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回 多事之秋

第二日,陸英寫了一封奏表,未經有司直接呈給了宮中。如今會稽王把持尚書檯,自己這奏表讓他看到,必然徒勞無功。是以陸英想辦法命人送給了小皇帝。

天子雖年幼,但他身邊自有明理之人,或許能引起重視。

陸英既然在國子學推行了新規,那麼必須要取得朝廷支持。

因此他建議精簡國子學人數,培養文武人才,將來不止通過明經考試選拔,還可有政論詩賦,騎射弓馬等各種途徑。雖然知道希望渺茫,但好歹要試上一試。

幾日後,徐仙民將封存好的學子們策論收集上來,全數交給了陸英閱看。

之所以不用博士講師收文章,而用役吏徐仙民來做,就是不想讓其他人在自己之前看到內容。

徐仙民作爲雜吏,絕不敢私自翻看這些文章。如果他也是朝中權貴的眼線,那陸英只有收拾行李走人了。

但憑會稽王等人的才幹,必不至於先在國子學這等地方部下暗棋。真有這麼厲害的手段,何至於被王孝伯嚇得寢不能安。

陸英擔心宋演留在京師泄露行蹤,便安排他仍去吳郡躲避,等到局勢明朗時再謀進取。

這一日,宮中來使稱太皇太后召見。陸英猜測或許與國子學之事有關,便換上官服隨中官進宮一行。

太皇太后李氏居於崇德宮,離前朝頗遠。陸英隨中官從北門入,又折而東行。到了崇德宮,中官吩咐他在殿外稍候,自行去通稟太皇太后。

過了一刻鐘,中官來宣陸英進殿,囑咐他不可胡言亂語。陸英笑着點頭,放輕腳步邁入殿上。

到了殿內陸英不敢張望,低着頭趨步而前,躬身行禮道:“臣國子祭酒華亭侯陸英,參見太皇太后!”

李氏嗯了一聲,道:“華亭侯,你上的奏本有些主意,哀家覺得不錯!便依你所奏行事吧!省得那些公卿子弟不務正業,整天想着搗亂。”

陸英連忙謝恩,再次躬身施禮。

李氏又道:“聽聞你曾給會稽王遞過一份口供,是殿中少監馮鑑親口招認的。可有此事?”

陸英霍然擡頭瞄了一眼,馬上又低下頭,暗思道:“原來太后是爲了此事將我召來,她想知道什麼呢?我如果據實說出,她會信嗎?畢竟牽涉到她的愛子孫玿,古語云:疏不間親。我說她小兒子與陳妃合謀殺了她大兒子,她豈能信我?”

這李氏雖然膚色很黑,但五官尚算周正,根本不像傳言的那般醜陋。看來是有人刻意醜化皇室,將李太后形容得簡直如張飛一樣。

她見陸英默不作聲,微微不悅道:“陸卿,你儘管如實講來。哀家不是不明是非的人,只想聽實話!”

陸英無奈,只得硬着頭皮將馮鑑所說一字不漏轉述與她。李氏聽罷,呼吸漸漸急促起來,顯然心中十分激動。

但當着陸英的面又不好發作,只得揮揮手道:“哀家知道了,退下吧!”

陸英施禮告退,走到殿外時,方聽得李氏一拍桌案,低吼道:“賤婢,安敢如此!”

陸英心中無奈,看來太皇太后將滿腔怒火都發作在陳太妃身上了。

也難怪,會稽王孫玿畢竟是她親子,總不能爲了一個死去的兒子,再將活兒子殺了抵命。但陳太妃想來離倒黴不遠了。

會稽王任命其驃騎將軍府司馬王茂和爲江州刺史,督江州全境及豫州四郡諸軍事。

豫州本是庾楷的地盤,不知會稽王爲何要分了四個郡給王茂和。

王茂和雖是王國寶的弟弟,但非一母所生,在王孝伯起兵時,又自請解職以待罪。是以躲過一劫,如今反而升官了。

或許是孫元顯爲了分殷仲康的軍權,做出的安排,但恐怕必要惹出亂子來。

陸家送來密報,劉牢之被奪職罷官後,受到王孝伯盛情邀請,去京口做了司馬之職。王孝伯派他東下打擊吳郡楊伯輿。

楊伯輿本是楊丞相之孫,曾任會稽王孫玿的長史,如今母喪丁憂在家。王孝伯起兵時,傳檄三吳,楊伯輿起兵響應,迅速震動了吳郡、義興等地。

後來王國寶被誅,王孝伯罷兵,命楊伯輿也偃旗息鼓,去兵解職。

但他已經在吳郡大行殺戮,誅除了不少異己。哪裡還能停得下來!於是一怒之下,轉頭殺向王孝伯鎮守的京口。

王孝伯派劉牢之率北府軍前去迎戰,楊伯輿潰不成軍,自己不知逃亡至何處去了。

年關將近,陸英這幾日在國子學中安排新課業,準備推行新體制,忙得不亦樂乎。晚上回家還要閱讀學子們寫的策論,看看能否找出幾個真正的有識之士。

三步之內必有芳草,古人誠不欺哉!雖然這些國胄都是紈絝子弟,但好歹也是世家公子,還真有幾人文章寫得不錯。

有的立論大膽,不爲朝廷避諱,有的文采斐然,洋洋灑灑數千字。

陸英反覆閱讀,最終挑出五篇認爲最好的。一篇爲楊元琳之子楊弘所作,一篇爲謝太傅之孫駙馬都尉謝混所爲。還有三篇來自徐羨之、傅亮、王韶之三人之手,他們都不是高官後人,祖上雖名位不低,目下卻漸漸沉沒。

看來,中興家族的重任,未必不能由這幾名少年來完成。

在國子學中與諸位博士商討好了規程,過完春節後便全面推進,陸英終於放下心事,開始考慮將師父李玄陽接到京師來過年。

往年他一人孤零零在山中,也不知道逢年過節吃了多少苦。如今好不容易暫且安定下來,還是將他老人家接過來團圓一下。

陸英找到陸道隆,請他派人去大茅峰迎接師父。陸道隆欣然領命,當日便派出了一隊車馬出發。如今薛勇北上,身邊沒個得力人手,只能麻煩這個叔父做些事了。

晚間,陸英正在打坐調息,忽然窗戶一掀飛入一物。那物事彷彿弩箭激射而入,陸英驚懼間正要躲避,卻見其到了身前突然卸力,盪悠悠地落在地上。

陸英細看時,原來是一塊布條,那布條髒兮兮皺巴巴,上面還寫得有字。

只見破布上以白灰寫道“琳琳有難,速去襄陽”,陸英覽後不由大驚。

看布條顏色紋理,正是天真道人衣袍上取下。但天真道人爲何不進來親口告知,卻要多此一舉呢?什麼難處連他都解決不了,還特意來建鄴請陸英去襄陽一趟。

陸英驚駭疑惑之下,氣息陡然運岔。本來丹田氣過三關達泥丸,再經兩耳頰分道而下,經迎香穴搭鵲橋匯至舌尖,便可與任脈接通,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

如此即完成一個小週天,道家又稱爲水火既濟玉液還丹。

但方纔經此一駭,內息到了迎香、鵲橋猛地凝滯,卻如潮水般倒涌回去。攪得陸英胸腹、丹田翻江倒海,全身經脈如被火炙一般。

他如今內力精深,氣息運轉如電,每一次都澎湃充盈,還從來沒有經過此刻倒流的險境。

他拼盡全力想要使氣息順暢,卻覺經脈中真氣越來越亂走亂竄。試了千百次後終於抵擋不住,陸英喉頭上來一口甜血,腦中瞬間空白無物,向前栽倒在地上。

等他再醒來時,四肢百骸寸寸錐痛,就如遭受了萬針穿體之刑。他想撐着爬起來,微一用力就忍不住悶哼一聲,噗通又摔了下來。

試着調理體內真氣,又立刻遭受先前那種苦楚,別說運轉周天,連一關也闖不過了。

陸英嘆息一聲,只能趴在地上苦笑,自言自語道:“這可比靜女霏煙還要厲害!琳琳……到底遭受了什麼磨難?可憐我這般模樣,還能去得襄陽嗎?”

自怨自艾了一會,想起天真道人又暗暗罵道:“這個老不修,髒道人!好端端進來說句話不行嗎?非要裝神弄鬼嚇我一跳!下次再碰到,絕不給他炙魚吃……”

天明時,戴菊、翠羽兩人進來服侍郎君洗漱,這也是隻有她們兩個才能做的差事。

陸英府上侍婢雖不少,但他並不允許其她人隨意到身邊伺候。尤其是這種鋪牀疊被,洗漱更衣的事情,更只有戴菊、翠羽才能進入臥室。

翠羽見郎君趴在地上,驚叫一聲扔下銅盆,緊邁兩步撲向陸英,用力將他翻了個身,滿面惶急問道:“郎君!郎君,這是怎麼啦?”

陸英擠出一個笑容,輕聲道:“無妨,扶我起來!”

戴菊、翠羽二人強忍着滿眼淚水,一左一右將他扶到了牀上。

戴菊就要去請郎中,翠羽要喊幾個人來照顧。 陸英制止道:“不要緊的,只是岔氣了。待我休息一會就好。”

兩個丫頭手足無措地看着他閉眼喘氣,那個風華絕代的少年人彷彿一下子失了平日的光彩,不禁心如刀絞,憂懼驚恐難以言說。

翠羽給戴菊使個眼色,還是讓她去請郎中來診治一番。自己重新打了盆熱水,用棉布輕輕給郎君擦去額頭的汗水。

陸英坐了半個時辰,漸漸緩了過來。不用意識調動真氣時,體內還算平穩,也沒有那種錐心蝕骨的疼痛。

他撐着牀榻站起來,在室內來回踱了十多步,感覺還能支應。於是不顧翠羽攔阻,換上棉袍大氅,戴上貂皮錦帽,獨自來到前院之中。

皇甫思正在門口焦急張望,似乎是等待郎中到來。陸英令他去將白雲烏牽來,皇甫思急忙上前苦勸。但陸英主意已定,豈是他所能攔。

終於還是陸英這個家主獲勝,跨上了白雲烏,挽起了繮繩就要下山而去。忽然他想起如今內力全無,萬一遇到險情,恐難以應付。

又命翠羽回臥房將神術寶刀取來,掛在鞍韉之旁,這才揚鞭打馬,往西疾奔。

《憶帝京》

小兒也敢稱皇帝!

英雄如煙歸寂。

試看更誰存,留下怎得意?

黃雀還居後,

代北少年起。

本擬待,揚名百世。

又怎奈,早成空計。

千絲萬縷幾多紛緒。

辜負離恨獨自去。

舊主旦夕崩,

奮起刀兵聚。

(第二曲完)

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27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30回 帳中夜話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61回 湯山吟詩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4回 “禹山至寶”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65回 姑蘇城外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65回 姑蘇城外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71回 撫有方夏?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15回 大手印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91回 大狐一弓,馬河內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80回 關中亂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58回 忠義,奸佞?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7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二)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150回 意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