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

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

夔州城難以攻取,那就先打白帝城!

反正官兵水師大敗,義軍水師可在長江隨意縱橫。

新投靠的夔州水師軍官孫承邁說:“統制不可大意,此去白帝城還好些,若是再往東攻打石門隘寨,非得過夔峽(瞿塘峽)險灘不可。最險莫過黑石灘,南北兩道黑石樑伸入長江,二面急水猛衝,連發幾道噴漩,灘深無底。稍不注意,船身都要被噴漩扯去撞碎,人掉進去水性再好也沒用。就連屍體,也衝不走,不往下沉,就浮在漩渦上打轉。”

“那怎過去?”李寶問道。

孫承邁說:“須得熟悉水勢的老舵手,避過噴漩才得駛過。航道最窄時只有十五六丈(50多米),明渦暗渦無數,錯行幾尺便船毀人亡。”

李寶嘖嘖稱奇,同時又有些後怕。

若是夔州官兵退守巫山,自己沒有當地人提醒,傻乎乎的坐船過去,豈非要在長江裡損失無數?

孫承邁繼續說:“現在是枯水期,水勢較緩,漩渦沒那麼厲害。但水淺也有水淺的麻煩,不怕漩渦,就怕暗礁,也得老舵手來掌舵。”

李寶說道:“你說那漩渦是兩道石樑作祟,爲何不趁着枯水期,把石樑給鑿除掉?”

孫承邁說:“石樑堅若鋼鐵,鑿一點沒用,想多鑿些就得耗時無數。”

那兩道石樑,富含鐵硫氧化物,堅若鋼鐵並非形容詞。

一直到道光年間,纔有叫李本忠的商人,自費招人鑿巖削石,稍微降低了通航難度。

最後還得靠解放軍出手,用炸藥清除礁石近三萬立方。

言語之間,船隊已接近白帝城。

李寶站在甲板上,他正前方是鐵鎖關(瞿塘關、夔門),左前方是白帝城,右前方是瞿塘峽。

雄壯的山川,把李寶震撼得短暫失語。

在這一刻,李寶終於理解什麼叫“夔門天下雄”。

等回過神來,李寶說道:“還打什麼巫山?如此險峻山川,佔據夔門就是。只需一兩千人堅守,再令水師相機而動,便有十萬官兵也殺不過來。”

歷朝歷代的做法,是在狹窄的瞿塘峽口,拉起一根鐵鎖橫江。

隨便在夔門扔幾千兵,把鐵鎖拉起來,誰也別想從此經過!

因此到了北宋,瞿塘關直接改名鐵鎖關。

“攻城!”

李寶一聲令下,士卒坐船朝白帝城衝去。

附近根本就沒有落腳處,只能立即攻城,器械已經打造好了。

李寶的水師,大小戰船數百艘,全是商船、漁船、漕船、運鹽船改造的。水師將士,多數是漁民、水匪、巡檢兵、私鹽販子、鹽商夥計。

白帝城守將叫管叔言,麾下僅兩千士卒,而且大部分是臨時徵召的鄉兵。

看着義軍水師殺來,管叔言驚駭萬分,當即大喊道:“快快開城,隨我去迎接義軍!”

“管指揮不可……”旁邊的文官連忙制止。

“鏘!”

管叔言拔刀出鞘,一刀把這文官剁了。

開什麼玩笑,大半個四川都丟了,自己這點鄉兵憑啥堅守?

李寶手持朱銘賜予的望遠鏡,看着城門緩緩打開,守將帶着士卒,從陡峭的山坡下來,點頭微笑:“卻也是個機靈的。”

“罪將管叔言,拜見義軍大將軍!”這貨滾到李寶面前跪伏。

李寶伸手將他扶起:“管將軍高義,不惜揹負不忠之名,也要爲了保全百姓而投降。俺着實佩服得很,不必行此大禮。”

管叔言聽到這話,瞬間舒坦許多,毛遂自薦道:“對面的鐵鎖關守將,是我那遠房表姐夫。將軍若是信得過,便派一艘小船,讓我去把夔門說降過來。”

李寶更加高興:“若能說降夔門,將軍大功一件。”

管叔言坐着小船出發,幻想着在新朝加官進爵,轉眼已來到鐵鎖關下。

“姐夫,是我!”管叔言大喊。

守將湯求怒斥:“讓你這廝駐守白帝城,爲何賊寇一來便降了?”

管叔言喊道:“姐夫,先放我進去再說。”

湯求彎弓搭箭,瞄準管叔言射出。

管叔言連忙躲避箭矢從他身邊飛過,驚恐叫喊:“姐夫,你還真射啊?川峽四路,朱相公已佔了其三,便這夔州路也只剩幾座城了。鐵鎖關是天險不假,但防的是下游之敵,伱那點人怎防得住上游?”

“休要多說,”湯求喊道,“想要拿下此關,讓賊將帶兵來取,真刀真槍做過一場再說。”

管叔言呼喊:“夔門的將官都聽着,我姐夫已經瘋了,快快綁了他獻關投降!”

“誰敢?”湯求轉身掃視麾下軍官。

義軍數百艘戰船,已經朝夔門駛來,正在尋找合適的登陸點。

湯求似乎頗有威望,軍官們被他瞪得往後退。

終於有人膽子大,退後一步,復又向前:“湯三哥,管兄弟說得在理,四川都快全丟了,只剩幾座城哪守得住?大頭巾都有投降的,咱們丘八投降不丟人。有這夔門天險,官兵殺不進來,朱相公肯定能做皇帝。你我早早投降,說不得今後還能封侯。”

湯求冷笑:“你曉得個屁,等禁軍和西軍殺來,賊寇定然一潰千里。只要守住夔門,你我皆是功臣!”

另一個軍官質問:“就算立下大功,這功勞真是咱們的?怕要不知被哪個搶了去。”

“如此大功,誰也搶不去!”湯求說這話,自己心裡都沒底兒。

又有兩個軍官從別處城牆過來,互相之間用眼神交流,然後呈扇形一起逼近湯求。

湯求的親兵,假裝看不到,故意拉開距離。

除了主將,大家都想投降。

守住夔門不失的大功,或許湯求能保住,但其他人肯定保不住,論功行賞根本沒他們的份。

湯求拔刀呵斥:“誰敢過來,便辟了他!”

已經有人繞到側後方,各自打着眼神,然後同時撲過去,將湯求五花大綁捆了投降。

李寶登上關城,看着險峻狹窄的瞿塘峽,頓時生出無限豪邁。

他有一股作詩的衝動,但書讀得不多,只能寫出首打油詩。

佔據此地,可保四川東大門不失,而且還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

反覆確認湯求不願投降,李寶笑道:“如此義士,俺不忍殺之,把他放回夔州城!”

一艘船載着湯求,往夔州城駛去。

夔州路轉運使郭倫、副使趙世鼎、運判張深,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官員,包括其他州縣的太守、縣令,但凡沒被義軍抓住的,此刻都雲集在夔州城內。

有些官員,甚至來自成都。

有品級的官員,夔州城內就聚了七十多人。

“城下是誰?”張深問道。

湯求回答:“夔門守將湯求。”

郭倫大驚失色:“你難道降了賊寇?”

湯求哭喪着臉說:“我沒有降賊,是麾下將官作亂,把我捆了獻給反賊。夔門和白帝城已失,賊將故意把我送來夔州城。”

“胡言亂語!”

張深突然挽弓搭箭,毫無徵兆的射出去,隨即大喊:“此人是賊寇冒充的,並非夔門守將湯求。”

湯求莫名其妙中了一箭,驚得直往後退,從陡峭的石階滾下去,半路摔得七葷八素。他低頭看着肩上的箭矢,傷口很疼,心裡更疼。

他知道張深是啥意思,夔門若失,夔州城就成了甕中之鱉。不說守城的士卒,就連官員都會想着投降。

夔門不能丟失,所以他這個夔門守將必須是假的。

湯求滾落石階時頭破血流,一瘸一拐回到船上,咬牙切齒對船伕說:“送我回夔門老子今天便要從賊了!”

夔州城頭,一片死寂。

越來越多的官員聞訊趕來,就連成都知府都在這裡。

張深說道:“爾等莫要胡亂猜想,剛纔那就是賊寇冒充,夔門守將湯求我見過,跟這廝長得一點也不像。”

名義上的主帥郭倫,只覺口乾舌燥,看着滾滾長江發呆。

其他官員也面面相覷,夔門沒了,夔州已是一座孤城。就算能堅守半年,也別想等到援軍,官兵水師根本過不了鐵鎖關!

一個又一個官員,失魂落魄離開城牆。

這破地方,逃都沒法逃,要麼自殺,要麼戰死,要麼被俘,沒有第四種可能。

第二天,李寶帶着軍隊過來,在梅溪的東岸依山紮營,與夔州城遙遙隔河相望。

數日之後,大年三十。

城內見不到過年的喜氣,一個個都愁眉苦臉。

全城百姓實行口糧管制,所有糧食都被徵用,所有青壯都要守城,老弱婦孺負責搬運物資,張深要跟賊寇打持久戰。

這位老兄,是夔州路的三把手,也是最懂軍事的人。

至於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在宅子裡借酒消愁,把守城事宜交給張深處理,他們自己不願面對現實。

百姓和士兵,皆怨聲載道,好好的新年變成這樣。

過年這天,李寶帶着軍隊登岸。

他讓士卒頂着倒扣的小船,去城下喊話:“城裡的兄弟姊妹,今天是大年三十,只要白天投降,晚上就能吃年夜飯。要是不投降,這輩子都別想吃年飯了。李將軍說了,再負隅頑抗,義軍就殺進來屠城!廂軍和鄉兵兄弟,你們快點殺了當官的,個個的年夜飯都帶肉。李將軍殺了幾頭豬,就等你們來吃。大塊的肥肉,解饞得很!”

夔州城建在半山腰上,一條陡峭的石階路通往江邊碼頭。

李寶在弓箭射程之外,選了處石階架鍋。不煮粥,不炒菜,只用肥汪汪的大板油,放進鍋裡慢慢煎熬。

好幾口大鍋,一起熬豬油,江風一吹,油香味就飄到城頭。

城下的義軍,還在頂着小船喊話:“快出來吃豬肉,大肥肉,都來過年囉!投降就有肉吃,大魚大肉的年夜飯!快快殺官投降,出來吃大肉。吃了肉就能回鄉,做生意的做生意,種地的種地。朱將軍在成都降了苛捐雜稅,那裡的百姓都在過好日子。沒有貪官污吏,貪官污吏都被殺了……”

“夔州父老,隨我殺官吃肉過好日子!”

一個臨時任命的鄉兵軍官,猛地舉起武器高呼,同鄉之人紛紛響應,朝離他們最近的官員殺去。

越來越多鄉兵動手,很快城市青壯也加入,他們這些日子已經受夠了。

武官嚇得加入其中帶兵對文官展開屠殺。

來自四川各地的文官,被堵在城裡殺了好幾十個。管他官聲如何,好官壞官一起殺,漸漸演變成對城中富戶開刀。

還是一個武官,帶着士卒打開城門,其他人全都殺瘋搶瘋了。

李寶進城的第一件事,不是遵守承諾給肉吃,而是趕緊讓士兵阻止燒殺搶掠行爲。

(本章完)

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書房】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54章 0051【收麥】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492章 0487【金國行記】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706章 0701【兄長,你想做中國人嗎?】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507章 0502【拆大戶了】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467章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710章 0705【什麼時代了還單挑?】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427章 0422【休戰】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第26章 0025【公私】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209章 0204【誘捕】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794章 0789【錢是什麼?】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416章 0411【誰談判不帶槍啊?】(爲盟主第49章 0047【投奔】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832章 0827【死戰不退的金兵】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318章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695章 0690【五星連珠】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