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三個臭皮匠

陸英不知她爲何不悅,左思右想不明所以,只一個人在建鄴城中漫無目的地瞎逛。他一會想起長安城中,不知蒲剛經歷此敗,心中是追悔還是憤怒;一會想起鄴都城外,段垂缺聚起大軍,心裡是復國的快意多些,還是背叛蒲剛的愧疚多些。

不知不覺已經是燈火滿城,星河燦爛,天上銀河璀璨奪目,地上淮水波光粼粼。遊船往來,公子佳麗冬夜賞雪;商賈盈市,東西南北年貨琳琅。

陸英置身市井喧譁間,感慨良多,若是淮水南岸胡馬長驅直入,如今這江左金粉地,不知將是怎生模樣。

雖說滿朝公卿私心爭利,令人氣憤填膺,但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留住萬家燈火寧靜,總算功不唐捐。

陸英正遊目四顧,瞥見岸邊有一名道袍處士,從畫舫上迎下兩位披錦袍鶴氅的中年男子。他認得那名道士正是上清宗玄師許黃民,心中好奇是何人與之在此相會。

定睛看時,望見三人登上河邊一處富麗堂皇的青樓,陸英便悠悠踱步過去,自也隨之上樓來。

這座青樓名曰秦娥居,背水臨街,磚木砌成,三層重檐,軒牖明敞,雕琢精美。在秦淮河畔,也是一等豪奢處。

江左商貿繁華,誕生了以歌舞聲樂爲服務項目的休閒場所。大多綠牆紅瓦,極盡裝飾,文人騷客便將以前稱呼富貴之家美麗小樓的名稱,用來描述這種建築,名之爲青樓。

陸英入內掃了兩眼,尋到許黃民三人進去的房間,便讓堂倌將自己領到其隔壁。言稱等待貴客,先要些美酒,暫時無須歌舞。

陸英一人在房中飲酒,臨窗賞景,聽得隔壁歌舞漸息,觥籌交錯之聲響了一陣。他心知三人即將進入正題,便屏息凝神,靠牆壁靜聽。

聽那許黃民笑道:“侍中大人,貧道前夜得神人託夢,道是當今天子乃文昌梓潼帝君下凡,會稽王乃相宮司祿星君轉世。神人囑咐貧道要盡心輔佐天子與王爺,更要與忠臣股肱勠力同心,共保大吳萬世基業。”

一人驚詫問道:“神人可曾告訴道長,股肱忠臣該爲何人?”

許黃民仍笑道:“神人曰,前朝中書令、安北將軍王獻公文度之子,忠勤恪禮,國之懿親,正爲其人。”

那人大喜道:“當真如此?神人果有此言?”

許黃民道:“千真萬確!”

那人暢懷大笑,讚歎不已。許黃民所說王文度正是這人的先父,他名曰王國寶,官拜輔國將軍、黃門侍中。另一人乃其胞弟王元達,現爲司徒長史。

兄弟兩人諂事會稽王孫玿,排擠正道,黨阿羣小,實爲國賊。王國寶兄弟出身太原王氏,當今天子皇后王法慧便是其遠宗,會稽王妃爲其堂妹。

天子兄弟二人皆娶太原王氏女,但王國寶兄弟不受太傅謝和賞識,在朝中並不得志。王國寶雖然還是太傅的女婿,但謝太傅厭惡他趨炎附勢,人品不端,一直打壓他升遷。

直到兄弟二人攀上了堂妹夫婿這顆大樹,才逐漸升到高位。

王國寶沉吟道:“此事非同小可,定要在廟堂之上公然宣出。若是道長悄然去奏於陛下,陛下定然以爲過矣。即使稟報會稽王,想來王爺也必赧於認可。”

許黃民心中正作此想,否則何必跟他兄弟在此裝神弄鬼,直接去對陛下和王爺言說即可。

如此一來,陛下和王爺怎麼好意思逢人便說,朕乃文昌帝君下凡,寡人乃司祿星君轉世。旁人還道聖上兄弟二人中邪了。

必須要由他人之口說出,而且必須要使大家都深信不疑,才能達到目的。

許黃民道:“侍中大人所言極是!貧道深知陛下謙遜謹慎,若奏於私室,陛下定要制止這駭俗之言。不知大人可有良策,貧道若能於朝堂之上,大臣之間公佈此言,則陛下與王爺定然大喜,於大人豈非一樁功勞?”

國寶之弟王元達思索一陣,言道:“臘月二十日正是陛下誕辰,何不趁萬壽節時,在大司馬門前做一場萬壽祈福法會,屆時道長可上承天意,宣讀神旨,還有誰敢質疑?”

王國寶擊掌讚道:“妙!元達此言妙極!我明日便稟告王爺,籌備萬壽祈福大會。”

許黃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心中也痛快非常,三人開懷暢飲,更深方歸。

陸英在隔壁聽他們織構甘言蜜語,一心媚主,挖空心思希旨求進,不禁反感作嘔。國有此等諂媚佞臣,何患不亡?

該當想個法子,攪了他們所謂的萬壽祈福法會纔是。當下也沒心思再聽,結過酒錢離開青樓。

此時天晚,也不方便再去太傅府打擾,陸英尋了一個僻靜處,打坐調息,就這樣捱了一夜。他勤修天真道人含章拳,如今體魄內息不知上了多少重樓,這點寒冷對他而言自不算什麼。

天明後,陸英在街市吃了碗羊肉湯餅,頓時渾身冒汗,肚腹中暖烘烘的。他買了些臘肉、雞鴨、葡萄酒等貨食,踱步來到朱府,想拜會一下朱家人。

進入府中,朱琳琳、朱孚熱情相迎,與他奉茶閒敘。朱琳琳十四五歲的少女,早忘了昨日的不快,此時言笑晏晏,三人相談甚歡。坐了半日,陸英告辭離去,又至太傅府中。

李玄陽見到陸英笑問道:“華亭,昨夜去何處快活了?你在建鄴城中有甚親朋故舊,竟一夜未歸?”

陸英答道:“昨夜我在秦娥居遇見一位老鄰居,便去討了杯酒喝。 ”

李玄陽疑惑未解,陸英便將許黃民與王國寶兄弟之事大略講了一遍。

李玄陽笑道:“他上清宗願意捧人臭腳,你又何必摻和其中?隨他什麼天帝下屆,終歸是要吃五穀雜糧,飢寒了要生病,煩惱了會痛苦,理他們作甚!”陸英無奈,只能對以苦笑。

李玄陽又道:“聽聞今日宮中下了中旨,拜楊逸少之子楊子敬爲中書令,還加駙馬都尉,命他休妻,尚餘姚長公主。這公主才棄荊州桓氏,便要嫁入楊家,嘿嘿,倒是佔盡風光。”

陸英道:“可惜楊子敬當世才子,遇到了帝女垂青,卻要休妻再娶,人生無奈事大抵如此。”

李玄陽道:“如今的楊家,雖說朝中並無要職,但根脈深厚,子孫蕃息,尤其在會稽郡枝葉茂盛,田園山澤姿產豐饒。皇帝這是要扶起楊家,再立一根大柱不成?”

陸英卻不這般想,恐怕召楊子敬入京除授新職,是謝太傅爲了制衡會稽王一黨,做的鋪墊。

之前因爲太傅之女與楊家長公子楊元琳離婚一事,楊謝兩家交惡,太傅一直排擠楊元琳,到數月前纔給了個秘書監的職位。

現在太傅已決意避位,便想扶起楊子敬,與謝家衆子侄一同對抗太原王氏的咄咄逼人。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楊子敬雪天吟詩,遇到了長公主,陛下要楊子敬尚公主,做駙馬,那麼楊子敬到時是幫謝家還是幫皇家就不可知了。

這些心思,陸英不願對師傅言明,因李玄陽一直敬重倚護謝太傅,對謝太傅不尊重的話,最好休提。

第55回 萬壽節第58回 忠義,奸佞?第77回 胡作非爲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5回 大手印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27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14回 “禹山至寶”第93回 月下閒話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68回 長生教主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47回 風雨欲來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4回 “禹山至寶”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10回 鋼刀怒斬單于頭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27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50回 臘日第171回 救人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10回 鋼刀怒斬單于頭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55回 萬壽節第45回 雲夢之澤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77回 明月賦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128回 蘇院長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62回 土豪刁氏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