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驚爆秘聞

“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應天府城破的消息傳到了皇城之內,仁宗趙斌詢問羣臣的意見,結果投降派和主戰派的官員們各執一詞,吵做一團,將一個本該嚴肅莊重的垂拱殿給吵吵成了菜市場。

就在這個時候,聽聞局勢已經糜爛至此的太后劉娥,也在師師的攙扶之下來到了大殿之中,直言罵起了趙剛和那些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們。

攝於太后的威勢,衆位大臣不敢吱聲,全都匍匐在地,大禮參拜起來。

面對羣臣的跪拜,劉娥卻並不領情,而是毫不理會,徑直走到了龍椅旁,很是擔憂的看着自己的兒子。

“兒臣見過母后!”

趙斌看到老媽、老婆全都過來,十分忐忑的給母親行了一禮,不知道她會對自己說些什麼過激的話,心情非常的緊張。

“唉,皇兒,既然你現在已經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就決不能輕言放棄!要知道不管你抵抗或是不抵抗,趙剛那個畜生一旦得勢,都不可能放過你,所以這朝堂之上,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唯獨只有你,是不能夠投降的!”

到了這個時候,劉娥也不忍心苛責自己這個兒子,而是將殘酷的事實擺在他的面前,幫助他堅定那動搖的信心。

“太后娘娘,寧王殿下畢竟也是先帝所處,您這樣當衆辱罵,怕是有些不妥吧?況且再怎麼說,皇上和寧王都是兄弟,雖然帝位之爭古已有之,想必念及兄弟之情,他也不會痛下殺手的!”

只不過聽到這番話,反應過來的羣臣有些不樂意了,御史臺曾鞏知道這個時候要靠自己出言直諫了,當即斟酌了一下詞語,再次跨步而出,代表衆人向着這位威名赫赫的太后進言。

劉娥看了他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也不着惱,而是自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了旁邊的老太監,

“哀家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不管誰做皇帝,你們的官位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所以抵不抵抗的也無所謂。事已至此,本來這個秘密哀家受先帝囑託,是準備爛在肚子裡,帶進棺材的,可是目前的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說的地步,劉公公,就麻煩你念給他們聽聽吧!”

“謹遵娘娘懿旨!”

劉善堂很恭謹的接過書信,將拂塵甩到身後,展開信紙後大聲念道,

“寫下這封信時,朕已知時日無多,然身後之事終歸是難以放下,故在此說明情況,希望衆朝臣能夠輔佐澤世,保證大宋江山的穩定。至於寧王趙剛,並非朕之親身骨肉,乃是晉王之後,況且其人生性陰狠殘暴,若其得勢,絕非社稷之福……”

老太監念信的聲音雖然很大,但也沒有到扯着嗓子喊的程度,可其中的內容聽在衆人的耳中卻是如萬鈞雷霆從天而降,劇烈的轟鳴振聾發聵。

“什麼,寧王竟然不是先帝之子?”

“難怪先帝一直不喜歡他,還不顧大家的反對,執意傳位給了當今聖上!”

“我說先帝怎麼冊封一位民女爲長公主,原來那位長公主是真正的皇家血脈啊!”

“那位寧王隱藏的好深啊,老夫幾乎都被他給騙過去了!”

“如此說來,要是寧王得了勢,皇上的安危還真的不好說了!”

真宗臨終前所寫的內容,將趙剛和湘雲掉包的事交代的清清楚楚,聽的衆位大臣們唏噓不已,終於知道了寧王爲什麼起兵,先帝又爲什麼傳位於仁宗的隱秘。

如此一來,寧王趙剛的身份從兄弟的帝位之爭,變成了徹徹底底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投降的說法在這個時候也銷聲匿跡了。

國子監祭酒晏殊聽完老太監的誦讀,眉頭緊鎖思索了片刻,抱拳向着太后娘娘施禮道,

“娘娘勿怪,此事事關重大,微臣想要借閱先帝手書的遺信,還請娘娘恩准!”

“這有何不可,劉公公,將先帝的書信傳與各位大人閱覽,看看哀家所言是否屬實!”

事情本就是真實存在的現實,劉娥沒有什麼好心虛的,很痛快的同意了晏殊的請求。

於是衆人相互傳閱,從那蒼勁有力的筆跡上看,那絕對是真宗趙恆的親筆所書,比真金還真。

主戰派的王安石和曹瑋等人自是興奮異常,直呼蒼天有眼,將寧王的身世公佈於衆,使得天下人共逐之。

這也讓那些猶疑着是否偷偷跑去投降的一些官員們稍微打消了疑慮,準備暫時站在皇上這一邊,一同對抗寧王叛軍。

“好,既然如此,那投降一事便休要再提,若有言之者,作叛國論處!至於抵擋趙剛的大軍,哀家一介女流之輩,確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左相,你是文官之首,一切的軍需物資,哀家就交給你了!”

見真宗的遺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劉娥一鼓作氣,臨時做着站前的安排。

王安石一聽太后將如此生死攸關的重任交在自己手中,頓生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觸,忙抱拳應下,鄭重的做了保證。

後勤保障安頓好後,劉娥挨個的從大臣們的臉上掃過,終於停留在了一處地方,

“曹尚書,如今李帥去了北地,汴京城中的文官武將以你最能打,哀家希望卿家能擔負起守衛京師的重擔,不求擊潰叛軍,只要能堅持到援軍的到來,便是最大的勝利!”

“太后娘娘請放心,微臣一定誓死守住汴京城,將寧王的叛軍擋於城門之外,令其不得寸進!”

雖然事起倉促,但曹瑋對於自己這段時間操練的禁軍還是有些信心,單論守城的話,他還是自覺沒有什麼問題,當下也是信誓旦旦的立下軍令狀,神情很是決然。

見士氣可用,劉娥接連說了兩個好字,這才又寬慰了趙斌幾句,施施然的跨出垂拱殿,迴避到了幕後。

因爲戰事的糜爛,仁宗已經許久沒有回去後宮,師師原本有許多話想和他說,奈何見局勢緊張,知道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也只得將那些話壓在心底,只是深情的望了一眼自己的夫君,便道了個萬福,陪同太后一起回了後宮。

“衆位愛卿,正如母后所說,局勢確實已經到了危如累卵的時刻,但自古邪不能勝正,朕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守住京師,擊退叛軍,還大宋一個朗朗乾坤!”

經過劉娥的寬慰,趙斌也是重拾信心,尤其是師師臨走時的那個眼神,更是給了他極大的鼓舞,讓他心生愧疚之時,也迸發出強烈的求勝**,瞬間便是一拍龍椅,做起了站前總動員。

於是,在寧王的大軍在陳留有條不紊的安營紮寨的同時,汴京城這邊也同樣準備着守城用的物資材料,雙方還未接觸,便已經各自開始了戰鬥前的摩拳擦掌。

這一日晴空萬里,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只是太陽光照在那兵甲矛戈之上,反射出刺眼的寒光,更是加劇了這種滔天的殺氣。

汴京城南門外,寧王率領大軍,列好陣勢,便緩緩的來到了城門之下,朝着城門樓上的人影眺望。

城樓之上,仁宗親自登場,同樣目光炯炯的望着遠處的大哥,只是他的手已經握成了拳頭,身體不自主的顫抖起來。

寧王則是一點都不在乎,騎着馬越衆而出,緩緩的來到城門口一箭之地,身旁僅有大將呼延贊和雷豹護衛,可謂是膽大到了極點。

“大膽逆賊,見了皇上爲何不下馬跪拜?”

城牆之上,見寧王親自前來,想要打開城門,將其生擒活捉的曹瑋卻被仁宗阻止了行動,只好憋屈在心中,大聲的對着下面吼道。

“皇上,微臣甲冑在身,不便行禮,還請勿怪!不過孤王觀皇上氣色不佳,想必是被身邊的這些歹人挾持,身不由己。不過還請皇上放心,孤必會攻破城池,屠滅所有奸佞,救皇上於水火之中!”

一路勢如破竹的汴京城下,早已自信心爆棚的趙剛也是收起了之前謙遜有禮的形象,露出了深藏已久的獠牙,望着那個城樓上的皇帝邪笑着,眼神中充滿了輕蔑。

看到對方藐視的眼神,趙斌深吸一口氣,沉聲回道,

“趙剛,朕沒有受任何人威脅,倒是你,本是皇室貴胄,如今父皇屍骨未寒,你卻趁着外敵入侵之際同室操戈,不僅斷了兄弟之義,更是寒了天下百姓之心。朕在此立誓,一定會掃平你的叛軍,還天下人一個太平!”

“哼,哈哈哈哈,看來皇上被挾持已久,已經被嚇的神志不清了,既然如此,多說無益,就讓你身旁這些人的人頭讓你清醒清醒吧!”

聽完仁宗的決心,趙剛只覺一陣好笑,感覺如同是小孩子發的脾氣一樣,不值一提,於是不再多說什麼廢話,打馬回頭,下令讓大軍攻城。

“皇上,爲何不讓微臣捉拿此賊,若是拿住了他,平叛將易如反掌啊!”

望着寧王優哉遊哉的策馬迴轉,曹瑋懊惱的捶着城牆,卻因爲仁宗的命令,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對方離去。

趙斌則望向那位皇兄的背影,目露堅定,

“曹尚書,他畢竟曾經是朕的皇兄,既然他敢單騎前來,朕又何必枉做那小人,想要捉拿住他,那便在真正的戰場上吧!”

“是,微臣受教了!”

趙斌的話讓曹瑋心中震動,看着這位年輕的皇帝,心中升起了一絲希望。

只是還不等他再想些什麼,一陣急促的鼓點聲響徹整個汴京城,寧王的大軍如同沉睡的巨獸甦醒過來,開始了第一輪猛烈的攻城。

第五章 同窗之誼第二章 驚爆秘聞第十九章 書院之殤第十章 你敢傷我嗎第十三章 戰局膠着第二十八章 反攻第六章 衆志成城第二十三章 墨家矩子的傳人第四十二章 關鍵時刻還看二叔第四章 大宋國手第七章 老帥的期盼第三十一章 飛龍在天第四十六章 金靴狂舞第二十二章 報仇不成反被抓第三十一章 頒獎第四十一章 紛亂的局面第九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十四章 噩耗第二十七章 找事第二章 後事第三十一章 離去第三章 血戰城門第六章 罷官第五章 蟄伏第三十五章 替補門將第四章 夜第三十三章 決賽開始第三十章 吐血第十八章 感應第十四章 仇人見面第十六章 花燈會第二六章 得救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十章 習慣性欺辱第二章 失憶第八章 血狼會第三十三章 浪跡天涯第十六章 三勸劉仲甫第二十一章 組團回館第十五章 古今無類之妙手第三十三章 霸者無雙第五章 蟄伏第十三章 我趙日天表示不服第十三章 戰局膠着第十三章 戰局膠着第七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十四章 捨身取義第十一章 前鋒之爭第十二章 強哥的訣別第八章 營銷課第十九章 重歸於好第三十一章 救人計劃第二十章 你秀恩愛我搗亂第四十七章 嗑藥第二十六章 四大白富美第二章 後事第二十三章 搶親不成反被抓第三十一章 缺兵少將第十三章 沙盤演武第二章 禽獸還是情聖第十九章 賭賽第三十三章 令人發寒的長矛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四十八章 逃離第三章 逼供第十三章 讓球第三十二章 改進三角箭第十一章 夜襲皇宮第十五章 偉大發明第二十章 嶽麓書院第四章 趙剛的決定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氣氛第二十六章 尷尬第四十四章 小乙發威第二十一章 戰略部署第三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三十章 身份第三十六章 黑化的反擊第七章 約見第十七章 南方起義第二章 偶遇第十九章 試射第二十七章 掉包敗露第十一章 鐵手的決斷第四章 書院的環衛工第一章 城破第三十章 被關禁閉第二十八章 長風悲催第二章 遲到的理由第十四章 孟府驚變第三十六章 班導的傳聞第十七章 陶六登門第三十五章 替補門將第二章 後事第十二章 切磋第十四章 小姨第一章 夜空照龍第九章 食堂風波第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二十章 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