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

縣衙審案,沒啥好看的。

因爲北宋的縣級政府,只對杖刑以下案件有終審權。一旦涉及徒刑,就需要移送州級機構,縣吏威脅百姓說要抄家,那基本是在欺負小民不懂法。

當然,縣衙既然有杖責之權,若是惹怒了縣官,不小心打死還是有可能的。

孫家是本縣大族,不方便打死,甚至不便屈打成招。

“太守,請給下官兩個月時間,定然勘結圓備,以供州院判罰。”王畋立下軍令狀。

所謂勘結圓備,就是把證據蒐集齊全,把案件的性質給定死,然後移交給州級司法部門審理。

同樣的犯人,如果犯有多罪,還必須多次立案。

這叫“據狀勘鞫”,既確定一個訴狀,只能在訴狀罪名範圍內審理,防止羅織罪名造成冤假錯案。

對付普通人可以隨便來,對付孫家這種上頭有人的,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疏忽。

朱銘不可能在雷澤縣等兩三個月,說道:“我留個人供你使喚,編入弓手便是。鄧春,你在這裡聽候王縣令差遣。”

“是!”鄧春拱手領命。

王畋說道:“正好本縣都頭被抓了,這位鄧壯士可做都頭。”

朱銘搖頭:“都頭還是讓本地人來做更好,你在此縣時日不短,應該有合適的人選。”

王畋笑道:“在這京東路,別的不多,壯士卻多,選個跟孫家有仇的豪傑便是。”

西鄉縣的常設弓手數量,基本只有一二十人,只在剿匪時進行擴編。

而京東路各縣,常備弓手動輒上百,因爲盜賊實在太多了。甚至朝廷專門下達命令,讓京東路的弓手,每人配一把弩,刀槍等近戰兵器也要齊備。

可以這麼說,山東這邊的警察,比漢中的正規軍還更有戰鬥力!

全國之內,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都是被盜賊逼出來的,從慶曆年間的王倫起義(《水滸傳》王倫的原型)開始,山東盜賊殺官就變得稀鬆平常。鬧得最嚴重時,知府知州都不敢出城,知縣甚至需要宰相親自安排合適人選。

“王縣令,有人圍堵縣衙鬧事!”主簿耿鼎臣慌忙進來報信。

王畋質問道:“伱兼着縣尉,有人鬧事,你怎不處置?難道你不敢動手?還是你不方便動手?”

耿鼎臣縮着身子說:“縣衙弓手,皆爲孫宗震舊人。都頭孫宗震被抓,在下實在無法命令那些弓手做事。”

朱銘說道:“你兼着縣尉,卻連弓手都無法指揮,昏庸無能至此,今後也別管縣尉司之事了,便讓王縣令代管縣尉司吧。”

耿鼎臣張了張嘴,既害怕惹惱知州,又不願放棄權利,只能硬着頭皮說:“縣尉缺額,主簿若在,主簿兼領縣尉。讓縣令代管縣尉司事,這於制度不合。”

朱銘笑道:“那你便去處理鬧事之人。處理不好,我會記下來。”

耿鼎臣都快委屈哭了,他爲了往上爬,選擇跟孫家結親。無非是想借助孫家兄弟的姨父,搭上蔡黨的那條線,可遇到一個強硬知州,簡直把他架在火上炙烤。

左思右想,耿鼎臣說:“事涉孫家,下官請求迴避。”

也就是說,縣尉司的權力,他不可能交出來,但因爲親戚關係暫時迴避,事後他必須重掌縣尉司。同時,他不參與對付孫家,也可以裝作是被逼的,還能寫信到京城哭訴委屈,說不定能因此獲得蔡黨提拔。

朱銘和王畋聯袂而出,發現知縣曹元歸已經在應付。

縣衙大門口,聚集了兩三百人鼓譟。

整個縣衙的文吏、皁吏,至少有一半在看熱鬧,弓手更是做樣子阻攔,他們或多或少都跟孫家有關。

朱銘按劍而出,曹元歸大喊:“太守來了,不得再喧譁!”

屁用沒有,那些傢伙還在鼓譟。

朱銘詢問:“副都頭是誰?”

一個弓手回答:“副都頭生病了,今日沒來縣衙。”

朱銘呵斥:“病死沒有?沒死就把他擡過來!”

王畋在雷澤縣任職更久,對各種情況也更清楚,他立即叫來一個弓手十將:“你去把樑副都頭找來。”

十將卻說:“前頭堵死了,出不去。”

朱銘說道:“給你兩個選擇,要麼衝出去,要麼就地免職。”

十將猶豫數秒,只能提刀往外衝,口中嚷嚷道:“讓開,快讓開!”

鬧事之人卻故意往裡擠,一點縫隙都不留。

片刻之後,十將衣衫不整退回來,覆命道:“太守,俺出不去。”

“你的弩箭爲何不帶在身上?”朱銘質問。

十將說:“在城內一般都不帶弓弩。”

“要你何用?”朱銘對王畋說,“此人難以勝任差事,王縣令你來處置。”

王畋說:“既然辦不成事,就免去弓手十將之職。佩刀交出來!”

十將沒想到自己真被擼了,他取下佩刀,直接扔在地上,根本不把知州、知縣、縣令放在眼裡。

不管是徵稅還是搜刮,都需要這些胥吏和弓手配合,也需要得到孫家的支持,否則今後啥也不幹不成。他們自負有王可述在京城做吏部郎中,王可述上面還有蔡京,一個小小的知州算個屁?

見十將扔掉佩刀,其餘弓手也不再阻攔鬧事之人,齊刷刷退後幾步。

而那兩三百個鬧事者,趁機往前幾步,把衙前臺階都給佔了。

朱銘笑了笑:“退回大門內。”

知縣、縣令、主簿、文吏、胥吏,都跟着朱銘退回縣衙大門之內。

鬧事者還真不敢跟進來,他們並非盜賊,而是有組織的“良民”。在縣衙門口鼓譟,跟衝進縣衙鼓譟,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雙方隔着一道敞開的大門對峙,竟然就此僵持住了。

朱銘感慨:“京東路的民風,果然名不虛傳。”

“二千石鮮不受侮”這句話,就是說京東路的知府知州,少有不被地方豪強欺負的。

朱銘只是抓了孫家兄弟,昨日下令抓人,今天就被堵在縣衙。

朱銘問道:“可知鼓譟之人,是以哪個爲首?”

曹元歸道:“多數是鮮衣社的社衆。”

“黑社會啊,”朱銘低聲嘀咕一句,問道,“王縣令可敢下鄉另行招募弓手?”

“這個時候?”王畋有些猶豫。

朱銘指着前方:“就從那裡出去。”

王畋心裡發虛,山東諸縣豪強,擅殺縣官的案例,已經不止一個兩個。但知州發話,他只能鼓起勇氣說:“如何不敢?”

朱銘說道:“李寶,白勝,你們護送王縣令出城。鄧春,你帶人守在大門口。誰給老子搬一把交椅來?”

曹元歸親自去搬交椅,請朱銘坐下看戲。

王畋帶着白勝、李寶,去縣衙後院牽來三匹馬。他們本可以從後門離開,卻故意走大門,從鬧事者當中強行通過。

白勝慣常使槍,但人堆裡更好用刀。

他撿起十將扔掉的佩刀,與李寶一左一右,護送着王畋通過。

今天鬧事的頭頭,便是鮮衣社的社首高化光,也即雷澤縣城裡的黑社會老大。

北宋的山東,鄉間多盜賊,城裡多黑社會。

而且還有一句話,叫“曹濮人專爲盜賊”。是講朱銘任職的濮州,還有王傑任職的隔壁興仁府,這兩個地方的百姓特別喜歡做盜賊。興仁府那邊更嚴重,“曹爲盜區,重法不能止”。

城外盜賊,多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組成。

城內黑社會,則往往勾結大族,成立各色各樣的社團。比如名臣曾鞏,就在章丘懲治過“霸王社”,霸王社光是首領就有31人,且成員多出自地方豪強家族。

眼前這鮮衣社,跟霸王社一個性質。

幾位社團首領,全是豪強子弟,依附於孫家爲非作歹。

“讓開!”王畋呵斥。

社團老大高化光,鼻孔朝天冷笑道:“不讓。”

王畋說:“刀給我。”

白勝遞上佩刀。

王畋貼到高化光跟前:“我乃雷澤縣令,朝廷命官。今日你若不讓開,只有兩個結果,或是我殺了你,或是你殺了我!”

“你殺我試試!”高化光滿不在乎。

王畋二話不說,舉刀便往前劈。

高化光不敢提着兵器大鬧縣衙,他手裡只有一根棍子,連忙橫棍阻擋,氣急敗壞道:“你這鳥官,還真敢動刀啊!”

王畋完全不懂武藝,就是掄刀亂劈。

高化光左右格擋,身後之人也連連退讓,這廝被逼得沒法了,只得喊道:“放這鳥官出去!”

三人牽馬衝出人堆,王畋連試幾次,都無法騎上馬背,虛脫道:“快扶我上馬。”

白勝和李寶,連忙攙扶他騎馬。

別看剛纔挺威風的,王畋已嚇得渾身發軟,半趴在馬背上縱馬出城。

高化光叫來一個社團成員,低聲耳語道:“通知徐二,讓他在郊外設伏,等這縣令回來,直接宰了便是!一個鳥知州,也敢來雷澤縣擺威風。真惹惱了俺,連他知州也一併殺了。”

黑社會不敢在城裡殺縣令,卻敢聯絡鄉間盜賊出手。

徐二便是雷澤縣有名的馬匪,其麾下賊寇,全是被馬政逼得破產的中小地主。

殺官造反,稀鬆平常,大不了躲起來避風頭,事後再通過官府中人招安。

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832章 0827【死戰不退的金兵】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90章 0085【絹衣】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612章 0607【結營不出】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554章 0549【開封醫學院】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708章 0703【完顏宗輔】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101章 0096【搬家】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160章 0155【黑金】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第133章 0128【解元】第425章 0420【還有豪俠部隊?】第18章 0017【卦象】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1章 0001【父子倆】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28章 0027【茶藝】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槍!】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697章 0692【金國的麻煩】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682章 0677【封你做大理王】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692章 0687【秦檜愛種菜】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753章 0748【冊妃?】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194章 0189【立威】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207章 0202【一團亂麻】第127章 0122【地仙】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596章 0591【合同工李清照】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424章 4019【陣戰】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