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進退維谷

天終於亮了,徐晃的軍隊也進入了上邽縣,儘管糧草輜重被燒燬,留在城外會更加危險,只能在判定情況後再做定奪。

城頭上,徐晃嘆了口氣對於禁道:“文則,我應該聽從你的勸告,不應被上邽縣的空城所誘,也不至於如此被動了。”

儘管于禁心中頗爲得意,但他臉上不敢表露,安撫徐晃道:“公明不必自責,雖然丟了輜重糧草,但兵力損失不大,只死傷一千餘人,這已是萬幸,更重要是,我們奪回了上邽縣,也算給軍師一個交代了,關鍵是我們不能被敵軍所擾,應該振奮士氣,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徐晃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我們不能因此士氣低迷,更不能被漢軍牽着鼻子,如果可以一戰,我絕不避讓。”

徐晃已考慮清楚,現在最好的對策就是和漢軍決一死戰,雙方兵力相差無幾,但曹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更強,打到最後,他們未必會失敗,就算慘勝,也是非常值得。

這時,軍中糧官匆匆上前稟報:“啓稟將軍,糧食已清點完畢。”

“還有多少糧食?”徐晃急問道,雖然後軍輜重被燒光,但曹軍士兵也隨身帶了一點口糧,徐晃對此寄託了極大的希望。

“回稟將軍,平均每個士兵有三升糧食和兩斤肉,其餘再無糧草。”

徐晃呆了一下,這些糧食最多隻能維持兩天,呆立半晌,他擺擺手讓糧官退下,這時于禁道:“我估計漢軍不會去別處,一定在南面的山道內駐軍,還有一縣平民,不如我們集中兵力南下,和漢軍惡戰,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徐晃凝視着城外,良久,他搖了搖頭道:“文則,我雖懊悔之前沒有聽你的勸說,但這一次我還是不認可你的想法,漢軍在高處,我們在低處,漢軍焉能沒有防禦,如果他們拒兵不戰,最多兩天我們就糧盡崩潰,那就是我們全軍覆沒之時,所以我決定東撤,兩天時間,應該能趕到廣魏縣,當然,如果漢軍要追擊我們,我也不懼與他們一戰。”

于禁還要再勸,徐晃一擺手止住了他,“文則不用再勸了,正如你剛纔所言,保存兵力纔是我們第一要務,雖然我也想保住上邽縣,但沒有那個能力,如果強撐,反而會軍隊城池兩失,不如保一樣,我相信丞相會贊成我的決定。”

于禁無奈,只得苦笑道:“既然公明已有決定,我是副將,自然會全力支持。”

“那好,命弟兄們立刻集結,一刻鐘後出發北上。”

“我建議將上邽縣一把火燒爲白地!”于禁又建議道。

徐晃搖了搖頭,“上邽縣城池矮小,擋不住軍隊進攻,燒了它沒有意義,損失的反而是民居,我們既不能保民,又何必毀他們家園,不用管了,撤軍吧!”

于禁無奈,只得趕去集合士兵,一刻鐘後,近兩萬曹軍離開了上邽縣,浩浩蕩蕩向東北方向開去。

就在曹軍撤走沒有多久,趙雲則率領漢軍主力重新返回了上邽縣,趙雲是謹慎之人,不會逞一時之快和曹軍決戰,而且他長期在北方,知道曹軍戰鬥力較強,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漢軍不一定是曹軍對手,更何況曹軍主將是徐晃和于禁,都是能征善戰之將。

如果他魯莽出擊,和敵軍決戰,一旦戰敗,他將不得不退回木門,可是那樣一來,將會嚴重影響到州牧的戰略佈局,所以趙雲的策略就是將曹軍逼走,斷他們糧食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漢軍進了城,士兵分頭在空地上駐紮帳篷,這時法正找到了趙雲,笑道:“將軍找我嗎?”

趙雲點點頭,“軍師請跟我來!”

趙雲將法正帶到城頭走了一圈,趙雲指着城牆道:“縣城太小,無法駐紮兩萬大軍,而且城牆單薄低矮,極不利於防禦,我打算築城,將城池築寬築高,軍師覺得如何?”

法正笑了笑道:“築城耗費時曰,至少要三個月到半年,恐怕時間上來不及,一旦曹艹抵達隴西,一定會集大軍攻城,所以我建議不要築城,而是在城外沿着城牆築一圈板牆,就像木門寨一樣建兩道防禦線,一旦曹軍攻下外牆,士兵們還可以退回內城繼續抵抗。”

趙雲沉思片刻,又道:“軍師說得不錯,在外圍再築一道板牆,我們有兩萬軍隊,也足以防禦,不過我還是想把城牆築高,周圍山石頗多,可以直接採石,簡單一點,只要一個多月便可完成,而且就算曹軍大舉來攻,影響也不大。”

法正見趙雲一心想築城,便也不再反對,笑道:“如果簡單一點也無妨,其實我是覺得不必困守上邽縣,就象我們這一次,曹軍來襲,我們撤退,等曹軍走了我們再佔領,只要城中無糧,而且又能及時斷曹軍的糧道,曹軍在上邽縣就無法駐紮大軍,我們隨時可以奪回來,不過將軍一定要築城,我也不反對,但我希望將軍不要被城牆所困。”

趙雲這才恍然,他躬身施禮道:“多虧軍師提醒,趙雲險些自困於城中。”

法正又笑道:“我還要提醒將軍,州牧的命令可不止是佔領上邽縣,我們要策應上方谷的進攻,趁現在徐晃撤軍去臨渭縣,這是我們的機會,如果等徐晃補充糧食再殺回來,時機可就沒有了。”

趙雲點了點頭,“軍師提醒得對,上邽縣我就交給張將軍,我今晚就率軍西去。”

趙雲隨即將上邽縣交給了張任,他率一萬軍離開了上邽縣,向西北方向行軍而去。

張任接手上邽縣防禦,他當即下令分兵駐紮,城中只駐紮三千軍,城中糧食不多,其餘一萬七千人在數裡外的山道險要處築營,保護住上邽道,糧草屯于軍營之中,這樣一來,就算暫時放棄上邽縣,也不會改變漢軍進入渭水谷地的大局

就在趙雲用計逼退徐晃援軍的同時,上方谷的局勢也因爲馬鈞的到來而發生了轉折,馬鈞給漢軍帶來新式投石機,儘管這種投石機的威力並不強大,不足以擊毀營牆,但它的超長射距還是給漢軍帶來了戰勝曹軍的契機。

在曹軍大營內,有三十幾座巨型投石機,這就是當年曹軍戰勝袁紹時使用的霹靂車,高三丈,由百名士兵挽發,最遠可將百斤巨石投到四百步外,三十幾座巨型投石機就完全封鎖了谷口。

如果漢軍要強行攻打曹軍大營,在巨型投石機的重擊之下,必將損失慘重,這又是劉璟不願承受的損失,如果用小規模士兵進攻,曹軍數千弩手又會再近處將他們悉數殲滅。

正是擔心曹軍犀利的防禦武器,劉璟才遲遲不願發動進攻,但馬鈞帶來的小型投石機,射程可達五百步,長於曹軍投石機的四百步射程,恰恰可以避免曹軍防禦武器的重擊。

這天夜晚,夜幕初降,三萬漢軍便進入了上方谷,緩緩向前推進,這實際上是爲了掩護投石機的進攻,在隊伍前面是王平率領的一千艹縱士兵,他們推動兩百輛投石機前行,隨後是三千弩軍,這是應對曹軍殺出大寨後的第一輪衝擊。

在弓弩軍後面便是五千重甲步兵,這是漢軍對付騎兵的利器,在重甲軍後則是兩萬長矛步兵,他們是攻擊敵軍大營的主力。

在距離曹軍大營約五百步左右時,漢軍停止了前進,這裡谷地寬約一里,正是進攻的最佳位置,隨着王平一聲令下,一千士兵開始迅速組裝,兩百架新式投石機漸漸地出現在寬敞的谷地內。

就在漢軍進入上方谷之時,曹軍便立刻得到了消息,荀攸和夏侯惇一起出現在寨牆之上,此時荀攸更關心上邽縣的情況,從時間上計算,徐晃軍隊應該已經抵達了上邽縣,按照約定,徐晃應該立刻給自己發一份鴿信回來,但到現在還沒有消息,這讓荀攸極爲擔心,難道上邽縣那邊出事了嗎?

其實荀攸得知木門寨失守的消息時,他便知道上邽縣保不住了,上邽縣守軍只有三千,城池低矮狹小,根本擋不住兩萬漢軍的進攻,但上邽縣的戰略位置重要,一旦失守,就會將他精心打造的防禦網撕開一個口子。

這令荀攸十分擔憂,他只能期待徐晃能及時殺到,奪回上邽縣,現在上邽縣還沒有消息,而漢軍卻開始進攻上方谷了,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呢?

荀攸心事重重,夏侯惇卻沒有想那麼遠,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前方的漢軍身上,觀察良久,他回頭對荀攸道:“探子說敵軍只有三萬人進攻,現在又是晚上,軍師覺得劉璟會有詭計嗎?”

荀攸輕輕嘆了口氣,“坦率說,我也不知道,木門寨居然失守了,現在我沒有了信心,這是漢軍的第一次進攻,我想劉璟一向是謀定而後動,他如果沒有把握,應該不會在夜間進攻,他必然是有所倚憑,我們千萬不能大意。”

“難道是漢軍推動的小車嗎?”

夏侯惇忽然想起斥候的報告,在漢軍隊伍最前面是一千輛小車,不知是何物,他頓時有些緊張起來,”軍師,莫非漢軍又發明了什麼新式武器不成?”

不僅夏侯惇,幾乎所有曹軍對漢軍層出不窮的各種新式武器都極爲頭大,很多大將都要求學習漢軍,也開設匠學,以研製新式武器,江東開辦匠學失敗了,但曹艹卻於今年年初在武昌開辦了匠學。

想到這,夏侯惇也不管什麼新式武器了,他咬牙發狠道:“不管是他們有什麼倚憑,在我們的霹靂車前,一切都化爲齏粉。”

夏侯惇大喊一聲,“巨石準備!”

三十架巨型投石機吱吱嘎嘎拉開了,曹軍士兵將百餘斤重的巨石放進鐵兜中,這時,夏侯惇的目光投向了大寨旁的眺望塔,四丈高的眺望塔如果有火光亮起,那就意味着敵軍進入了射程之內,夏侯惇就等待着這一刻。

就在這時,眺望塔上燃亮了火把。

(未完待續)

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20章 蔡氏劍館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127章 承諾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1017章 戰雲籠罩311章 迎頭痛擊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0章 血戰突圍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40章 蒯越之勸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59章 二見甘寧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204章 初談第941章 將計就計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9章 初見劉備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4章 初入劉府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