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齒輪風潮

這就是完顏宗翰一直以來的決勝戰略。

相比起完顏宗望、完顏希尹而言,完顏宗翰講究的就是霸道,無論何時,都是以滅敵首要任務,完顏宗望更偏向王道,因爲他常常考慮的不是消滅敵人,也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如何讓大金稱霸天下,而完顏希尹卻追求的是詭道,用以最小的代價去獲取最大的回報。

三人各有所長所短,但是就戰爭而言,完顏宗翰或許要稍勝一籌,完顏宗望和完顏希尹考慮就有些多,他們不僅是軍事家,同樣還是政治家,政治家考慮的東西就比較複雜一些,而完顏宗翰可是一名純純的軍事家,他的政治嗅覺一直都是他的短板,而高慶裔的左右就是彌補他政治上面的缺陷。

然而,北方打仗已經打響多日,這要是以前,大宋國內一般只有少數人會時刻關注北方戰事,通常百姓還是每日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可是現在不同了,趙楷、李奇等一干統治者,非常注重百姓的想法,他們希望打一場百姓都贊成的戰爭,而不是跟宋徽宗一樣,我要打就打,你百姓想什麼幹我屁事。

所以,在還沒有打之前,趙楷已經準備好快馬,要每時每刻將北方戰事的消息傳到東京汴梁來,讓大宋百姓都參與其中,當然,這裡面也有許多不真實的內容,比如宣揚女真人窮兇極惡,虐待漢人,視人命如草芥,總而言之,就是調動百姓的情緒。

在最初的階段,捷報是一封接着一封傳到東京來,百姓歡欣鼓舞,終於揚眉吐氣了。以前老是害怕女真人、契丹人,現在看來,我大宋男兒不弱於人嗎。

自從戰爭打響後,汴梁百姓但凡有空閒,就趕去茶肆、酒樓打聽前線戰事,主要他們是從什麼人口中得知了?就是那些文人雅士。

這第一批戰事評論家就由此誕生了。

文人嗎,就是愛說,愛表達自己的主張,畢竟這年頭讀書人還是比較少,很好忽悠。專家比較容易當。

這些文人雅士,開始了各種分析,就跟說故事一樣,百姓們也非常愛聽。

而一些有抱負、志氣的文人,開始宣傳中原大國論。

其實他們也不是吹牛,大宋王朝本就富甲天下,文明之高,無人能夠企及,要是軍事力量再強的話。那麼說是天下無敵,也沒有人會反對。

正是因爲有了這場戰爭,百姓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彩多姿,以前要是打仗。他們都是被剝削,哪裡有空去關心這些,吃飯都成問題,但是這一回。朝廷並沒有剝削哪怕一個百姓,故此,他們的生活也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唯一受到的影響就是物價開始上漲。

不少商人都在這一次運動中,發了大財,也促成了一批的新的富紳出現,但是這新的一批富紳,不再是純粹的商人,更多都是有才之士,因爲他們讀過書,有文化,故此,他們若做生意,那自然有着先天的優勢,同時間,許多發明創造開始涌現出來。

其中最引人注目,莫過於汴梁一位姓賈的布商,他首次借用將水排用在織布機上面,在汴河上游打造出歷史以來首座機械化廠房,並且,他還改善了水排裝置,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冶煉效率。

其實借用水力推動轉輪的機械化,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創始人名叫杜詩,他就是借用水力帶動鼓風機,整套設備就叫做“水排”,然而,這位商人更是進一步提高了這方面的技術,變得更加精細,更加符合生產規律。

這一發明,立刻就給他帶來了一萬貫的財富,因爲軍器監直接花一萬貫購買了他這一套設備,投入了馬口鐵的冶煉當中,因爲幾乎是在同時間,虞允文已經將馬口鐵應用在了箭頭上面,他發現馬口鐵打造的箭頭要更爲鋒利,並且極爲耐用,因爲尋常鐵器會生鏽,導致箭頭不是那麼的鋒利,但是馬口鐵就很好的彌補了這一缺點,一旦某種原料投入到軍事設備中,那麼這種原料必將要大量生產,所以軍器監在得知有人改良的水排裝置後,虞允文親自前去勘察,並且要求他老爹購買這一套設備。

軍器監有錢呀,一萬貫只是小意思啦。

шшш⊙ ttκā n⊙ c o

在此之後,汴梁的商人們開始都打這水排的想法了,希望將水排用於自己的買賣上,因爲汴梁水道想當發達,這也是大宋爲什麼會建都汴梁的一個主要原因。

然而,這一股水力風潮只是剛剛開始,軍器監再得到這一項技術後,不斷的改進,又應用於戰船上面,利用齒輪的相互帶動原理,進一步改善了腳踏戰船和戰車,甚至用於地雷上面,軍器監已經研究利用齒輪發火,從而完成腳踏引爆地雷的戰略構想。

大宋時代週刊也專門發表題文,將這一股風潮定義爲“齒輪風潮”。

這名姓賈的商人,也因此名動京城,同時成爲無雙獎的最有利爭奪者,瞬間躍入京城首富行列。

雖然大宋已經參戰,但是國內還是處於迅猛上升的階段,什麼箭筒、弓弩等等的製作原料,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一個個進步,讓百姓對於這一場國戰是充滿了希望。

當然,他們也有擔憂的地方,那就是皇帝御駕親征,趙楷即位後,獲得天下百姓的追崇,甚至已經有人將趙楷與李世明、漢武帝等明君相比較了,換而言之,就是趙楷在大宋百姓心中,已經超過了太祖、太宗兩位開國始祖了。

所以在得知趙楷御駕親征的初期,百姓都非常擔心,覺得趙楷此舉有些冒失,偌大一個國家還需要你來管理了。

但是隨着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百姓這種顧慮漸漸變淡,因爲秦檜掌管朝政後,將整個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中,當然。其中鄭逸、李綱等人也是功不可沒。

不得不說,秦檜的手段還是非常了得,關鍵他能夠獲得很多人的支持,李奇走後,汴京他是一手遮天,而且他又非常敢有作爲,不說皇帝走了,我就蕭規曹隨,他在掌政之後,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方案。就是普及教育,先從軍隊做起,換而言之,就是提倡軍校的重要性,並且從三司那裡申請十萬貫的軍校費用。

鄭逸明知秦檜是想借用軍校掌控軍權,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如今正在打仗,秦檜在這時候提出這個改革方案,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一切都是爲戰爭做準備,我在提高軍隊素質,你若反對,豈不是耽誤戰機。只能撥款給他。

然而,秦檜的手不禁伸向了軍隊,同時也伸向了財政,他又提出擴建京城的建議。但是這一建議,立刻遭到鄭逸、李綱、毛舒的一致反對,不爲其它。就是因爲秦檜在此之前,他手下的商人購買了大量的城郊土地,而且都是一些荒地,價格極爲便宜,一旦擴建城區,那麼這些地價將會成倍增長,而且一旦大興土木,工部首當其衝,而工部又在秦檜手裡,這分明就是以公謀私。

要知道學院和醫院的建設,已經讓工部成爲一個肥的流油的部門,雖然朝廷對於這方面管控非常嚴格,但是多多少少還是能夠撈一點,畢竟工程太大了,同時也爲秦檜獲得了更多的政治支持,因爲地上的建設需要求於工部,那麼秦檜的地位自然是水漲牀高。

但是他們也不能明言,只是說前線正在打仗,人力吃緊,你這時候擴建城區,大興土木,又要耗費大量的人力,這事情都湊到一堆來了,三司也撥不出這麼多錢來,因爲你擴建城區,必須要再修建配套的防禦設施,這是需要大量的資金,鄭逸以此爲理由,死也不肯撥錢。

不過秦檜大權在握,既然提出來,他肯定要收穫回報,雙方經過一番商談後,選擇先行規劃,等戰事結束後,再來進行,他的理由也非常充沛,汴梁人口與日俱增,舊城區已經容納不了了,必須的擴建城區,杭州都在規劃擴建新城區了,身爲首都不可能落後杭州,可是秦檜那邊又偷偷將消息放出去,那麼地價還是漲了起來。

這秦檜不虧是李奇帶出來的,那見縫插針的本事,是一等一的厲害,看到打仗了,立刻想盡辦法提高軍校的地位,看到汴梁人口在增多,特別是外來人口增多,因爲到處都在打仗,西夏、西域、日本、高麗的有錢人都偷渡來到了汴京,而汴京應對這方面的策略,就是隻要你有錢有能力,我就給予你大宋子民的身份,秦檜藉機提出擴建城區的建議,爲工部謀取肥差。

其實就事論事,秦檜這兩項提議,都非常好,對於國家也是相當有利的,軍校自然就不用說了,擴建城區,一來可以造福城郊外的百姓,地價漲了,他們也會發財的,二來,朝廷也從中盈利。

但是,這裡面的政治意義太大了,秦檜在政治上面受益太大,所以李綱他們纔會強烈反對,要是財、政、軍三權都落入你手中,那我們還玩什麼,你一個人玩得了。

可是唯一能夠阻止秦檜的李奇,如今身在燕雲,鞭長莫及,所以李綱、毛舒他們只能聯合一起,對抗秦檜,而他們手中唯一的利器,就是律法,所以李綱暗中聯合毛舒、陳東等一干律法大臣,開始着手調查城郊土地、以及工部手中的工程。

雖然他們也知道秦檜這麼精明的一個人,不太可能會讓他們抓住把柄的,但是他們此舉可以很好的向秦檜施壓,讓秦檜也有所顧忌,不要太目中無人,以爲自己一手遮天。

這一日上午,大理寺坐落的俊曦橋街突然出現一行人等,約莫四五人,引起了路過百姓的主意,只見這一小撮人都是戴白,爲首的是一箇中年人和一個婦人,那婦人哭哭啼啼的,其中兩個青年人還擡着一副擔架,擔架上睡着一人,不過是用白布蓋着的,這一行人來到大理寺門前,突然全部跪倒在地。

大理寺門前的衙差見了,趕忙上去,詢問道:“你們這是作甚?”

那婦人放聲哭喊道:“各位官爺,我女兒慘死,我們希望審判官能夠爲我們討回公道。”

那衙差道:“這裡是大理寺,如果你們要告狀的話,應該去司法院,等司法院審理之後,才能來這裡。”

大理寺只有審判權,沒有調查權,除非極爲特殊的案件,一般的刑事案件,必須得去司法院備案,而且大理寺是最高審判機構,不是什麼案件都往大理寺扔,下面還有一些專門審判院。

那中年漢子卻道:“官爺說的,草民都知道,但是草民不敢去司法院,要是去了司法院,草民一家都會性命不保,只能請審判官爲草民做主。”

這話說的那衙差驚訝不已,道:“你這話怎說?”

但是這漢子卻是不答,大呼喊冤,那婦人也哭的非常兇,任憑衙差如何詢問,就是不說,嚷嚷着要見審判官。

而周圍的人是越圍越多,都好奇的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那衙差見罷,趕緊與一旁的弟兄使了一個眼色,那人立刻跑到裡面去了。

第1570章 鮮分三等第684章 收服第734章 始末第1324章 無聲參戰第1135章 強硬第241章 聲動京城(下)第1330章 廣源城大戰(三)第208章 美食美酒(下)第928章 發財的機會到了第232章 收購琉璃坊第313章 鞠,不是這麼玩滴第909章 是娘便有奶第1818章 鋼鐵洪流第1539章 深謀遠慮第1830章 第一戰將第86章 死裡逃生第1706章 一觸即發第141章 勢要將偷窺第129章 蟹黃宴第771章 四大罪狀第98章 大豪客(三)第1763章 狐狸要上鉤了第142章 徹底決裂第1313章 夜襲白虎寨(下)第557章 小秦,強硬一點!第17章 甕中乾坤第822章 衙內的恐懼第905章 新一代教父第831章 致命缺陷第1179章 信任危機第91章 四小公子第123章 被陰了第1475章 榮辱不驚第636章 來勢兇猛第1061章 以身犯險第91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530章 吃人的衣服第65章 被敲詐了第1756章 以慢打快第451章 買撲大會(一)第367章 四國宴(二)第1804章 決戰之心第1057章 初次交鋒第1876章 突圍第75章 洪天九第1070章 宗望的野心第1330章 廣源城大戰(三)第77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1800章 我們是盟友第1438章 人笑我癡我偏癡第1334章 活出滋味,活出精彩第1555章 大事不妙第1243章 要命的信函第400章 喝包子第22章 勸說第342章 槍挑雙刀第1584章 最充分的準備,最壞的打算第556章 衆矢之的第852章 千里眼第1091章 恭喜你,答對了!第487章 超大盤口第514章 被包圍了第805章 後招第967章 奇妙的味道第1358章 大獲全勝第1297章 給我笑一個第1061章 以身犯險第1560章 燕雲危機(三)第1633章 鑲金的攪屎棍第787章 怨氣滔天第1619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幣第34章 嚇人的名單第1170章 首任女官第581章 詩中美味第571章 賭船第1899章 大宋聯邦第307章 人才難求第1769章 平氏稱皇第670章 反骨第1877章 鬼神之才第931章 哥來教你做菜第841章 鹽馬之爭第1060章 大膽的計謀第1576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346章 十年之痛第817章 巧計破貨幣危機第1529章 粥中愛情第1595章 勝敗已經註定第1068章 血戰牟駝崗(下)第775章 貨幣在手,天下我有第1397章 忽悠大師第518章 出使金國第384章 暗度陳倉第199章 女婿VS老丈人第1150章 挑戰高難度大結局幸福第403章 早茶文化第75章 洪天九第175章 毒蛇的心,猛虎的氣勢第144章 危險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