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

折彥衝的北進和蕭鐵奴的慘殺,起到的是相輔相成的作用。如果沒有折彥衝大軍從東南方向挺進威脅,敵烈部便不會放鬆圍堵,蒙古部、烏古部也不會心懷畏懼,耶律鐵哥更不會急着和蕭鐵奴決戰。而反過來,可敦城西五十里的那場大戰又打出了漢軍的威名,剛剛歸附的阿剌都馬黑等人因此而堅定了歸附的決心,而本來還有些猶豫的敵烈部也趕緊遣使表示願意投降。

折彥衝在臚朐河河畔接受敵烈六部酋長投降效忠的時候,蒙兀爾已經到達可敦城,蕭駿代父傳令,留下蒙兀爾所帶來的軍馬兩千人,增益之以可敦城內兵馬五千人,命他即日西進,攻取維州、招州。又派遣騎兵小隊向東北追蹤蒙古部,並傳檄梅里急諸部至可敦城參拜稱臣。

折彥衝聽說蕭鐵奴父子在西邊的佈置後,召諸將會議,蒲魯虎居左,任得敬居右,諸將或有建議趕緊奔馳至可敦城會師者,任得敬道:“之前我們初入漠北,威信未立,所以需要找仗打,需要勝利。現在耶律鐵哥元氣大傷,阻卜部、敵烈部都已歸降,接下來的關鍵便不是勝敗,而是兵糧。我大軍十數萬,連同後勤數十萬人馬,每日所耗以百十萬計。長此以往,中樞方面只怕支撐不住。大軍往西多走一百里,軍糧耗費就要多出一成!若把十萬大軍都引到可敦城,只怕不足以擴大戰果,反而招禍。所以西進之兵,多不如少。如今敵烈、阻卜諸部新附,有心討好我們,我們正好利用這一點,命他們爲前鋒殺敵立功。至於漢軍將士,則留此不發。選取良址,坐收其利。”

折彥衝頷首道:“端肅之言,甚合我意。”便派他率領騎兵萬人前往可敦城爲援,派蒲魯虎督阻卜、敵烈往東北先取舊遼烏古敵烈都統司所在地河董城,再陸續北逼,招降室韋、蒙古,主力大軍進駐臚朐河河畔的塔懶城,同時派精通地理學的軍官四出打探地形,要找一處勝地,準備爲瑣南扎普立金帳受漠北諸族朝拜。

任得敬的軍隊到達可敦城時,漠北的積雪也已開始融化,在任得敬到達之前,古回鶻城攻陷的消息就已經傳到,此刻這個地區已經聚集了大概五萬漢軍,和蕭鐵奴一道從死人堆裡爬回來將士裡,除了那些瘋掉了廢了的人外,也有幾千人緩過勁來,成爲一支新鋼鐵雄師的底子。四方胡族聞風歸順者不計其數,蕭鐵奴命部將從歸順的人裡面挑選兵種子打入軍中,補充新血。

從京畿、東北出發的商人,已有兩撥在蒙兀爾到達之後、任得敬到達之前進入這個地區,做起了戰後的第一筆買賣。任得敬經過土兀剌河邊時,訝異地發現這麼北邊的地方居然也有農田水利。蕭駿正派遣官員募集人手播種,以作久安之計。

雖然是新建大功又得折彥衝寵幸的將領,但在蕭鐵奴面前,任得敬還不算什麼人物。他老老實實地按照蕭鐵奴的命令將軍馬駐紮於城南,然後便隻身入城,進入帥府後,才遠遠望見蕭鐵奴的虎座便匍匐下來,跪行前進。

蕭鐵奴高踞虎座望下來,問:“你就是任得敬?”聲調卻有些奇怪。

“是。”任得敬答着話,順勢擡頭看了這位久仰大名卻還未曾見過的虎帥一眼,只見他一動不動地倚在虎皮大椅上,臉上神情僵硬,看樣子有些半死不活的感覺,但配上那不類生人的眼光卻令人心生畏懼,他不敢再看,磕頭請安。

蕭鐵奴這次醒轉之後,身體各部分機能都慢慢恢復,唯有左半邊臉卻癱了一部分,肌肉略見萎縮,左眼也沒法閉上了,所以樣子看起來有些怪異,而且說話時腔調也有些變了。蕭駿站在他身邊,詳細詢問中軍的位置、軍情、軍資以及皇伯父折彥衝的計劃,任得敬一一回答,不帶半分機巧,也不說折彥衝的計劃有部分出自他的建議。

蕭鐵奴聽完後對蕭駿道:“你大伯領軍打仗的本事半點沒退步,尤其是在漠北這種地方,進退之間調動幾十萬漢人,破綻少到他這樣的實在少見。我要往東去見見他,和他商議大事,你鎮守可敦城,讓蒙兀爾鎮守古回鶻城,若是得便,可以派部分軍隊西進,招降天山南北諸部,同時聯繫一下去病,看看他死了沒有。”

蕭駿問:“父親要帶多少人馬去和大伯會合?”

蕭鐵奴道:“跟我從死人堆裡爬回來的那幾千人,我分你一半,自己帶走一半。你再給我選三千步騎,湊個五六千人就行了。其他人都留下。”又對任得敬道:“你帶來的一萬人,我要徵調來戍守維州、招州。”

任得敬毫無阻滯地答道:“是!”

蕭鐵奴半邊臉微微一笑,他雖非惡意,但因爲半邊臉癱了,所以顯得非常詭異:“我不但徵調你的兵馬,連你也徵調了,這維州、招州的防衛就交給你了。”

任得敬高聲道:“末將定不負大帥厚望。”

蕭鐵奴又道:“達密裡部已來歸降,如今就在烏魯古河北岸,我已經許了讓他們在此放牧,你要好生安撫,不要給我添亂子。”

任得敬應了聲:“是!”

蕭鐵奴又問:“聽說你原本在夏邊治兵?”

任得敬道:“末將本是舊宋夏邊官屬,大漢龍興,劉將軍西進後後便歸順了朝廷。”

蕭鐵奴嘿了一聲道:“劉錡麼?嗯,你和阻卜部打的那場仗我聽說了,很不錯。聽說你練兵也很有一手。在此駐紮下來後,多選胡人中能爭戰的男兒,嚴加訓練,將來打西夏的時候好用。”

任得敬驚道:“打西夏?我們要打西夏?”

蕭鐵奴臉上淡淡的,一點表情都沒有:“吃什麼驚,只要是我們知道的地方,都要打下來,乾順,趙構,耶律大石……以前我們要韜晦,要策略,現在不用了。要打誰就打誰,也不怕他們事先知道!”

第345章 輾轉(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3章 論武(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99章 老臣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356章 蝶夢(下)第4章 過冬(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71章 文詞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1章 夜遁(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楔子終極遊戲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76章 詔第186章 窮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章 論武(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04章 思良將第193章 秦檜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64章 請辭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