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

“官家,吃點東西吧。老臣給你烙了千層餅,抹了點芝麻油,還切了兩片火腿。可香了。”趙英端着大餅走到了趙桓面前,小聲的說道。

“放那吧。朕閱完這個札子。”趙桓點了點頭,指了指桌角,那裡已經擺了不少的餐盤,只是趙桓實在沒什麼胃口。

“放不下了,官家。”趙英滿臉發苦,這已經是第三天了。

趙桓擡頭看了一眼桌角,說道:“把涼了的端走吧。朕又不是一口沒吃。只是沒胃口而已。”

他不是個喜歡悲情自虐的人,那樣的人沒什麼出息。

种師道已經走了三天了,他還好些,比那些賬中軍卒狀態要好很多,至少他還能批閱札子,還能給孫博和何慄在河東路均田之事,做一些批註。

沈從那個鐵憨憨,哭的死去活來,眼睛都哭腫了,嗓子都沙啞的說不出話來了。

鐵憨憨。趙桓不屑,种師道乃是喜喪,有什麼好哭的呢?

至少种師道走的時候,聽到了官軍收復大北關的消息。

大北關收復,那代表山內七州,已經是十拿九穩之事,差着一穩,就是韓世忠的營州之戰,需要拿下榆關這個戰略要點。

拿下了,燕山屏障可再度起用,北夷再無南下之可乘之機。

“官家,這隻吃一口和沒吃沒什麼區別啊……”趙英滿臉爲難的看着滿桌子的餐盤說道。

三天的菜食,就只吃了一口,這也叫吃過飯了?

“一直嘮嘮叨叨的,跟個長舌婦一樣,朕要是餓了,朕自己不會動筷子嗎?出去出去。”趙桓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讓趙英下去。

趙英無奈離開。一步三回頭的看着趙桓,希望趙桓能吃兩口,千層餅配火腿肉片,頂飢,可惜他出了門,也沒看到趙桓動手。

“河東路的均田還算順利,各個村落都開始組建農會,加入農會,則可三十年一均田。團結了失地農民,又分化了大地主。孫博這辦事能力,還行。”趙桓將手中的札子放下。

又拿起另外一個札子看了半天,批註。

“流民組織的流匪在山上不下來,派兵剿匪,又找不到位置。讓何慄撓頭了?這個笨蛋喲,做事一板一眼的,不知道這世界上有帶路黨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教育俘虜,不就找到了?”趙桓按着自己的想法,正要下批註。

又覺得有些不妥,他想起當初自己下三月之期剿匪的御令,差點弄成逼反天下流匪,對付這些流匪,需要慎重。

“種少保,你說這大宋流匪,應該如何解決?”趙桓習慣的問道。

“種少保?……”

趙桓恍然。种師道已經走了三天了。

他坐在御前,停筆看着御下空空如也,搖了搖頭,自己也是餓糊塗了,這麼重要的事,都給忘了。

他想站起來,想要活動一下,批閱時間久了,頭昏腦漲,別做出失策的決定來。

他剛一站起來,一陣頭暈目眩,眼冒金星,摔倒在了椅子上。

“官家!官家……”趙英連滾帶爬的衝了進來,大聲的喊着。

“快去!快去叫胡元!”趙英歇斯底里的喊着。

這大宋剛到下一座山,不能再倒下一座山。

趙桓其實沒什麼大事,就是沒吃飯低血糖,站起來猛不丁的供血不足導致的頭暈。

他喝了些許糖水以後,就沒什麼大事了。

趙桓站起身來,啃了幾口烙餅喝了兩口粥,才被趙英放過。

“準備下,安葬種少保吧。種少保生前選了勾注山,說要看着整個大同盆地,省的大宋再丟了。勾注山下,安葬種少保就是。”趙桓說道。

他有些腳步虛浮的走到了种師道的靈堂,看到了沈從靠在柱子上昏睡,就知道這憨憨又是哭了一整夜,眼睛腫的跟金魚泡一樣。

他提踢了踢沈從,看到沈從的眼睛睜開一個小縫,就知道他醒了。

“別哭了。少保怎麼說也是看到了燕雲十六州再入大宋手中才走的。”趙桓從趙英手中接過了一炷香,插在了种師道的靈位前。

“唸吧。”趙桓對趙英說道。

他站到了旁邊,給趙英讓開了位置。

“靖康元年庚辰夏,葬種彝叔於勾注山,而祭以文曰:嗚呼!汝生於汴而葬於斯,離鄉七百里矣。當是時定鼎匡扶,安知此爲歸骨鄉耶?

師道即歿,天下痛惜,師道先行,天地涕零。吾有何德,執筆人戮,爲曲筆乎?曲筆天誅,於乎!”

“……”【注1】

“其功若商鞅與秦國,又若周勃與漢室,其名長留青史,其性光耀萬載,危身奉上曰忠,文武可法曰憲。諡:忠憲,特贈開府儀同三司。”

“靖康元年嘉月十一日,入內內侍省都知趙英宣,大元帥、廣安郡王、少保种師道奉。”

這是一篇不算悼文的聖旨,算是總結了种師道的功過,給种師道的蓋棺定論爲忠憲。

“令親從官擡棺而行,至勾注山下。”趙桓嘆氣,走出了靈堂。

從大同府趕到勾注山下,需要約四天的時間,正好趕上頭七的日子,趙桓令親從官擡棺,又令永定軍開路向着勾玉山下而行,再令工賑監之人修繕陵寢爲小雁門山的模樣。

沈從扛上了刻好的墓碑,他是种師道義子,這個墓碑只有他來抗。

按制趙桓是不能送种師道出城,他看着那些文武官員站在靈堂外,大聲的說道:“你們呢,都去送送種少保,都去,都去。”

趙桓揮了揮手,走向了大同府的城樓。

他站在城樓上,看着送行的隊伍越走越遠。

他不是沒有打破常規的勇氣,也不是爲了維護什麼帝王的尊嚴。

只是因爲种師道的一生是個守規矩的人,他到現在記得,當時推种師道的轉椅,多次被趙英阻攔。而种師道那句折煞老臣,他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還有臨終前,守着人臣的本分。這一切趙桓都記得,一輩子都不敢忘。

這麼守規矩的一個人,如果自己打破了規矩,反而會讓种師道地下難安。

“唉。”趙桓嘆氣的看着遠去的隊伍。

他恍恍惚惚闖進大宋以後,一直是种師道幫襯着他,就連現在用的兵,能打勝仗,打硬仗的軍卒,都是种師道勤王帶來的十萬永定軍。

“官家,韓世忠的軍報。”趙英走到了趙桓面前,遞了個札子。

注1:完整的悼文在作品相關裡。今日更新預警五章。

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五百二十四章 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一百一十章 狗腿子的正確打開方式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八百三十八章 除惡務盡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舉薦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四百三十一章 昭天地告天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六十八章 東風緊,戰鼓錘!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十二章 反情報體系系統建設第一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五百四十六章 如何有效剔除害羣之馬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三十八章 沒有人能夠救得了大宋!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復得的玉佩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錢好燙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開玩笑!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儒以禮亂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六百零四章 妾身願意做一輩子的鄆王妃第三百八十七章 腳踏武林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個想法很危險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八十五章 重量級人物登場!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誰與爭鋒(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濟南府至道書院第一百零九章 皇帝斷家務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蘆形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英搞的大投資第六百六十二章 高麗提督的【最後】一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二百四十章 朕送你們八個字!(六月份打賞結算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出關,幹他一票!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六百五十二章 杜充的妙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五十八章 老是被動挨打,是贏不了的!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七十七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八百四十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