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

朱國祥說不管這件事,那當然屬於氣話。

真當朱院長是吃素的?

被內閣和六科封駁的第三日,朱國祥開始挨個召見大臣。

第一個被召見的是張根。

朱國祥開門見山問:“首相可信那德運之說?如實回答。”

張根說道:“不信。”

“爲何封駁?”朱國祥又問。

張根說道:“不得不信。”

“爲何?”朱國祥追問。

張根說道:“關乎國朝與天子之道統權威,必須要有這個東西。”

朱國祥問道:“沒有可以嗎?”

張根回答:“有了更好。”

“知道了,”朱國祥再問,“首相可信天人感應之說?”

張根沒有正面迴應,而是用宋徽宗舉例:“昏君趙佶,年年月月都能天人感應。”

朱國祥問道:“去年長江發洪水,可以推給趙佶。今後再發洪水,如何向萬民解釋?是朕失德,還是大臣們失德?”

張根說道:“陰氣過重。”

“陰氣過重?”朱國祥沒聽明白。

張根解釋說:“天地萬物,稟陰陽二氣所生。陰陽失衡,便有災異。爲政當致中和,陰陽相協,天下安定。”

這種說法,是宋代的新發明,是天人感應的全新版本。

漢唐有什麼災異,那肯定是爲政者失德所致。

而宋代有什麼災異,就可解釋爲陰陽失調。皇帝肯定沒錯的,多半是出了小人。因爲小人過多,所以陰氣鬱積,導致陰陽失調。

驅逐朝堂裡的小人,陰氣就減弱了,陰陽就協調了,國家就安定了。

至於誰是小人,得看具體情況而定。

打發走張根,朱國祥又召見其他閣臣,說法都大同小異,但不敢像張根講得那樣直白。

這些傢伙都不信,卻又要天下人信,其實就是一種統治手段。

李邦彥顯得比較特殊。

面對朱國祥的詢問,李邦彥說道:“臣愚鈍得很,不能揣測此事。但臣聽說,聖天子臨朝,德運自降。陛下乃福德之人,無論信與不信,都是有德運在身的。”

朱國祥問道:“朕若不定本朝德運,又會如何呢?”

李邦彥說道:“定與不定,德運自在。天子說不定德運,就可以不定德運,臣一切皆遵皇命行事。內閣封駁,臣並未參與。”

這貨就是個滑頭,直接表態自己願意聽話,但又強調大明肯定有德運加持。

聽取內閣意見之後,朱國祥懶得逐一召見,直接把蕭楚、黃裳、胡安國三人叫來。

編了十年道藏的黃裳,居然表現得非常激動:“河出圖,洛出書,此怪誕邪說也!五行德運,更是無稽之談。聖天子治國,當遵經持正,不可相信那些虛妄之言。”

朱國祥面帶微笑:“愛卿爲何如此反對?”

黃裳激動得站起來,說道:“舊宋初年,飽學之士哪個不反對這些?臣是學《易》的,宋易之學說成就,便是否定漢易之讖緯!就連昏君趙佶,那般沉迷祥瑞,都把日月食從天人感應當中剔除!”

從北宋開國,一直到宋徽宗登基,天人感應之說不斷被瓦解。

一方面剝離災異的影響,一方面引入陰陽做補充。

北宋中期編撰的《新唐書》,對此就有直觀體現。

這本書打破了《漢書》以來的千年傳統,只記載災異,不記載災異應對的事件。大概意思是,對未知現象心存敬畏即可,不要跟現實胡亂聯繫起來。

變法來了。

日食、月食、地震、彗星頻繁出現,守舊派以此攻擊變法派。

王安石當然要反擊,其中最激烈的手段,就是把《春秋》從科舉中剔除,只因《春秋》裡面記載着許多怪異感應。

這個時期,天人感應遭到官方打壓。

守舊派得勢,雖然又給掰回來,但整體趨向於理性。

直至宋徽宗登基,大搞祥瑞之事,天人感應捲土重來,就連正直大臣都被潛移默化,整體的社會風氣已經變得神神怪怪。

不過即便是宋徽宗,也下詔把日月食從天人感應中剔除,認爲那是古人不懂天文在瞎聯繫。

宋徽宗爲啥這樣做?

因爲這貨自己懂天文啊,他知道日月食的成因,知道五緯退留現象,甚至初步認識到軌道差異。

這是天文學的進步!

朱國祥看向蕭楚、胡安國:“兩位如何看待五行德運?”

蕭楚說道:“無稽之談。”

胡安國道:“或有其事。”

這兩位都是程頤的學生,都深入鑽研《春秋》,但他們的觀點卻迥異。

蕭楚重經而輕傳,無視細枝末節,直指春秋大義。胡安國卻屬公羊派,重的便是公羊傳,特別相信天然感應那一套。

朱國祥問胡安國:“胡先生覺得天人真可感應?”

胡安國說:“這裡的天,特指天理。準確來講,應該叫理人感應。天降災異,是天理在警示人間。只要世間君臣施行德政、以民爲本,警惕華夷之辯,弘揚春秋大義,災異就會不再出現或變少。”

“朕明白了。”朱國祥點頭道。

三人離開之後,朱國祥提筆寫中旨。

他以德高望重、才學過人、能力出衆爲由,提拔黃裳、蕭楚兩人做閣臣。

這是皇帝的權力!

提拔宰相有兩種方式,一是皇帝親自提拔,二是閣部官員商討推舉,再由皇帝點頭確認。

一般情況下,中旨若是涉及軍國大事,要變成真正的詔書纔有作用(也可以像宋徽宗那樣掀桌子)。

朱銘的安排是,通政院負責內製,內閣負責外製。

兩道中旨發去通政院,樑異立即寫成詔書,六科無權封駁此事。

任命新閣臣的兩道詔書,很快就發去內閣。

張根看了默然不語,因爲這不是跟他們商量,而是直接向他們宣佈結果。

內製屬於皇帝親發的特殊詔書,內容包括冊封皇后、太子,提拔宰相、尚書,又或者大告天下百姓。

內製起草權已經交給通政院,內閣這邊無權過問。

“官家在慪氣。”翟汝文看完詔書之後說。

李邦彥沒好氣道:“我早說不要封駁官家的中旨,新朝德運不立就不立嘛,何必搞得君臣之間不舒服?”

种師道自從入閣爲相,彷彿變了一個人,處處遵循文官德行,他說道:“確立新朝德運是大事,就算不信天人感應,當成一種禮制也該遵循。官家何必一意孤行呢?”

就在此時,一箇中書舍人進來:“陛下又有中旨。”

張根拿到手裡一看,頓時苦笑道:“官家說,從今以後,閣臣定下名額。首相一人,副相一人,輔相五人。內閣封駁中旨,需要七位宰相投票,至少得有四票才能封駁。”

翟汝文一把奪過中旨,閱讀之後嘆息:“官家不是在慪氣,而是已經動怒了。”

張根頹然坐下:“誰來擬詔?”

“我來吧。”翟汝文說。

這種詔書,可內可外,即讓內閣或通政院頒佈都可以。

朱國祥故意把中旨發到內閣,讓閣臣自己寫約束自己的詔書。

他們也可以拒絕,讓皇帝改走通政院的路線。

但那種做法等於不給皇帝面子,而且對結果毫無影響。

翟汝文很快把詔書擬完,交給制敕房覈對,製成真正的詔書即可。他有些哭笑不得,感慨道:“諸位當時都不在京城,我卻是知道的。趙佶派人徵辟當今天子,只因那閹人出言不遜,當今天子就把傳旨的閹人綁了進京。”

“還有這等事?”种師道詫異道。

翟汝文說:“不但綁了那閹人,還將其勒索的財貨,全部歸還給沿途官吏。包括跟那些出京傳旨的隨員,以及沿途的官吏,全都幫着當今天子彈劾閹人!”

李邦彥道:“這事俺聽說過。”

其餘閣臣面面相覷,他們真不知道有此事,看來那位官家也不好說話啊。

卻說黃裳與蕭楚,兩人很快接到任命詔書。

黃裳高興得差點發瘋,他可是正經的狀元出身。被宋徽宗扔去整理道經、編撰道藏,又被朱銘弄去搞天文,本以爲這輩子已經到頭了,誰知莫名其妙就入閣做宰相。

“官家聖明啊!”黃裳感慨連連。

蕭楚接到詔書,卻是莞爾一笑,讓新僱傭的僕人,去請裁縫做一身嶄新袍服。

翌日,兩人正式到內閣上班。

張根帶着衆人表示歡迎,彼此互相客套一番。

很快,朱國祥就發來中旨,內容正是宣佈大明不會確立德運。

張根依舊錶示反對:“投票吧。”

反對票:張根、翟汝文、种師道。

贊成票:李邦彥、蕭楚、黃裳、柳瑊。

無法封駁中旨!

內閣只得擬招,由制敕房製作詔書,通過禮科發往禮部執行。

禮科都給事中王麒,卻是個頭鐵的,他認爲此詔不合規矩,竟然把內閣的詔書給封駁回來。

當日下午,禮科都給事中就換人了,頭鐵的王麒被扔去督察院上班……

禮部那邊,孟昭依詔行事。

又有諸多大臣上疏勸諫,朱國祥全部留中,只當啥都沒看見。

孟昭回家說起此事,妻子餘善微笑道:“這些閣臣與給事中,卻沒見過在大明村時的官家。說一不二,誰敢反對?”

孟昭也忍不住笑道:“老虎收起了爪子,那也是老虎。這回只把爪子亮出來,就將那些人給嚇到了。”

第133章 0128【解元】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723章 0718【金國內鬥】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22章 0021【練劍】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1章 0001【父子倆】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685章 0680【天闕獻俘】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184章 0179【逛窯子囉】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9章 0009【露財】第81章 0077【聚寶盆討老婆】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279章 0274【入蜀】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331章 0326【殺官造反】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513章 0508【地下世界】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298章 0293【會盟諸蠻】(爲盟主古劍山加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663章 0658【岳飛 李世輔出戰】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195章 0190【拿人】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28章 0027【茶藝】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142章 0137【秦檜】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45章 0043【小白員外】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