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

“微臣叩見陛下。”

算起來都已是整整一天一夜未眠了,打過一場惡戰之餘,又趕了大半天的路,饒是張君武身子骨強健,也自不免有些疲了,然則他卻並不曾去休息,再安撫完了尉遲恭之後,緊着又着人將李靖給請了來。

“藥師不必多禮了,且坐罷。”

張君武本正端坐在大帳一角的大幅沙盤前,聽得響動,循聲望將過去,見是李靖到了,臉上立馬便盪漾出了燦爛的笑容,一招手,很是和煦地招呼了一聲。

“謝陛下隆恩。”

李靖一向慎言慎行,此時也自不例外,一絲不苟地謝過了恩之後,方纔斜坐在了沙盤的一側。

“今日一戰後,李賊在臨汾盆地之主力已被我軍盡殲,如今太原兵力空虛,正是攻取之良機也,破之不算難事,只是朕卻有一擔心,李元吉、李神通等逆賊所部依舊在太行徑中潛行,若是得知太原已破,必會轉道長治等地,據險而守,恐又是一大患矣,唔,朕若是在祁縣等其出山,卻又恐李賊向朔州逃竄,引突厥入寇,戰亂恐難遂平,依卿看來,朕當取何策爲宜?”

待得李靖入了座,張君武也自沒扯甚無營養的寒暄之言,簡略分析了下山西戰局之後,便即將請李靖前來的目的道了出來。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當圍點打援爲上。”

李靖認真地想了想之後,這才言簡意賅地給出了答案。

“圍點打援麼?好,那就這麼定了,明日一早朕便揮軍太原,唔,還有一事,依卿看,何人守祁縣爲宜?”

儘管李靖只給出了個簡潔無比的答案,聽起來似乎有頭無尾,然則張君武卻是一聽便懂了,無他,圍的是太原,要打的卻是李元吉所部,只是如此一來,一個問題卻又出現了,誰來守祁縣——從河南撤回的李家軍走太行徑入山西,要進太原盆地,只能逆沁河而上,出口處恰好便是祁縣與平遙之間。

“李仲文可爲之。”

張君武這麼個問題一出,李靖很明顯地猶豫了一下之後,方纔慎重至極地道出了個人名。

“嗯,朕知曉了,卿且密而勿泄,天色不早了,卿且先去休息罷。”

儘管李靖沒明說原因,可張君武卻是瞬間便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雙眼中當即便閃過了一絲精芒,但卻並未有所表示,隨口敷衍了一句之後,便就此結束了議事……

“啓奏陛下,秦王殿下在宮門外求見。”

戌時末牌,夜雖尚不算深,可也差不多該到下錢糧之時了,若是往常,習慣早睡早起的李淵此時必是已去梳洗,準備上牀了的,然則今日自用過了晚膳之後,他便有些個精神恍惚,總覺得有甚不妙的大事要發生,心神不寧之下,索性便在新起的皇宮紫宸殿中與裴度、劉文靜等重臣們一道賞着歌舞,打算以此來散心上一番,這等想頭無疑極美,可老天卻顯然不想讓李淵順遂了去,這不,歌舞纔剛上了兩折,就見一名中年宦官匆匆趕了來,小心翼翼地湊到李淵的身旁,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什麼?民兒他……快,快宣!”

李淵乃是統軍大將出身,對軍略之道雖算不得精通,卻也不是門外漢,只一聽李世民到了宮門外,又如何會不知前線必是大敗無疑了的,心頓時便亂成了團麻。

“諾!”

這一見李淵聲色不對,前來稟事的中年宦官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着應諾之餘,匆匆便奔出了大殿,不多會便見一身狼藉的李世民已從殿外行了進來。

“父皇,孩兒無能,十五萬大軍盡喪賊手,孩兒該死,孩兒該死……”

一見到李淵的面,李世民緊着便搶上了前去,一頭跪倒在地,嚎啕大哭了起來。

“什麼?怎會如此,這,這……”

儘管在李世民進來前,李淵便已猜到前線必是敗了,可卻萬萬沒想到會敗得如此之慘,十五萬大軍啊,這才幾天時間而已,居然就這麼沒了,當即便驚得李淵猛然跳了起來,叉指着李世民,惶急無已地語塞了去。

“父皇,皆是孩兒無能,中了張家小兒之奸計……”

事態已是十二萬分火急了,李世民自是不敢隱瞞軍情,但見其一邊抹着眼淚,一邊絮絮叨叨地將這數日來的戰況道了出來。

“你、你……唉!天欲亡我乎?”

搞明白了李世民是怎麼敗的之後,李淵的心頓時便沉到了谷底,沒旁的,除了尚在太行山裡跋涉而行的李元吉所部十六萬大軍之外,他手中能控制的也就只剩下太原城中的萬餘兵馬了,面對着即將殺來的近三十萬華軍,李淵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抵抗。

“陛下,事急矣,賊軍須臾便至,太原已不可守,當得早作圖謀啊。”

見得李淵完全亂了分寸,左僕射裴度可就有些個穩不住神了,趕忙從旁進諫了一句道。

“唉!朕心亂矣,諸位愛卿可有甚良策教朕否?”

李淵何嘗不知道此際該急謀對策,只是心亂如麻之下,根本沒半點頭緒,不得不將問題丟給了衆臣們。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太原恐是難守,不若且先向朔州轉進,以待突厥之援兵,賊軍若是敢追,則齊王殿下之大軍自可襲其後,其若轉道去攻齊王殿下,則我軍可引突厥反攻敵之後路,如此,賊軍首尾難以兼顧,我軍必無憂也。”

在場諸般人等中,除了李世民之外,就屬劉文靜還有些軍略能力,且心性也遠較其餘大臣要沉穩得多,值此危機關頭,依舊能穩得住神,一番建議說將起來,倒也頭頭是道得很。

“不妥,不妥,太原乃我大唐之根基也,倘若有失,社稷怕將不存也,倘若賊軍搶佔太原後,不急攻,分兵去取周邊諸城,則我大唐亡無地也。”

一聽劉文靜建議放棄太原,裴度可就聽不下去了,緊着便出言反對了一句道。

“陛下,裴相所言甚是,賊軍勢大,又多騎兵,倘若我軍撤退途中,其突然襲來,卻恐萬事休矣!”

“不然,此時撤去朔州,人存國存,強守太原,人地兩失,當得以退爲進纔是上策!”

“胡扯,賊軍若以騎兵襲我,如之奈何?”

……

劉、裴兩人先後開了口之後,諸般重臣們也都紛紛跟着咋呼了起來,言守言撤者都不在少數,亂議間,竟是就此對噴了起來。

“夠了,都給朕閉嘴!”

李淵的頭腦本就亂糟糟地,再被羣臣們這麼一吵,更是滿腦子漿糊,心火一起,猛然便拍了把几子,當即便震得滿几子的酒菜全都灑了出來。

“陛下,微臣還是以爲當得先撤,明日賊軍必至,要撤便須得儘早,若不然,恐難走脫矣!”

饒是李淵都已是發了火,可劉文靜卻並未更改初衷,緊着便又進諫了一句道。

“嗯……民兒可有甚看法麼?”

李淵也想逃,問題是如此惶急地逃走的話,囤積在太原城中的大量財貨糧秣可就全都得落下了,到那時,又該拿啥去聯絡突厥汗國,萬一要是突厥不肯發兵相助,李唐豈不是就徹底完蛋了去了,這麼個後果,顯然不是李淵所樂見的,只是待要不走的話,又怕守不住太原城,生生被張君武給連鍋端了,那也同樣是玩毬了去,左右爲難之下,一時間也不知該做何打算纔是,揹着手在前墀上來回踱了幾步之後,視線最終落在了兀自跪在殿中的李世民身上。

“父皇明鑑,兒臣以爲太原無險可守,賊軍勢大難擋,當得先避其鋒芒,而後再從容圖之。”

儘管連番大敗在張君武的手下,但卻不意味着李世民的軍略水平不行,實際上恰恰相反,論及軍略能力,李世民絕對屬於當世有數的大才,只不過遇到了更爲出色的張君武,這纔會一敗再敗,縱使如此,李世民的頭腦依舊清醒得很,先前不敢隨便開口,那是因着避諱之故,而今李淵既是問了,他自是不會隱瞞自己的看法。

“父皇,兒臣以爲二弟此言差矣,突厥者,虎狼之徒也,無利素來不起早,若無太原財貨資糧誘之,其必不肯發兵相助,竊以爲當得死守太原,一者可堅各地抵抗之心,爲四弟之大軍回援爭取時間,二來也可早派使節攜財貨即刻趕往突厥,催請處羅可汗(始畢可汗剛亡故,汗位由其弟處羅接任)早發大軍,若得一舉大破張賊,則我大唐便可趁勢攻入關中,鼎定不世之根基!”

李世民話音方纔剛落,太子李建成便已極其不以爲然地出言反駁了一番,所言所述也自不無道理,當即便令李淵頗有些個心動不已了。

“父皇,不可啊,霍邑如此堅城,尚守不住一日時間,倘若賊軍拼力攻我太原,如何擋之?”

一聽李建成在那兒畫餅充飢,李世民登時便急了,趕忙出言反對道。

“不必再爭了,朕意已決,明日一早全城動員,死守太原,着人即刻給吉兒送去急信,令其儘速回師太原,另,中立(裴度的字)即刻準備一下,多帶財貨,儘快趕去突厥汗國,催請援兵,但消處羅可汗肯出兵,無論甚條件,朕自無不允者!”

李淵到底還是捨不得太原的基業,皺着眉頭在前墀上來回踱步了好一陣子之後,最終還是下定了死守太原之決心。

“陛下聖明!”

李淵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衆臣工們自是不敢再多言羅唣,只能是齊齊稱頌了一聲了事,至於各自心中作何感想麼,那恐怕只有上天才曉得了的……

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534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開門見紅(二)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287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春季攻勢(一)第152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變而變(一)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542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華麗的脆敗(二)第382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襲巴東(二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急謀脫身(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義成公主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298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強取伊闕關(五)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180章第一百八十章 末路窮途(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白道決戰(一)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97章第九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二)第216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正統之爭(二)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183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智賺敵騎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336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喋血宛洛大道(四)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431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三)第210章第二百一十章 霸王硬上弓(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111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消息壞消息(一)第51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六)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299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刺王殺駕(一)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299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刺王殺駕(一)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335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喋血宛洛大道(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42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戰於野(三)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艾之慕(一)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278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五)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159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灞水之戰(四)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214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都劇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557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孤注一擲(一)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166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吃人魔軍(三)第367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奇襲朔州(二)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557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孤注一擲(一)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