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回 王家二公子

下午陸英出宮,沿秦淮河漫步,遊賞春光,聊遣胸中孤悶。走到清溪橋時,見岸邊停靠一葉扁舟,舟上有一逸士,並不上岸,卻坐在船頭撫琴。陸英駐足聆聽,不覺忘情。

卻聽那人身邊一客說道:“子猷,岸上行過之人便是桓江州。”

陸英回頭見有一位年過半百的官員,未着朝服,寬衣博袖,騎着駿馬,身後跟從十數親衛,正由東往西經過。聽那人所說,該當便是辭去江州刺史之位的桓伊子了。

被稱爲子猷的人對侍從說道:“你去請子野兄來,爲我吹笛一曲。”

原來桓伊子擅長吹奏竹笛,天下聞名,這舟中之人乃是楊逸少之子,楊子敬兄長楊子猷,喜愛音律,猶擅撫琴。

楊子猷生性放達,不喜爲官,只到處遊蕩,如今居住在會稽郡,今日剛剛來建鄴,專爲探視其弟楊子敬。

侍從跑到桓伊子馬前,將主人話語告知。桓伊子聽說是楊子猷,立刻下馬取笛,來到岸邊,坐在堤岸之上,吹起曲子。

楊子猷並未出言,只靜靜聽着樂曲。一曲終了,桓伊子又吹了兩首小調。起身揚長而去,也未與楊子猷寒暄半句。陸英心內讚歎,當真名士風度,豪放不羈!

從始至終,二人雖未有片言隻字的交流。但桓伊子上馬後,楊子猷撫琴奏流水之樂,其聲激亢清越,大有酬答知音之感。陸英微笑着繼續往前走,如此名士,俗禮客套毫無必要。

朱琳琳堅決不願同葉奚遊玩,陸英無奈,便不提此議。過了幾日,聽聞葉奚已離京返回江陵。而王元達與範寧也去尋陽、豫章赴任。

會稽王孫玿提拔伶人趙牙爲魏郡太守,酬賞他造園之功。任捕盜吏出身的茹千秋爲驃騎大將軍諮議參軍,專門行賣官鬻爵之事。

孫玿每日醉酒享樂,將政事都交由王國寶處理。皇帝迫於李太后面子,也聽之任之。兄弟二人皆沉溺酒色,崇信佛教,京中到處建起寺廟佛殿。

這一日,陸英與朱琳琳無事在城外踏青,來到一處莊園,裡邊植有數畝竹林,青翠靜謐,勁秀挺拔。他二人正在籬笆外踱步,忽聽得園中有爭吵之聲。

陸英快走兩步上前看時,竟然是前幾日在岸邊撫琴的楊子猷。楊子猷要從裡出來,園丁不許,關上院門,定要請他上廳與主人共飲幾杯。

陸英看得好笑,這請客的也太霸道了,客人要走竟然關起門來強留。正在他二人笑語時,裡邊走出一位十七八歲的公子哥,寬袍大袖,學名士做派,手中拿着麈尾,長得略胖,身材高大,只是那面目實在令人無法與名士風度聯想在一起。

只見他滿臉痘疙瘩,方面闊口,鼻子扁寬,頭戴逍遙巾,腳踩木屐,身穿舊棉袍,怎麼看都不協調。

這人來到門口,一揮麈尾,傲然道:“子猷先生,我邀你來我竹林賞玩,卻爲何只看竹子不看主人,一言不發就要離去嗎?”

陸英對朱琳琳笑着道:“這位子猷先生偏偏這般做派,不管是誰,他不想說話就一言不奉,別說這小哥,便是當朝公卿也毫不留情。”

朱琳琳奇道:“你認得他?這子猷先生是何人?”

陸英正要回答,那公子哥聽到二人說話,轉頭看時,見陸英瀟灑英俊,朱琳琳美貌出衆,當即大喜道:

“二位客人,既來了我王家竹園,何必在外徘徊!請入內一敘,正可與名聞天下的子猷先生小酌幾杯。”

楊子猷此時見他還有幾分霸道不講理的勁頭,

心下暗合脾氣,便輕微點頭,徑自往園中廳上走去。

姓王的公子對陸英二人說了一句,二位快請進,便忙跟在楊子猷後面,一時忘了名士風度要從容不迫。陸英有心結實楊子猷,便應了他的請求,也入園中暫坐。

入得廳堂,互相介紹寒暄畢,方知這公子乃是王國寶的二兒子,名叫王仲玠。仰慕楊子猷之名,知他平生最愛竹子,特邀請來竹園賞玩。

誰知楊子猷一來徑奔竹林,賞玩罷,就要離開,從頭到尾把坐在廳中等候的王仲玠視爲無物。王公子見他要走,忙命人關上門,強留他少坐片刻,後來忍不住又親自下堂相請。

楊子猷一直沉默寡言,毫不給衆人情面。陸英見場面尷尬,主動對楊子猷道:

“子猷兄,前幾日在秦淮河畔偶然得聞琴音,使人流連忘歸,陶然沉醉。在下與子敬兄也有淺交,久仰兄之大名,今日藉此間美酒,敬子猷兄一杯,請!”說罷,一仰而盡,笑望着楊子猷。

楊子猷見他語聲清和,言辭有節,開口道:“華亭可是新做治書殿中侍郎的陸郎?不知君以爲,當今之朝野何人爲善,何人爲不善?”

陸英被他這直白一問驚得心中大震,但轉念又想,君子坦蕩蕩,何必諱人之過,便從容答道:

“如今吳國朝中正直之士,當數王孝伯、範武子,還有已故的陸祖言,可惜範武子已出爲豫章太守,陸祖言亦離奇薨逝。剩下的大多是趨炎附勢之徒,見風使舵之輩。

“不善者,天下早有公論,當屬這位王公子之父與叔,王國寶兄弟,諂媚宗王,惑亂朝綱,可稱國賊。”

王仲玠聞言氣的七孔生煙,騰地站起,指着陸英罵道:“你這賊道士,竟敢口出穢言,公然污辱大臣之名,你有什麼資格在此說三道四?真以爲當了個狗屁侍郎就有免死金牌了,我看你活膩了吧!”

楊子猷一怔,也沒想到這陸英竟然如此敢言,當真令人刮目相看。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開懷笑道:

“痛快,痛快!今日結實陸郎,不枉此行。走,我與你另尋佳處痛飲千杯,此處污穢之所,豈是君子棲身之地。”說罷,拉着陸英頭也不回地向外就走。

王仲玠見二人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更加羞惱, 愣在原地半天憋不出一個字來。朱琳琳跟隨他二人來到園外,笑着回頭看了一眼竹園,說道:

“可惜了這許多翠竹,長在這般地界。”楊子猷狂笑不已,對其大讚。

王仲玠追出堂外,忍着怒意對朱琳琳柔聲道:“這位女郎,請問貴姓芳名,在下有空定當上門拜訪!”

朱琳琳輕蔑看了看他,冷哼一聲,三人結伴離去。王仲玠望見她那孤高冷傲的回眸一瞥,更加如失了魂魄一般,呆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陸英三人離了王園,來到秦淮河上,尋一畫舫飲酒暢談,楊子猷喜愛音律,醉後索琴便彈。陸英有感於懷,也拿了管竹笛和着節拍吹奏。

雖沒有桓伊子吹得婉轉悠揚,但勝在氣息綿密,心無雜念,倒也不輸楊子猷琴聲。朱琳琳開喉唱古人之詞,三人配合無間,大有遇知音之感。如此歡聚了一日,直到夜深方各自歸家。

其後數日,王仲玠打聽到朱琳琳家世,每天去朱府腆着臉拜見。朱琳琳不厭其煩,躲出外面他也能跟來,不管去哪,身後總有王仲玠如影隨形。陸英見他並無不軌行爲,極力討好朱琳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還真拿他沒辦法。

轉眼已是暮春三月,這一日朱琳琳找到陸英,說聽人言吳郡、會稽山水秀美,春色宜人,欲與陸英同往一遊。陸英欣然同意,二人結伴,也不帶僕役婢女,輕裝騎馬便踏上路途。

陸英與朱琳琳先向南再往東,經過義興郡,泛舟太湖,飽覽山川美景。又到了吳郡吳縣各處名勝遊玩,江南春景令人身心俱醉。

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65回 姑蘇城外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58回 忠義,奸佞?第58回 忠義,奸佞?第55回 萬壽節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28回 蘇院長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93回 月下閒話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22回 長安揚波樓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128回 蘇院長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128回 蘇院長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50回 意外來客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65回 姑蘇城外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62回 土豪刁氏第2回 華亭由來,湯山別業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65回 姑蘇城外第85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