識認識香江的一些朋友。”潘耀明說道。

“這次來香江是出差,事情已經談好,打算明天就回去了!”林爲民道。

“太匆忙了,還以爲你能多待幾天。”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見時間太晚了,潘耀明告辭而去。

翌日一早林爲民坐車來到機場。

距離登機還有一個多小時,他便在機場書店裡閒逛了起來。

他在書架上發現了自己的那部《大明王朝1566》,還發現了灣島新地文學出版社單獨爲他出版的那一卷文集。

九七之前,灣島對於香江的影響力極大,通過電影市場就可見一斑,自七八十年代以來,灣島市場就一直是香江電影最重要的票倉。

圖書市場也是如此,灣島市場數倍於香江,經濟實力發展也相當,都使用繁體字,文化界、出版業合作非常密切,兩地讀者口味也沒有大的差別,市場無限趨同。

所以新地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擺在香江的機場書店裡並不讓人意外。

林爲民饒有興致的翻看着書架上的書,看着看着,他的眼中映入了一個眼熟的名字。

嗯?

林爲民看着書架上的書名,皺着眉頭將書拿在手裡,又翻了翻,確認無誤,他不禁啞然失笑。

書名:《王二風流史》,香江繁榮出版社出版。

沒錯,就是王曉波在香江出的那本小說集。

他的小說主人公大部分都叫王二,所以林爲民剛纔纔會一眼覺得眼熟。

他又翻了翻小說,臉上的笑容帶着幾分揶揄。

香江的出版社這是拿王曉波的作品當QS小說出了?

《王二風流史》是部小說集,集合了王小波的三部中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

林爲民的腦海中回想着這幾部小說的內容。

你要說王曉波冤枉吧,好像確實有一點。

可你要說他無辜吧,他好像也沒那麼無辜。

怎麼說呢?

只能怪無良出版社有眼無珠啊!

林爲民內心痛斥着出版社的低級趣味,然後從書架上掏了兩本書,果斷付錢。

這麼好的紀念品,一定要帶回去給曉波好好看看!

嗯,非常有紀念意義!

(本章完)

第266章 《八方》第878章 你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第838章 名導的誕生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顆珍珠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526章 不正常的銷量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648章 有時候也看命第607章 搶錢啊?第584章 新刊物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6章 不販猴票白來了第871章 死者爲大第518章 《紐約客》的採訪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顆珍珠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444章 爲民有心了第618章 林叔叔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696章 假不夠用了第840章 位子不一樣了第89章 閉關創作第930章 致信不斷第672章 從了吧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297章 你沒有掛第164章 我們欠林老師一個獎項第697章 米國人民的老朋友第367章 蟬聯第755章 幹掉國文社!第917章 超前的進度第270章 學習爲民好榜樣第436章 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第253章 球場敢死隊第714章 友邦驚詫第426章 手稿的去向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225章 帶領《當代》走向更高的那個人第809章 凱子拿頭贏啊?第674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第704章 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第190章 一棵開花的樹第488章 您門下還缺走狗嗎?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802章 傍着總編大腿發的家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517章 屬於他的名字第918章 擋風又遮雨第172章 好看纔是最重要的第83章 送暖氣片第676章 林總編,那是多好的人啊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148章 心好累啊第242章 訊第560章 近朱者赤,近民者冥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595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280章 出風頭的後果第577章 只此一篇,立成豐碑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858章 這事,務必鬧大!第629章 陝軍東征第324章 香江來電第818章 中國式大片第344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434章 天選之女第106章 老舅,我可算找着你了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401章 來,先把衣服脫了第415章 葛朗臺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461章 龔古爾文學獎第729章 以訛傳訛的封殺第408章 這小子,不地道第337章 你把握不住第750章 出道即巔峰第392章 茶藝大師第314章 大超第862章 挖了一座金礦啊第3章 燕京啊!燕京!第75章 明日之星第918章 擋風又遮雨第195章 央視開年大戲第749章 過分了啊,林老師!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78章 幫林老師敗個家第38章 讀者來信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133章 老舅咋看出來的呢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626章 改革文學的變種第207章 那墊頭的東西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62章 我在《當代》當編輯第913章 陽臺上的那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