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 八十萬雄兵

北印度海外領成立之後,相應地唐軍也調整了一些部署。南亞的印度洋戰區被固定下來,成爲新的大戰區。原本大唐的戰區編制,也隨着大唐國土和控制區域的不斷擴張而發生了變化。西海岸戰區負責整個北美大陸西岸的廣闊土地,實際上部署重點還是在珈州、岡州和卑詩州。東南戰區改稱東海岸戰區,防區從毓州、佛州、彭州擴大,增加了得州,以及向北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地區,直到北冰洋,此外加勒比地區的國防安全事務也歸東海岸戰區負責。中部戰區負責從光州、巒州一支向北到北冰洋的廣大地區,實際上重點也是在光州、葆州和巒州三地。墨西哥特區仍舊是單列,稱中美戰區,除了本土的防禦,還有預防南美有事的責任。

遠東戰區的防區也隨着從俄國手中獲取東瀚海省而擴大。印度洋戰區成立之後,將從遠東戰區接管包括緬甸和東輝在內的防區,同時還負責南非、馬達加斯加、錫蘭和北印度地區。歐洲戰區基本上就是橫跨歐洲,維護大唐在歐洲地區的利益。

這七大戰區之中除了中部戰區基本上不怎麼吃重,其他六個戰區負責的區域都十分廣大,局部甚至還存在兵力不足的情況。在國家需要維護的領土和利益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大唐不得不進一步地擴充自己的軍力規模。

也許相比於其他國家,大唐的常備軍數量確實過於窮兵黷武了。但考慮到大唐的面積實在太過廣大,已經有了日不落帝國的影子,再加上本身經濟情況良好,所以無論如何也需要更多的部隊去保衛國家。自然也帶有爲國家獲取更多利益和生存空間的使命。

於是,國防部做出新的軍力發展計劃,全面擴充唐軍的規模。除不怎麼吃重的中部戰區之外,每個戰區,至少保有二個機械化步兵師的武裝戰力。這也就是說,唐軍要從現在的八個師和兩個獨立旅的規模,發展成13個師以上的規模,至少還有五個師的缺口。

原本的摩托化師,也要在這次的改革中武裝成爲機械化師,顯然這也是因應歐洲列強軍隊實力越來越強而做出的改變。大唐的標準化步兵師兵力爲1.85萬人,也有一些部隊經過增強數量略多,比如說駐紮華北的大唐陸軍第二師,作爲大唐陸軍王牌部隊,兵力接近2.3萬人。當然也有一些不太滿編的部隊,兵員就略少。

總體而言,如果唐軍完成這次大擴充,陸軍的兵力就會增加到25萬人。

海軍陸戰隊也有一定幅度地增兵,完成整建之後,陸戰隊將擁有三個重裝旅,能夠執行高強度高烈度的登陸作戰,實際上跟陸軍的作戰模式也差不多。總計兵員大體相當於陸軍的一個師的樣子。

海軍的規模自然是在持續性地增長,每年都會有數艘到十多艘主戰艦艇加入戰鬥序列,如果像是一艘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那麼至少就要一千來人去操作。

唐軍完成這一輪整建以後,兵力顯然會超過30萬人。大唐本土的人口此時是兩千多萬,預計大唐至1798年到1799年之間本土人口會達到三千萬。軍民比大致爲1:100,按照大唐這個國家規模和實際需求,算是相對比較健康的情況了。

另外大唐也有着數量衆多的特設兵團,6個大和師團、3個高盧師、2個拉丁師、1個歐洲師、1個暹羅師、一個緬甸師、一個越南師、一個廓爾喀旅、一個南非旅,擁有印度後還計劃在當地招募5個印度師,用於分攤正規唐軍的工作量。還有一些零星的小建制的兵團部隊,這樣算下來,特設兵團的總兵力就會達到40萬之多。

最後還要算上名義上隸屬清國的武衛軍十萬人,大唐的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八十萬人。要知道,這八十萬軍隊都處於比較高的戰備狀態,是完全脫產、訓練和演習頻繁的即戰力,這也是古往今來都不存在的龐大軍事儲備。唐軍的全部兵力規模,都已經完全壓倒了現在人口超過3億的大清王朝了。

而用不了多久,清國的一切也將屬於大唐,那時候唐軍顯然又會迎來一波軍力的飛速增長,使得全球其他的力量更難以望其項背了。

對於這次大兼併,大唐國內還是有許多期許的。如今如果從全國範圍內來看,漢人在大唐是絕對佔據不到一半的人口的。國內的日裔、拉丁裔、暹羅裔都佔據了比較大的比例。絕對數量上每一個少數族裔人口都不多,不過加在一起就比華裔要多了。完成對清的吞併之後,華裔就成就了絕對的比例上的優勢。自然,去發展培育這麼多的人口,也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

大唐本身也是有同化的隱性政策的,如許多日裔、印第安原住民、暹羅裔和越南裔,在種羣上都屬於蒙古人種。一些海外領居民遷出之後,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他們基本都能夠使用漢語,而且子女也都是接受唐式教育長大的。就如同另一位面中,華人去到北美之後,第二代就是香蕉人了一樣,除了他們的長相可能還與中國人類似,但是生活習慣和行爲模式上都與中國人沒有什麼太大關聯了。甚至相當一部分第二代移民都不能使用漢語了,只會講英文。大唐文化有着比較高的包容性,大部分其他族裔的移民在經過兩代以後,就不能算是原本民族的人了,同化成比較標準的唐人了。

這是一種優勢民族進化論,一個民族的進步是在不斷地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有點,和發展本民族強項的基礎上完成的。它一是需要民族的主體性,也就是該民族人口足夠多,力量足夠強大,才能夠保證進化的正確軌跡。

如若不然,印度民族進化的失敗,和明末以來漢民族的韃靼化,都是失敗的範例。

192 陰暗面037 返國027 新內閣744 除盜289 戰山海(下)326 廢帝120 馬德里之行(下)737 貿易經濟096 風變382 暹羅之變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246 京中人心308 制憲會議(下)931 決戰日德蘭(六)562 漢堡的小青年325 聖女576 萊比錫戰役(六)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494 退或降290 戰山海(續)368 東南亞海外領514 黨主席312 波音772 奪路而逃915 低地戰役(七)882 部署調整433 新加坡807 教育建設366 婆羅洲戰爭(中)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353 紅顏醉(四)366 婆羅洲戰爭(中)946 次大陸戰役(下)262 南天門736 海地837 三條法令525 江面水戰431 協商上架感言890 卸職034 阿爾普爾科481 墨西哥城之戰(下)802 認可727 瓜分瑞士341 江南(三)564 隱藏的爆炸214 戰前內閣會議747 迷思與現實835 紐芬蘭海戰(中)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888 願景258 盧小毛請客179 小工人陳福仔385 吞武裡之戰(一)797 更多麻煩854 地方主義512 大革命的開幕436 孟加拉灣中的艦隊110 美利堅的榜樣884 海軍競賽834 紐芬蘭海戰(上)179 小工人陳福仔068 夏威夷楔子236 擒龍(五)806 培訓談話038 擴軍844 方案408 中南半島野望078 解釋(下)525 江面水戰752 世界盃(下)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066 鬧事111 最終抵達539 赤字(下)248 京中人心(續)464 無情844 方案587 移民之議(上)303 滲透嶺南332 火力支援艦615 對抗590 文化發展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619 不戰772 奪路而逃553海外領教育339 江南(一)135 擒拿530 越南海外領843 表現曖昧327 幕府之使180 暹羅116 乾隆傲天897 航天315 購地694 橫貫線951 倒下的西班牙257 當唐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