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命如草

鍾離縣 縣衙

連日大雨,天剛剛放晴,地上一片泥濘。一羣矇頭垢面,衣衫襤褸的人踩在泥水裡,望向縣衙的方向。

鍾離縣縣尹李子善身着官衣,雙手抄在一起搭在腹前,看着眼前亂糟糟的人羣,高聲說道:“衆位鄉鄰,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縣衙前聚集了不下千人,李子善的話根本無法傳遞很遠;後面人羣嘈雜依舊,根本無法聽到,人們煩躁的踮起腳、伸長脖子、豎起耳朵,還不忘向旁邊人打聽縣尹在講什麼。

李子善見此情景,十分無奈,轉頭對旁邊的衙役道:“鳴鑼三聲!”

咣咣咣三聲銅鑼響後,人羣慢慢安靜下來。

李子善抱拳行禮,道:“各位鄉鄰,各位鄉鄰,先聽我一言,有話大家稍後再敘。咳咳,近年來災禍不斷,河患不絕,鄉親們生活難以爲繼。本官代陛下司牧一方,眼見治下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幼兒嗷嗷待哺,號呼不絕;本官也是焦慮萬分,難以安枕那!然奈若何!只好四處奔走,向本縣各位開明鄉紳籌借若干,好讓大家有口飯吃。雖不及飽腹,也不至於讓衆鄉親們餓死。但這個辦法也只能是紓困一時,不是長久的辦法。”說完擡起衣袖擦了擦眼睛。

李子善擡高聲音,向上拱了拱手,繼續說道:“現在好啦!現在好啦!朝廷體恤民情,不忍鄉親們再受苦難,有了辦法啦。什麼辦法呢!那就是既要解決河患,又要讓鄉親們有飯吃。”

話音剛落,眼看着吵吵聲又起,李子善急忙雙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不要吵鬧,繼續說道:“知道鄉親們有疑問,可能會說治理河患不是一天半日能解決的,可是一天兩天不吃飯不行。朝廷已經替鄉親們想到了解決辦法,辦法就是以工代賑。嗯嗯,怎麼個以工代賑呢?就是說啊,通過做工換取糧米。爲什麼要這麼做呢?鄉親們知道啊,大家之所以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究其原因是大雨不斷,河水暴漲,沖毀田地房屋所致啊。因此,只有疏浚河道,賑糧才能運過來,大家纔有飯吃;也只有疏浚河道,纔可以讓大水退去,再抓緊補種秧苗,到了秋天就有了收成。這樣鄉親們不用再離鄉土,四處乞討過活。”

這番話一下子說到災民的心裡,頓時羣情激動,只要有活的希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子善見又嘈亂起來,趕緊示意安靜,繼續說道:“朝廷下察民情,知道我們遭了災受了難,所以纔有以工代賑的旨意,並且還規定凡參加以工代賑的,青壯勞力每天每人粟米一斤,半勞力每人每天半斤。”

李子善話音剛落,下面人立刻炸了鍋,各種罵聲不絕。

離李子善比較近的一條漢子,指着李子善罵道:“平時幹莊稼活一天要斤半米才勉強夠,修河這樣要花大力的活纔給一斤,還是粟米;這比黑了心的地主老財還黑啊!朝廷發的糧食肯定是被你們這些狗官貪了。還口口聲聲說爲我們好,好你個姥姥~!呸~”狠狠的朝李子善吐了口痰。

李子善又高聲喊道:“靜一靜,靜一靜!”聲音立刻被各種怒罵的聲音淹沒,李子善無奈的抄起手,等候人羣安靜下來。

旁邊的縣丞、主簙、衙役們都緊張起來,一旦造成騷亂,縣衙的十幾個人可無法阻擋住這羣災民的衝擊。

正在衆人喧鬧之時,一名騎馬的官員帶着一隊兵士——爲首的官員騎着一匹紅棕馬,頭戴寶頂金鉢笠,身穿質孫服,腰上掛着環刀;兵士大概有兩百來人,從城門向縣衙快速開來。。

人馬很快來到縣衙前喧鬧的人羣后面,騎馬之人帶住戰馬,左手舉刀,高聲喝到:“圍起來!”

說罷,又帶着十來人的侍衛打馬繞到衙門前,翻身下馬,大刀闊步的走到縣尹面前。

李子善看到來人,急忙躬身施禮,說道:“不知是督官到了!”

督官一擺手,對李子善說道:“事情辦的怎麼樣了,本督官趁天晴,還要把人帶走。”

李子善無奈的對督官說道:“剛剛宣佈了朝廷的旨意,這不,督官大人就到了。”

督官看了看吵鬧的人羣,問道:“怎麼回事?這般亂糟糟的。”

李子善答道:“是百姓不滿朝廷以工代賑的旨意,故此才吵鬧起來。下官想着等百姓靜下來,再行規勸。”

督官氣憤的說道;“這幫南蠻,真是不知好歹。”

督官在臺階上踱了兩步,衝着人羣大聲喊道:“收聲!”

督官的聲音比縣尹李子善的聲音要大多了,先從前面慢慢向後,人羣逐漸安靜了下來。

督官對着面前不遠處的一個百姓問道:“你爲甚對朝廷旨意不滿,說!”

那人哆嗦着施禮道:“督官,朝廷以工代賑,青壯勞力每天每人只有粟米一斤,半勞力減半,修河是大力活,這點糧食哪,哪裡能夠呀!”

督官說道:“誰說的,朝廷旨意是青壯八兩,半勞力四兩,縣尹說錯了!”

李子善接口說道:“督官,這,這……?”

督官一擺手,阻止了李子善繼續往下說。

旁邊一個壯漢說道:“八兩?俺一頓都吃不飽啊!俺不幹!愛誰去幹誰幹!”

督官對壯漢說道:“你敢違抗朝廷!來人,殺了!”

旁邊侍衛聽令立刻搭弓射箭,正命中壯漢左胸;壯漢一聲慘叫,痛苦倒地,掙扎了幾下,氣絕而亡。

周圍靜的嚇人,百姓眼裡冒着怒火,狠狠地盯着督官。

督官說道;“聽令!反抗者,殺;擾亂者,殺!”周圍兵士應聲稱令。

人羣中突然有人喊道:“沒法活了,怎麼都是死,反了,反了!”

話如熱油入水,人羣立刻轟然炸開,向四周警戒的兵士奔去,只有少數人向縣衙衝來。

臺階上的李子善、縣丞等一干衆人大驚失色,戰戰兢兢的向後退縮。

督官對周邊的侍衛說道:”殺!”

衆侍衛抽刀而出,百姓們剛衝了幾步,見到侍衛拿着刀撲過來,立刻沒有了剛纔要反的勇氣,急忙停住腳步向後退縮,轉身就跑。

衆侍衛衝到百姓的背後,揮刀便砍,慘叫四起,不絕於耳。

四周本要奪取警戒兵士武器的百姓,聽到衙門前不斷的慘叫,立刻慌亂起來;忘記了奪取兵器,而是向四周逃散開來。

人羣中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嚇得驚慌失措,滿臉汗水;嘴裡胡亂的叫着叔,叔;哆哆嗦嗦的拉着一個漢子跟着往前跑。

小孩名叫鍾四,因朝廷規定漢人不允許有名,其在家行四,所以取名叫鍾四。

因家裡發水災,淹死了爹孃和二哥,又餓死了大哥和三哥。是大哥把最後一口吃的留給鍾四,這才勉強活了下來。本想是跟着同村的叔叔來縣城討點吃的,沒想到遇到了今天官兵捕殺百姓。

從小生活在農村的鐘四哪裡見過這般陣仗,立刻嚇得驚慌失措,無所適從,心裡下意識覺得,只要叔叔在就好;慌亂中鍾四拉着叔叔的手跟着亂跑。

上千人的百姓被衝擊的四散逃串,兵士在後面四處追殺,整個縣城亂做一團。家家掩門閉戶,以免遭受無妄之災。

隨着家家關門閉戶,人羣只能順着街道四處逃竄。追殺的兵士只要見到街道有人,二話不說,就立刻無差別捕殺。

有一個兵士追着一羣人跑的;也有四五個兵士一起圍殺的。

看來只要督官不收令,這羣百姓斷無活路可走。

鍾四牽着他叔叔的手跟着只顧的跑,周圍慘叫聲不絕於耳。

突然鍾四撞到他叔叔的背上,擡眼一看前面不遠處是城門,城門處兩名兵士正在斬殺試圖逃出城的百姓。後面又有三名兵士正沿途殺過來,鍾四哆嗦的緊緊抱住叔叔的胳膊,不知所措。

不知誰喊道往前跑啊。前面的人轟的一聲繼續朝城門洞衝去。鍾四隻覺得身體往前一衝,迷迷糊糊的只顧牽着手往前,又被帶着跑了起來。

隨着衆人剛衝到城門,鍾四突然覺得臉上一熱,好像有什麼東西遮住了眼睛。慌亂中不及細想,鍾四騰出一隻手抹了一把眼睛,能看得到東西了,繼續抱着胳膊繼續扎着頭向前跑。

不知道跑了多久,鍾四腦子裡亂哄哄的聲音沒有了,慘叫聲沒有了,後面的追殺聲也聽不到了,這才慢慢的停下來。

鍾四停住腳向後看,後面已經沒有了人。嘴裡連忙喊叔~叔~叔~,見沒人應答,轉頭向前一看也空無一人。

鍾四連忙低頭,手裡抱着的只是一節斷臂;斷臂頂端還滲着血,哪裡還有什麼叔叔。

鍾四嚇得連忙扔掉手裡的斷臂,怔怔的看着泥水裡躺着的半截胳膊,大腦一片空白。

不知過了多久,鍾四緩過神來,向四周一看天已大黑;已經想不起具體發生了什麼,腦子裡好像只有跟着叔叔跑,跑,跑。

而如今,叔叔蹤跡全無,生死不知,看着黑乎乎的天,鍾四也不知道這是哪裡。

突然天空一道閃電劃過,藉着亮光鍾四看到自己站在一條路的中間,兩側是雜亂的樹,樹葉早被災民擼下來吃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

天空又下起雨來,鍾四擡頭看向天空,雨水拍打在臉上,想道:“自己怎麼辦,自己要去哪兒?”

在雨裡淋了一陣,冷雨澆在身上,腦子逐漸清醒過來,鍾四決定先往前走,找個地方躲避一下,等雨停了再做打算。

鍾四摸索着撿起腳下也不知道是自己叔叔的還是別人的半截手臂,藉着閃電的亮光,走到路邊的一棵樹下,用手刨了一個坑把半截手臂埋了。

鍾四回到路上,踉踉蹌蹌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閃電過後,前面是無盡的黑暗,後面也是無盡的黑暗。

第七十五章 恩情難忘第七十四章 再回東樓第七十八章 依依惜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帳內談話第七十四章 再回東樓第八十九章 城頭閒話第七十七章 更進一步第四十六章 激戰小鎮第五十二章 山道之戰第三十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六十章 有限動作第二十八章 江南首富第六十三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三十三章 知向何方第九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宮驚變第二十八章 江南首富第一百三十一章 門庭若市第二十九章 俗家弟子第二十章 節外生枝第八十九章 城頭閒話第九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駒鹽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帳內談話第九十四章 最後撤離第五十六章 驚天秘聞第六十六章 初入濠州第五十五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四十九章 昨日之事第八十八章 決意守城第三章 生機不絕第一百五十九章 迷霧重重第七十五章 恩情難忘第五十五章 路在何方第十八章 高麗來使第四章 一線天機第五十八章 偶遇重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帳內談話第七章 湖畔風雲第六十一章 女子別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六章 再臨世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假意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鍵人物第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五十六章 劍指東南第八十八章 決意守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知向何方第一百三十六章 秘密會見第二十五章 再訪吳府第十四章 互認姐弟第十七章 名傳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明宣天下第七十一章 知難而上第八十章 事難兩全第四十三章 活命第一第八十六章 誤會難消第一百零二章 最終結果第一百二十六章 循序善誘第二十七章 諄諄教誨第一百三十四章 變局之下第三十四章 大智若愚第一百五十五章 表象之下第九十一章 守城之戰第二十四章 危機重重第五十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四章 再回東樓第一百二十八章 海上談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駒鹽場第四十八章 黑夜襲殺第八十九章 城頭閒話第七十八章 依依惜別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無旁騖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博弈第三十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甫抵之初第四十七章 就糧於敵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八章 黑夜襲殺第十四章 互認姐弟第五十六章 驚天秘聞第五十六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零四章 收兵三千第八十五章 馳援徐州第三十七章 牀下有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一目標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三十六章 伺機而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身前往第一百六十二章 帳內談話第五十六章 驚天秘聞第七十九章 合二爲一第二十二章 引而不發第四十三章 活命第一第一百二十章 反叛理由第一百二十八章 海上談心第二十九章 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