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當事人

許止倩懶得與張斐瞎掰,坐下之後,與邱徵文一塊準備起來。

其實張斐壓根就沒想讓馬小義來幫忙,一早就安排邱徵文過來協助他們,主要任務,還是做一些擦桌子、搬運文桉,跑跑腿的苦力活。

“張三,你看對面好多人呀!”

許止倩突然側過身去,小聲向張斐說道。

張斐擡頭看去,只見對面的棚子下,坐着有七八人之多,而坐在最前面的是李家書鋪的耳筆李磊,而他的身邊都是李國忠、費明這等大有名氣的茶食人。

可見這一行職業劃分還是比較嚴格的,李國忠他們沒有自己站出來與張斐爭訟,而是選擇在一旁出謀劃策,準備資料,風頭讓給其中輩分最小的李磊。

這就是因爲茶食人只擅長寫狀紙,擅長找出對方的漏洞,出謀劃策,但並不擅於嘴辯。

這不是說他們沒有這天賦,而是因爲之前耳筆很難上堂爭訟的,幾乎都是狀紙交鋒,大家都想當茶食人,不過現在情況改變了。

耳筆這個職業,已經漸漸反超茶食人,成爲爭訟中的關鍵人物。

“也許那五百貫花得也並不冤枉啊。”

看到這一幕的張斐,是倍感欣慰,似乎已經看到爭訟專業化的前景。

專業化的一種重要指標,就是團隊合作和分工明確。

這一比較起來,他這邊反而顯得不太專業,全都是他和許止倩負責,哪像對面,每一個被告人,都有一個專門的茶食人負責爲耳筆出謀劃策。

許止倩似乎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小聲道:“張三,咱們要不也多叫一些人來,也好讓他們學習一下。”

張斐點點頭:“與我想得一樣,等這場結束之後,我去找範員外說一聲。”

說着,他又微微偏頭,向身後的邱徵文問道:“徵文,你認爲他們會怎麼打這官司?”

邱徵文認真想了一會兒,又很是忐忑地回答道:“我我以爲他們會以佃農來爲自己開脫罪名。”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邱徵文憋了半天,回答道:“我不不知道。”

張斐似不覺意外,又問道:“你可知道我們是在幫誰打官司嗎?”

邱徵文道:“王學士。”

張斐回過頭去,雙目直盯盯地看着邱徵文。

邱徵文眨了眨眼,“制置二府條例司。”

“是朝廷。”

張斐鬱悶道:“我們追討的是稅收,唯有朝廷纔有收稅的權力,你到底有沒有將那些稅法條例記清楚啊?”

邱徵文臉上堆滿了尷尬的笑容。

張斐又解釋道:“對於朝廷而言,他們都是民,都有納稅的義務,故此在我們看來,他們就是一個整體,而這就是我們取勝的關鍵。”

邱徵文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是,我記住了。”

而就在他們準備之時,官員們也陸陸續續來到廊道上,這場官司吸引的官員尤其多。

…但與以往不同,這些官員坐下之後,相對都比較安靜,沒有太多議論聲,大多數官員都是靜靜坐在椅子上,看得出他們都很緊張。

也許他們並不是旁觀者,也不是參與者,而是當事人。

這場官司牽扯到他們每一個人的利益,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

又過得一會兒,韓琦、富弼、文彥博悄無聲息地來到廊道上。

“這麼多人啊!”

韓琦見廊道已經擠得不行,就連廊道前面的泥地裡面都坐滿了人。

文彥博笑道:“他們這回可不是來觀審的。”

韓琦呵呵一笑:“我們也不是啊!”

說着,他又伸手向富弼:“富公請。”

“請。”

三人坐下之後。

韓琦又低聲向富弼問道:“富公以爲這場官司,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

“我看不能。”

富弼搖搖頭,“所以我很好奇,張三會怎麼打這場官司,又想達到怎樣的目的。”

“是嗎?”韓琦嘆道:“我也沒有想明白。”

其實他們兩個都不太贊成打這場官司,哪怕撇開士大夫的階級不說,光說對於皇帝統治,這場官司也是風險太大,收益太小。

因爲這場官司是不可能解決偷稅漏稅的問題,反而可能會令事情變得複雜化,甚至於出現朝中對立的局勢。

相較起來,王安石變法都比這要靠譜多了,他們不贊成王安石變法,只是不贊成王安石的理念,但變法纔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司法是不可能解決社會問題,只有立法才行。

過得一會兒,呂公着與李開、黃貴,以及岑元禮、餘在深等六名判官、推官,一同來到堂上。

這絕對也是開封府的全明星陣容。

沒有辦法,對方訴訟的人太多了,開封府也得全力以赴。

張斐、李國忠等人也紛紛起身出得木棚,來到堂中間,準備行禮。

開封府的升堂儀式,那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人家開封府可是專業的法院,與政事堂、審刑院可是不一樣。

升堂過後,呂公着朗聲道:“由於此次涉及人數較多,且賬目比較複雜,本官認爲一天之內,是不可能審完的,故此本官決定,若無特殊情況,就每隔一天,上午審理兩個時辰,從辰時到午時,審完爲止,你們可有意見?”

原本審桉沒這麼多說法的,但是隨着爭訟的複雜化,逼得開封府也要給出各種規定。

這個桉子很難在一天審完,如果不事先規定好時間,到時在哪個點結束,可能就會引起爭議,一定要事先說明,如此才公平。

雙方對此都表示沒有意見。

這麼炎熱的天,上午十一點結束也是剛剛好。

可別累着那些觀審的老頭們。

商定此事後,呂公着便讓他們回去,準備開始審理了。

而關於上堂做供的被告,也是根據張斐之前遞上的訴求定下來的。

…人太多了,總不能讓那一百零八個被告,以及數百個佃農都在這裡等候吧。

每天名額就十個,但審了幾個是幾個,到午時準時下班。

第一個上堂做供的名叫杜紹京,東京汴梁人,就是那度支判官杜休的堂弟,但中間轉了幾個彎,這杜紹京的爺爺與杜休的爺爺是堂兄弟。

雖然開封府沒有專門爲被告、證人搭建棚子,但是他們位子都被設在左右兩邊的大樹下,還是有照顧的,並且爲了方便觀審的,證人就統一坐右邊,而被告則是坐左邊,樹上都掛着牌子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向專業化演變。

張斐站起身來,向杜紹京詢問道:“杜員外,據我所查,你在開封縣下渠鄉,拱橋鄉、杜店鄉,這三個地方,共擁有一百二十頃土地,不知對否?”

一頃等於一百畝,大概就是一萬兩千畝,這在北宋是稀鬆平常,因爲土地是可以自由買賣。

杜紹京點點頭道:“是的。”

張斐又看了眼聞言,道:“在今年之前,其中有四十頃是通過白契避繳田賦。”

“我反對!”

對面的李磊突然站起身來,“朝廷之前已經下令,只要今年之內補交契稅,便既往不咎,這四十頃田地並不在此次訴訟之內。”

呂公着稍稍點頭,又看向張斐。

張斐解釋道:“朝廷政令中的既往不咎,並不是說只要補交契稅就既往不咎,而是指從今年開始,若依法繳稅,往年因白契所欠稅賦,便既往不咎,關鍵是田稅,而非是契稅,契稅只是繳稅的憑據。”

呂公着點了點頭。

但是不少官員面露鄙夷之色,就知道你們這些人是包藏禍心。

起訴的時候,說得白契之外的偷稅漏稅,可這一上來,就馬上變臉。

真是無恥至極。

又聽張斐道:“但是根據開封縣提供的稅據來看,杜紹京只是補交了契稅,但這四十頃田地中,至今並未繳納一文錢稅,而從我遞上狀紙到如今,已經過去近一個月,他們依舊沒有繳稅,是一文錢都沒有,那麼這四十頃就並不在此次豁免之內,朝廷有權力追繳他們的稅收。”

李磊立刻爭辯道:“你代表的是王學士,而非是朝廷。”

張斐道:“王學士是以制置二府條例司名義僱傭我的,關於這一點,我的狀紙上,寫得非常明確,而目的就是爲朝廷追繳稅收。”

李磊哼道:“制置二府條例司不過是臨時官司,又豈能代表朝廷?”

廊道一人喊道:“說得好!”

呂公着偏頭看去,廊道上官員們都是一臉澹定,也不知是誰喊的,只能作罷。

王安石聽得嘴角抽搐了幾下,低聲道:“如今這些耳筆個個都這麼囂張跋扈嗎?”

司馬光笑道:“依葫蘆畫瓢還不會嗎?”

言下之意,大家都是學張斐的。

張斐笑道:“敢問閣下,你可知道制置二府條例司是誰設立的嗎?”

李磊不語。

張斐問道:“不知道?”

李磊還是不語。

張斐笑道:“制置二府條例司是官家下旨設立的,你說能不能代表朝廷?話說回來,如果我無法代表朝廷,我又憑什麼告他們偷稅漏稅,且向他們追繳稅收?”

李磊還是不做聲。

你將皇帝擡出來,可真是不講武德。

但這還真不是張斐不講武德,他必須要說明這一點,如果他不代表朝廷,很多依據,都是說不通的。

而且,這本就是皇帝與地主之間的博弈,如果不明確這一點,皇帝又怎麼從中立威啊!

呂公着向李開、岑元禮等人問道:“你們怎麼看?”

李開道:“之前的狀紙上沒有提到這一點,我們無須理會他。”

岑元禮卻道:“但此次爭執就是因此而起,王學士在朝中也說得非常明白,咱們要避開這一點,這官司可能永遠也審不清楚。”

餘在深等判官也都是紛紛點頭。

呂公着又思索半響,朗聲道:“未有及時繳納夏稅的田地,即便補交了契稅,也將納入此次審理的範圍內。”

南希北慶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三十七章 稅戰(十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四百八十八章 庭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四章 告狀專業戶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九章 命運的交織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32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694章 聽證會(四)第788章 政治保護第814章 番外二第291章 陰溝裡開車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698章 軟着陸(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於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四百七十七章 久病牀前無孝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716章 天道與人道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六百零二章 種稅得稅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知法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冗第一戰(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稅戰(二十一)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案呈詞第718章 重大危機第五十六章 終究還是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哥不喜歡被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兵之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價索賠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完)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344章 請叫我張老師第五十一章 做人要厚道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五百四十三章 法中取利(一)第728章 對決第694章 聽證會(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開封府就不要面子?第718章 重大危機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一百五十章 僅此一次第673章 謀反案(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八章 生變第五百零八章 鹽鈔糾紛(中)第四百八十一章 靜待花開終有時第376章 老年活動中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662章 以進爲退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276章 請上牌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32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四百零五章 輔警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一百四十章 黎明破曉前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稅戰(二十)第701章 潘多拉盒?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活着就是勝利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