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萱華堂

十月第一天,求保底月票

紀曉棠對這件事並沒有多想,只是對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的爲人行事有了更多的瞭解。所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不必說出來,至少不是像紀老太太這樣說出來。可是,紀老太太就是這樣的脾氣。在這個上頭,誰勸她也沒用。

“祖母別生氣,本來咱們就沒打算住在那裡,大老爺和大太太那樣說,也是他們的好意,祖母若較真,倒是沒意思了。”紀曉棠就勸紀老太太。

“我就是氣他們虛情假意!”紀老太太心氣兒依舊不順,“嘴裡口口聲聲說着孝順,可做出的那都是些什麼事!對我都這樣,對別人就更不用說他們了。曉棠,你還只見到這一件事,你覺得沒什麼,不想計較。你哪裡知道,那都是慣坑殺人的奸猾狠心人!你不計較,她只當你好欺負,越發要欺到你的頭上來!”

紀老太太的意思,方纔當着下人的面罵了還不算,就要叫了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到跟前來狠狠地罵上一頓。

“別說是你一個小孩子家,你爹孃那都是心裡頭沒什麼的,也要吃了他們的算計。曉棠,你且等着看,看祖母怎麼收拾他們!”

紀曉棠暗暗嘆氣。紀老太太的話,難免主觀片面,然而卻也不是一派虛詞,現在也是一片維護她一家子的心意。

紀老太太的心意或許是好的,然而這方法就十分有待商榷。

最主要的。如今的情形,紀家內部必須團結。

“祖母,”紀曉棠只好坐下來。苦口婆心地勸解紀老太太,讓她不要在這件事上鬧。“咱們剛來,這件事上本就是憑大老爺、大太太說,何況,祖母本就不打算去住茜華堂,爲這件事鬧起來很不值得。祖母饒過這一遭,大家知道了。感念祖母,以後再也不敢了……”

紀曉棠勸了半晌,才終於讓紀老太太鬆了口。

“罷了。就聽你的吧。”紀老太太這樣說着,還告訴紀曉棠這馨華堂的一段往事。“……本來是個大鹽商造的宅子,大老爺買下來,各處都沒有動。只有那處茜華堂。原先並不叫這個名字,是大老爺改了,親手題的牌匾。……你進來時也許看到了,只有那處的筆跡不同。”

這件事,紀曉棠還真的有留意到。

紀老太太願意說些往事,紀曉棠也願意聽,不管怎樣,總比她鬧起來的好。

“那大太太閨名中。真的有一個茜字?”紀曉棠低聲問紀老太太。

“對,”紀老太太點頭冷哼。“楊茜娘。”

當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帶着長生過來的時候,紀老太太已經被紀曉棠哄的心平氣和,招呼長生到她身邊坐了。

“……收拾的很乾淨,炕都是燒好的,擺設也都是上好的,爲咱們來,大老爺和大太太費了心。”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想來也知道紀老太太生氣了,特意說出這樣的話來。

紀老太太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面上神情卻越發的柔和了。

……

茜華堂

方纔迎了紀老太太上座受禮的是正院正堂,只用來招待貴客,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平日起居並不在這裡,而是在這東面廊下的三間小正房。

此刻,紀大太太正坐在拔步牀上,背靠着錦繡靠背,微微眯着眼睛聽馮媽媽說東路各院的事。

馮媽媽四十出頭的年紀,頭上戴着兩根金簪,身穿鴨青色的潞綢長身對襟褙子。屋子裡其他的丫頭都垂手站着,只有馮媽媽一個是坐在紀大太太腳跟前的小杌子上說話。

如果紀曉棠在這裡,一定會認得出來,這位馮媽媽就是那時在紀老太太屋子裡服侍,唯一不那麼怕紀老太太發火的婆子。

“老太太果真罵起來了?她倒是發現的快,竟比從前精明瞭些。”紀大太太打斷馮媽媽的話,立起兩條彎彎細細的眉毛,“她都罵了些什麼?”

“太太,老太太罵人,還能罵什麼好話。太太沒聽到,就只當沒這回事罷了,還巴巴地問來做什麼呢,可不是自找氣生。太太歷來聰慧,如何這一點就想不透?”馮媽媽忙就勸道。

紀大太太就笑了。

“媽媽說的對,我也是一時糊塗了。別人不知道,媽媽應該知道,當初我受了老太太多少的窩囊氣。一聽你說她又罵人,我這血就往頭上涌。罷了……,這件事,我怎樣說都可,她若鬧起來,只有她的不是,就是二老爺二太太那裡也不得好,我可急什麼,呵呵。”

“……說起來,不是三姑娘攔着,還將老太太給勸住了,老太太就要叫了老爺和太太過去罵呢。”如果那樣,不管是誰的不對,還是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沒臉。

“你說是三姑娘勸住了老太太?這是真的?老太爺沒了,老太太發起脾氣來,竟還有人能勸的住?”

“千真萬確。”馮媽媽就點頭,“如果不是三姑娘到的及時,老太太就要打發人來叫太太和老爺。三姑娘打發我們出來的時候,老太太還在罵,在外頭都聽的真真的,是三姑娘說了什麼,老太太纔沒了聲,也沒再提這院子的事了。”

“二老爺一家子過去的時候,瞧着老太太臉上已經晴了。二老爺和二太太都說是太太想的周到,肯用心,各處佈置的妥帖。看樣子,這一頁在老太太那裡算是翻過去了。”

“老太太也只有看我們大老爺不順眼罷了。”

馮媽媽默了一會,暗暗嘆氣。她是楊家陪嫁來紀家的,自幼就在紀大太太身邊服侍。紀大太太平日千伶百俐。然而關係到紀老太太和紀家這一家子的事,紀大太太卻總有些執拗,往往被氣惱驅使。做出些不智的事情來,就是她們做下人的如何勸解攔阻,也無濟於事。

“太太,如今也說不得了。不爲別的,只爲了老爺和大爺,太太也不能不將那些委屈嚥下去,好好打起精神來……。依着我看,老太太在京城中是住不慣的,應該住不久。”馮媽媽就勸紀大太太。

“是的。爲了老爺和大爺,我會忍!”馮媽媽的話顯然打動了紀大太太,紀大太太面色堅定地點頭道。

“太太,二老爺這一家子我都見過了。若是太太想以後少些周折。應該儘量結好三姑娘!”馮媽媽又將小杌子往紀大太太身邊挪了挪,略壓低了聲音道。

“三姑娘?”

“是。依着我看,老太太身邊所有人,雖人都說她最疼的是二姑娘,可我看着,老太太最倚重的卻是三姑娘,只有三姑娘敢在老太太跟前說話,也只有三姑娘的話老太太才肯聽。”從今天的事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了。如果不是紀曉棠,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少不得要跪到紀老太太身邊去挨一頓罵。

有理沒理的。這可不是什麼有臉的事。

“三姑娘不僅能勸住老太太,還肯息事寧人。我聽見三姑娘說,以和爲貴。”馮媽媽又說道。

紀大太太沒有立刻答話。她今天才第一次見到紀二老爺一家,當時也曾經留心。她對於紀曉棠的印象還是深刻的,因爲紀曉棠的美貌。

紀家人的相貌都是出衆的,然而她第一眼就注意到的,還是紀曉棠,即便紀曉棠未施脂粉,也並沒有盛裝打扮。

光彩照人,這是紀大太太第一眼看到紀曉棠時心中的想法。

而如果看了紀曉棠一眼,接下來就會發現,你根本挪不開眼睛。

沒想到,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能生出這樣一個丫頭來,紀大太太當時這樣讚歎。即便是見慣了京中佳麗,紀大太太也不能不承認,紀曉棠的美是令人震撼的。

美人出於民間,看到紀曉棠,紀大太太相信了這句話。

而紀曉棠現在,還只是個十三歲的小姑娘,前途不可限量。

“還有一件事。太太送給三姑娘的那兩個丫頭,三姑娘給了賞封,轉送給了老太太。”馮媽媽說道。

“什麼?”紀大太太突然醒過神來,似乎沒有聽清楚馮媽媽的話。

“太太給三姑娘的那兩個丫頭,如今在老太太處了。”馮媽媽只得又說了一遍。

這一下,紀大太太再沒心思想別的事情了。

“就是那兩個丫頭?”

“就是那兩個。”

“三姑娘她怎麼……,是二太太看見了,替她安排的?”

“並不是。三姑娘見太太送了人去,就叫進屋子裡去見了,只說了幾句話,就這樣安排下來了。三姑娘說的話是,她年紀小,不用許多人服侍,纔將太太派去的頂好的人送去服侍老太太,她和太太的孝心就都到了。”

紀大太太的額頭薄薄地出了一層汗,她掩飾地從袖子中拿出手帕揮了揮。

“她將人給老太太送過去,還說了什麼?老太太又說了什麼?”

“三姑娘並沒別的話了。老太太將人收了,有別的事絆着,也還沒注意到什麼。”

紀大太太的心中頓時一鬆,然而轉念一想,她的心就又揪了起來。那兩個人在紀老太太那裡,始終是個把柄。

“人在老太太那,只怕總有一天,老太太會回過味兒來。若是再有有心人挑撥……”馮媽媽當然知道紀大太太心中所想。

“這可怎麼辦?”紀大太太就有些着急。當了這麼多年的當家太太,紀大太太已經極少有這樣着急顯露於形色的時候。

“這件事……,都怪我,當時就該攔着太太,不這麼行就好了。”

“哪裡怪你,都是我的主意。”紀大太太苦笑,“我也只想着,她是個小孩子,這樣安排,不顯山不露水的,再好沒有了。”

紀二老爺三個子女,紀曉芸年紀最長。且已經成過親,還最受紀老太太寵愛,人安排在她身邊並不合適。長生就更不合適,只有紀曉棠是最爲合適的。

“或許這只是湊巧,三姑娘年紀還小,或許想不到那裡去,她只是孝順老太太。”馮媽媽這樣說,多半是爲了安慰紀大太太,因爲她看出紀大太太是真的急了。

這件事。紀大太太確實做的不妥,揭開來就是一件醜聞。

“真的嗎?”紀大太太顯然也有些不信。

“只能這樣盼着了。所以我說,太太該結好三姑娘。看三姑娘的行事。並不是個愛生事的。太太對她好,她不再提這件事。就是以後老太太突然提起來,三姑娘肯維護太太,爲太太說項。也就不妨事了。”馮媽媽就道。

“太太。三姑娘年紀雖小,卻不能小看。方纔我趁空兒往妍華堂走了一趟,她們這纔剛剛落腳,竟已經是水潑不進了……”

“真的如此!”紀大太太想了想,就點了頭,她相信馮媽媽的判斷。“三姑娘那裡,我自有安排。只有老太太那,還得你替我多辛苦些。好歹應付了這尊大佛去!”

“太太這麼說。可不折煞我了。”馮媽媽慌忙就起身道。

紀大太太伸手按住馮媽媽,要她依舊坐着說話。

“老太太有多難伺候。沒誰比我更清楚了。我本不捨得你,可除了你,再沒誰有這個本事,我也信不過。”

“太太儘管放心,我就是拼了這老命……”

這會工夫,就有小丫頭過來傳紀大老爺的話,說是讓紀大太太立刻往萱華堂去,一起服侍紀老太太用飯。

紀大太太自成親之後,還真沒在翁姑跟前服侍過,如今自己都做了婆婆的,反而要服侍婆婆。紀大太太心中不喜,卻只能起身,讓馮媽媽帶着小丫頭替她梳洗、更換衣裳。

“好端端的,就在鄉下住着罷,真就吃不上飯了?怎麼就巴巴地上京來。我這右眼這些天總是跳,總有股不好的預感。咱們的好日子啊,恐怕是到頭了!”

“壞的不靈、好的靈。”馮媽媽見紀大太太說出這樣喪氣的話來,不知怎地,竟也跟着心驚肉跳。“太太別嫌我多嘴,這樣喪氣的話可不能說。”

“我只是說說罷了。”紀大太太倒是笑了。

外面就有小丫頭稟報,說是大奶奶來了,紀大太太立刻就停住了話頭不說了。

……

紀二老爺說了不必接風宴,然而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還是安排了豐盛的宴席,就在萱華堂,一家子服侍紀老太太入座。

紀老太太只拿起筷子夾了兩口菜,就將筷子放下了。

衆人就也跟着住了筷子。

紀老太太反而不喜。

“我說了我吃不下,你們偏要擺出這油膩膩的一桌子來。”紀老太太沉下臉,紀大老爺本來坐着,就有些坐不住,只得站起身,紀大太太慢了一步,也跟着起來,垂手聽訓。

紀曉慕、楊氏、紀曉蓮、紀曉薛和紀曉芹也陸續起身,各個面上神色不同,卻也慢慢跟着垂了頭。

“老太太,考慮到老太太和二老爺一家遠路而來,準備的都是清淡的菜餚。只是咱們這樣的人家,且還是迎的老太太、二老爺、二太太,侄兒侄女們,飯菜總不能過簡,擺些山野的野菜,那纔是我們不恭敬,老太太也看不上眼……”紀大太太就忍不住辯解,語音溫柔,口齒伶俐。

然而她這一辯解,紀老太太的五分氣就變成了十分。

“我便是那山野的婆子,你大太太就是公侯家正枝正蔓的千金,我老婆子如何入的了你的眼,給我這般飯菜,是你施捨於我了,我這般說,可不是不識擡舉了……”

紀大太太的一張粉臉頓時漲的通紅,幾乎氣了個倒仰。她跟人辯理幾乎從未輸過,然而卻總在紀老太太面前落了下風。

紀老太太根本就不講理,卻偏會用身份壓制人,還用歪理將人嘔的半死。

紀二太太在旁邊瞧着,想起自己從前的遭遇,就很同情紀大太太。她並不知道該怎樣消除紀老太太的怒氣,卻覺得這個時候一定要爲紀大太太說些什麼不可,這樣想着,就要上前。

紀曉棠不動聲色地挪了挪,正巧將紀二太太給擋住了。

紀二太太想爲紀大太太說話,還有人比她更急。

“老太太……”紀曉蓮就上前一步,粉臉上也紅了一片,一雙眼睛幾乎冒着火。她從沒見過紀大太太在誰面前受過這樣的氣,雖然早就聽了紀大太太的囑咐,卻還是忍不住。

紀大太太自己氣的不行,但是見紀曉蓮開口了,卻還有足夠的理智攔住紀曉蓮。

紀大老爺就在這個時候給紀大太太使了個眼色,壓低聲音說了兩個字。

紀大太太咬咬牙,就撲通一聲給紀老太太跪下了。

“老太太,都是媳婦的錯。”

紀大太太跪了半晌,衆人一直勸解,最後紀老太太才緩和了面色,讓紀大太太起來。

“廚房裡另外備了清粥小菜,今晚上廚房的人都不散,不管什麼時候,需要什麼,儘管吩咐一聲,立刻就能備得。”大奶奶楊氏又小心地說道。

紀老太太就沒再說什麼,只說她累了,讓衆人各自散了。

紀大太太鬆了一口氣,帶着衆人告退走了。

紀二老爺就叫住了紀大老爺。

“大哥,我有要緊的事跟你商量。”兄弟倆書信不斷,然而還有許多的事情,是不便在書信中提及的。紀二老爺一路勞乏,卻等不到明天,就要跟紀大老爺商談的,必定是無比緊要的大事。

“我也正想要與二弟秉燭長談,只是擔心二弟路途勞乏。”

“不妨事,大哥可有清靜的所在?”

“二弟隨我來。”紀大老爺略愣了愣,就明白了紀二老爺的意思,一面讓心腹小廝在前面領路,就往宅子的西路來。

紀二老爺轉身朝紀曉棠招了招手,紀曉棠就跟在了紀二老爺身後。

馨華堂西路共分三部分,前面是花園,中段則是戲樓,再往後,則是兩進的院落。紀大老爺將兩人帶到第五進,正是他平時頤養靜思的後書房。

“我每常齋戒都是在這裡,平時並不許人來。”紀大老爺領着兩人進了書房,又將服侍的人都遠遠地遣了出去。

這個時候,紀大老爺才注意到紀曉棠。

紀曉棠竟然跟着紀二老爺來了,還進了書房,就在紀二老爺身邊坐了。

“哦……”紀大老爺面露遲疑之色。

“大哥,我要說的事,曉棠都知道。長生尚小,還好有曉棠足爲臂膀。”紀二老爺立刻就道。

紀大老爺心中有些不以爲然,然而卻不好駁回,將女兒當兒子養,寵上了天什麼的,他並不打算說。

“二弟稍等,我這就打發人叫了曉慕來。”

“大哥且慢。”紀二老爺卻攔住了紀大老爺,“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哦……”紀大老爺微微側身,搖曳的燭光在他的眉宇間灑下一道陰影。“就依二弟。”

推薦弱顏完本棄婦種田文《重生之花好月圓》

第192章 厚此薄彼第110章 縣試第37章 意外的“收穫”第44章 遮掩第64章 榮寵一時第226章 糧草第141章 財富第115章 因果第98章 草蛇灰線大結局下第142章 情濃情薄第70章 指婚第161章 背地裡第67章 花落誰家第75章 韜光養晦第244章 善後第67章 花落誰家第1章 除孝第152章 各自肚腸第78章 啞巴虧第129章 懸案第78章 親事第19章 懷疑第166章 通透第183章 暗藏心機第57章 敬慈庵第226章 糧草第100章 臨盆第96章 責罰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124章 皇孫第82章 鬧新房第19章 聖旨第86章 羨慕第134章 見機第79章 心腹事第54章 計之長遠第8章 粉黛爭鋒(二)第144章 書香門第第107章 將計就計第162章 意外第163章 棠棣之華第28章 教訓第175章 再進府城第130章 合計第94章 各自肚腸第240章 圖窮匕見第117章 情報第75章 暗算第194章 老親第121章 家族第91章 黃雀在後第124章 另有內情第202章 不自在第180章 圓月之約第31章 示好第15章 失蹤第53章 純正以養第131章 覺悟第25章 命第15章 女眷第191章 線索第174章 佈網第86章 羨慕第54章 計之長遠第216章 暗訪第20章 初一第83章 有喜第203章 燈下第101章 生子第69章 心術第177章 帝后第191章 線索第126章 好友第30章 身份第4章 殺手鐗第159章 骨肉團聚第56章 親戚第124章 皇孫第107章 執意第232章 抽絲剝繭第177章 帝后第78章 恨的是誰第132章 府試告捷第130章 合計第148章 家事第150章 亂局第105章 和美第33章 甄氏第114章 搶奪第171章 偏袒第20章 初一第139章 男人的友情第24章 威脅第57章 發作第20章 初一第167章 變故第144章 兄弟第7章 粉黛爭鋒第37章 風水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