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

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

朝廷從三個方向圍剿四川,最倒黴的不是童貫,也不是种師道,而是走長江的王稟!

首先是士兵拉跨。

王稟手下的部隊,有三千人是東京禁軍。本來禁軍已經很弱雞了,王稟那些禁軍,還特麼是童貫挑剩下的。

除了禁軍,又在開封府地界,招募數千流民青壯。接着從兩淮路過,把兩淮廂軍、鄉兵也帶上。抵達岳陽時,再拉上一羣荊湖北路兵馬。

硬生生湊出一支四萬多人的雜牌部隊!

這種亂七八糟的臨時混編軍隊,說得不客氣點,還不如朱銘手下的武裝民夫能打。

即便有老舵手引路,王稟大軍在穿越瞿塘峽時,也損失了好幾條船。因爲就不該這個季節出兵,正值長江豐水期,碰到瞿塘峽最兇險的時候。

好不容易過了瞿塘峽,又遇到夔門天險。

鐵鎖橫江,難以通行。

想派人弄斷鐵鎖,卻又遭到義軍攻擊,王稟只能全軍退守巫山。

如此虛耗半個月時間,王稟試圖沿大寧河(巫溪)北上。大寧監(巫溪縣)此時還在朝廷手裡,從那裡翻山越嶺,確實可以繞到夔門西北方。只不過大軍難以通行,頂多派小股精銳去奇襲,而且成功率極低。

從垃圾堆裡翻找黃金,王稟好歹挑選出兩千勇士。

這些“精銳”離開之後,王稟麾下的部隊徹底拉跨,跟統率一羣民夫沒有太大區別。

就在此時,荊湖兵當中醞釀不滿情緒。

鐘相、鍾子昂父子倆,以自募鄉兵的身份,在岳陽加入了王稟的部隊。並且始終在軍隊當中串聯,以軍中信衆爲依託,悄悄的瘋狂的傳播摩尼教。

待王稟把兩千“精銳”調去奇襲,鐘相帶着一羣信徒策劃兵變。

先以剋扣糧餉爲名,帶着士兵鬧餉,殺死發放糧餉的軍官。

隨即殺掉前來勸阻的荊湖路將領,對衆人說:“殺官形同造反,兵變更是大罪,朝廷饒不得咱們性命。現在朝廷無道,貪官污吏橫行,天下好漢都在造反。朱相公已經佔了四川,夔門天險是打不下來的。與其跟着王稟去夔門送死,不如隨我殺回荊北路,建造一個均貧富、等貴賤的極樂世界……”

王稟本來在巫山城內,跟縣令商量徵集民夫的事情。

聽說城外軍營有人鬧餉,王稟連忙帶着城內守軍去彈壓。剛把部隊拉出去,鬧餉已經進化爲兵變,人數最多的荊湖籍士兵正在追殺開封籍、兩淮籍士兵。

潰兵無處可逃,只能朝城門方向跑,瞬間就把王稟的部隊衝潰。

任憑王稟有天大本事,也絲毫髮揮不出,只能帶着親兵繞城而逃。

鐘相帶兵把巫山縣城劫掠一空,兒子鍾子昂也策反大量戰船,帶着荊湖水兵跟兩淮水兵廝殺。

王稟的部隊,有六成是荊湖兵!

而荊湖兵偏偏是軍隊鄙視鏈的最底層,醞釀多時的不滿情緒,被一羣玩宗教的高手利用,其結果可想而知。

朱勔改裝的大量戰船,朝廷徵調的無數錢糧,就這樣成了鐘相、鍾子昂的起兵資本。

父子倆率領大軍折返回鄉,沿途劫掠巴東、秭歸、夷陵、宜都、枝江等城。能奇襲奪城就衝進去搶,奇襲失敗便立即離開,並提前派人混進江陵城中。

鐘相父子佔據江陵之後,殺官吏、僧道、士子、商賈、地主,拆毀孔廟、佛寺、道觀,煽動底層百姓進行血腥報復。

以摩尼教的組織體系,取代原有的官僚、鄉紳體系,迅速席捲公安、石首、華容等縣。

甚至在巫山起兵時,他就想好了自己的國號,並派一條船去夔門通知李寶。

這條船豎起摩尼教大旗,順利見到李寶。

使者是鐘相的徒弟楊奎,見面就說:“王稟大軍已潰敗,我師尊要回江陵舉兵,師尊派我交給閣下一封信。”

李寶看完信件,感覺荒謬無比。

鐘相在信中,表達了對朱國祥、朱銘的敬意,相約一起對抗朝廷,而且還單方面劃分地盤。

鐘相自稱要建立“大楚國”,還慫恿朱氏父子建立“大蜀國”。今後劃江而治,朱氏父子統治長江以北,鍾氏父子統治長江以南。

既然大家都是造反的,李寶便好生款待,並說劃江而治的事情,不是他能夠做主的,只能向上面轉達意見。

憑藉十多年的傳教基礎,洞庭湖周邊州縣,也被鐘相快速拿下。

而且坐船進兵速度奇快,僅一個多月時間,就佔據半個江陵府、半個澧州,以及嶽州和鼎州全境。並朝着荊湖南路殺去,一戰克湘陰,再戰陷長沙。

這個時空的鐘相,可比歷史上鬧得更大。

因爲荊湖北路的軍隊,都拉去打朱銘,被鐘相策動兵變、殺死將官收入囊中。而荊湖南路的軍隊,剛把方七佛殺得躲進山裡,苗族、瑤族等百姓又開始造反。官兵正在鎮壓少數民族起義,鐘相趁虛而入就攻佔長沙。

都等不及拿下潭州全境,鐘相便在江陵建立大楚國,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方針。

他自稱大楚國就是大光明國,儒釋道三教廟宇全部拆毀。儒生、和尚、道士,如果不改信摩尼教,抓到了便立即殺死。

商人的財產必須充公,城內設法壇爲統治機構,鄉村建立“宗教會社”的複合體系。會首帶着廣大農民殺地主造反,並且將土地分給信衆,從而實現“均貧富、等貴賤”。

無數官吏、士子、僧道、商人、地主,被嚇得朝周邊州縣逃去。

鐘相稱帝之後,又派人聯絡方七佛、苗族、瑤族起義軍,冊封一堆宗教官職讓他們歸順。

……

李寶率軍抵達巫山,這裡已被鐘相洗劫一空,又被王稟帶着殘兵回來佔據。

王稟收攏數千殘兵,又召回派去奇襲的兩千精銳,總兵力還剩八千多人。可惜軍糧被鐘相搶光了,從大寧監(巫溪)徵調的糧食,根本不夠幾千士兵天天消耗。

李寶的部隊被朱銘調往漢中,手裡也只剩幾千人。

但他糧食比較充足,來到城下並不攻打,而是架鍋煮飯射書勸降。

李寶旁敲側擊打聽過,從鐘相的使者口中,基本瞭解巫山這邊是啥情況。

王稟的官職,比何灌更大,他是宣撫司都統制。

歷史上,王稟堅守太原九個月,才被金兵攻入城中。又率殘兵巷戰,身中數十槍而死,長子王荀投河殉國。

此時的情況更糟糕,一來士兵戰鬥力堪憂,二來兵糧已所剩無幾,三來全城百姓都在餓肚子。

鐘相搶得太狠,把城中富戶和糧鋪全洗劫了,而底層百姓家裡又沒啥餘糧。

www◆ ttкan◆ C○

“將軍,在下願意進城勸降。”軍中掌書記榮覺說。

李寶笑道:“你也不怕被一刀砍了?”

ωωω ◆Tтká n ◆CO

榮覺說道:“若我身死,請將軍爲我報仇。”

“好!”李寶立即答應。

榮覺是巴州人落魄士子一個,甚至加入了私鹽販賣團伙。

他昂首挺胸來到城下,朗聲高呼:“請問此城守將是哪位?可敢放我進城一敘?”

王稟迴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且速速退下,否則就弓箭伺候。”

榮覺問道:“城中還有幾多糧食?如果不夠吃,城外有的是!將軍自己爲朝廷盡忠,死了也能得到美名。可將軍麾下的將士呢?他們死了別說姓名,便連屍骨都不知在哪裡安葬。將軍欲以全城百姓、全軍將士的性命,成就自己忠君報國的美名嗎?何其刻薄自私也!”

王稟的臉色陰晴不定,竟然沒有下令放箭。

榮覺繼續說:“儘管射死我,若是我死了,城內軍民全都要陪葬!我軍不必強攻,只需圍城半月,城內守軍便餓得沒力氣了。我軍的兵不多,將軍也可帶兵出城決戰!要麼速降,要麼速戰,拖下去對將軍着實不利。言盡於此,告辭!”

王稟目視榮覺離開也不知心裡在想什麼。

兒子王荀說:“父親,此人雖是來惑亂軍心的,但他所言句句屬實。要麼速降,要麼速戰,趁着糧草耗盡之前必須做出決斷。”

王稟又猶豫片刻,終於開口:“開門,殺敵!”

弓箭手全部站在城牆上,防備義軍趁着官兵出城時進攻。

王稟親率大軍,打開城門徐徐而出。

除了王稟的親兵,以及用來奇襲的兩千精銳,剩下全是收攏來的開封籍、兩淮籍潰兵。

別說打仗了,就連出城都戰戰兢兢,列陣時更是混亂了好半天。因爲原有編制已被打散,現在是重新編制的,來自不同部隊的殘兵,臨時任命軍官組合在一起。

軍令都傳遞不暢!

李寶的部隊本來就不多,還要留兵防守夔州,這次只帶了水軍和三千步兵過來。

三千義軍,列陣站在石階下方。

六千多官兵,從臺階上方往下前進,城頭還站着兩千弓箭手。

還未走出弓箭手射程,王稟便下令停止行軍,重新整理隊形列陣。近戰兵原地待命,又讓弓箭手也出城。

“擊鼓!”

眼見官兵的弓箭手離開城頭,李寶立即下令進攻,趁着弓箭手不在的間隙殺出。

三千義軍,朝着六千多官兵殺去,李寶甚至都沒把水兵叫上岸幫忙。

還未接戰,義軍的盾牌手,就連續投出標槍,小隊長沿途不斷射箭。

王稟率領親兵和兩千精銳在前,他必須這樣做,否則雜牌部隊一觸即潰。眼前義軍從正面衝來,王稟讓兒子和部將,帶着雜牌部隊繞向兩側,憑藉兵多的優勢三面夾攻。

正面戰線不分勝負,很快陷入僵持。

因爲義軍在前進過程中變陣了,正面寬度很窄,縱向變得更厚,跟王稟本部交戰的士兵不多。

王稟總算體會到韓世忠的心情,初遇鴛鴦陣毫無破解之法,着實被噁心壞了,只能寄希望於兩面包抄。

然而,三千義軍被兩倍之敵三面圍攻,最先崩潰的卻是官兵的雜牌部隊。

他們仗着兵多圍攻義軍,還能稍微鼓起勇氣作戰。

可發現義軍沒有潰逃,而且還在繼續廝殺,來自京城的禁軍率先潰逃,緊接着兩淮籍鄉兵也跟着逃。

李寶再次變換陣型,後排的鴛鴦小隊向兩側前進展開。陣型的縱深變薄,戰鬥寬度卻陡增,反過來包圍王稟的本陣。

王稟身邊的士卒,本來就因友軍潰逃而恐慌,義軍還沒完成包圍,就開始有人陸續逃跑。

李寶打下半個四川,這三千人是骨幹,是優中選優挑出來的。

別說對陣官兵,便是遇到金兵,只要李寶還在戰場,這些精銳也能死戰到底。

在陣型散亂之際,王稟奮力向前衝殺,被狼銑割傷臉部,又被長槍捅了兩下。有盔甲保護着,這些都不致命,他又被鏜鈀推開,再吃長槍手一槍。

其餘部隊都潰了就連王稟的兒子,都被潰兵裹挾着逃跑。

王稟還在率領親兵作戰,而且遭到鴛鴦小隊圍攻。身上也不知中了多少槍,反正多處鎧甲被刺破,依舊在親兵掩護下死戰不退。

一個長牌手沒耐性了,舉着巨盾往前撞,直接把王稟撞翻,連人帶盾將其死死壓住。

“敵將已死!”小隊長趁機大喊。

王稟的親兵終於崩潰,轉身朝城門逃去。

(本章完)

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96章 0091【豐收】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第669章 0664【大勝!】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692章 0687【秦檜愛種菜】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567章 0562【軍師妙計克衢州】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130章 0125【有喜啦】第95章 0090【昏禮】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97章 0092【欺負老實人】第342章 0337【被出賣的英雄】(爲企鵝大佬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664章 0659【兩個猛人合作】第529章 0524【誆騙移民】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槍!】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210章 0205【遛狗】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45章 0043【小白員外】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424章 4019【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