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袖月

二十七、袖月

二十七、袖月

唐文宗太和年間,有一個姓周的書生,不去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勤學苦讀,準備朝廷的科考,反而在洞庭山結廬而居,與藍天、碧水、流泉、漱石、蒼松、鳥鳴爲友,悠哉遊哉地做起世外高人來。

一般的書生,除了會吟誦子曰詩云,做些酸腐的文章之外,就沒有什麼旁的本事了。周生卻不然,他少年時代便拜了師傅,修習道法,在道術方面,有極深的造詣。

讀書人大都講究獨善其身,周生卻有兼濟天下之志。他在吳楚一帶,經常以自己所學術法幫助當地人看病驅邪,因而,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交口稱讚。人們見了周生,都畢恭畢敬,逢年過節的時候,爭相請他到家裡來做客,平時,也時不時地往他那個小草廬捎些土特產。

這樣的日子,寧靜而又悠閒。

在洞庭山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周生便打算暫時離開些日子,到洛谷一帶雲遊。既是尋訪名山大川,也可與藏身深山的道侶們切磋切磋道術。

去洛谷的途中,經過廣陵。到達廣陵的時候,天色已晚,周生連日趕路,雖然並不着急,卻也有些疲累了。正好前面的蒼松翠柏之間,隱約露出一角佛寺的飛檐,書生打定主意,就到寺廟裡投宿。寺院裡的主持,倒也十分好客。叫小沙彌幫書生把行囊搬到僧房裡去,再爲他安排齋飯。

飯菜剛端上來,只聽得寺院外面又有人叩門,廟門打開以後,進來三、四個旅人,這些人同周生一樣,也是前來借宿的。寺主一視同仁,給這幾個人安排了住處,又請他們到周生進餐的地方一同吃晚飯。

這一天正是中秋,深藍色的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一輪明月掛在半空,又大又圓,暈黃澄瑩,親切地俯瞰着人間。它離人們是那麼近,近得彷彿往前走幾步,一探身,就能進得月宮中去似的。中秋節,團圓節,此情此景,令遠行遊子的心中,不由得升起絲絲縷縷的懷鄉之感。

這後來的幾個旅人,也都是風雅之士,同周生一見如故。大夥兒就着清茶,吃着齋飯,對月懷思,吟詩作賦,屋子裡熱鬧起來了,那縈繞在心頭的離愁別緒,也被沖淡了許多。

說着說着,有一個人忽然提起了開元年間明皇遊月宮的傳說,這個傳說,在民間流傳很廣,發展到後來,簡直是用婦孺皆知這個詞來形容,都毫不誇張了。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說起來,這個故事,據說就是中秋節的發端。

玄宗在世時,某一年的八月十五,與宮人在宮中望月祭拜,他是個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天子,見月似銀盤,離人間如此之近,彷彿伸手可及一般,就起了登月之念。想起道士葉法善神通廣大,馬上派人把他請來,道士一聽,說這有何難,將手中板笏拋出,化爲雪鏈似的銀橋,二人踏着橋上的階陛,步入月宮。

走了一段路程之後,遙見前方出現一片巍峨的宮殿,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幾個古雅的大字。門前有一棵枝葉扶疏的桂樹,樹底下,一隻可愛的小白兔,拿着杵子,正在費力地搗藥。宮門敞開着,正在此時,有動人的仙樂響起,仙女們在樂曲的伴奏之下,着白衣,壓綠鬢,舒廣袖,翩翩起舞。

法善指道:“這些仙女,名爲‘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曰《紫雲曲》。”那樂聲清麗奇絕,聽在耳裡,說不出的婉轉動人。玄宗素曉音律,將樂聲默記於心,回到宮中,命樂人將自己暗記下來的曲子整理出來,命名爲《霓裳羽衣曲》,讓楊貴妃照此曲演練舞蹈,後來,又將其藏於樂府,爲唐家稀有之音。

月宮之所以被稱爲廣寒宮,也與此傳說有關。

衆人想起這個傳說,不由都露出神往之情,有一個人將杯中茶水一口飲盡,慨嘆道:

“我輩皆是塵世中的凡夫俗子,又沒有葉師之能,這輩子都別想象明皇一般,履步月宮了!”

言語之間,大有惋惜之意。

周生笑道:“周某曾經跟隨師傅學習道法,微有小成,要說凌空蹈虛,步入月宮,倒也並非難事!”一聽周生這話,衆人都擡起頭來,目光炯炯地望着他,“除此以外,我還能將月亮藏於懷中,袖月而歸,各位信嗎?”

一聽這話,有的人面露懷疑,有的喜上眉梢,懷疑的是因爲他們認爲周生所言虛妄,欣喜的則是覺得有生之年,能親眼見此奇技,也算不白來這世上一遭了。

衆人的反應,似乎都在周生的預料之中。他點點頭,道:

“看來今日我若不爲大家當場演示,便有兄臺怪周某妄言了!來來來,大家都搭把手!”

衆人依照周生的指示,收拾桌子上的杯盤碗盞,將屋子空出來,又找來些碎布,將四面牆上所有縫隙都塞上,不讓它留下一絲一毫的空隙。收拾停當之後,周生讓寺院裡的僧人找來幾百雙筷子,叫他的書童用繩子把筷子綁起來,漸漸的,一張由筷子編成的軟梯,初具雛形。等這張梯子最後完工的時候,周生對衆人說:

“現在,我就要登上此梯,將碧空中的皓月摘下,請各位暫且退避,稍後,聽見我的呼聲,各位即可來觀!”

衆人將信將疑地退出去,房門吱呀一聲在他們身後關上了,關得緊緊的,沒有一絲縫隙,想偷窺都偷窺不了。

幾個旅人閒步中庭,一邊說着閒話,一邊等周生叫他們。天空中開始還月朗星稀,過了一會兒,只覺天昏地暗,除了勉強可見點點星光以外,周圍的景物彷彿都陷入了黑漆漆的墨水裡,連對面都看不見人。衆人以爲是雲彩遮擋了月亮的光輝,擡頭仰望,連一絲雲彩也沒有。正疑惑中,忽聽得周生喊道:

“我回來了!”

衆人心頭一喜,爭先恐後地推開房門。只見周生笑吟吟地望着他們,黑暗之中,只有他那潔白的牙齒在閃閃發光:

“月亮現在就在我懷中,衆位請看!”

說罷,他擡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掀起衣襟,衆人探頭過去,果不其然,周生的懷中露出寸許金黃色的月亮來,那一抔的清輝,恍若可以輕易用手掬起,剛纔還黑漆漆的屋子,馬上盛滿了一室的光華,大家只覺得彷彿浸身於冰冷的雪水當中,寒意從四肢百骸侵入骨髓,不由得都激靈靈打了個冷戰。

周生道:“呵呵!各位方纔還不相信,現在如何?”

奇寒刻骨,有幾個人眉目上面都掛了霜,臉色發灰,呼吸之間,口鼻周圍可見濃重的白霧,身子不由自主地哆嗦着。

衆人顫抖着,上牙不停地叩着下牙,發出得得的響聲,道:“我們……我們……信了,果然是……神乎其技啊!”

幾個方纔還對周生表示懷疑的人紛紛向他致歉,並且請求他把月華收回去。

“這又有何難?”周生道。

他叫衆人到外面等一會兒,關門閉戶,自己一人留在屋內。

剛出門的時候,天色仍很昏晦,過了有一頓飯的功夫,中天大亮,月亮又復了位。大夥兒知道,周生又踩着繩梯,把月亮送回去了。

辛棄疾有詞雲: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以前讀過一首小詩,其中有這樣的一句:

中秋的月啊,像一枚銅板,在遊子的手中攥了千年!

當時覺得這個意象很特別,卻原來,我們現在所知體積是地球四十九分之一的月亮,在古人心中,真的如鏡如盤,可以從天穹中摘取,揣入懷中,乘風凌虛,帶回家裡。

中秋夜,思念夜,當週生將那一枚圓月袖入懷中的時候,普天之下,有多少望月懷遠的人,目光陷入了無邊無際的空茫啊!

所以,它還是掛在空中比較好!

現在,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了月亮的體積和重量都大得出奇,斷然不是一個人能夠揣入懷中的。那麼,周生在中秋之夜,袖月而歸,怕也是他同僕人合作,弄的一個障眼法。

古代的術士,燒丹鍊汞,驅符唸咒,無所不爲,爲了誇大道術的神異性,吸引更多的信徒,象吞刀吐火,大變活人這樣的戲法也得涉獵一些。美國著名的魔術家,大衛·科波菲爾在事先有準備的情況之下,可以在衆目睽睽之下,令一架重達7噸的噴氣式飛機消失,1983年,當着衆多現場觀衆及5000萬電視觀衆,紐約的標誌——自由女神像,也在他的魔杖下突然無影無蹤。

有經驗的魔術師,能夠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中秋月圓的時候,周生讓僕人拿筷子綁了一架梯子,其目的,便是令在場的人先入爲主,形成一個預期——他會踩着這架梯子,到九天攬月。何況,有唐玄宗踏笏板登月的故事在前,在衆人的心目中,這樣的事情,只要由道術高超的人來執行,也未必不能實現。

周生將大夥兒都趕到門外,並且將屋子堵得嚴嚴實實,就是不想讓大家看到,他在幹什麼。而在周生攬月的過程中,門外,天色忽然變暗,則有可能是當時正在發生一場月全食。月食同日食不一樣,每年都可以發生,而且,出現的頻率極高。

周生是一個知識分子,同時,又對道術有着極高的修爲,想必,對天文歷算不會陌生。

他算好了,當日會出現月食,同時又在屋子裡進行了一番佈置,等月食發生,便將衆人請到屋內。至於衣服下的月亮,有可能是一盞球形的燈,也有可能,是一顆碩大無比的夜明珠。

而他的障眼法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心理和天象雙重配合的結果。

出《宣室志》

三十八蠱變三十五怨偶六眼睛三十九透視鏡四十一嘉興繩技三十五怨偶四十一嘉興繩技三十二見鬼三十八蠱變二十三魅前言四換腳五武德縣秘辛飢餓的媳婦四十四夜歸四十七亡靈之花五十四孤墳夢魘二十鬼葬三十九透視鏡四十九凶宅之一八神廚三十九透視鏡五十九凶宅之二三十四眉間蛇四十九凶宅之一二十九飛船五十二生死之間二十五昇仙五武德縣秘辛飢餓的媳婦五十二生死之間五十九凶宅之二三十五怨偶五十七豔遇三十五怨偶四十二回魂夜五十六心頭血五十六心頭血五十五生死盟四十九凶宅之一二十九飛船四十五午夜驚魂四十一嘉興繩技八神廚五十二生死之間二盜墓迷城七暗夜幽浮二十鬼葬二十鬼葬十八一隻手十四石中金十三終身誤四十八鬼旋風六十一天外飛車五十九凶宅之二四十錯姻緣五十鬼國二盜墓迷城二十七袖月四十四夜歸十宮山奇案五十六心頭血十八一隻手十四石中金三十一縮地前言五十鬼國二十三魅二十鬼葬四十錯姻緣十八一隻手二盜墓迷城四十四夜歸五十六心頭血四十九凶宅之一四十六黑麪六眼睛四十五午夜驚魂三千年女屍二十九飛船二十二家有仙妻四十八鬼旋風六眼睛十宮山奇案四換腳二十八血嫁衣二十二家有仙妻五十六心頭血四十九凶宅之一十四石中金七暗夜幽浮四十二回魂夜三十一縮地七暗夜幽浮五十九凶宅之二四換腳三十一縮地五十三離魂記一變臉二十三魅三十四眉間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