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告我告我

第262章 告我告我

這北宋給人的觀感,就是比較擰巴,怎麼看怎麼彆扭。

科技發達,不缺武將,不缺兵.稍稍缺點馬,但怎麼也不至於天天捱打。

商業繁榮,經濟發達,可朝廷卻天天赤字,而百姓也日日喊窮。 ωωω•ⓣⓣⓚⓐⓝ•co

這事事都顯得很矛盾。

雖然有諸多因素形成這些矛盾,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社會太超前,而管理又太落後,匹配不上。

募兵制。

不抑兼併。

官方紙幣。

推崇商業。

等等。

小報亦是如此啊。

小報本就是生於北宋,盛於南宋,而在徽宗時期,就已經出現問題,朝廷開始進行管制,但結果到南宋,那小報更是比營銷號還猖獗。

朝廷是屢禁不止。

所以這個鍋,張斐是堅決不會背的,他只是將“盛”提前一點點,沒有他,也會發展出來的。

因爲百姓都知道那邸報是騙人的,報喜不報憂,誰看邸報,都愛看小報。

可見北宋本身就有這個土壤,社會風氣開放,遍地都是讀書人,又極其重視教育,同時技術又跟上來了,報紙是必然出現的產物。

而宋朝廷的應對,就跟王安石一樣,是想將這小報摁下去,但又摁不下去,結果反而是變本加厲。

立法最難的一點,不是在於這法好法壞,而是你要能確保,這法是能夠執行下去,有些法出來之後,哪怕是強制執行,都執行不了,往往還會令事情變得更糟糕,因爲律法就是社會的底線。

雖然整件事在最初的階段,不是張斐謀劃的,但隨着事情的變化,張斐也是見風使舵,開始佈局。

其實他可以主動去制止王安石的,雖然也不一定能說服王安石,但他到底沒有這麼做,而目的就是將讓事情走到這一步。

因爲他要弄報刊,要是沒有法律支持,這事就會變得非常麻煩,因爲你不知道合法與否,違法與否。

就沒有個標準。

而宋朝的制度又是相互制衡,效率是極差,與其建議他們對此立法,就不如打一場官司來得痛快。

一個政令,可以拖上一年,但是一個判決,總不能拖上一年吧,不管怎麼判,朝廷必須給個說法。

張斐也藉着珥筆的身份干預其中。

“什麼?王學士狀告我兄長?”

蘇轍震驚地看着司馬光道。

司馬光點了點頭。

蘇軾卻是激動道:“對方珥筆可是張三。”

司馬光點點頭。

“真是太好了。”蘇軾真是開心的像個小孩。

蘇轍人都傻了,“哥,好在哪裡?”

司馬光也是呆呆地看着蘇軾。

蘇軾激動道:“我早就想與那小子過上幾招,可一直未有找到機會,這可真是天賜良機。”

司馬光都暈了。

碰到個傻子。

完了呀!

蘇轍激動道:“哥,你可知道這三條罪名若成,伱會面臨怎樣的處罰嗎?”

蘇軾怫然不悅道:“三弟,難道你認爲爲兄的口才不如那張三?”

蘇轍徹底無語了,也懶得跟他較真,又向司馬光道:“司馬學士,我兄長明明是爲張三鳴不平,爲何要張三要恩將仇報?”

蘇軾立刻辯解道:“我可不是爲他鳴不平,我只是看不慣王介甫的所作所爲,他告我,那也在情理之中。”

這弄得司馬光都不知該如何回答,呵呵道:“既然你蘇子瞻這麼有信心,那倒也省了我許多事。不過到底是否開堂審理,還未確定。”

“未未確定?”

蘇軾忐忑道。

諫院。

“又又打官司?他王介甫堂堂參知政事,怎麼就跟那升斗小民一樣,動不動就去開封府告狀,真是可笑。”

“關鍵他憑什麼狀告蘇子瞻,雖說爭訟是公平的,但是用權力迫使開封府開堂,這何嘗又不是徇私舞弊,以公謀私,我們得去官家那裡參他一本。”

當諫院聞之王安石又跑去告狀,都覺得可笑。

而且,你王安石動不動就告狀,那我們諫院,御史臺幹嘛去?

他們都已經很厭煩打官司。

完全就沒有參與感。

趙抃嘆了口氣道:“我仔細研究過此類案件,要說王介甫是否有取巧之嫌,那是有的,但要說他徇私舞弊,那也談不上。只因在此之前,此類爭執,不可能告到開封府去,往往都是廷議。可一旦鬧到開封府,用司法來看,就很難用令人信服的理由,駁回他們的狀紙。

就以造襖書襖言罪來說,如果單單看蘇子瞻的話,其實是無法構成這條罪名的,但對方的狀紙,卻是以結果來論,蘇子瞻的那番言論,的確是引發了動盪。

那麼根據這條罪名的疏議來看,是可以構成這條罪名的。”

一衆諫官聽罷,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碰到一個這麼講法的臺長,你咋不去大理寺當長官,真的是.諫院的悲哀。

範純仁悄悄走上前來,“趙相公,下官冒昧問一句,蘇子瞻可有請珥筆?”

“.?”

唰唰唰!

同僚們的目光,頓時射向範純仁。

原來諫院之恥還不止一個啊!

開封府。

“宋制誥,李制誥,你們.你們說什麼?”

李開驚訝地看着宋敏求和李大臨,“那份小報是你們發的?”

宋敏求點點頭道:“正是。”

李開不解地問道:“你們爲什麼要這麼做?”

宋敏求道:“因爲我們非常認同蘇子瞻的看法,同時非常厭惡王介甫的做法,故而才這麼做。此事與蘇子瞻無關,他王介甫是告錯人了。”

李大臨笑道:“蘇子瞻之言,並不違法,而發小報亦不違法,他王介甫身爲參知政事,深得官家寵信,若真想懲治我們,又何須通過開封府。”

黃貴趕忙道:“我們開封府也從未說此事違法,至於違法與否,還得經過審理之後,才能做定奪,我們會將此事上報,還請二位先回去。”

宋敏求愣了愣,問道:“不不用將我們收監嗎?”

黃貴直搖頭道:“不用。”

“那好吧,我們先告辭了。”

宋敏求拱手一禮,又補充一句:“但此事真的與蘇子瞻無關。”

黃貴訕訕道:“這我們不能決定,得交由司法來決定。”

“黃主簿言之有意。”

宋、李亦非宵小之輩,他們發這小報,也就是表示自己的不滿。

但沒有想到會鬧到開封府來,他們認爲是自己連累了蘇軾,於是主動來到開封府自首。

這麼兩個書呆子。李開不禁暗罵一句,又向黃貴道:“他們這麼一來,案件只會變得愈發複雜。”

黃貴卻是鬆了口氣:“這越複雜,就越輪不到咱們來管。”

李開眼中一亮,心中一喜。

是呀,這權知開封府可還空着的,此案越鬧越大,涉及各方利益,怎麼也輪不到他這個通判來做主。

果不其然,宋敏求、李大臨自首一事給報上去,令本就焦頭爛額的政事堂,那更是雪上加霜。

“專門草擬聖旨的制誥,竟然跑去寫小報,這可真是千古奇聞啊!他們是嫌草擬聖旨太無趣了嗎?”

王安石得知這消息,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文彥博激動道:“你與宋次道的關係也不錯,他的爲人,你不清楚嗎?你爲何就不願意反省一下自己。”

他們這一羣人都與宋敏求關係不錯,都是愛書之人,常常聚會煮酒論書。

王安石道:“當時你們皆知我所憂。”

文彥博道:“我們也願意與你一塊平息這場風波,是你自己選擇去開封府告狀的。”

王安石哼道:“他們都是衝着我來的,我又怎敢連累文公。”

“你簡直.。”

“啓稟諸位參政,蘇直史求見。”

蘇軾如今官名是直史館,這個官倒是沒啥權力,但有大好前塵,掛這個官名,表示是朝廷要重點培養,一兩年後,就會直升,故此蘇軾一回來,司馬光就拋橄欖枝。

王安石皺眉道:“他又來湊什麼熱鬧。”

司馬光見王安石正在爆炸中,生怕蘇軾得罪王安石,主動道:“我去見見他。”

可得知蘇軾來此的原因,司馬光人都氣暈了。

原來蘇軾趕來這裡,是擔心被告被宋敏求他們給搶去,表示責任在自己。

“蘇子瞻,你就別添亂了好嗎?”司馬光也快要抓狂了。

蘇軾道:“司馬學士,宋制誥爲人,你比我清楚,他在公堂上,哪是張三與王介甫的對手,若讓他上堂做供,反而會誤事的。”

正當這時,範純仁又來了。

“蘇子瞻也在,那是最好不過了。”

範純仁見到蘇軾,不免一喜。

司馬光問道:“範司諫又有何事?”

範純仁忙道:“司馬學士,讓我替子瞻辯護,我這回有把握能贏張三。”

蘇軾立刻道:“這事就不敢勞煩範司諫了。”

範純仁愣了愣,“子瞻已經請了人麼?”

蘇軾道:“我自己辯護啊!”

範純仁激動道:“你自己怎麼辯護。”

“我爲何不能自己辯護?”

“你看看,你連打官司的規矩都不知道,你還要自己辯護。你若要自己辯護,就只能被動挨打,你無法向王介甫發起攻擊。”

“休當我不知情,司法改革可還未到開封府,那規矩只是不成文的,是可以改的。”

“那豈不是亂套了,王介甫也想證人發問,到時只會爭吵不休。而且,司法改革已經籌備在開封縣施行,足見已有此法,就必須尊法而行。”

範純仁說着,又向司馬光道:“司馬學士,下官之言,可有錯?”

司馬光站起身來,向外喊道:“來人啊!將此二人轟出政事堂。”

“.?”

真是沒有一個省心的。

許府。

“宋敏求?李大臨?”

張斐想了想,還是沒有聽過,於是又好奇道:“他們二人與王學士有過節嗎?”

許遵搖搖頭道:“不但沒有過節,而且以前關係非常不錯,王介甫常常向宋制誥借閱書籍。”

張斐更是好奇,“既然如此,那他們爲何這麼做?”

許遵道:“因爲他們非常反對禁止小報議時政。”

張斐點點頭,“那咱們就補一份狀紙,連通他們一塊告。”

“你先等等!”

許遵現在也有些頭疼,“宋制誥可與那蘇子瞻不同,他學問好,又熱情好客,這好友遍佈朝野,如司馬學士、文公、富公、趙相公皆與他關係不錯。而在士林也有着極高的名望,你要是將他給告上公堂,你恐怕會得罪汴京所有的讀書人,你看能不能將他安排在證人上面。”

張斐道:“他們都已經自首,怎麼也不能算是證人,可能罪名比蘇先生還重。而且。”

他微微一笑:“我也不介意得罪那些讀書人。”

許芷倩道:“你可別得意忘形,王叔父爲何要打這場官司,不也是承受不住那些讀書人給他的壓力麼,更何況你。”

許遵點點頭,憂慮道:“倩兒說得不錯。”

“不一樣。”

張斐笑道:“我就能承受得住,讀書人可是不會動手的,而且我喜歡這種大場面,我那戰袍就是爲此而生,越多讀書人關注越好,我們要做的就是漂亮得贏下這場官司,讓他們閉嘴。”

許芷倩輕輕哼道:“你放心,你贏得再漂亮,他們也不會閉嘴的,麻煩只會無窮無盡。”

張斐嘴角一揚:“我看過宋制誥他們寫得小報,簡直就是一塌糊塗,完全看不出什麼學問。”

許芷倩一愣,突然想到了什麼,道:“豈不是說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張斐笑道:“必須得。”

要往輕了說,蘇軾也就是發發牢騷,但是宋敏求等人的行爲,情節要更爲嚴重,關鍵他可是制誥,專門草擬聖旨的官員,這事越鬧越大,還是得請皇帝出來做主。

垂拱殿。

“當時商議此事時,王學士所憂,絕非是庸人自擾,諸位也都是認同的,而宋敏求等人卻不問明緣由,便擅發小報,擾亂民心,製造混亂,嫌朝廷於不義之地,並且他們還是才朝廷官員,應該罪加一等。”

趙頊是龍顏不悅道。

文彥博立刻站出來,道:“陛下,宋敏求等人並非不知王學士所憂,只不過他們依舊反對這麼做。而且不僅僅宋敏求等人反對,幾乎所有士子書生都反對。臣以爲當時的決議過於草率,是臣等疏忽,導致此番動盪,臣願承擔失職之罪,還望陛下寬恕宋敏求等人。”

王安石站在一旁,小聲道:“違法之事,還能頂罪?”

司馬光立刻反駁道:“就是以法論事,發小報也並不違法。”

王安石笑道:“都還未審理,還望司馬學士別妄下斷言。”

司馬光哼道:“你也知道還未審理,那你又憑何這麼說。”

王安石道:“至少我敢於訴諸公堂。”

司馬光道:“宋敏求等人自己前去開封府,難道這是做賊心虛?”

趙頊忙道:“二位莫要吵了,此事到底該如何決斷?”

趙抃突然站出來道:“陛下,王介甫之憂,並非多慮,但蘇子瞻之言也難以論罪,可目前二者又難以兼顧,臣以爲訴諸公堂乃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那呂公著老想着離開開封府,但趙抃又很想回開封府,他這番話,可以理解爲毛遂自薦。

文彥博鬱悶地瞟了瞟趙抃。

公堂之上就沒有贏過張三,那蘇軾可是將來國之棟樑,而宋敏求更是我們的好友,你把他們送上公堂,這禍福難料啊。

而且而且是凶多吉少。

趙頊點了點頭,問道:“諸位有何看法?”

文彥博真是不想鬧上公堂,王文善、王鴻至今歷歷在目,但是,王安石要不願意鬆口認錯,此事還真沒有更好得解決方法。

司馬光先站出來道:“臣贊成。”

呂公著、陳昇之也紛紛表示贊成。

文彥博始終不做聲。

可他哪裡知道,司馬光、王安石、趙頊全都支持張斐的。

這官司誰也攔不住。

這場會議,就是走個流程。

趙頊點點頭,又道:“那就由!”

趙抃立刻道:“臣願審理此案。”

趙頊瞧了眼趙抃,笑道:“好吧!就由卿來主審此案。”

審刑院。

“我要自辯。”

蘇軾激動地向司馬光,“司馬學士,你要信我,我是有把握能贏張三的。”

司馬光道:“你可以自辯,但這規矩不能壞,你無法發問證人。”

蘇軾急了,拱手道:“君實兄,能否爲小弟破例一次。”

司馬光道:“這是趙相規定的,我也沒有辦法。”

說着,他又瞟了眼一旁激動的範純仁,“還是讓範司諫爲你辯護吧。”

範純仁趕忙道:“子瞻,你且信我這一回。”

蘇軾權當沒有聽見,突然靈機一動,又道:“司馬學士,其實其實我覺得此事與我無關,我不過是抱怨幾句,誰又沒有抱怨過,怎能以罪而論,是宋制誥他們未得我允許,就將我的話放在小報上面,他們才應該是被告,我可以爲他們辯護。”

司馬光瞧了眼蘇軾,笑道:“蘇子瞻,要不這樣,以漏泄大事罪來論,情節嚴重才判絞刑,而此議並非是機密,你若認罪的話,依律判罰,估計也就是徒刑一年,你要不全扛下來,省了大家的事。”

蘇軾瞧向範純仁。

範純仁連連拱手道:“還望子瞻能信我一次。”

蘇軾道:“範司諫能按照我說得去說麼?”

範純仁:“.!”

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奇葩組合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不要停!第一百六十章 祖制與祖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364章 民與刑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二百四十章 談判桌纔是主戰場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稅戰(二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無情勝有情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363章 權威與權益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一百八十三章 官場如戲,全憑演技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75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365章 欠債還錢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789章 大庭長第六百一十二章 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庭長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763章 下馬威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第321章 不是你以爲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兵之殤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九)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302章 取之於貴,用之於民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知法第二十八章 告不贏,包賠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259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679章 謀反案(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八十七章 站着把錢掙了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章 大道至簡第379章 還欠一課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習慣了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融之利第714章 空城計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九十九章 將錯就錯第342章 二蔡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講武德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300章 奇蹟(六千字大章)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661章 左右爲男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兩開花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三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三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當事人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255章 名士報第四十二章 獅子搏兔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五百四十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