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澳洲三大城市

澳洲是典型的移民社會,華人佔據主導地位已經是不可動搖的大趨勢,隨着昆士蘭州人口接近千萬規模,已經漸趨飽和,繼續向南發展成爲急需解決的大問題。

相比較1885年

澳洲總人口(含南方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士州,塔斯馬尼亞州,統計數據不精確只能估計),從1885年的817萬增長到1181萬餘人,增長的主動力依然是昆士蘭州,還有南澳洲和西澳洲。

昆士蘭州人口從615.2萬迅猛增長到971.72萬人,三年時間增長了一半還多,紅河谷市,布里斯班市相繼突破百萬人口規模,松江市突破80萬人口規模,青龍市,北侖市,白虎市突破40萬人口規模,還有一大批城市突破了15萬人口規模,繼續引領整個澳洲的城市發展浪潮,城市規模迅速膨脹擴大,解決了大量人口就業問題。

與此同時

發展的隱患開始呈現,人口飽和出現了明顯的失業問題,大量求職人員聚集在碼頭和城市中,這在向來以勞動力短缺著稱的澳洲是破天荒第一次,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

一些小偷小摸增加了,搗亂社會治安和尋釁滋事案件增加了,搶劫殺人和酗酒鬧事案件增加了,昆士蘭北部甚至出現了很多黑幫和馬匪團體,形成了新的治安隱患。

種種跡象表明;

昆士蘭州就像吃撐了的人一樣,進一步大規模引入移民的潛力漸漸枯竭,需要好好的消化現有過剩勞動力,在更高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爲下一輪發展打好基礎。

因此,在紅堡上層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見,一種認爲應該停下腳步夯實基礎,一種認爲不能停下移民的腳步,應該向更具潛力的南方州發展,在發展中解決南北問題。

這兩種意見分別代表保守派和激進派,在紅堡主人沒有做出最後決定之前,當前放水滿灌的移民政策依然要堅定的執行下去。

澳洲人口結構失衡在1888年表現得更加明顯,其中白人(含英、法、德、美、西、意)後裔數量小幅增長,過了200萬達到202.1萬人,相比較1885年末192.17萬,小幅增加約10萬人。

分析其人口構成,三年來流入總人口21.7萬人,流出激人口達13.3萬人,新出生總人口達19.64萬餘人,減去自然死亡人口呈現小幅增長態勢。

流入白人多爲歐美各國商人,探險者和船員,也有部分來到澳洲尋找機會的淘金者,尤其是因爲澳洲經濟的大發展,來自德國的移民增加數量較多,其次爲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法國人退居第4位。

流出白人多爲9~15歲適齡少年男女,部分賺得第一桶金的白人淘金者,對前景感到失望的農場主和富裕的金礦場主,還有一些尋找不到工作機會的白人投機者,以及一些完成合同返回歐洲的技術人員和家眷。

土著人口持續減少,從1885年末的5萬多人減少到如今的不足3.94萬人,這其中有白人牧場主對土著人口的肆意殺戮,黑礦山及人口販賣等惡性社會問題,昆士蘭州政府在這些問題上反應較爲遲鈍,也是州政府工作明顯的缺憾之一。

1888年,來自東印度羣島移民(未計算婆羅洲年輕婦女)及阿三由增長轉爲減少,從3.91萬人減少到3.66萬人,這是因爲昆士蘭州政府以及南澳州和西澳州收緊了移民政策,出臺了針對該地區移民的歧視性法案,導致移民人口減少。

好吧,昆士蘭敞開懷抱歡迎的只有華裔移民,

其他的嘛……確實還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

從地區人口分佈來看,澳洲本土人口出現明顯的失衡情況;

人口第一大洲昆士蘭州總人口達到971.72萬人,以一己之力碾壓其他5個自治州,工農業經濟產出佔據整個澳洲93.32%,呈現出明顯的工業化社會結構。

經濟發達,人口衆多,社會繁榮,城市建設水平居於世界前列,尤其是規劃的道路交通,市政建設和綠地園林等方面,廣泛汲收中西所長爲己用,形成獨具特色的昆士蘭城市建設體系。

合理而四通八達的下水道設施,綜合汲取了法國巴黎和德國柏林下水設施的優點,形成了昆士蘭注重實用,堅固可靠而暢通的市政下水設施規範,按照城市等級不同,市政下水設施的標準也不同。

合理節約了資源,能夠在更多的城市推廣開來。

歐美城市由於建設較早,城市道路規劃中沒有綠地和城市公園概念,街道普遍狹窄逼隘,沒有可能普遍建設城市綠地。

紅河谷市在世界上率先引入園林城市概念,以美麗整潔的城市園林爲主旨,寓林於城,寓園於城,在城市中處處可以看到綠樹鮮花,高低錯落的建築掩蔭在蔥鬱的綠色之中,顯得臉色宜人,四季如春,成爲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宜居之城。

寬闊的道路設置綠化帶隔離帶,人車分流,左右隔開,所有行人車輛靠右行駛互不干擾,形成完善有序的高效率交通體制。

這一切具有昆士蘭特色的市政發展規範,吸引了歐美很多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論證,分別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有意向政府建言獻策,在本國推廣開來。

在昆士蘭城市中,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整潔。

你能想象得到嗎?

在昆士蘭整潔的街道中看不到屎尿橫流,有一種叫做公共廁所的市政設施遍及大街小巷,有的掩映在綠樹中,有的設置在街道邊,有的設置在大型商店或酒店中,每一棟建築配備足夠的衛生公廁已經成爲建築規範標準。

不允許隨地大小便,不允許隨地吐痰的規定深入人心,那些被抓到罰款的人大多是剛剛移民來不久,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只要被抓到一次,就被罰的痛徹心扉,下次當真長了記性萬萬也不敢犯了。

這在19世紀末的世界城市中,簡直就是特立獨行的奇葩,獨樹一幟。

在當今歐美各大城市中,屎尿橫流算不得什麼大事兒,有可能你走在街頭路邊,兜頭就是一盆屎尿倒下來,淋的滿頭滿臉,臭不可聞。

在偏僻的街巷中

渾身泥污的醉漢倒臥在街頭,還有衣着破舊的小偷,流浪漢和乞丐,再加上沿街拉客的妓女,共同構成了城市的陰暗面。

工業發達的倫敦終年霧霾,一年中倒有大半年看不到晴朗的藍天,駭人聽聞的“開膛手傑克”慘案,就發生在兩個月前。

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間,倫敦東區的白教堂一帶,“開膛手傑克”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兇手至今不知所蹤。

此案經過新聞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在歐美社會引起了普遍的恐慌情緒,尤其是倫敦居民,在晚上甚至不允許自己的妻子女兒出門,以防碰到可怕的開膛手傑克。

倫敦以霧霾出名,巴黎則以屎尿橫流的骯髒環境廣爲人知,在工業發達的費城和底特律,河水被污染的烏黑髮臭,白襯衫穿出去晚上就變成灰的,空氣中瀰漫着煤灰的味道。

相比較美麗宛如花園一般的紅河谷市,孰優孰劣不問可知。

紅河谷市在1885年末,總人口達到103萬,經過近三年的高速發展,截止1888年10月份統計,城市總人口已經達到139.77萬人,繼續穩坐澳洲第一大城市寶座,迅猛發展的勢頭絲毫不減。

自從開通布里斯班河隧道以後,北岸鎮被重新規劃爲北岸區,大船鎮被規劃爲大船區,再加上紅河谷市原本的東區,中區,白溪區,基督區(原基督鎮),形成了6個大區的格局。

新的城市範圍在向北岸發展的同時,繼續向西延伸,跨越白溪的大橋建設了一橋之後,,相繼又立項建設了白溪二橋和白溪三橋,爲城市發展提供更多的腹地。

澳洲第二大城市當屬布里斯班,在1888年10月達到107.6萬人口,利用發達的海港碼頭設施,建設成爲集遠洋運輸,近海運輸和旅客運輸爲一身的國際性中轉樞紐港,製造業,造船業,近海捕撈業和國際貿易蓬勃發展,尤其是教育和醫療最爲出名。

1887年6月,在原本布里斯班護士專科學校和醫學院的基礎上, 合併組建了布里斯班醫科大學,成爲澳洲醫學界的最高學府。

與此同時,近兩年陸續成立了昆士蘭文學院,澳洲理工學院和仁愛教育學院,發展教育的勢頭一發不可遏制。

澳洲第三大城市當屬松江市,紅河谷和布里斯班兩座國際性大都市邁入超百萬人口行列之後,松江市追趕的勢頭極猛。

於1888年10月底的人口統計中,華麗麗的跨過了80萬人口大關,達到了84.7萬人,預計在今後的兩年中必將突破百萬人口大關,成爲第3座人口大超過百萬的新興大都市。

與前面兩座大都市不同,松江市是完全的工業重鎮。

城郊外的工業區裡,密密麻麻的大煙囪噴吐着滾滾黑煙,將原本蔚藍色的天空渲染的霧濛濛的,空氣中瀰漫着濃重的煤灰粉塵味道,氣候環境惡劣的非常快,這是發展中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到了下雨的時候,水流將大片的灰黑色粉塵衝入溝渠中,從市政排水管涌出的是大股大股的黑水,把黃浦江渲染成淺墨色。

製造業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江河湖泊,太湖和黃浦江裡的魚兒成片成片的死去,原本能夠輕鬆抓到數10斤的大魚再也看不到了,個大肥美的椰子蟹數量急劇減少,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原本一隻椰子蟹一個先令就能買到,如今最少要三先令五便士。

隨着工業生產的膨脹性大發展,松江市附近的自然環境在這幾年急劇惡化,原本秀麗的江南園林城市變得霧霾重重,很有可能成爲污染嚴重的第二個白虎市。

第28章 野炊第1116章戰後利益紛爭第150章踢到了鐵板第896章T101的決擇第628章南北戰爭爆發第352章視察柴油發動機廠第1093章佛羅里達共和國第427章帝國疆域第1141章不講武德第116章美麗莊園第323章礦區第112章皇恩浩蕩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555章買個瓦胡島第1077章金字招牌第1035章安個家第65章突破玻璃天花板第1155章9月2日第1055章要參戰了嗎?第234章封鎖莫爾茲比第172章盤點家底四(城市老闆的驚人底蘊)第473章衝突第130章松江水庫第254章松江建設發展會議第202章科欽港第407章曼德海峽第614章論戰第792章實力信心第679章議貨幣第212章好心的李栓柱第648章榮耀第767章幼虎中型坦克第1016章爭吵第401章有序推進第711章市井第290章南行列車(二)第140章深藍鍊金工坊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1024章專心內政第575章邊境摩擦第661章分田地第169章盤點家底第96章宗族祠堂第670章出主意第77章最富有的農場主第1066章分裂三國之首第一章小試牛刀第925章奧馬哈第156章法門寺祭祖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39章月夜天使第861章誅國賊第344章40:1第228章奸細第356章一把沖天大火第723章《法越西貢條約》第1035章安個家第907章布宜諾斯艾利斯前線第48章世界第一座水力發電站第680章朝議第854章陡遇第279章海上拼刺刀第473章衝突第35章奧克蘭見聞第928章扶桑人的算盤第301章誰與爭鋒?第62章帝國陰影第900章隱秘力量第200章帥才第991章快去發電報第538章國內外政壇風雲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163章周全安排第814章超強戰力第369章移民舉措第912章盤點戰後收穫第93章唯血脈論第114章當紅炸子雞第811章是否跟進?第891章實力對比第313章嫡子第240章戰略方向第12章富饒牧場第912章盤點戰後收穫第21章危險來臨第335章第924章東進第752章慢一拍第336章第552章問策第850章阿拉伯半島形勢第1025章難題第635章第957章軍事戰略第1028章凡爾登戰役開始第87章冰火二重天第289章南行列車(一)第811章是否跟進?第494章法國人的關切第1032章無限潛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