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雜草一樣的土著

塞穆達港

這裡是沿海的一處丘陵地帶,因爲地勢較高,可以避免大海潮頂推河水氾濫成災,塞穆達港口與城鎮是分開的,港口在海邊,城鎮則在內地,兩者之間相隔約十五六公里,由一條路況相當不錯的砂石道路連接。

昆士蘭軍隊登陸光榮海灣,從側翼發動迂迴攻擊,對賽穆達荷蘭守軍來說是最壞的消息。

若是強攻港口,荷蘭守軍來有信心憑藉要塞炮臺給來犯之敵一個下馬威,並且可以集中兵力參與港口防守,在海陸換乘之際,給予登陸灘頭陣地的敵軍沉重打擊。

現在昆士蘭軍隊選擇迂迴攻擊,這給荷蘭守軍出了一個大難題。

防守港口還是守城鎮,這是一個2選1的大難題。

2500多名荷蘭皇家陸軍加上三千餘名白人民兵,配合要塞防守一個城鎮綽綽有餘,有信心讓來犯之敵碰得頭破血流。

但是分兵防守兩個要點,有可能顧此失彼,爲敵所乘。

經歷過昆士蘭艦隊炮轟棉蘭港慘痛遭遇後,荷蘭軍隊汲取了教訓,一般不在沿海修建要塞,再結實的要塞也經不住艦炮攻擊。

若岸炮擋不住,要塞也不過就是個死靶子。

因此,荷蘭皇家陸軍重點防守塞穆達城鎮,這裡一旦失守,80多公里外的種植園重鎮桑皮特也難保,昆士蘭軍隊可以水陸並進,順着內河一路殺到桑皮特鎮,其守備空虛,只有550名荷蘭白人士兵防守,覆滅只是旦夕之間。

塞穆達城和桑皮特鎮附近的廣闊原野上,白人種植園林立,數量多達460餘家,是重要的農業重鎮,每年出產大量的菸葉,可可,橡膠和香料,在中加裡曼丹省的重要性就相當於澳洲的雙子城紅河谷與布里斯班,絕不容有所閃失。

因此,三座士木防禦要塞和大量防禦胸牆都修築在這裡,荷蘭皇家陸軍準備不惜代價死守塞穆達城。

賽穆達東側是大片積水未退的沼澤地形,根本無法進行任何軍事行動,在旱季來臨之後,積水消退,進攻方只有從西側迂迴登陸。

港口裡只有兩艘風帆戰艦和幾艘小漁船,海岸炮臺建築在山丘的高處,距離海平面約有70餘米。

爲了防衛塞穆達港,荷屬東印度羣島總督府花了大價錢修築了混凝土永備工事,山丘頂部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大型炮臺內,裝備了兩門德制280毫米長身管岸炮,這是德國克虜伯公司得意之作,暢銷歐美及世界各地。

香格里拉島上的莫爾茲比港要塞岸炮也選用德國克虜伯280毫米長身管炮,一來是這種280毫米岸炮精準度高,射程遠,威力大,二來雙方關係良好,第3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宜。

英制阿姆斯特朗281毫米後膛裝填火炮性能優良,各方面指標都超過克虜伯同類火炮產品,是世界上頂尖火炮之一,缺點就是太貴了,一門火炮可以買德國人的二門半,除了大英帝國很少有國家裝備的起,英制火炮技術屬於世界頂尖,問題就是太貴了,不但火炮價格貴彈藥價格也貴,

炮兵訓練和後勤支撐全都貴。

港口炮臺上

一羣荷蘭軍官正在視察炮臺,“屠夫”亨利上校臉色陰沉的看着空蕩蕩的海灣,遠處隱隱可以看見昆士蘭聯合艦隊的艦艇遊離在岸炮射程之外,將外海嚴密封鎖了。

“上校先生,我們必須加強港口側翼的防護,以防止昆士蘭軍隊突襲搶佔港口,奪取我們花費昂貴代價修築的岸炮陣地,取得堅實的立足點。真要是那樣,他們就可以通過港口源源不斷的輸入援軍,輸入彈藥輜重,和我們打一場不對稱的消耗戰,置我軍於不利境地。”岸炮營長休-格蘭特中校憂心忡忡的說道。

“我理解你的擔憂,中校先生,真是該死……問題是我們缺乏足夠的兵力固守兩個要點。”亨利上校眉頭緊皺,苦思應對之法。

昆士蘭軍隊在香格里拉島戰役中已經證明了強勁實力,絕不是任人拿捏的亞齊王國軍隊。

最新的情報顯示;

率先登陸的是加裡曼丹二師全體官兵,總員額約6500餘人,略高於荷蘭守軍(土著僕從軍下意識的忽略了),戰鬥力不容小覷。

尤其昆士蘭軍隊炮兵特別厲害,其身管液壓復進式95毫米“澳洲小姐火炮”,在香格里拉戰役中打出了赫赫威名,荷蘭皇家海軍也吃足了苦頭,幾次海戰慘敗都源於這種先進火炮,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中口徑火炮,沒有之一。

“港口重要性無與倫比,實在不行的話,只有抽掉桑皮特鎮守軍了。”亨利上校長嘆了一聲,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上校先生,桑皮特鎮只有半個火槍營550名士兵,再抽調的話就成一座空城了。”旁邊的隨從軍官擔心的說道。

“港口必須要守住,最起碼要堅守8個小時以上,指望那些手拿長矛大刀的土著人是靠不住的,必須要靠我們自己。”亨利上校非常清楚港口的重要性,他考慮了一下說道;

“桑皮特鎮深入內陸,只要港口和塞穆達城在我們的手中,像釘子一樣屹立在這裡,敵軍就是佔領了也守不住,至於說種植園主受到的損失,那只有祈禱上帝保佑了。

我決定了;

從桑皮特鎮抽調400名士兵,750名民兵,2600名土著僕從軍馳援港口,重點加強港口防衛。

我們再爲港口留下300名士兵,250名民兵,那麼減去岸炮營,港口的防禦總兵力就達到1700人,我給你們湊齊5千名土著士兵,這股守備力量已經不弱了。

考慮到意外因素,足夠堅守港口12個小時以上,一直等到大軍來援。

雙方合力夾擊,必將能夠將來犯之敵重創。

休-格蘭特中校,你們能夠堅持的時間越長,我們的勝算就越大。”

說到這裡

亨利上校目光緊緊盯着休-格蘭特中校,他不僅是岸炮營長,而且是港口防守指揮官。

港口能否堅守得住,大部分的重擔都壓在休-格蘭特中校身上。

休-格蘭特中校考慮了一下,問道;“上校先生,一旦敵人發起大規模攻擊,我們需要堅守多長時間?”

“12小時以上,你要做好防守18個小時的準備。”

“這……”

休-格蘭特中校猶豫了,他明白“屠夫”亨利是在用港口守軍消耗昆士蘭軍隊的進攻力量,港口與城鎮兩地僅相隔16公里,就是爬二個小時也爬到了。

完全可以想見

昆士蘭軍隊衝出叢林之後必然發動全力猛攻,那可是一整個戰鬥力強悍的師團,在港口地區沒有什麼像樣防禦設施情況下,只能依靠房屋和丘陵地形阻擊敵人,能撐過6個小時就算是奇蹟了。

好死不如賴活着,休格蘭特上校語氣乾澀的說道;“上校先生,我們沒有裝備火炮,而昆士蘭人的炮兵向來犀利無比,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能撐過6個小時已經不容易了,我擔心等不到援軍就已經全體陣亡了。”

重達五六十噸的德制280毫米和239毫米岸炮射界面朝大海,不可能掉過頭來發射,厚厚的混凝土堡壘在西側敵人來襲方向也沒有發射孔。

位於高高山丘上的大口徑岸炮有很大的射擊死角,向下最多隻能到-3度,也就是說進入2.6公里以內就是射擊死角,幾乎無法威脅到來襲敵軍。 wωw▪tt kan▪co

因爲在港口2公里以外,就是濃廕庇日的熱帶雨林,隱藏在雨林沖着敵軍士兵目標無法觀測到,更談不上準確炮擊。

而敵軍士兵衝鋒的話也就是十幾分鍾時間,一旦衝到陣地上,那可就什麼都完了。

港口荷蘭守軍等於抱着金飯碗要飯吃,岸炮營片刻不敢離開炮臺,更不敢調轉炮口打擊熱帶雨林,也不敢把大炮移出混凝土要塞,萬一昆士蘭聯合艦隊從海上來襲呢?

那特麼那就壞菜了,五六十噸的大傢伙裝回去都來不及。

荷蘭守軍的野戰火炮不多,一共只有11門德制95毫米野戰加榴炮,全都留在塞穆達城防禦要塞內,一門火炮都抽不出來。

亨利上校有些不滿的撇了他一眼,語氣森冷的說道;“我給你留了5千名土著炮灰,附近種植園裡你還可以蒐羅到更多,一旦敵軍接近叢林邊緣,可以驅趕土著武士進入叢林中廝殺,爲防守港口爭取時間。

5千不夠那就1萬,就是1萬頭豬,也足夠昆士蘭軍隊殺一段時間了,只要能夠贏得最後勝利,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說到這裡

亨利上校愉快的拍了拍休-格蘭特中校的肩膀,滿懷信心的說道;“相信我中校先生,熱帶雨林中的枝葉茂盛到可怕,土著武士悄悄地接近敵人,往往距離到二三十米才能發現,冷兵器的進攻會送給昆士蘭人一個大驚喜,你只要準備好督戰隊就行了。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我們可以許以重酬,這可以極大的激勵那些愚蠢的土著人戰鬥,反正那些土著武士也拿不到,還有……記得一次投入人數不要太多,分批次投入從各個方向襲擊效果更好。”

“好吧,上校先生,我會按照您所說的去做。”休-格蘭特中校無奈的答應下來。

昆士蘭人得傻到什麼程度纔不設警戒哨, 任由手拿冷兵器的土著人衝到身邊大肆殺戮?

好吧,姑且聽之,姑且信之。

萬一昆士蘭人託大呢?

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反正消耗的是土著人炮灰,死得再多也用不着心疼。

這些土著人就像野外的雜草,割掉了一茬又一茬,算不得什麼。

只要能達到阻滯敵軍進攻的目的,一切就值得了。

考慮到加裡曼丹二師闢道路,速度再快也需要二三天時間,休-格蘭特中校立刻吩咐手下;

“傳港口防禦司令部命令;

周邊所有種植園滿16歲至50歲土著男子,悉數徵召參與港口保衛戰,武器自備,必須於兩日內抵達港口接受編組,任何違反該命令的種植園主按照通敵罪論處,立刻執行。”

“遵命,中校先生。”

殺氣騰騰的命令下達之後,手下軍官立刻跑步離開去執行了。

休-格蘭特中校如今是孤注一擲,不管花費多大的代價,也要拖住昆士蘭人的進攻步伐,爲港口荷蘭守軍贏得一線生機。

第734章形勢驟變第1037章命中貴人第626章驚天反轉第465章金融和出口第635章第822章戰爭進程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509章視察第920章做一次“中行說”又何妨?第928章扶桑人的算盤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380章人口新格局第877章三年彈指一揮間第172章盤點家底四(城市老闆的驚人底蘊)第1099章國策第1008章末日之君也第187章喜訊第962章紅河谷大都市圈合併第109章普利茅斯第823章歸宿第847章一妻十妾第1122章拜訪第442章王牌第818章風景這邊獨好第465章金融和出口第1106章土豪第549章甄別第601章拖拉機有搞頭第98章先娶妻後戀愛第305章不滿聲音第1148章心有餘而力不足第995章維護北美和平第685章風雲動盪的甲午年第1125章到訪比利時第841章欲速則不達第497章遠方的朋友第508章非洲政策第725章五大都市圈第1031章英法首腦密信第1010章家人第114章當紅炸子雞第119章晚餐第267章莫爾茲比前線第1139章蠱惑第489章送上門的大肥羊第706章王儲第811章是否跟進?第967章民族意識覺醒第666章心思第781章人口第198章鞭刑第266章衛戍二師第911章大西洋艦隊的覆滅第121章遊歷歐羅巴第1088章東線潰敗第419章到訪第685章風雲動盪的甲午年第723章《法越西貢條約》第379章澳洲人口分佈新格局第1013章金洋結算法案第442章王牌第168章最忠心的擁護者第295章不一樣的北侖鎮第836章模範牧場第223章炮擊棉蘭港第850章阿拉伯半島形勢第787章要不要發展潛艇?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07章聖安東尼奧城堡第797章驚聞第999章糟糕的英制坦克第972章入籍北方聯邦第769章二倍海軍戰略第411章小插曲第67章萬噸遠洋貨輪第1147章獨立第451章段祺瑞第109章普利茅斯第637章傷心嶺第658章佈局缺失第897章倒黴的“蒙大拿”第981章領土面積第九章大牧場第333章第19章堂口第716章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第358章血染的風采第305章不滿聲音第1038章抱大腿第725章五大都市圈第1114章軍營第465章金融和出口第796章拜訪第22章 打狗棍第879章宣戰第831章就藩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712章平民生活第741章鯤鵬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