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6

長安城外。

陰沉的天空下,一片一片的殘雪反射出發烏的白光,陣陣寒意向虛散發。

幾隻烏鴉縮着脖子站在不遠處的幾棵落葉的枯樹上,耐心地盯着正在搭建宣窩棚災民處,不時發出幾聲“呱呱”的叫聲。

李承乾聽的心煩意亂,惱恨地往那邊看一眼。

薛仁貴看見了默默地拿起弓箭。

“嗖嗖嗖”一連三響,三隻烏鴉落地。

“呱呱呱……”一陣亂叫,其它烏鴉振翅飛遠。

李承乾身邊的護衛看見薛仁貴的神射箭技都忍不住興奮地叫好,薛仁貴連忙擡手按住示意大家不要出聲,然後偷眼看李承乾。

李承乾看了心中有些不忍,不知怎麼回事,他雖然穿越成了皇太子但脾氣沒有改變多少,還如他前世一樣。

前世就是如此,他對那些處處拿腔作勢有點小權力就要顯示高人一等的人極爲反感。

比如他前世領導某項目負責人,平時在公司不可一世也就算了,有一次竟然在微信朋友圈裡對一個同事指手劃腳,進行人生教育。

雖然那個負責人沒有壞心,那個同事的業績也確實不好,但是他還是對此極反感,直接在朋友圈回懟然後拉黑對方。

同時也怕別人憷他,特別是有人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地跟他說話,所以在初穿越的時候,他極擔心老鬼是有心埋在原來李承乾身邊的探子,幾次有意爲難老鬼,但是每次看見他那肥胖臉上醜態百出時,都因爲不忍心而停下來。

薛仁貴是他心中的大將,他更不想看見薛仁貴對他察顏觀色。

“仁貴,孤王知道你胸懷大志,也知道你有大將之能,現在把你留在孤王身邊實在是孤王身邊沒有可用之人,只能先委屈你幾天。你只管照顧孤王安危即可,不用察顏觀色。”李承乾看着薛仁貴的眼睛誠摯地道。

薛仁貴聽了眼圈都紅,這是以國士待他啊!

“得蒙太子殿下不棄將仁貴從草莽中簡拔入東宮效力,別說給太子殿下做侍衛就是牽馬墜蹬,仁貴也必以死報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薛仁貴鄭地重雙膝跪下,斬釘截鐵地把這一段話說完,才讓李承乾把他扶起來。

李承乾把薛仁貴扶起來嚴肅地糾正道“孤王招你來是爲國效命的,並非爲孤王一人,你記下了。”

“臣記下了!”薛仁貴亦鄭重道。

身邊衆人聽的有些不解,爲皇太子效命不就爲國效命嗎?

不過衆人都知道李承乾現在心情不好不敢多問。

李承乾看着那些吃了一頓飽飯,正熱火朝天地搭建窩棚的災民就既是心酸又是惱怒,午前的那頓飽飯是李承乾搜刮了長安縣和萬年縣的常平倉裡糧食才做出來的。

李承乾派人去民部調救災的糧食,民部竟然說沒有糧了,李承乾不知到底誰給他們的膽子敢敷衍他。

直接派郝處俊去抓人去了,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李承乾正心煩意亂時老鬼走過來悄悄道:“太子殿下在外頭站了半天了,到車裡歇一歇吧。”

李承乾看一眼老鬼,便任由他扶進馬車裡。

李承乾剛進馬不久就聽見郝處俊在外面稟道:“啓稟太子殿下,戶部倉部郎中杜子勝帶到。”

李承乾聽了怒氣就往上衝,仍坐在馬車上沒有動只是淡淡道:“辛苦你了。”郝處俊聞言退到一邊。

“杜子勝誰給你的膽子敢來陷害孤王?”李承乾坐在馬裡冷聲問道。

杜子勝被郝處俊強行帶到城外,原本想等着李承乾下車後再見禮,不想李承乾連車簾都沒有拉開,直接在車裡問罪,心裡不免有氣。

敷衍的一拱手道:“太子殿下說笑了,微臣一介小吏怎敢陷害殿下?”

李承乾雖沒看見他的動作,但也聽出來語氣中的不敬。

“那你是爲什麼不撥糧食給城外的災民?”李承乾聲音已比剛纔高了八度。

“倉裡無糧臣往哪裡給太子殿下變出糧食來?”杜子勝大聲道。

“給孤王掌他的嘴,問他倉裡沒有糧他是幹什麼吃的!”李承乾心裡已經認定這個杜子勝絕對有意給他爲難的。

薛仁貴一直站在馬車旁,早看這個杜子勝不順眼,聞言不等別人動手,伸手抓住杜子勝的領子把他提起來,另一隻手對着杜子勝的臉直接左右開弓。

“啪啪啪……”

一陣響聲過去,杜子勝嘴角淌血,臉上腫的跟豬頭一樣,薛仁貴猛地一甩手把他摔在地上,怒喝一聲道:“太子殿下問你是幹什麼吃的?說!”

杜子勝嘴脣顫動了半天才噗一聲吐出一口帶着幾顆牙齒的血水,然後指着馬車,臉色猙獰地大聲道:“噗趣、噗趣!”(暴君!)

李承乾聽出聲音不對,掀開車簾見他這副慘樣,看一眼薛仁貴,便問旁邊的郝處俊道:“還帶了其他人來嗎?”

“回太子殿下臣還帶來了倉部員外郎和三位太倉令。”說着朝後面一回頭道:“帶過來!”

倉部員外郎是倉部郎中的副手,太倉令是司農寺下署太倉署主理長安各處倉庫的人。

很快侍衛帶來四個人,這四個人比杜子勝的官要小的多,也沒有什麼家勢背景。

遠遠地看見薛仁貴抽杜子勝的臉,早嚇得腿顫。

進前來看見李承乾慌忙行了禮,連頭都不敢擡。

“這個杜子勝剛纔跟孤王跟說長安城的倉庫裡都沒有糧食是怎麼回事?”李承乾看也不看他們一眼直接問道。

“回稟太子殿下,長安城各倉庫裡確實沒有多少糧食,就是長安城諸衛禁軍的軍糧最多最多也只夠十天支用。”一個太倉令道。

“什麼?”他這一句話把李承乾和他旁邊的人都嚇到了,李承乾記得唐德宗的時候關中收不上來稅糧,軍糧全靠從江南運來,一次運進來的時間延遲了,德宗皇帝差點被嚇死,聽說糧食運來,德宗皇帝高興的跑到東宮與當時太子抱頭痛哭,慶賀父子倆的命保住了。

若真如這個太倉令所言,十天內糧食運不到,諸衛作亂,那他和李世民也很難全身而退。

“爲什麼倉裡都沒有糧食?”李承乾幾乎是咬着牙說問出來的。

三個太倉令一齊看向民部倉部員外郎,而那個員外郎嚇得渾身發抖不敢吭聲,顯然他也知道這種事情的可怕。

“說,再不說就把他立即打死。”李承乾怒聲大吼道。

那員外郎嚇得戰戰兢兢擡起頭道:“求太子殿下饒命,臣說,臣說……”

“快說!”

“是是……”

在這個員外郎磕磕拌拌的敘述中李承乾算是弄清楚了情況,原來自貞觀十五年大唐出兵滅了高昌,關中往西域絲稠之路開通了。

關中這幾年糧食連年高產,糧食價格便宜種糧無利,關中大戶都開始改糧種桑,關中產糧低少,但是關中租稅一樣要收。這些大戶就從外地購糧,通過運河運到洛陽的含嘉倉,然後走陸路運到長安,但是自從大雪過後就再也沒有從洛陽往長安送糧來。

現在整個長安城的各處糧倉都是空倉,只剩下幾日的糧食。

李承乾聽了也嚇的目瞪口呆,半晌才緩緩道:“郝處俊、裴行儉、許敬宗你們三個帶人去長安城各處糧倉實地核查倉存多少糧食。”

“臣遵旨!”三人聞鄭重行禮。

“起駕進宮!”這件事必須要向李世民稟奏。

在進宮的路上李承乾越想越怒,這個唐儉到底在做什麼?

關中的世家就這樣毫無大局觀,只顧自己掙錢,還有那麼多官吏給他們開後門行方便,要是不能及時處理早晚形成利益集團。

走到承天門時馬車突然停了。

“啓稟太子殿下太子太傅在前面攔住馬車。”李承乾還沒有問,薛仁貴的聲音就在車外響起了。

李承乾掀開車簾,蕭禹已經走到馬車旁邊。

“參見太子殿下!”蕭禹先見禮。

“太傅見孤王何事?”李承乾看見蕭禹臉色不善,不知道又要發什麼瘋。

“太子殿下,真是氣煞老夫了!”蕭禹一開口就火往上竄。

李承乾這會兒實在不想理他,但又不能不理,有些無力道:“太傅到底何事?孤王還有急事要見父皇。”

“見陛下,正好老夫也要找陛下理論,他憑什麼要把修書事交給弘文館?”蕭禹說着也不管別的當先就往太極宮去。

“什麼?”看着蕭禹走遠的背影,李承乾才明白這會兒李世民正在做什麼。

不禁心中大怒。

“進宮!”

馬車一路來到太極門前被守門的監門衛攔住,李世民賜李承乾宮中坐輦,但是現在李承乾驅車直入監門衛自然不敢放入。

李承乾掀開車簾看見幾個侍衛攔住馬車請他換輦,李承乾這次進宮沒有提前準備,他心急如焚哪有工夫等人備輦?

“薛仁貴讓他們閃開!”李承乾想也想道。

站在車邊的薛仁貴二話不說,伸出長槍左右輕輕一挑,擋道的幾個侍衛就被他推倒在地。

馬車繼續往前走,直到兩儀殿外李承乾下車就直接往裡走,守殿的內侍慌忙上前攔住他,李承乾此時也懶得跟他們廢話一揮柺杖直接把他們打開,然後一瘸一點的走入大殿。

兩儀殿裡李世民正興高采烈的與大臣們商議如何修書的事,衆大臣趕上這千年一遇的大修書,都想在這一次大修書裡謀一個編修或掛名的職位。對此事自然都極爲上心,一個個好主意層出不窮,一時兩儀殿裡聊的是君臣相得熱火朝天。

突然有內侍報,太子殿下闖進兩儀殿來,殿裡衆人臉色皆是一變,心想太子殿下這是要來搶修書權了?

反過來一想李承乾的反應也是正常,修書到底是東宮要辦的事,若是李承乾完成修書在天下大州建立藏書樓,那他的太子之位將穩如泰山。

陛下要搶修書權太子如何不急?

可是反過來一想,東宮要辦成此事李承乾必然以此培值他的嫡系親信與我們何干?

一時間殿裡衆臣都心思複雜的看着李承乾走進來。

“承乾不是出城救災去了嗎?”搶了兒子的東西李世民到底有些做賊心虛,連李承乾闖進兩儀殿的事也不追究。

李承乾這會兒也沒有心思管其事直接道:“啓奏父皇,兒臣是遇上大難題才進宮來與父皇商量的,還請父皇讓其他人都退下吧!”

李世民心想這事不能一個人面對太子而且他身邊還有蕭禹呢,到時候三人對面他倆說自己一個,史官起居注上一記,自己還得把修書權交回去。

“衆臣都是朕的心腹,太子有話儘管直說。再者太子也可也放心,修書就算放在弘文館,太子也一樣是監修。”李世民一句話說完看見李承乾臉色依舊難看,心裡又有些不滿,覺得自己太過仁慈了竟把李承乾慣的蹬鼻子上臉。

李承乾掃一眼兩儀殿裡的衆臣冷聲道:“你們真得要聽?”

關係到能不能千古留名,當然要聽聽了。

“其他人退出去,把殿門關上。”李承乾冷聲喝道。

“承乾這樣也太小題大做了吧!”看着李承乾在殿吆五喝六,李世民臉上有些掛不住。

李承乾站在大殿中央環顧四周淡淡道:“諸位可知道長安城中太倉都已經空了?就是諸衛禁軍的軍糧也只剩下十日用度了。”

“承乾你說什麼?”

“太子殿下,這是真得?”

“啊!”

……

……

大殿裡衆人一下都被嚇到了,現在長安城雖然遠沒有到了盛唐時人口百萬的規模,但也有三十萬居民十幾萬兵丁,斷了糧食可是要天下大亂的。

“大難臨頭,你們這羣廢物竟還想着算計東宮?”李承乾提起柺杖指着一幫文臣大喝道。

“承乾你先好好說話,到底怎麼回事?”李世民已經冷靜下來。

李承乾回頭找個地方坐下,然後詳細地把他今天問到的事情向李世民和大殿裡的衆臣說了一遍。

“呵呵,太子殿下這就多慮了,這兩天天氣轉晴洛陽那邊自會把糧食送來的。”民部尚書唐儉聽了呵呵笑道。

唐儉是李世民的心腹,從太原起兵就跟着李家,所以李世民明知道爲官不治事,也把六部中的民部交給他,此時聞言雖然惱他無知,但也只是冷哼一聲。

李承乾卻早就看他不順眼,上回蕭珏在他眼皮底下貪污,致使餓死數千災民,要不是想先收拾李泰,李承乾早就上本彈劾他了。

這回又是他的民部出事,他還在這裡大言不慚。

李承乾提起柺杖在面前的小几上猛地一敲,大喝一聲指着唐儉道:“廢物,無才無德你還敢竊居高位,禍國亂民尚不自知,回家寫好辭呈領罪。”

唐儉被李承乾罵的臉上一紅看向李世民道:“陛下……”

李世民臉色鐵青,看也不看他,唐儉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低下頭不敢說話。

“太子不要只罵他人,還是說說眼下該如何處理吧!”李世民面無表情地道。

李承乾在來的路上已經想過,直接道:“兒臣已經想過了,此時第一要務就是派一個大將去東都洛陽接替東都的一切軍務,保證東都穩定。

另外派一個欽差一路去往東都修整道路,儘快把糧食運來長安城。”

“派大將去往東都接掌軍務,太子難道擔心……”李世績第一個反應過來。

緊接大殿裡凡是知道顏利仁鼓動李承乾造反的人一下都緊張地看着李承乾。

“孤王也只是擔心,不過按理張亮昨天就該到長安城接任工部尚書,他至今沒有進長安城洛陽那邊的糧食也遲遲運不來,長安這邊必須要防患於未然。”

聽了李承乾的話衆臣也都默默點點頭。

管的太多也是不好呀太囂張了。'何歡淡淡地說道;這個李承乾在他認爲還是太幼稚瞭如果是她的話直接推翻了朝政就可以了。

在進宮的路上李承乾越想越怒,這個唐儉到底在做什麼?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裡露出讚許之色,繼續問道:“太子以爲派誰去能當此大任?”

“修整道路押運糧食的人可派右武侯將軍丘行恭前去,以他的性情和能力當能保證十天內把糧食運到長安城。”李承乾說着看一眼李世績接着道:“至於振守一方的大將兒臣不便舉薦,就請李兵部說說吧!”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嗯”一聲。

李世民聽哪裡不知道李承乾心裡早有人選,只是心有疑慮不肯說出來,李世民想到李承乾對他竟有疑心,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陛下、太子殿下,臣願意親自前往坐鎮洛陽保洛陽安定。”李世績剛纔就想說話只是李世民明顯在考較李承乾所以一直閉嘴不言,此時見考較似乎失敗了,連忙把事情承擔下來。

“懋功前去朕是放心的,太子以爲呢?”李世民不死心地繼續考較李承乾。

“父皇和李兵部的于軍事的造詣和能力兒臣向來佩服,既然父皇和李兵部都覺得可行兒臣無異議。”李承乾面無表情地道。

李承乾可以自已在東宮練兵因爲李世民根本看起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可要是敢和李世民看重的手下大將勾搭不清,就算李世民不動廢李承乾念頭,也一定會把李世績遠遠地貶出長安城。

李承乾不想換個野心勃勃的將領來主持大唐的軍務,所以就要和李世績保持一定的距離。

“太子殿下謬讚了,臣螢火怎麼敢與日月爭輝。”李世績慌忙謙讓道。

Wшw ¸ttκд n ¸c ○

“呵呵懋功也不要太過自謙,說起來承乾還是有幾分眼力的。”李世民今天終於聽見李承乾誇讚他一句,一時心花怒放……

“那就速速派人去傳丘行恭吧!”李承乾向李世民道。

“嗯,傳丘行恭來兩儀殿。”李世民發話了自有內侍前去傳人。

李承乾見正事算是解決了一半,擡眼看一眼大殿裡的一衆文臣,淡淡地道:“聽說你們都要參與修書?”

要是李承乾一進來就問修書,他們有一萬個理由等着李承乾,什麼共鑲盛事,太子當以學業重啊……

但是現在知道長安城出了這麼大事的,這些人臉皮再厚也說不出來話了。

見他們不說話了,李承乾把柺杖重重往地上一頓,恨聲道:“一羣不務正業的廢物!朝廷拿着民旨民膏養活你們,就是讓你們不務正業的嗎?”

李承乾此話一話衆人臉上隱現怒色,都看着李世民等他說話,李世民心裡暗歎:太子到底還是年輕啊,性格太過急躁了。

正想要怎麼開口圓過去。

只是李承乾早有準備,哪容旁人插嘴,話鋒一轉道:“以爲派人去洛陽穩住東都,再修好道路把糧食運來長安危機就解除了嗎?

這只是標,要想治本朝廷還要花大力氣。”

李承乾說到故意頓一頓,看一看李世民和衆臣的臉色。這是他前世時在公司做講師時學到的,講到重點的地方要引起聽衆的興趣,最好是能有人問一句。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這件事情除有人意圖謀反,還有更大的陰謀?”蕭禹現在對李承乾很是佩服,所以也聽最認真。

“謀反的事跟這件事有沒有關係,孤王還不確定。但是這次長安缺糧確實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能妥善處置,日後整個關中必然災害不斷。”李承乾依然淡淡地道。

“太子何以有此擔憂?”李世民警惕起來。

“百姓都不種糧食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令人擔憂的?”李承乾面帶憂愁地道。

“太子不必憂心朕這就下旨,關中今天春天必須全部種糧食。”李世民極爲霸道地道。

“父皇想多了,這不是一道旨意能改變的,若是一道旨意就能改變,西漢初年時晃錯也不會寫那麼長的一篇《論貴粟疏》了,這件事待兒臣慢慢想一想再做處置。”

“太子殿下說的有道理,此事還須從長計議。”馬週上前道。

李世民想了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只得悻悻道:“那此事就交給太子來辦,有什麼需要的儘管提出來。”

“兒臣遵旨,爲防此事後面愈演愈烈,此次所有涉及瀆職和玩忽職守的官員都要交刑部議處。”

李世民聽了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李世民雖然對於內治不熟,但他還是有局觀的。

大殿裡凡是涉及民部、司農寺以及出身關中大戶的官員心一下子就沉到底了,前幾天李承乾纔在刑部判過案子,那可是毫不留情啊……

李承乾見李世民點頭心裡暗喜,面上不動聲色道:“另外兒臣還請想父皇把修書的事交由崇賢館辦理弘文館協理,修書的人兒臣也下令明年春天在東宮考試選拔,天下才俊皆可參加,介時能者上庸者下,定能修出一部光耀千古的好書。”說着掃一眼那些文臣,接着道:“朝廷官員若是想來修書大可以辭去現有官職來東宮參加考試,只要有真才實學又願意一心修書的人孤王是十分歡迎的,但若是吃着碗裡的看着鍋裡的,還想當官還想掛個修書的名那就不要想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蕭禹今天就是爲了跟李世民理論修書權力的問題,一聽李承乾如此說立即表示支持。

李世民這會兒已經被糧食和可能出現的謀反的事鬧的一點心情都沒有了,聞言也只是默默點點頭算是認了。

下面衆大臣從早上跟隨李世民去東宮,然後又風風火火地討論了半天,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心裡自然不服的,但是此時朝廷有大事李世民明顯心不此,而且李承乾還掌握處理關中缺糧的權力,一時間竟沒有人敢出言反對。

“啓奏陛下,丘行恭將軍求見。”一個內侍進殿稟報道。

“宣!”

丘行恭進殿行禮後,李承乾把事情的經過跟他講了,讓他從長安城出發一路往洛陽去,一邊走邊派人往沿途州縣徵調民夫修路,然後要在七天內把第一批糧草押到長安城來。

丘行恭聽了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因爲事事緊急他和李世績都沒有回家就在兩儀殿裡傳令點了跟隨的親兵直接出發。

李承乾要給他們牽馬,二人死活不受才作罷。

看着二人出去,李世民下令禁軍在長安通入洛陽的官道上設卡,無論官商民夫三天內一律不準去往洛陽。

李承乾本想把大殿裡的人留扣在太極宮兩天,免得有人給洛陽送信,現在看來李世民還是棋高一着啊。

不過李承乾看着這些人也沒有打算放過他們。

“父皇如今雖然城中缺糧,但是長安大戶人家多少還是有些糧食的,兒臣救災也正缺糧,不如就請諸位大人替兒臣去借些糧食吧!”

“嗯……”李世民頗爲意動但沉吟着看着面前的大臣。

高仕廉和楊師道等宰相尚書級別都不好說反對的話,也不敢先表態同意怕得罪人,所以都不說話。

最後還是韋挺諫道:“臣等捐些糧食倒也容易,只是現在誰都知道長安米賤,若是突然到處找人捐糧,怕是會引起百姓的猜疑,到時候人心不穩就不好辦了。”

“就是、就是”

……

很多大臣聞言忙點頭稱是,李世民看得臉都黑了。

“這個不用擔心,你們就說是父皇惱怒孤王懲戒貪官污吏太嚴,所以要爲難一下孤王,你們爲天下穩定,天家父子和睦,所以助太子……”李承乾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上面的李世民重重地怒哼一聲。

衆臣連忙告退,李承乾見事不可爲想着城外還有近萬災民沒吃的也連忙告退。

“太子這麼急着走做什麼啊?”李世民不陰不陽地道,顯然是想趁人都了跟李承乾算賬。

“我去給災民找吃的!”李承乾翻了個白眼直接走了。

李承乾坐着馬車出了太極宮又出了長安城,一路上心裡都在想,這天寒地凍的往哪裡去找吃的呢?

眼看着天都要黑了,城外的災民還沒有吃第二頓飯呢,李承乾一天下來也只吃了些點心,人肚子一餓就忍不住想吃的。

此時天寒地凍的,李承乾卻想起了前世聽說過的一句話,什麼‘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小時候看這篇課文時他曾非常羨慕北大荒地廣人稀野物豐盛的自然環境,這一世哪怕是長安關中雖然這個時候號人煙稠密,恐怕也不會比後世北荒強多少吧,後世北大荒的人能在雪地裡找到吃的現在長安城外就找不到吃的?

但是這些災民本身就是從山裡出來的,山裡肯定很難找到吃的。

那隻能到水裡去找吃的了,可是河面上都結了厚厚的冰,很多災民都直接從結冰面的上過來的。

結冰?

李承乾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河面結冰,冰下的魚好像會不變傻非常好捕,記得李承乾前世看過一個節目就有冬捕畫面的,後來人家還做一桌全魚宴,想到全魚宴李承乾口水就流下來了,穿越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吃過魚呢。

想到冬捕李承乾記起來了,這個時候長安城周邊水資源十分豐富,有八水繞長安之說,這些河流都是水運河道,水道通暢沒有暗礁,現在結了厚厚冰層正是進行冬捕的好時候。

冬捕所需要的工具也十分簡單,就是一張大網一根長繩和一根長長的杆子,拉繩的絞盤找不到可以用車輪代替。

想想有時候一網能拉上幾百噸魚來,李承乾的煩憂就盡去了,忙叫停車。

“許敬宗你馬上去找魚網和長繩還有長竹杆,找到都送到城外來,越多越好!”李承乾有些激動地吩咐道。

許敬宗聞言一愣,不過他被李承乾收拾過,雖然心眼多但卻從不敢違逆李承乾的吩咐。

“臣遵旨。”許敬宗忙帶着人打馬往回跑。

李承乾想到辦法心裡輕鬆不少,一路來到啓夏門外,看見靠着城牆根已經搭起來一長溜窩棚,最重要的是靠城門這邊的窩棚還有炊煙升起。

李承乾的馬車來到有煙的窩棚外,一下車就看見郝處俊正在指揮着做飯,看見李承乾到了忙上來見禮。

“你這是哪找到的糧食?”

“回稟太子殿下,是臣自作主張用上次抄家的錢買的,還請太子殿下責罰。”郝處俊躬身答道。

“買的?”李承乾沒有在意他自作主張的事。

“是買的。”

“長安糧店裡還有糧食?”李承乾立即大喜道。

“都不多了,臣親自去長安城各家糧店看了,存糧都不多,還要供應長安城正常售糧,所以臣是湊了幾家才湊出這麼點糧食的。

而且,回來後臣還派人去查了近些天長安城各城門糧食進出的記錄,確實有將近一個月沒有糧食運進長安城了。”郝處俊神色凝重地道。

李承乾原來看穿越小說時都看見穿越者用現代商業智慧與古代人打價格戰,李承乾現在就想找個囤積居奇的糧食商人,如果有李承乾絕對不費心思跟他打商業戰,要麼低價收購,要麼直派兵去搶,只要把糧食用對地方,絕對是打壓奸商的聖主明君。

可惜現在還沒有一個大糧食商人跳出來。

李承乾點點頭道:“好,你先讓大家把這頓飯吃了,孤王已經想到辦法找吃的了,等大家吃完飯咱們一起出發。”

“遵旨!”郝處俊聽了精神一振慌忙回去準備安排災民吃飯。

李承乾見這裡也是按照他在城裡災民安置的辦法安置的,一切都井井有條,也就回身坐到馬車上找出老鬼給他帶的點心,留點自己吃的,其它都拿出來分給薛仁貴等人吃。

李承乾看着跟他的一千侍衛也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今晚一夜可能都不能回城,便命王方翼回東宮另外領兩千侍衛來替換他們回去吃飯休息。

李承乾和衆人才吃了點東西,許敬宗就帶着十餘輛車來了,上面裝的全是魚網長繩一類的東西。

李承乾一見人來,便對郝處俊道:“挑出老弱病殘,其餘精壯之士分一半跟孤王去捕魚。”

“捕魚?”郝處俊以爲自己聽錯了。

李承乾神秘一笑道:“快去安排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待王方翼領着東宮侍衛來換班,郝處俊這邊也一切安排好了,李承乾坐着馬車帶着人直奔長安城東北的灞水,那邊靠近渭水和涇水三水交匯河道寬廣應該適合冬捕。

李承乾帶着人來到灞水河畔時,天上早已升起半輪皎潔的弦月,李承知道時候不早了必須儘快捕到魚。

此時天氣寒冷,李承乾披着厚厚的狐裘還覺得冷,看着那些災民一個個衣衫襤褸,有的甚至還赤着腳,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就算李承乾把東宮甚至太極宮裡的東西都搬出來也不能讓長安城裡的人都暖和。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要想辦法把政策定的有利於更多的人。

他一面讓人找柴薪生火,一面帶着人走到河裡的冰面上。

對於冬捕李承乾也不過是一知半解,只能指揮個大概,收成就看運氣了。

他先讓人在距離約五百步的兩個地方鑿開冰面,然後把魚網和長繩放下去,藉助長竹杆,一點點的把長繩送到另一個鑿開地方。

最後就是把兩輛拉魚網的車子側起來用車輪代替絞盤,用馬拉着絞盤轉。

李承乾看着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就想到另一頭等着收網,除了必須要留下的人讓其他人都去火堆旁取暖。

李承乾剛站住老鬼一連勸三次請李承乾上岸,李承乾不想拂他的意思也到火堆旁取暖,在火堆旁跟身邊的侍衛和災民說話。

那些災民對李承乾印象非常好,所以李承乾問什麼他們都如實回答,他們回答時很激動,甚到很感激李承乾來問他的生活,他們有人覺得李承乾問了這幾句話哪怕他們最終餓死也值了,從前到後沒有一個人對朝廷抱怨一句,只說是時運不濟遇上了天災……

李承乾聽的心裡感動不已。

“收網了!收網了!”河面上傳來王方翼興奮地大喊聲。

李承乾聞言慌忙往河邊走,才跑了一半就聽見有人喪氣道:“怎麼網一下輕了?”

“快快肯定是網爛了!”

……

李承乾看見衆人忙亂,怕自己礙事就站在遠處看着。

在一片亂嚷中,第一網魚終於拉上來了,東宮的侍衛和災民看見那白花花的魚在網裡亂跳時都興奮地跳起來了,把冰面砸出許多裂紋。

河面上衆人一下子都被嚇得不敢出聲亦不敢動,過了一會兒發現冰面沒有下沉纔敢稍稍動一下。

最後這一網魚在衆人期待中全部拉上來了根據一些人的目測應該有幾千斤,雖然魚網破了一個很大的洞,應該跑掉很多魚,但是大家對於這個結果都是非常滿意的。

李承乾也很滿意對一直跟在身邊的郝處俊道:“把魚網分一分,安排人去不同的冰面捕魚吧!”

“遵旨。”郝處俊有些興奮地道。

李承乾扶着老鬼正要去馬車上休息,突然聽見河面上傳來一聲袁嘆道:“怎麼這麼多鯉魚?”

“這些鯉可是都要放掉的啊?”

……

李承乾聽不禁無語,這都什麼時候還守這些破規矩,但是要破掉這些規矩也得拿出點魄力讓人信服,不然別人都不敢吃鯉魚那捕魚還有什麼意義。

唐朝不準吃鯉魚,長安是帝都自然執行的嚴格,所以長安周邊的水域鯉魚極多。

要想用冬捕解決饑荒就必須吃鯉魚,要不然連網都不用下了。

“鯉魚拿來給孤王做?”李承乾想清楚這些忙大聲道。

“太子殿下這鯉魚?”王方翼是皇親,自然維護皇家,此時拿着一尾大鯉顯得十分爲難。

站在河岸上看冰面上的衆人大聲道:“你們聽孤王說幾句話,幾萬災民沒有糧食眼看着就要餓死了,孤王恨不得割自己的肉給你們吃,只是孤王的肉少養不了這麼多人,既然這鯉魚這麼多又到網裡來了自然是上天賜予的我們的,爲什麼不能吃?”

夜裡的聲音傳得很遠,李承乾這段話不光冰面的上的人聽清了,那邊火堆旁的人也都聽清楚了。

“太子殿下啊……”有人已經泣不成聲了。

……

“好了孤王先做一條鯉魚來吃……”

王方翼紅着眼睛遞給李承乾一條大鯉魚,在老鬼地幫助下李承乾把魚的去了內臟粼片清洗乾淨,把魚叉在一根樹枝上放在火在烤。

李承乾出來也沒有帶什麼調料,只是烤熟了他吃幾片焦香的魚皮把剩下的都分給身邊的衆人吃。

待一切安排好,郝處俊等都來請李承乾回宮歇息,李承乾看月亮都沉下去了,現在回宮幾道城門宮門折騰下來天都亮了。

便想先在馬車歇一會兒算了。

但是東宮的衆人到底不依,最後還是老鬼在附近找了一戶人家現收拾了正房讓李承乾借住。

雞叫三遍李承乾就醒了,這一夜實在睡得不好,也不想繼續躺在牀上了,叫進老鬼就起牀了。

在老鬼的協助下李承乾剛洗瀨了,這戶張姓人家就送來了豐盛的早餐,從昨天現在一直沒有好好休息過李承乾渾身都不不舒服,實在沒有胃口便對老鬼道:“孤王這會兒還吃不下東西,這些東西你們分吃了,我們走的時候帶這家的主人來見孤王。

我們住在人家家裡一應的用度都要給錢,另外再送兩條鯉魚給他們家吃以表孤王的謝意。”

老鬼一一記下,忙把食物端出去分給外面侍衛吃,一切安排好就趕緊護着李承乾回東宮

回到長安城,老鬼要跟着李承乾回東宮卻被許敬宗攔住了。

許敬宗騎在馬上側着身子對着老鬼拱手一禮,然一邊往前走一邊說道:“柏內侍,太子殿下昨晚雖然親自烤了鯉魚,但是昨天一夜總共捕的魚有幾萬斤按太子殿下的安排大部分都是要運到長城來賣的,給那些災民攢些錢開春買些農具開墾一片新地出來,這樣他也就都有耕地。”

“嗯!”老鬼騎着馬兩眼不離李承乾的馬車,不知道許敬宗跟他說這些做什麼。

“柏內侍您想啊,那些災民吃些鯉魚也就罷了,有太子殿下照着自然沒有事。”

“那是當然了。”老鬼驕傲地道。

許敬宗還沒有說完就被老鬼打斷不由一滯,不過聽老鬼的語氣也明白老鬼對於李承乾是十分崇拜的,連忙接着道:“但是若是拿長安東市去賣,怕還是有些麻煩。”

“不麻煩,咱家這就去跟太子殿下說一聲,請太子殿下一道令就行了。”老鬼說的十分隨意,在他眼裡天下沒有李承乾辦不到的事情。

“柏內侍,太子殿下辛苦一夜,現在如何能再去麻煩太子殿下?再說就算太子殿下下令,這事總得讓陛下知道,不然陛下會多想的。”許敬宗連忙伸手抓住老鬼的馬繮繩道。

“哎喲!這可怎麼辦吶!”老鬼側過身子看着許敬宗,皺着眉頭等許敬宗拿出主意。

“柏內侍不必着急,辦法我想了一個,趁今天初九太極殿有朝會,您代表太子殿下給陛下進獻幾尾鯉魚,然後把太子殿下親自在灞水破冰捕魚的事在朝會好好說一說,也讓百官知道咱們太子殿下是心懷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君。

柏內侍你在大殿上這麼一說,便是有天大事陛下也得依着太子殿下,何況只是幾條小魚呢?”

“哎對呀!”老鬼聽了眉開眼笑地看着許敬宗道:“許學士你可真不簡單吶,這些事咱家就想不到,咱家這就去跟太子殿下說一聲,然後去給陛下獻魚。”老鬼說着就去追李承乾的馬車。

快跑到李承乾車邊時還不忘了回頭道:“可給咱家準備幾條又大又歡好魚啊!”

許敬宗連忙朝他一拱手道:“柏內侍放心。”顯然許敬宗昨天就在打這個主意。

柏舟看見李承乾時見實在疲憊,便只是說要去陛下獻幾尾大魚,讓陛下開心,李承乾一想也沒什麼不好,就點頭同意了。

今天太極殿裡氣氛十分壓抑,長安城缺糧而且可能牽涉到謀逆的事情,李世民心情不好,一般的小事尚書省和中書省的官員也不敢在朝一工說了。

朝會上沒幾件事可議,眼看就結束時左監門衛將軍周昭升極爲不情願地出班奏道:“啓奏陛下,昨日太子殿下驅車直入太極門,並一路跑到兩儀殿,請陛下示下。”

有人闖宮這是大不敬的大罪必須奏報,但是闖宮的人是皇太子就讓監門衛就爲難了,奏報吧太子不過是被訓斥幾句,他們卻要被太子記仇,不奏報吧被人查出就是個雷。

皇太子闖宮門那是有傳統的,當年漢景還是皇太子時就曾闖過司馬門,被大臣張釋之攔在外頭進不去宮,漢文帝親自脫帽謝罪,但是也沒有把漢景帝怎麼着。

所以周昭升只是說請陛下示下,別的連提都不敢提。

李世民聽皺了皺了眉頭,想到昨天的事情李承乾還是有功的,而且李承乾今天也沒有來上朝,下旨訓斥也沒有用。

正想着怎麼敷衍過去時,就聽下面一個不開眼的小御史出班慷慨激昂地道:“陛下,宮禁森嚴,太子殿下都敢如此兒戲,可見太子殿下平日裡是何等囂張跋扈,請陛下下旨將太子殿下禁足東宮,由師傅們嚴格教導纔是。”

滿朝文聽了都嚇一跳了,這什麼人敢拿這麼一點小事給太子定這麼重的罪?

李世民也是兩眼噴火地看着眼前這個年過半百小老頭,李世民不相信他這麼個小官敢針對太子。

李世民久久不表態,殿裡安靜地落針可聞。

“啓奏陛下,太子殿下派人進獻鮮鯉魚四條。”一個小內侍進殿稟報道。

“宣!”

李世民想也不想道。

柏舟領着兩個小內侍擡着一個大盆走進太極殿裡,向李世民行禮。

“太子不來上朝,卻進獻鯉魚這是何意呀?”李世民淡淡地問道。

“啓奏陛下,這四條鯉魚乃是太子殿下昨夜親自指揮災民在灞水河上破冰捕的,特地獻給陛下四尾做湯。”老鬼淡定地道。

“什麼?”李世民以爲自已聽錯了,李承乾獻鯉魚給他做湯。

“啓奏陛下是這樣的……”

老鬼繪聲繪色地把李承乾帶着災民捕魚的事在大殿上講了一遍,講到動人處老鬼都忍不住淚流滿面。

李世民聽了不住地嘆息,他真沒有想到李承乾竟真是去幫災民找吃的,而且還讓他找到了。

自從李承乾瘸了,他每次一看見李承乾都會覺得礙眼,但是他狠不下心下手處置了李承乾,所以就這麼耗着。

雖然這些日子李承乾展現的才能已經讓李世民刮目相看,但想着把自己辛苦打下大唐江山交給李承乾,李世民總覺得不放心。

但是今天在這大殿上聽了柏舟說李承乾帶人捕魚事,李世民覺得自己萬歲之後真的能放心地把大唐江山交給李承乾了。

朕這些年對承乾做了什麼啊……

李世民想着又深深地自責起來。

承乾腳上有傷不能打仗,也沒有什麼朕可以打啊。

李世民再一次暗下決心要在有生之年把大唐周邊都給李承乾打下來。

大殿上的百官心裡也是五味雜陳,皇太子爲了救災民竟要割自己的肉給災民吃,那吃鯉魚又算什麼呢?

柏舟講完大殿上沒有一人對李承乾帶頭吃鯉魚提出異議,大家都覺得這是應該的。

“請陛下降旨准許災民在東市賣鯉魚!”柏舟見李世民一直沉思,只得硬着頭皮道。

“準、準、準長安城百姓吃鯉魚把這幾條鯉魚今天就給朕做了湯朕要吃。”李世民一醒過來,心裡激動的難以自已。

“剛纔說承乾坐車進宮了,準太子以後坐車進宮。”李世民這會兒恨割自己的肉給李承乾吃。

李世民口大轉變殿上大部分大臣都是樂意看見的,但是也有那麼幾個表面不顯,心裡卻如喪考妣。

下朝之後不久尚書右僕射高仕廉、中書令楊師道便各自召集官員動員大家捐糧支持太子救災,理由居然就是李承乾昨日在兩儀殿裡說的。

韋挺看着高仕廉慷慨激昂地向衆人說要保東宮安定大唐安寧,哪怕是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助太子殿下救災,就覺得渾身發冷。

這樣的話如果不李世民親自授意一向謹慎的高仕廉怎麼敢說,難道陛下竟然寧願污了自己的聲名也要幫李承乾?

這個問題韋挺心裡早有答案,只是不願意相信,但是再不願意相信也不能自欺欺人。

何況這是關係他身家性命的事,想想劉洎、杜楚客的結局就令韋挺不寒而慄,而且他做的遠比這二位要多的多,如果事情泄露不用李承乾動手李世民就放不過他。

事情到了這一步,讓韋挺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了。

韋挺心不在焉地在衙門裡混了一天,快到下值的時候悄悄派人去約崔仁師去他家中飲酒。

崔仁師看見李世民徹底改變對李承乾的態度,也被嚇的六神無主,一聽見韋挺相招就匆匆出了衙門往韋府而去。

崔仁師到了韋府被韋府的管家直接帶到韋府後園的一處小書房中。

韋挺在小書房中準備好了酒菜,見崔仁師到了慌忙起身相迎,兩人平見了一禮分賓主坐下,管家便出去在門口守着。

兩個人相對而坐,沉默了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最後還是韋挺先起頭道:“今日朝上的事崔兄也都看到了,不知崔兄作何感想?”

崔仁師一向自詡智者聽韋挺試探他,心裡煩膩,皺了皺眉頭道:“韋兄怎麼看?”

“唉!”韋挺未說話先嘆了一口氣,然擡頭看着崔仁師道:“沒想到那位收買人心手段如此高明!”

崔仁師聞言苦笑道:“怎麼韋兄現在後悔了?”

“後悔?”韋挺重複一遍,停了一會滿臉苦笑道:“崔兄你我後悔還來得及嗎?”

“以那位的心性手段怕是你我的下場不會比劉洎好啊!”崔仁師聲音裡充滿了無奈。

“是啊!死了都要定罪,棺前就把孝子給斬首了,這是何等悽慘場景,那位做事的決絕可真是冠絕古今了。”韋挺咬着牙道。

崔仁師見韋挺動了真情,端起桌上的酒杯,猛地一揚脖喝乾,重重地杯子放在桌上道:“聽說那日岑中書在劉洎墳前痛哭失聲,可是又能怎麼樣?

那墓碑不還是立的好好的。

如今連陛下都改了主意,咱們也是迴天無力了。”

韋挺看崔仁師已卸下心防,當即低聲試探道:“難道我們坐等那位報復?”

崔仁師聽了心裡大驚,不過一想左右都是死,且看韋挺有何打算。

崔仁師面上裝做沒有聽明白韋挺的意思,低聲問道:“莫非韋兄還有什麼辦法能讓陛下回心轉意,讓東萊郡起死回生?”

韋挺聞言冷哼一聲道:“崔兄何必明知故問,以那位手段計謀若是指望陛下回心轉意,東萊郡王恐怕永無出頭之日了。”

崔仁師終於確定韋挺要做什麼了,眯了眯眼睛壓低聲音道:“韋兄要效仿陛下,可有大將能用?”

韋挺聞言自信一笑道:“富貴險中求,只要有足夠的好處自然有人願意賣命。”

崔仁師聞言心中激起了驚濤駭浪,過了一會才道:“若果真如此崔某願與韋兄共匡正道。”

“好!”韋挺鄭重地舉起酒杯,兩人對飲一杯酒。

--------------------

李承乾早上回到東宮吃了點稀粥就在太子妃準備好的熱呼呼香噴噴的被窩裡睡了,直睡過午時才起牀,吃碗麪條就忙令人去安排把東宮各處的書吏都帶着出城,去給城外的災民進行登記。

城裡的災民在萬年和長安兩縣都有登記戶口,管理上也有兩縣的衙役幫着,李承乾只要給他們安排吃飯就行了,但是城外災民不一樣,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三無人員,必須重新登記戶口以後去留也要作好安排。

李承乾吃飯時老鬼在旁邊,便把今天早朝上的事對李承乾說了,李承乾聽了暗想看來李世民在歷史上能得盛名,也不是全憑運氣,至少鯉魚的禁令說解就解了確實有愛民之心,只是現在朝中大臣都不懂經濟民生,看來以後有些事情也可以跟他商量一二。

至於準他宮內坐車騎馬應該上奏疏推辭的事,李承乾倒沒有在乎,他本來就有在宮乘輦的特權,而且昨天他自己就驅車闖進去了,此時再上疏推辭也顯得太過虛僞。

直接命人寫了謝恩奏疏,算是受了李世民的特旨。

李承乾來到城外,看見在城牆邊上已經爲他搭起一座帳殿,便直接進去了。

不一時今天守在這裡的顏師古來見李承乾向李承乾彙報了白天的安排。

按照李承乾昨天安排,昨天夜裡還有一半精壯勞動力在此歇息,今天白天才出去捕魚。

本來李承乾和許敬宗以及東宮的侍衛今天早上回東宮,郝處俊打算是要繼續在這裡盯着災民捕魚的。

但是蘇定方和顏師古聽說李承乾徹夜帶着災民捕魚頗受感動,而且聽說郝處俊已經一天一夜沒有睡覺還要繼續盯着災民捕魚,兩人都忙把其它事情丟下,騎馬出城來接替郝處俊。

於是蘇定方帶着另批一災民去往渭水捕魚,顏師古則留在城外看着災民繼續搭建窩棚。

李承看東宮衆臣能自覺地承擔起責任,心裡頗爲感動,但是東宮的人才捉襟見肘也越發明顯。

蘇定方、顏師古和薛仁貴的本事都不在治民上,裴行儉和王方翼還年輕,也就是郝處俊和許敬宗屬於萬金油型的人物,放哪裡都能用一用但是想把一件事做專做好,還需要一個能獨擋一面的人物。

李承乾想到這決定等了這幾天再招些人才來。

“辛苦顏先生了,安排他們開始登記吧!”

“臣遵旨!”顏師古出去安排。

李承乾來到城外不久高仕廉就帶着人送來二十車糧食,接着楊師道也帶人送來十七車糧食,後面又有長孫無忌等賦閒在家的大臣來給災民送糧食。

此時李承乾才知道李世民真的下令讓大臣替他募捐救災糧食,心裡不由鬆一口氣,暗道:以前倒是小看李世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