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4019【陣戰】

第424章 4019【陣戰】

南宋抵抗蒙古時,江陵和襄陽合稱“荊襄防線”。

都說守荊必守襄,其實襄陽丟了,江陵還能繼續防守。因爲在南宋,朱銘大軍此刻所在區域,被人爲變成一望無際的大湖。

甚至是“大湖羣落”,史稱“荊州三海”。

最初是孫吳政權爲了抵擋曹魏,把沮水、漳水引入荊北低窪地。後來孫吳大將陸抗,命守將修築堰壩蓄水,用來抵抗西晉大軍南下,由此在江陵北部形成了“北海”。

此後數百年,但凡是統一王朝,都會圍湖造田侵佔“荊州三海”,因爲它本身就是人工引水搞出來的。

五代時期,高保融爲了抵擋後周,再次築堰引水開北海,趙匡胤逼着高保勖把北海給決了。

荊襄地廣人稀是咋來的?

江陵的荊州三海佔其一,洪湖周邊沼澤區佔其一,枝江北部沼澤區佔其一。沒有朝廷系統性整治水利,沒有朝廷大規模遷民墾殖,只靠民間墾荒很難有顯著效果。

民間百姓墾荒二十年,一場大洪水就全完了!

整個北宋,累年集月,勉強把大半個“三海”恢復成沃土。

到了南宋,爲抵禦蒙古,再度引水築堰,又把江陵以北變成湖沼。

這片土地,可用滄海桑田來形容。

鐘相如果認真讀過史書,最佳方案是死守枝江,屯重兵疏浚漳河上游。再以水師控制河道,挖渠築堰,再造三海,直接把江陵北方全淹了,朱銘的軍隊再牛逼也過不來!

此時此刻,朱銘的大軍漸漸回營。

以營盤爲依託,擺下中軍大陣。這是宋明兩代的慣用陣法,文官統帥尤爲喜歡,因爲足夠穩妥且有效。

只要不瞎搞,陣法是沒問題的。

朱銘在新佔地盤有三萬大軍,又練了六千民兵讓降將們統領。如今,韓世忠的民兵在枝江方向,張廣道帶兵守漢陽,孫覽帶兵守後世沔陽(也歸張廣道指揮)。

江陵戰場只有兩萬多人,由朱銘親自統率。

民夫正在一點點運糧回來,從大陣的後軍通道穿過。更多民夫帶着糧食繼續後撤,儘早遠離戰場附近區域。

陳子翼的騎兵、花榮的火銃兵,已經全部來到朱銘麾下。

但跟鄧春的騎兵一樣很難奔馳起來,附近全是低窪地帶,長期下雨變得泥濘不堪。

十八門火炮還在枝江北岸,楚軍沒能沉入江中,也不知道該如何破壞。他們甚至都沒帶鐵錘,怎麼把炮身砸得爛?倒是在拖拽時,淤泥把火門給堵了,事後還得慢慢清理。

中軍陣地上,花榮與麾下火槍手,十多人圍坐一團,開始少量烘乾火藥。

這種行爲很危險,他們不敢搞太多,能臨時烘乾打兩三槍就夠了。

連日下雨,就連柴禾都是潮溼的,軍中做飯都不容易。

神機營已經換裝紙殼彈藥,那些紙殼也是半溼狀態,或許今後在北方作戰能夠好些。

他們費力點燃十多團篝火,撕開紙殼倒出火藥。每人只倒出三發的量,放在已經烘乾的碗裡,還不敢離得火焰太近。

天空多雲,沒有下雨,但隨時可能下雨。

朱銘已經布好大陣,而在更遠處,楚軍依舊在佈陣當中。

鐘相不知體恤民力,其核心地盤的百姓,很多都是半兵半民,隨時可以拉起來作戰。

但戰鬥力堪憂!

其鎧甲多爲布匹嵌綴竹片,選用厚實堅硬的竹子,陰乾之後製成甲片,如同札甲那般串起來,縫製在堅韌的布匹上。一些精銳部隊,則是在皮革上串鐵片或竹片。

江陵城中,鐘相足足屯兵五萬!。

不管今後向什麼地方發展,他都必須先守住江陵,最好是擊潰朱銘的大軍。

否則在荊江一線,鐘相永遠得沿江分兵守城,根本不敢全力南下或東出。

只需擊敗朱銘,這五萬人就能做爲機動部隊,可以帶去攻打桂陽監奪取銀礦,也可以拉去攻打九江吞併江西。

朱銘用望遠鏡觀測敵情,鐘相大軍在結陣時,不但全軍亂糟糟的,各部銜接也異常混亂。

這個時候,如果能用騎兵,朱銘有信心將其一舉擊潰。

可惜距離太遠了,道路又泥濘,不但騎兵衝不起來,步兵過去也得好半天。

鐘相磨磨蹭蹭整軍完畢,再前移一段距離,又重新進行整隊。接下來沒有立即進攻,而是擡出平夷砲進行組裝。

他兵變造反的時候,從王稟的戰船上,弄到一些牀子弩和小型回回炮。

牀子弩跟弓箭一樣陰雨潮溼天氣沒法使用。

倒不是什麼弓弦變軟,而是弓膠變得不穩固,過了雨季必須重新補膠。

平夷砲的輪子會陷入泥濘中,無法整體移動,只能拆解了擡出去組裝。

朱銘當然也有這玩意兒,兩軍交戰之初,便是大量平夷砲對轟。

與此同時,鐘相兩翼各派一萬大軍,緩緩繞向朱銘大陣側方,他要憑藉兵力優勢,明擺着搞三面圍攻。

“敵軍的嚴字旗最亂,軍容不整,號令遲滯。”王稟用望遠鏡仔細觀測說。

王淵揣測道:“陳子翼和韓世忠在枝江那邊,擊敗的便是嚴字旗、李字旗。眼前那些嚴字旗敵軍,可能是重新整編的,甚至可能是入伍不久的新兵。”

張鏜則說:“鍾賊只曉得陰雨泥濘天氣,我軍的騎兵、火器、弓箭不好發作,卻不知鴛鴦陣戰力倍增。不管他精銳還是新兵,遇到鴛鴦陣都一樣!”

鴛鴦陣自然不可能憑空提高戰力,但泥濘路滑,楚軍移動速度緩慢。而鴛鴦陣只需固守面對移動緩慢的敵人,可以從容不迫的結陣殺敵,打起來反而比正常情況更輕鬆。

平夷砲對轟近四十分鐘,砲戰終於結束。

不是雙方投石車全砸爛了,而是鐘相的石彈消耗一空,朱銘這邊的石彈反而還剩不少。

楚軍三面緩緩前進,朱銘的砲車繼續投彈。

當面的兩股楚軍,陸續被石彈砸中,無論將官如何鼓舞士氣,都顯得慌亂不安行動遲滯,甚至有士兵轉身逃跑。

鐘相怒急,親自下令處死逃跑士兵,這才重新整隊往前移動。

敵軍漸漸接近,朱銘的砲車兵全部撤回。

正面楚軍的主將是鍾義,這位老兄是鐘相的胞弟,不但做了大楚國丞相,上個月還被晉封爲蜀王。

如此王號,在噁心誰不言而喻。

兩翼的楚軍統率,分別是夏誠和黃佐。

在另一個時空,夏誠寧死不降,黃佐則投靠了岳飛。

其餘投靠岳飛的將領,如楊欽、劉衡、金琮、劉詵、嚴奇等,此刻有一半都在江陵戰場。他們是岳家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改良的水軍戰船和戰法,更是影響了整個南宋和元朝水軍。甚至連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水軍,也殘存了這些人的戰鬥方式。

楚軍移動之際,鐘相又派楊欽、金琮,各率五千人陳兵前軍和兩翼之間。他們屬於機動預備部隊,在友軍不穩時進行救援。

鐘相估計讀過《武經總要》,而且還知道變通,把防守型的牝陣,稍作變化用來進攻。

排兵佈陣沒啥問題,可惜不注重練兵,或者說沒時間練兵。勉強能排列陣型、明白號令了,便直接拉去打仗,幾場實戰之後,活下來的便是“精銳”。

朱銘的營盤只有寨牆,沒有挖掘壕溝、修築壁壘。

這是因爲他沒想過依託營寨防禦,巴不得鐘相主動來攻打。若真設有壕溝和壁壘,這一場野外大戰根本不可能打起來,鐘相腦子進水了纔去進攻堅固營壘!

鐵蒺藜還是要撒的,混在泥水當中不易辨認,當楚軍接近營寨之後,陸陸續續發出零星慘叫聲。

“投槍!”

藤牌手和長牌手的標槍投出,楚軍紛紛舉盾格擋。

再近前些,小隊長們開始射箭。

弓箭還能用,但不可拉滿,弓膠受潮不穩固,用力過猛會損壞弓臂。

說實話,竹片串成的甲冑,還是能有效防禦箭矢的。

扛過了標槍和弓箭,在一線指揮的楚軍將領大喜,因爲敵人沒有依託寨牆防禦,他們可以更容易的推倒寨牆。

這當然是故意的,鴛鴦陣嫌寨牆太礙事,狼銑和鏜耙都不方便活動。

“轟!”

各處的木柵欄寨牆,紛紛被楚軍推倒。

他們踩着柵欄向前,似乎看到了勝利希望,迎面相遇的卻是如林之狼銑。

鐘相的兵力,是朱銘的2.5倍,但無法全部投入戰鬥,正面相接的兵力接近1:1。

夏誠和黃佐見戰鬥僵持,立即把閒置部隊派向朱銘的後軍。

無數鴛鴦小隊結陣的大陣,他們戰前就接到軍令,在敵人沒有潰敗之前,能不動便儘量不動。就算是摔倒後退的敵人,也不去理睬,就在原地結陣廝殺。

泥濘路滑,節省體力。

整個戰場似乎靜止了,朱銘的大軍巋然不動。

隨着時間的流逝,反而是楚軍開始不穩,不斷投入預備隊去接應。

楚將夏誠甚至帶着親兵,繞向朱銘的後軍廝殺。這人穿着鐵甲,移動起來很廢力,但打起來卻勇猛,淌着稀泥殺過狼銑叢中,很快就被一支鏜鈀推倒。

摔倒的夏誠被親兵拖着往後退,義軍這邊卻不追殺敵將,依舊保持固定陣型防禦。

三面合圍,已經變成四面進攻。

久戰無果,鐘相愈發焦急,親自擂鼓助威。

他兵力再多也沒用,大量部隊閒置在外圍,根本無法去接戰。

中軍大陣也是有通道的,一些楚軍去進攻那些通道,卻被拒馬、運糧車給堵住。好不容易搬開障礙物,立即遭到騎兵的衝擊。

戰場是朱銘的營寨,幾處通道的路面,早就已經負土夯實。

特別是那八十個重騎兵,他們在營外沒法衝鋒,在幾處通道卻可從容活動。即便衝鋒距離很短,但衝擊敵軍已經足夠了。

中心壘起的高臺上,王稟舉着望遠鏡說:“差不多了。”

朱銘舉起手臂,傳令兵立即揮舞令旗。

古三、石彪帶着三千親衛,全部穿着步人甲的那種鐵罐頭,他們各領1500重步兵,分別穿過一處通道殺出去。

陳子翼的八十重騎兵,也棄馬領着扈從,由另一處通道穿過。花榮領着500多火槍手,跟在陳子翼他們身後,烘乾的火藥足夠放兩三槍。

(本章完)

第279章 0274【入蜀】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767章 0762【一塌糊塗】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第93章 0088【白二獻計】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584章 0579【閣臣變動】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24章 0023【白三郎】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665章 0660【貼臉紮營】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515章 0510【民夫】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516章 0511【嚴打】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342章 0337【被出賣的英雄】(爲企鵝大佬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297章 0292【孫秀才】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