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

順着褒水步行多日,即將抵達虢川鎮,也就是後世的太白縣城以西。

此爲郿縣四大重鎮之一,另外三個重鎮,分別是斜谷、清湫、橫渠。

虢川鎮和斜谷鎮,牢牢卡住褒斜道,都是有軍隊駐守的。

同時,還有負責收稅的榷關。

前方已經開始在排隊過關,朱銘也打算老實排隊,卻聽遞送公文的官差說:“諸位相公,跟着俺走便是了。”

於是,衆士子開始插隊……

官差穿着公人服裝,拿出腰牌和文書,稅吏隨便看了一眼,便打手勢讓榷差放行。

官差又說:“這些都是俺們利州的舉人,要去東京應考。”

稅吏不敢怠慢,親自過去查驗。

隨便檢查了兩個舉人的發解狀,稅吏也懶得再看了,只說:“相公們給點過稅交差吧。”

舉人不能免稅,此時又沒乘坐官船和官車。

過稅的稅率爲2%,需要報關和搜檢。

但舉人們多少有些體面,不可能任由稅吏檢查,只要帶的貨物不多,象徵性的給幾個便是了。

順便一提,如果嚴格按照法律,宋代官員也是要交商稅的。從北宋開國到滅亡,中央朝廷三令五申,不準官員權貴偷逃稅款,更不準用官船來運貨避稅。

既然需要三令五申,那就意味着屢禁不止。

“給多少?”朱銘低聲問道。

白崇彥很有經驗:“一百錢就夠了,俺們帶的貨物不多,做做樣子就可以。對了,這裡屬於鳳翔府地界,只收金銀銅錢,不認川陝四路的鐵錢。俺在洋州兌換了一些銅錢,一併幫大郎交了便是。”

“多謝。”朱銘也不知道客氣。

很快輪到白崇彥,他掏出兩串銅錢:“足佰,兩人。”

稅吏當即放行,並不攔下聚寶盆多收。

陳淵戴着東坡巾,薛道光是道士裝扮,他們又跟舉人混在一起,也都隨便給點錢順利過關。

朱銘牽馬過了關卡,轉身仔細觀察。

發現後面那些商旅,不僅要認真檢查貨物,甚至還要搜身。且有專門的女稅差,負責搜檢過路女子。

一旦身上帶的錢過多,那些錢都是要交稅的!

金銀銅鐵錢,也要收2%的過路費。除非能拿出官方商業合同,證明自己帶的錢,屬於官賣貨物的收入——這又是個逃稅空子,有關係的大商賈,輕輕鬆鬆就能開具免稅證明。

直至南宋乾道四年,全國都在鬧錢荒,朝廷爲了鼓勵貨幣流通,這才取消了對金屬貨幣的徵稅。

朱銘又回望關城,準確來說,是一個土石寨子,卡在山谷的出口處。

或許是因爲太平歲月,守關士兵並不多,估計有人在吃空餉。那些士兵懶洋洋的,沒穿甲冑,連皮甲也沒有,歪歪扭扭或坐或立,大部分士兵甚至不帶武器。

朱銘感覺,自己只需帶一百精兵,便能輕鬆奪取此關!

“前面有客店,能好生睡上一覺。”白崇彥說道。

過了榷關,前方瞬間開闊,甚至還能看到大片水田。

另外還有遞鋪,負責送公文的洋州官差,跑去遞鋪聯絡一番,很快就到客店對衆士子說:“諸位相公,遞鋪的官船俺講好了,明天就又能坐船。”

“有勞了!”閔子順代表士子們致謝。

官差笑道:“都是洋州同鄉,算不得啥。”

他就一個小小的差人,而趕考的舉人當中,又多洋州富家子,當然要好生巴結。

白勝帶着聚寶盆去馬廄,弄了些草料補充營養。

朱銘隨便吃了些,就回客房睡覺,這一路實在累壞了。

他隱隱能感覺到,陳淵對自己有些不滿。

一路講學,陳淵爲主,朱銘爲副。

陳淵講的都是大道理,而朱銘各種夾雜私貨,比如那天故意曲解天命。

“砰砰砰!”

敲門聲響起,朱銘起身開門。

陳淵踱步走進來,自己倒了一碗冷開水解渴,坐下便說:“大郎,我以後講學,你能否不要妄言?”

朱銘笑呵呵道:“好,聽先生的。”

只這態度,陳淵就知道是敷衍,嘆息道:“大郎所言所行,讓我想起了拗相公(王安石)。”

“小子不才,不敢與王荊公相提並論。”朱銘連忙說。

陳淵說道:“我雖未見過王荊公,卻聽家中長輩經常提起。大郎與王荊公很像,都是聰慧過人,少年便能通經。王荊公熟讀經書,於經義一道,可稱當世大儒,卻在關竅處故意曲解。他曲解經義是爲了變法,大郎曲解經義又是爲何?”

朱銘拿出隨身攜帶的小罐桐油,倒了一些在絹布上,慢慢擦拭寶劍,問道:“先生,此劍如何?”

“神兵利器。”陳淵在大明村的時候,就見識過朱銘的寶劍。

朱銘瞎扯道:“吾之志向,是出將入相,爲朝廷平定天下。有些時候,先生認爲我在曲解經義,我卻覺得自己纔是對的。就算不對,也沒大錯。”

陳淵問道:“你想做第二個拗相公?”

朱銘彈劍說道:“不管是范文正公,還是王荊公,他們變法都未能觸及大宋的痛處。大宋的痛處在於吏治,吏治不清,再好的新法也要變成惡政。范文正公不敢整頓吏治,王荊公也不敢整頓吏治,我覺得自己可以試試。此劍鋒利,可斬貪官污吏!”

陳淵說道:“大宋不殺士大夫。”

朱銘冷笑:“那就從我開始,士大夫也可殺!”

陳淵駭然:“你這是要與天下讀書人爲敵,恐爲取禍之道。”

朱銘質問:“飽讀聖賢之書,卻做那貪官污吏,上害國家,下殘百姓。這樣的讀書人,配得上士大夫之稱嗎?孟子言,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昏君無道都可殺,讀書人貪贓枉法就不能殺?難道,讀書人比君王還高貴?”

陳淵無言以對,因爲朱銘理由充足,而且還是以孟子爲依據。

朱銘指着放在牆角的鐵槍、鐵鐗,又指着桌上的弓箭:“這三樣兵器,我拿來上陣殺敵。而我手中寶劍,今後專殺貪官污吏!三十年時間,我要做到宰相,爲大宋蕩平天下、澄清宇內!”

全特麼瞎扯淡,還三十年做宰相。

陳淵卻被朱銘的大志給震住了,以爲他真是爲國爲民的忠義之士,既欽佩又擔憂:“大郎有此心,自是極好的。但王荊公殷鑑不遠,伱切莫重蹈其覆轍,萬一引發黨爭又難以收拾。”

朱銘說道:“王荊公變法失敗,甚至引發黨爭,根本就在於未清吏治,我當然不會重蹈覆轍。”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變法之初,就借整頓吏治之名,把反對者全部趕出朝堂,提拔認真做事的補上位置。只要變法卓有成效,在自己活着的時候,就不可能有什麼黨爭。

張居正,便是如此做的。

陳淵搖頭:“你這是要做權臣,身後之名必毀!”

朱銘大義凜然:“大丈夫欲定乾坤,便身死族滅也在所不惜,又計較什麼身後之名?千秋功業,自有後人評說。”

這貨執劍而立,演技十足,彷彿真有一副錚錚鐵骨。

陳淵沉默半晌,作揖道:“成功志向高遠,吾不如也。今後……好自爲之吧,定要戒驕戒躁。”

“哈哈哈!”

朱銘忽又嬉皮笑臉起來:“先生快坐下,剛纔都是說笑逗趣。我現在連進士都沒考上,又談什麼做宰相變法。”

陳淵爲之莞爾:“你這般憊懶無賴,我反而更放心了,定比王荊公更加圓滑狡詐。過於剛直之人,莫說變法,就算做宰相都難。”

也不再埋怨朱銘曲解經義,擾亂自己講學,陳淵當即笑着離開。

朱銘繼續耐心擦劍,接着保養弓箭、鐵槍和鐵鐗。

當晚,痛痛快快睡一覺。

翌日乘坐官船,沿褒水而上,過了平坦地帶又得下船。

翻山越嶺,從褒水流經的山谷,辛苦進入斜水谷地。

一直走到斜谷鎮,終於可以再次乘船。

斜谷鎮的商貿頗爲興盛,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鎮外凋敝的大型官方造船廠。

陳淵因爲受老師影響,對造船之事非常上心,說道:“此處造船務,已名存實亡,附近居民多有破家逃亡者。而今秦鳳路官船緊缺,船價奇高。這裡便能造出船來,也多不堪使用,還得從民間徵調船隻。”

斜谷造船務,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造船廠,早在慶曆年間就開始爛了。

包拯包青天還專門上過奏疏,說那裡每年能造額船六百艘,另外還要負責造橋腳船,佔全國造船總量的五分之一。但陝西州軍,卻把地方官府需要完成的任務,全都轉嫁給造船廠,比如修河的木料、運去京城的木料,通通讓造船廠來提供。

造船廠攤上倒黴事,只能轉嫁給百姓。

包青天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周邊那些大戶,幾乎全被輪差,交不起木料,一戶就得賠錢一千二百貫。傾家蕩產者很多,每個大戶家裡,至少有兩三人因無法交差被流放。

包拯上疏的時候,距離現在已經七十年!

當時就那副鬼樣子,可想而知此時是啥情況。

不但斜谷造船廠毀了,周邊也沒啥大戶了,小老百姓每年都有人逃跑。大片大片的農田拋荒,根本沒人敢來耕種,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輪差。

偏偏斜谷鎮內,還特麼商業繁華,全靠收商稅過日子——這裡是褒斜道的出口。

朱銘站在船頭,望着雜草瘋漲的兩岸農田,喃喃自語道:“這裡的地主,日子也不好過啊,估計已經沒有大地主了。可惜人口和工匠不足,不能很快恢復造船廠。”

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381章 0376【捆了捆了】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296章 0291【老六】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2章 0002【今夕何夕?】第31章 0030【讀書少受欺負】第160章 0155【黑金】第646章 0641【郭藥師的覺悟】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33章 0032【聚寶盆】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175章 0170【就是欺負人】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45章 0043【小白員外】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366章 0361【還在給反賊賣糧】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126章 0121【道茶】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90章 0085【絹衣】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90章 0085【絹衣】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80章 0076【悲天憫人朱院長】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215章 0210【幻方】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214章 0209【吃酒去】第753章 0748【冊妃?】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297章 0292【孫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