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糧食潛在危機

柏對亞當斯這番話很理解,從目前來看,想讓大家馬建國,沒個一年半載的平穩專業討論,根本不可能獲得通過。而現在和英國的交戰進入了持久階段,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來浪費在討論建立一個什麼樣國家身上。現在能保住國家就不錯了,至於選擇那種國體、政體有利於未來國家發展,誰願意現在就研究呀。

亞當斯也是從幾天遊說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這一現實情況,才終於同意放棄現在和傑弗遜對抗,轉而共同支持先通過《邦聯條例》,再後繼考慮聯邦建國。

這裡必須提到一點,早期美國元勳提倡邦聯也好,提倡聯邦也好,都沒有明確的提到政府組成形式。他們爭論重點明明是國家結構,不過卻經常把國家政權組織形式,也包含在國家結構中。譬如說到複合國家結構的聯邦制,一般就是包含了共和和集權的政治體制,所以也稱他們聯邦集權。

說到底,此時那些西方的政治體制概念,伏爾泰、盧梭等人,現在都還在剛提出階段,並沒到廣爲接受的程度;而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概念的馬克思則還沒出生呢。自然不能用後人劃定的標準,來劃分此時這些美國元勳們的政見。

“亞當斯先生,如果你是想通過這次支持《邦聯條例》,來換取我們下次支持你的提案,那你可就想錯了。我們民主派,堅決反對聯邦集權的制度!”傑弗遜冷冷的說道。

“我只是想把我們地爭論延後而以!”亞當斯恢復了冷靜,對傑弗遜地回答也很冷。

民主派和聯邦派。並不是真正的對立派系。

康柏和傑弗遜還想再說。漢考克已經忙着下結論了:

“我看這樣挺好,把爭論延後,也許我們可以把它拖到戰勝英國後再討論。現在說什麼形式的國家結構,確實沒什麼大用。”

康柏大惱,一個聯邦制地國家,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那可是早一點到來,就能早一點有利於自己的財閥發展呀。怎麼會沒用?不過漢考克一這樣許可,他也不好反駁,畢竟漢考克說的也很有道理。

“好吧!我也同意!”傑弗遜沒有猶豫,在漢考克許可了亞當斯的提議後,也笑着接受這個和解。

他當然會同意,其實就算亞當斯提出先支持通過《邦聯條例》,再考慮聯邦建國,他也最終會同意。畢竟現實的建立邦聯。那纔是他最迫切地願望。而且他本身對邦聯制還是聯邦制的根本態度,很難說清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制度必須有利於國家發展。歷史上他反對聯邦集權。但是面對成立聯邦大勢已定,他也並沒有反對。而是儘量的往裡面塞自己的政治理念,直到當了總統後,還不停的改造着聯邦和聯邦政府。

當他卸任總統以後,那時的聯邦和聯邦憲法頒佈時已經完全兩樣,聯邦政權組織形式,也和華盛頓成立第一屆政府時基本不一樣。所以後世的美國人,把三權分立地真正聯邦,歸功於傑弗遜這位改造者,而不是其他開創者元勳。

面對當事雙方達成一致,康柏這個本來想坐收漁利的傢伙,卻突然發現他基本什麼也沒得到,雖然本來就沒付出,只是看民主派和聯邦派雙方鬥,但就像在角鬥場上看人決鬥,看着看着,卻突然發現角鬥的人突然握手言和,不打了,這樣的感覺還真是很怪異。

心中無奈,面上還必須得配合地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那種彆扭勁就不必說了。

亞當斯和傑弗遜達成一致,兩派地其他成員,當然也不會有太大意見,而康柏爲了彰顯自己的大義,也同樣決定支持通過《邦聯條列》。

最終,在表決前鬧得風風雨雨的一個法案,在真正表決時,竟然以絕對多數,平穩順利的得到通過。

本來非法的美利堅合衆國,此後可算是真正有法可依了。不過和歷史上一樣,這部法律的生效日期,卻還是定在了戰爭英國之後。畢竟在英國沒有承認美國獨立之前,戰爭還在進行,國土大量被佔領的時候,這部法律的現實意義也實在有限。

但旁觀的康柏相信,聯邦制和邦聯制,最終還是要接受一次正面見血的較量,這次雖然沒有最終打起來,但下次的時候,衝突將會更大。

而大陸會議幸好也趕在二月前通過了這個議案,就在通過後幾天,一個從紐約傳來的緊急消息,卻讓大陸會議大吃一驚。

英軍在二月初派艦隊突襲波士頓,成功的突破了岸防炮臺的阻攔,炮擊波士頓港口的幾個船塢,導致船塢中已經制造完主體的幾艘巡洋艦,還有停靠在港口的幾艘美國海軍武裝商船,全都被毀。

而且奧爾巴尼的英軍,也分出了一支三千人的陸軍,準備向波士頓發動攻擊。

此時波士頓防守的只有八百正規軍,兩三千的平民武裝,波士頓駐防指揮官,已經向紐約緊急求救。而紐約的華盛頓將軍,也準備派兵救援,同時希望費城軍配合行動。

費城立刻召開擴大的軍事會議,對華盛頓傳來的軍情進行討論。

“唉!英軍到來後這麼長時間,終於還是準備進行開戰了!”列席會議的傑弗遜嘆了一口氣。

“現在即將春耕,如果我們不徵集平民參戰,必然會在戰場上輸給英軍,如果徵召平民參戰,則必然破壞春耕,全年的糧食生產就會泡湯。這可真是一個惡毒的主意!”康柏搖了搖頭。

其實美國地廣人稀,土地

基本上只需要少量土地來種糧食,大部分田地可以種物。一個大莊園主專業種糧的話。就可以供應一個小鎮的糧食。所以北美基本沒有大量缺糧地狀況出現過。就算戰爭打了兩年多,糧食基本也有保證,其他人都沒意識到可能出現地糧食危機。不過康柏的匹茲堡。卻曾經因爲費城的大量戰爭難民,而知道過糧食危機帶來地困難,加上康柏本人對於糧食一直就非常重視,所以一看到英軍在這個時候開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會影響糧食生產。

“破壞糧食生產?”傑弗遜他們有點不怎麼相信。

到是首次列席會議的稅務總局局長漢密爾頓,馬上發表了他的意見。

“我從去年開始就在研究我們的糧食狀況。雖然和英軍的戰鬥。讓我們幾個大城市周圍地糧食生產受到毀滅性破壞,整個東部,糧食大量減產,但是僅僅是各州西部那些沒有受到戰爭破壞的村鎮生產糧食,加上以前的存糧,也基本能滿足我們三百萬合衆國人的糧食需要。不過現在戰爭不斷進行,越來越多的青壯勞動力被抽調,即便按照正常發展。糧食到明年也會出現大概五萬人份的缺口,然後因爲繼續大戰而逐年增大,按正常增加速度計算,可能會每年多增加五萬人份的糧食缺口。而如果對於今天春天的耕種不加重視。臨時調人蔘戰,那麼今年秋天。我們地糧食就會不足。具體缺口,將取決於抽調人數。”

漢密爾頓的一番話,讓其他列席會議成員大驚失色。

雖然沒有擔心過糧食問題,但並不是代表他們不知道糧食問題的重要性。坐在這裡的人,都是一時之選,對情況都看得很明白,在這個戰爭地危急關頭,如果糧食再出現問題,那勝利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另外,”漢密爾頓繼續補充道:“我也找過賓州地官員,知道本來費城的存糧很充足,但是去年費城保衛戰的時候,大量糧食被轉移,甚至爲了防止落入到英軍手中,而對部分來不及轉移的糧食,提前進行了銷燬。雖然能去年秋天進行了糧食補充,但遠遠不如以前,現在費城在秋收前,缺糧約爲兩百萬磅,如果不從外地調糧,今年再過幾個月,費城就要開始實行糧食配給了!”

這句話一出,衆人不僅是面色大變,很多人直接急着問漢密爾頓:

“你的根據從哪裡來的?怎麼沒有其他人說過這樣的情況?”

“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也會缺糧?我的莊園上,隨便一個奴隸在兩百英畝土地上灑上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上百磅的糧食,我們怎麼還會缺糧?”

最先發問的,基本上是不信任漢密爾頓的人,而且基本上是大莊園主。

實在是因爲費城缺糧,對在座的衆人造成的影響最直接,面對這樣關係到切身的情況,每個人都不願意只聽過就算。

“漢密爾頓先生曾經找我要過各州的工農業生產數據,我也知道他從費城市政廳哪兒瞭解過費城的情況,我想他這個結論,應該是有正確數據來源的。”大陸會議秘書湯普森給漢密爾頓作證。

漢密爾頓,在康柏的有意扶持下,雖然身份只是一個稅務總局局長,但是他能夠碰到的地方,卻絕對非常多。這些工農商方面的數據,就是由康柏預先向各方打了招呼,才讓他能夠順利地收集到。要不然就算漢密爾頓對這方面再感興趣,也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

而康柏的投入,現在就得到了回報,漢密爾頓不但通過精確的數據,在旁邊證明的了康柏的觀點,還直接給康柏提供了一個對他很有利的說話環境。

“大家不用驚慌,其實糧食的問題,只要我們意識到了,想要解決他並不困難。”康柏出來安慰大家的情緒。

“畢竟我們北美別的不多,就是土地多,而且玉米、土豆這些作物,都是非常高產的作物,玉米甚至一年可以幾熟,多種幾撥就能補回來。我剛纔之所以說要大家要注意英國在這個時候開戰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趁着這次各州州長差不多都在費城機會,提醒一聲,大家千萬別忽視了自己境內的糧食生產。”

“噢!確實不能再讓太多的人去當游擊隊,還要抓好農業生產。”亞當斯這個代理州長率先響應康柏。

其實做這個決定最不痛苦的應該是他和北卡羅來納州的州長。

他們這兩個州,是北美游擊隊最活躍的地方。因爲黑森軍的燒、殺、搶、掠,激起的民憤實在太大,很多農民都不種地了,乾脆拿上武器當游擊隊,殺英軍去了。

但美國人嘴中的游擊隊,和中國人口中的游擊隊僅僅是字面意思相同,真正涵義和別人看待它的態度,有很大區別。

美國的正規歷史中,雖然肯定了南方游擊隊對戰爭勝利的功績,但對他們的很多行爲,一般都是強烈批判的。譬如虐待俘虜,甚至殺死投降的英軍,以及允許收繳俘虜的私人財物、強行“徵用”一些平民的物資等等。不少非官方的資料中,甚至稱他們爲打着抗英旗號的強盜、馬賊。

甚至當時的報紙,就有不少人刊登文章,認爲黑森軍在這兩個州的殘酷鎮壓,是因爲這兩個州的“游擊隊”太多了、太過分,引來了他們的報復,呼籲政府應該宣佈這些游擊隊非法,應該禁止之類的。

第139節 同盟爭奪比賽第181節 匹茲堡調親信第298節 發財的好機會第228節 沒錢修總統府第190節 刺殺真相大白第142節 股票交易開盤第107節 詹姆斯的聯姻第274節 佛羅里達使者第171節 美法協調一致第309節 與麥迪遜的談話第199節 富蘭克林歸來第219節 婚事終於敲定第280節 平安融入家庭第78節 完成軍事採購第188節 奴隸主的賄賂第68節 開始建設工廠第313節 總統繼承順序法第74節 以監護人之名第130節 圍城的那些天第88節 誓師出征紅人第53節 金融才最賺錢第171節 美法協調一致第35節 運河計劃開始第112節 出訪聖路易斯第162節 戰鬥在最前線第280節 平安融入家庭第91節 匹茲堡大躍進第133節 我們要還手了第242節 剪你南方羊毛第61節 威脅就在旁邊第112節 出訪聖路易斯第104節 費城防禦計劃第160節 糧食潛在危機第216節 四巨頭碰頭會第109節 漢密爾頓行長第266節 繼續掌控國會第300節 英國的尷尬第105節 想貸款先抵押第207節 頑固的約翰牛第192節 喬治潘的工作第85節 打破火藥壟斷第100節 西邊喜東邊憂第2節 不僅僅只剩窮第121節 康柏決定裝病第223節 老伯爵分財產第279節 帶着女兒離開第128節 第一次接觸戰第276節 恢復傑弗遜友情第147節 派系立場差異第154節 “白宮”的聖誕第270節 騰飛吧熱氣球第280節 平安融入家庭第77節 開始推銷產品第105節 想貸款先抵押第141節 匹茲堡升級市第279節 帶着女兒離開第46節 大陸軍第一面第147節 派系立場差異第101節 易洛魁征服者第269節 私生子的煩惱第178節 對政途的憧憬第241節 誰是最終贏家第171節 美法協調一致第247節 康柏出訪歐洲第167節 落幕之戰開啓第45節 都是一幫軍盲第160節 糧食潛在危機第43節 大陸議會風格第3節 還有機會翻盤第106節 再換個鑄幣權第46節 大陸軍第一面第84節 主僕各有所得第173節 吉拉爾德大使第176節 軍火戰艦生意第211節 華盛頓的威勢第240節 黃金般的菸草第261節 陸軍軍官學校第50節 重返匹茲堡鎮第232節 對佛州的野心第257節 拐一筆就回國第44節 由議員指揮槍第128節 第一次接觸戰第297節 歐洲陷入動盪第286節 南方的“兵變第85節 打破火藥壟斷第167節 落幕之戰開啓第218節 伯爵泰山來了第143節 美法同盟建立第77節 開始推銷產品第135節 各路人馬雲集第157節 未來的七個州第44節 由議員指揮槍第218節 伯爵泰山來了第48節 行別前的感覺第211節 華盛頓的威勢第89節 大陸軍的援助第185節 拒絕承認失敗第37節 永久的通行證第86節 宣言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