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謎一般地四代機前夜

當時間又一次跨過93年的年底之後,這就意味着94年的到來,關於中航西南推選工程院院士的事情楊輝倒並沒有大肆宣傳,但同樣也沒有選擇秘而不宣,僅僅是把事情告訴了相關的技術大拿之後也就罷了,大概只有等到94年4月的工程院成立之後纔會在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慶祝。

倒是這中間知道自己沒法去參加qc-160發動機海試的吳總師滿是不爽,但最終還是沒有扭過總理的粗大腿,表示會很快就收拾一下行李,然後進京去開展第一屆工程院院士的最後選拔工作,同時還樂呵呵地表示着,只要它去參加了工程院的籌備和院士選拔工作,公司這次推薦的其它6人以及外籍的金琴科總師的院士頭銜一定沒問題。

而這話同時也引來幾位總師們的善意感謝,實際上大家也都知道就以他們各自所做出的成績來說,絕對都是可以入選到工程院院士的,不過有吳院士的組委會運作之後,自然就又要更加容易一些。

.......

倒是這一次的楊輝藉着機會,又再次諮詢了這些好不容易纔聚起來的公司技術頂端大拿們各自的項目進度,特別是現在最讓人關心的四代機氣動設計問題,算起來這94年的年初距離上次確定開展四代機的技術預研工作,這再怎麼也有大概兩年時間了,在各自三家研究所都有自己的技術傳承之後,實際上對四代機的氣動設計都已經有了大致的框架。

技術傳承對一家設計所來說就是歷史底蘊,只要有了這些多年形成的技術傳承,那麼對這家設計單位的最新設計座作品方案也就大致能夠猜出來一二,對於這種情況若是硬要給一個解釋的話。

這大概就好像是達索、薩博兩公司要研製四代機的話,他們絕對會選擇鴨式佈局;而美國設計四代機之所以會選擇常規佈局,這自然是因爲他們在之前的二代機和三代機都是大量選擇常規佈局有關係。

這種技術傳承最典型的就比如:在洛克希德在開始了f-22項目之後,後續競爭jsf戰鬥攻擊機項目的時候,f-35的氣動會選擇做成和f-22大致相同的常規佈局,這就是傳承。

因此,這時候的於總師、宋總師、陸總師三人在最後留下來之後,他們自然是清楚楊輝這次留下三人的原因,各自皆是相互一笑,實在是因爲之前他們三人在進行氣動方案的風洞測試時,由於大家都是在涪城風洞羣那邊同時開展,相互之間的氣動方案還算是有所瞭解和聽說。

但這時候首先被三人說到的,卻又並非是這次的三方之間任何一方的方案,反而是於總師首先帶來了一個讓楊輝始料未及的消息。

“好了,總經理這次把我們三人留下的原因,我們各自也都算清楚,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說另外一件事,也就是關於涪城那邊風洞試驗中,我們所遇到的中航東北的氣動試驗隊伍。”

當於總師在這個關頭說到中航東北的氣動設計隊伍,其它的兩位總師自然也是明白了一些什麼,這纔開始對他們之前在涪城所見的情況進行腦洞一番,而這最後得出的結論也讓他們自己大吃一驚。

也就是宋總師突然擡頭,兩眼冒着精光,看了旁邊的於總師兩眼,試探性地說着:“那麼於總師你的意思是說,之前我們遇到那些神神秘秘地中航東北氣動設計和測試人員,他們也同樣是在對四代機進行氣動測試?這應該不太可能吧!”

這時候別說宋總師,就連一旁的楊輝初次聽到這消息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這消息真的是太過於刺激了,這時候的東北那邊想必也就纔剛把和平珍珠項目的屁股擦完,現在能夠以國內的技術儲備來完成新殲八2研製也就頂天了,那邊連三代機都還沒有開始做過,直接就要上四代機?

這時候的楊輝會這樣想,自然和他最近不太清楚東航東北的情況有關。

首先就是現在共和國航空配套工業技術因爲中航西南的存在而大幅度提升,於是中航東北自然也要與時俱進。

這次東北那邊之所以敢於在沒有三代機項目練手的情況下開始四代機項目,那主要就是因爲東北那邊在殲八2的基礎上,換裝了數字式電傳飛控,而在中航東北的內部,它代號爲殲八2act驗證機,其地位大概和之前中航西南的yz-1驗證機差不多,都是對某重點的新技術進行研究和測試。

也就是說,現在的中航東北雖然沒有三代機項目,但憑藉着現在殲八2act項目也將會慢慢積累着他們對電傳飛控的瞭解,也還算是對電傳飛控有了一些比較深入的研究,也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纔敢如此大膽地進一步直接開始四代機的氣動測試,進行彎道超車。

其實也並非是一家公司必須要有成熟並量產的三代機作品才能開發四代機,這想法實際上就顯得頗爲片面了,當年的諾斯羅普在開始yf-23項目的時候,手中不也沒有任何的一款成熟的三代機項目,但最終還是進入到四代機的研發競爭隊伍中?

並不太清楚現在中航東北具體情況的楊輝,現在也不好對此妄下結論,就只能是:“這感情倒是好,反正也不能光是我們中航西南一家搭臺唱這四代機的戲,人家中航東北有想法,要參與進來,自然也是極好的嘛!無妨,反正多他們不多、少他們也不少,不礙事,我們只要把自己的方案做好就夠了,還管他們幹什麼。”

說着,楊輝就想到了上一位面東北那邊拿出的四代機項目,也就不知道這一位面的東北那邊又會是什麼情況,還是31方案嗎?

倒是這時候的陸總師又說了一個和四代機毫不相關的問題:“東北那邊的四代機我不太清楚,但我們輕四方案的氣動設計人員,前一段時間在無意間聽到了一個消息,據說是東北那邊在國家的牽頭下,已經開始和蘇霍伊合作,似乎是要引進國產蘇27戰鬥機。”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核心設計觀第四百八十六章:要更激進第二百四十六章:和預想的大不相同第九百零三章:佈局未來第七百八十三章:這是歷史性的一天第六百一時三章:工程機下線第八百七十九章:雷達之謎第五百一十九章:項目排滿第三百一十四章:傳奇總師第九百六十三章:AT-2000不服第四百六十四章:再賣力也沒人要第六百八十章:打廣告來了?第四百八十九章:發動機控制第四百四十六章:這纔是它的位置第八百一十八章:C818客機第六十七章:到手了第三百八十九章:這纔是好東西第一百零三章:效率好高第九百二十七章:亞馬遜監視系統第四百二十八章:幹掉它第一百三十八章:可以拿出來的大蘑菇第四百五十四章:低不就第二百一十六章:滿載着一船煙花第一百二十八章:興奮的馬可尼公司第七百九十四章:新的挑戰第三百七十四章:就是它了第四百五十一章:以點帶面第二百三十二章:國情、廠情如此第一百零三章:效率好高第九百四十七章:齊家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預警機外銷第五百八十一章:民煮的速度第六百一十五章:大家一起來第九百零一章 有所小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就是這麼溜第六百三十一章:合適的技術路線第四百四十一章:到底哪款好第二十三章:尋求突破第六百五十三章:我們發動機第八百零六章:這簡直是夠了第九百一十三章:普惠下血本啦!第一百零四章:方案彙報(一)第六百一十四章:先忍一下,以後總會有的第三百九十六章:通用的窘境第三十九章:原來是情敵第二百九十章:經驗不足第四百六十三章:突破國內市場第三十八章:意外之喜第二百九十九章:同門相殘(三)第四百零九章:提前一年的邂逅第九百九十四章:211?不,這太小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我們這是三代半筆三百六十六章:說啥都得要自主第八百六十一章:長途加漫遊第九百一十九章 快到碗裡來第七十四章:航展(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老歐洲的技術第四百九十章:渦扇12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準備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好處真心多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別說話,看飛機第八百八十六章:稀奇古怪的設計第一百九十九章:土洋結合第五百七十七章:順道也看看第二百六十八章:是德國人第一千零八十章 撿便宜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土沒有戰鬥力第四百四十九章:這又是哪一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準備第二百一十二章:分好蛋糕第二百一十二章:分好蛋糕第三百七十二章:危機關頭的急智第三百四十九章:畢竟老牌設計局第四百九十章:渦扇12第六百九十七章:豪華陣容第五百二十章:420廠還有個好東西第一百三十章:雷達選型(中)第一百五十三章:齒輪傳動方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別說話,看飛機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四百五十三章:情況始末第七百十五章:再一再二第四百四十一章:到底哪款好第五百四十三章:還有這說法?第二百五十一章:這是什麼情況?第七百四十章:我們剛好適合第一百八十四章:航展開幕第五百九十八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上)第四百六十一章:又是一隊人第七百四十四章:貓黨的春天第二百零二章:撿了寶的佬蔣第八百一十八章:C818客機第七百九十八章:出門,一路向東第七百三十八章:埃及水深第一百八十六章:刁鑽和出名第三百零六章:先下手爲強第十六章:火線上崗第六百九十一章:有本事就去搶第四百八十六章:要更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