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

克魯倫巴爾露天鐵山,是露天礦,鐵料比大宋國境內的鐵料質量稍微好了一些,不過好在產量極爲豐富。

後世某個苟延殘喘的弱國,還在依靠這鐵山活着,可想而知,儲藏量有多大了。

趙桓報這個數字,隨口一報,不用等到那時候,自己的大軍已經將契丹全境,給全部征服了,還能留給他一百年不成?

耶律斜從袍子裡拿出一封書信,說道:“官家,這是國師的手書,還有鐵山開採的一些建議,國師果然慧眼,已經提前知道了官家要鐵山了。”

趙桓搖頭,說道:“朕的子民爲你契丹人戍衛,是要付出血的代價,這個代價是昂貴的,遠高於礦山的價值。你要知道,朕也是體諒宋遼兩國的友誼,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趙桓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越來越合格了,這謊話說起來,看起來有理有據。

大宋軍卒哪裡是給他契丹人血戰?目的只是保證大宋的雲中路的軍事安全罷了。

事有不對,戰況緊急的時候,腳底抹油,轉進如風這都是基本操作。趙桓絕對會明面的寫到詔書之中,防止王稟等將領生了誤會。

“謝官家仁義,官家的仁慈,如同自亙古以來懸掛在天上的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官家的才能,如同漢河(銀河)的繁星一樣,將永遠閃耀在星空之中。官家的智慧,將保佑漢契兩族的友誼萬古長青。”耶律斜高聲誦道。

“難爲你了。”趙桓搖頭,這麼噁心的話,他都聽不下去了,也不知道耶律斜是怎麼面不改色的說出來的。

趙桓看了看臺諫坐着的數名言官,看着他們快吐了表情,就知道他們肚子裡已經有了一車軲轆的話要說。

可惜,當着外臣的面頂撞皇帝,他們還沒那麼沒品,噴皇帝是他們的職責,但那也是關起門來噴。

耶律斜說完之後,看着朝堂之內的衆多官員的表情,就知道自己這話說的不合時宜。

他這個說話的習慣,是因爲他本身就是遼國的官員,遼國朝堂,大家都這麼說,他也習慣如此。

林幼玉也有說排比的習慣,都是跟遼國人學的。

大宋的朝堂和遼國的朝堂不同,大宋的朝堂喜歡罵皇帝。

耶律斜趕緊說道:“官家,除了鐵山還要什麼嗎?”

趙桓聽到耶律斜的話,一口水差點噴出去。

自己收了錢,還要了人一座最大的鐵山,就覺得自己挺苛刻了,其實心裡已經,有些過意不去了。

結果耶律斜居然問自己還要什麼!

看來契丹人在草原上的日子,真的風雨飄搖。

“算了,契丹人自己日子也不好過。朕再要就是趕盡殺絕了。”趙桓想了想,不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畢竟他不能真的把契丹人趕盡殺絕,大宋練兵這幾年,還需要契丹人吸引金人的火力。

維護自己仁義的形象!

“國師還給官家幾份禮物,這是七千人的馬倌,可以幫官家在雲中組建馬軍。這是兩萬匹種馬的提單,可在榷場提馬。”

“這是三箱寶石的禮單,瑪瑙、翡翠、玉石各一箱,重三百多斤。”

“還有草原上最漂亮的女人三百名,已經隨臣來到了汴京,獻給官家。”

耶律斜一封書信一封書信的往外掏,最後袖子裡空空如也之後,說道:“國師交代臣,若是官家沒要更多,就把這些都拿出來,送給官家。”

“國師說,世上有無數的僞君子,道貌岸然,卻喜歡落井下石,在別人最苦難的時候,得寸進尺。”

“若是官家只要礦山,那是應有之意,不再要求更多,那就是世上還有的真的仁君。”

“國師教導我們看人論跡不論心,不管官家的目的是什麼,沒有對我契丹人趕盡殺絕,那就是真的仁善。”

耶律斜行了一個拜禮,說道:“萬謝官家拯救契丹人於水火。”

“國師還有個個人的不情之請,還望官家成全。”耶律斜站了起來,完成了使命的他,臉上說不出的輕鬆。

果然,這個老狐狸,送這麼多禮,不是沒有理由。

“說說看。”趙桓並沒有預先答應。

“國師連年征戰,國師痛失四子,僅僅剩下一名幼子,今年剛八歲,希望能送到汴京就學。還望官家成全。人已經帶來了,就在驛站內。”耶律斜說道。

趙桓沒有言語,他眼神有些空洞,在思考耶律餘睹這個老狐狸的目的。

這是質子。

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做什麼?

就是耶律餘睹送到汴京的質子罷了,安定汴京皇帝對他耶律餘睹的猜忌。

“朕準了,宇文少卿,你來安排此子。”趙桓尤不放心,交給了宇文虛中去處理。

宇文虛中是皇城司的理事,對於如何判定是否是間諜,有豐富敵後工作經驗的宇文虛中,是不二人選。

“官家,世子身旁沒有隨從。僅留世子一人於汴京。”耶律斜趕忙說道,他到了汴京這兩天,也在坊間打聽過朝堂重臣的事,宇文虛中的事,他自然清楚。

趙桓聽聞點了點頭,說道:“耶律餘睹也算是爲了契丹族人,盡心盡力了,過去是做了不少的錯事,但是也算是還回來了。”

耶律斜說道:“是耶律延禧虧待了國師,爲子報仇天經地義。此事我契丹族人已有公論。”

趙桓沉默,耶律餘睹這個傢伙挺擅長洗腦的,看把這耶律斜忽悠成了這個模樣。

當然趙桓覺得可能是文化不同,導致的認知誤差。

自己覺得耶律餘睹帶着金人攻城略地,是絕對的錯誤!

但人家契丹人都原諒耶律餘睹了,他一個外人,自然不好多說什麼。

耶律延禧就是現在在金廷踢蹴鞠的天祚帝,這個人是個不弱於大宋三傻的昏君,生生把遼國玩沒了的遼國末代國主。

“小孩子叫什麼?”趙桓問道。

“劉程。沒有契丹名。”耶律斜俯首說道。

“那就把這個劉程交給宇文少卿,駐軍詔書,朕會在下朝後擬詔,在使者審閱過後,送到臨潢。下去吧。”趙桓揮了揮手,讓耶律斜離開朝堂。

趙桓看了一眼趙英一眼,趙英心領神會的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李綱、趙鼎幾位重臣互相看了一眼,沒動地方,朝會後的小常朝,公卿都要留下參會。

“官家,這契丹人真的這麼難嗎?都做到了這個份上,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嗎?”柳成卿皺着眉發問。

“柳少卿,你忘記了耶律大石了,若是真的走投無路,契丹人,自然可以去西域投奔耶律大石,那是更好的出路。”

“之所以求到朕頭上,耶律餘睹顯然有自立之心。就是不知道是他心中對權力的貪慾作怪,還是耶律大石的西域之行,讓耶律餘睹憤怒和絕望。”趙桓笑着提醒了一句柳成卿。

雖然柳成卿和自己政見不合,但是柳成卿的出發點並不是權力黨爭,而是爲了大宋江山社稷,忤逆幾句,違背自己的意志而已,只要說明白了就是。

自己又不搞什麼一言堂,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這種事。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爲了大宋的繁榮昌盛,趙桓完全不介意朝臣們的頂撞和忤逆,只要出發點是爲了大宋中興。

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官家,臣有一個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李綱嘆了一口說道。

“哦?”趙桓看着李綱問道:“李太宰在想什麼?”

“官家御駕親征,驅韃虜,平雲中和燕京。臣以爲大宋的子民已經能夠坦然面對金國。但是今日朝堂,言議和之人居然超過半數。”

“朝堂尚且如此,民間呢?官家,臣憂慮的就是這個。”李綱嘆氣的說道。

大宋版本的中國人真的失去自信力了嗎?

這個問題的確極爲嚴重啊!

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善的倒黴徒弟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四百八十三章 陰影裡的毒蛇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裝異服個子矮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進如風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劍出鞘!第五百一十一章 這花香澡餅香不香!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九百零一章 焦慮不安的官家第七十章 中場休息時間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七十九章 工賑監出現了大問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系統,還是那味兒第四百零八章 昭勳閣評價歷代功過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二百零六章 封岳飛爲歐皇(4/5)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七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解決方案第八百八十七章 兩軍陣前,狺狺狂吠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親身上的板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狀態,不對勁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將軍第七百七十六章 揍一頓,再揍一頓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走!走!第二百三十章 軍功爵制度出現了些許的瑕疵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封岳飛爲歐皇(4/5)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她在撩你,死鋼筋!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宋皇帝失去了一些朋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六百三十四章 皈依者狂熱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三百六十章 二十五萬萬貫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行你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五百零四章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五百四十六章 如何有效剔除害羣之馬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