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不能養虎爲患

這不,他身爲天子,卻一點都幫不上忙,只能在這裡借酒澆愁,打個盹,齊國之難、衛國之困已解,雖無近憂,卻有遠慮,一個字來形容他現在的狀態,愁啊。

倏然,府外下人匆匆忙忙跑入府內,“王上,齊侯來訪。”

他正打着盹,被這聲音給喚醒,睡眼惺忪地向府外望去。

下人見狀,忙跪拜在地,道:“王上,小的不懂事,不知道您正在休息,請王上恕罪。”

姬宜臼纔沒這麼多閒工夫來治他的罪,只知道這麼晚齊侯前來,定然是有要事與他相商,他忙吩咐道:“宣齊侯覲見。”

“是。”

大晚上的,呂購其實很不想再外出了,而且天已漸漸入冬,溫度也開始下降,晚上尤爲冷,不過他拗不過寶貝女兒,只得大晚上地趕來天子府。

“王上。”他剛踏入府內,拱手一揖,客客氣氣道。

“齊侯不必拘禮。”姬宜臼忙站起身,“齊侯爲孤大周所做甚多,孤對您感謝還來不及。”

“王上過譽了。”呂購回道。

與晉侯相處所帶來的緊張感不同,與齊侯呂購相處尤爲泰然,而且,除了虢公翰以外,也唯有呂購有着僅次於姬仇的實力,更不用說現在齊國與衛國聯姻,雖實力增長不是很多,但若能得到他們的助力,至少姬宜臼心裡也有一定的底氣。

“齊侯大晚上的來找孤,是爲何事。”無事不登三寶殿,更不用說還是齊侯這般德高望重的人物,姬宜臼自然是恭恭敬敬,而且,若齊侯不來找他,他本打算等第二天親自前去齊侯府拜訪。

畢竟他對此事一無所知,也不知真實情況究竟爲何,現在聽到的,也不過只是傳言罷了,荀成將軍身受重傷,他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可衆人都在這麼說,他也不得不相信。

攻打攜地城一事只能暫且擱置,他正在爲此事而愁的不行。

“王上,臣本不想過多叨擾,只是有一件要事,臣不得不大晚上地趕來與王上商議。”呂購併未拐彎抹角,直白地說道。

姬宜臼嚴肅起來,既然是齊侯帶有要事前來,他定然是得聽的萬分仔細才行:“齊侯有話但說無妨,若遇到了什麼麻煩,孤定會相助。”

“王上,此次衛國一戰,不知您是否知曉。”

一提及此事,姬宜臼嘆了嘆氣:“孤已知曉。”

“不知王上因何事憂慮。”在府外時,呂購便聽下人說,天子正在府內打着盹,於是他特意叮囑下人不要打擾王上,可誰曾知道,這名下人擅自吵醒姬宜臼。

“荀將軍身受重傷,晉世子被打入大牢,衛國一副破敗,此次虢公翰,着實過分了些,本...”姬宜臼本想讓姬仇帶兵攻下攜地城,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若這麼要求,未免也太爲難晉侯了些。

“齊侯您請繼續。”姬宜臼說着說着,又談到了自己憂心忡忡的地方,不過他並不想把自己的心事告訴齊侯,畢竟他也沒有責任替他分憂。

“替王上分憂,可是臣之本分,臣知王上所慮,此次攻打攜地或許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虢公翰剛剛帶兵攻打衛國,雖說衛國元氣大傷,可攜地損傷也不小,若能趁着此次機會一舉攻下攜地,結束二王並立的局面,也算除卻一心腹大患。”

齊侯稍作停頓,繼續道:“話雖如此,可這會存在兩個問題。”

一聽到這兒,姬宜臼便打起精神,不錯,他之所以這麼憂慮,便是因爲兩個問題,而至於他心中所慮問題與齊侯的想法是否相同,還得看齊侯接下來說的話。

“其一,便是現在天下無敵的名將荀成身受重傷,此次雖是攻打攜地的最好時機,可攻打攜地並沒有那麼容易,需要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帶兵才行,而荀成將軍正好是最爲適合的,再配合晉國強大的實力,足以覆滅攜地亂臣賊子,可與此同時,問題也一併誕生,

姬仇性格,臣最瞭解不過了,他生平小心謹慎,不會做冒險之事,如今荀成身受重傷,衛國一副破敗之感,攻打攜地城會冒着極大的風險,他絕不敢輕易地這麼做,一旦沒成,天下諸侯覬覦他的方伯之位,礙於此,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這其二,便是姬仇有可能是故意而爲之,倘若他真的帶兵攻打攜地,雖說有很大機率能攻下攜地城,結束二王並立的局面,同時,天下諸侯可無人能再製衡他,從臣的角度來講,對王上而言並沒有好處。”

姬宜臼聞言,怔在原地,他心中所慮,皆被呂購給說中,他忙走下臺來,連連稱讚道:“知孤者,非齊侯莫屬,齊侯,您是如何知曉孤心之所慮的。”

“爲王上分憂,爲臣之本分。”呂購再拱手一揖,欠身道。

“好好好。”姬宜臼連連稱好道,他清楚,既然呂購前來天子府,與他商議此事,定然說明其有了好辦法,於是他便問道:“齊侯您這麼講了,定然是有什麼好法子,不知齊侯您對此是何看法,您說晉侯到底會帶兵攻打,還是說按兵不動。”

呂購微微欠身,道:“依臣之見,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若不冒險一回,怎能知曉最終的結果會如何,若臣是晉侯,定然會帶兵攻打攜地,結束二王並立的局面。”

姬宜臼思忖了會,道:“既然如此,那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在晉侯攻下攜地城之後,該如何限制他的實力,若他稱霸天下,豈不是養虎爲患。”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他是默認呂購的說法,以晉侯姬仇定然會帶兵攻打攜地作爲大前提,再來商量對策。

“王上,臣有一計。”

姬宜臼聞言,連忙說道:“齊侯有何計策,快快道來。”

“王上,既然荀將軍身受重傷,領兵者定然欠缺,攻打攜地的晉國實力也會下降不少,不妨您派一位大將,同時攻打攜地,若真能攻下攜地,領功勞者也絕非姬仇一人,倒也不會讓晉國實力劇增。”呂購提出自己的建議。

第四百二十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顧及顏面第七百二十八章 莫要無理取鬧第九百十七章 給個準信第八十二章 前往魯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招以試探爲主第十四章 我怎會懼你第四百七十四章 互有提防第二百八十二章 命懸一線第四百九十章 招婿之試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一章 脾氣倔得很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十三章 宋國小公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絕不能讓你再搗亂第九百二十九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策第七十七章 心動第五十章 名聲大噪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二次比試開始第三十七章 危機起伏第五百六十九章 準備返回衛國第四百七十二章 溜進迷宮山第八百二十九章 後續走向第九百三十八章 迎刃而解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尋常的舉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來之不易第三百三十二章 搶奪飯菜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要妄自菲薄第五百二十章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六百七十八章 門當戶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找尋鑰匙第七百八十八章 挖好的陷阱第八百三十章 堪比登天第二百七十九章 拖延時間第八百六十三章 發揮空間第八十二章 前往魯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酒筵第七百四十一章 沒有往日的氣勢第一百十六章 君臣相談第二十九章 定要收入麾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來勢洶洶第八百二十二章 一筆帶過第三百六十四章 明褒暗貶第三百十五章 可不要後悔第三十四章 大公子呂祿甫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一杯羹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了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之常情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驚無險第五百十一章 回憶心動的瞬間第五百二十四章 來自攜地的信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堪設想第七百章 違大義非臣子之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觀察能力堪稱一絕第六百四十三章 犄角之勢第六百四十六章 留下一個好印象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之間的再次爭鬥第四十九章 啓程回衛第三百十八章 比試將如期舉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夷仲年回到齊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請求衛揚的幫助第三百四十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氣衝衝第六百零五章 欲哭無淚第一百十三章 愁緒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人一騎第三十一章 管府納才第七百二十二章 這是君上的命令第五百八十八章 癡心妄想第三十五章 各自的行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第六十二章 方法第五十三章 配合演出第七百五十八章 將責任歸咎於他第二百七十八章 陳刀解圍第九百二十五章 料事如神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負所托第一百七十章 不好對付的衛文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哥的威嚴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之間的再次爭鬥第四百四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二百三十章 時間靠近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四十九章 猶豫不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三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八十二章 曲折第四百七十二章 溜進迷宮山第八百三十六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十七章 慎之又慎第一百六十章 面對現實第七百九十六章 閒情逸致第八百二十四章 執拗第七百二十二章 這是君上的命令第四百六十章 無法冷靜第二百五十七章 夷風請罪第八百五十六章 無視存在第四百五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六百九十三章 兵符被奪走第八十八章 遇到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