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相妻教子

陶湛頓時心花怒放,這一刻,她心中的一點不滿也隨丈夫回來的消息而消散無蹤,她連忙向大門外走去,孫尚香也心中歡喜,抱起劉珠快步跟上了陶湛。

大門口,兩輛馬車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緩緩在王府臺階前停下,劉璟從馬車裡走出,望着熟悉的府門,闊別大半年,他又回家了,這時侍女霜兒也將小喬從後面馬車裡扶了出來,小喬心中有些緊張,儘管她是來做客,但不知爲什麼,她的心中卻有點不安,建業她一時回不去了,成都就將是她長期居住之地,漢王妃會歡迎她嗎?

大門內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陶湛和孫尚香在大羣僕婦的陪同下快步走了出來,陶湛一眼看見了劉璟,她心中又是激動,又有點埋怨,上前道:“夫君還記得這個家嗎?”

“自己的家怎麼能忘記,我不是回來了嗎?”

劉璟笑眯眯施禮道:“我不在家期間,夫人辛苦了。”

有丈夫的關心,陶湛心中再多的埋怨也隨之消散,這時劉珠張開臂膀奔了上來,“我要爹爹抱!”

劉璟一把將女兒抱起來,親了親她圓圓的小臉,笑道:“我的小豬兒堆雪人沒有?”

“我堆了三個雪人,哥哥一個都沒有。”

劉璟哈哈大笑,孫尚香也笑着上前,和丈夫擁抱了一下,她心中歡喜得要炸開,甚至連小喬也一時顧不上了,但作爲主婦,陶湛可不能怠慢客人,她看到了小喬,小喬雖然一路風塵僕僕,但她那種清雅絕倫的姿容還是令陶湛暗暗驚歎,心中忖道:‘名動天下之美女,果然名不虛傳。’

陶湛連忙笑着迎了上去,施禮道:“歡迎夫人來成都,我們已經盼了一年了。”

小喬也盈盈回禮,“小喬倉促前來,給夫人添麻煩了。”

陶湛已經收到了丈夫的來信,知道小喬因爲曹操索要,而難以在江東立足,她心中對小喬也充滿同情,上前挽住小喬的胳膊,笑道:“尚香讓我不要稱你夫人,算起我還比你大兩個月,以後我就叫你阿喬吧!”

小喬點了點頭,王妃的熱情讓她心中的一絲不安也慢慢消褪了,她也笑道:“那我也隨尚香,稱你爲大姐。”

“這樣最好,大家相處也會融洽。”

衆人又說幾句,便一起向府宅內而去,這時,孫尚香放慢了速度,和小喬牽手而行,在江東,她們兩人的關係最好,一直心心相印,情同姐妹,小喬能來成都,孫尚香當然是最高興。

“你的住處大姐已經收拾好了,不過這兩天你要先和我住在一起,我們要好好說說話。”

“你這丫頭讓我先休息幾天吧!從江東一路坐船而來,我腿都軟了,你怎麼不體諒體諒!”

“你一路不悶嗎?哦!我明白了,有我夫君陪着你,你當然不會感到悶。”孫尚香笑嘻嘻地開玩笑道。

小喬的臉頓時脹得通紅,悄悄掐了她一把,低聲道:“你這死丫頭,在胡說什麼?我是爲你好,你們久別重逢,我不想打擾你們,你卻不領情。”

孫尚香的臉也微微一紅,分別了大半年,她對丈夫當然也是朝思夜想,但她知道家有長緒,頭兩天應該是丈夫陪伴大姐,她可不想亂了規矩,她輕輕捏了捏小喬的事,低聲道:“我會安排好,你別管就是了。”

這時,劉璟走到自己書房前,望着溫馨的家,他一直繃緊的心也終於鬆懈下來

吃罷午飯,劉璟換了一身寬鬆厚袍坐進了他的內書房,這是他的私人空間,沒有人打擾,溫暖而舒適,房間裡早已點燃了火盆,屋角也點了一爐香,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芬芳氣息。

劉璟坐在自己的位子前,背靠着柔軟的被褥,直到這時,他的身心才徹底放鬆下來,劉璟打開桌上幾本奏疏,儘管他此時昏昏欲睡,但奏疏的內容卻讓他精神一振。

這是賈詡從長安寫來的奏疏,奪取關中後,賈詡就負責梳理整個關隴地區的事務,而趙雲則出任關中都督,率十萬大軍鎮守關中、隴西和河湟地區,而馬超則出任河西都督,率三萬軍鎮守河西走廊。

奏疏中的內容是關於近一年來,關中地區的恢復和梳理,由於關中地區實行五免五減半的特殊政策,也就是五年內免田租,同時在五年內算賦及口錢減半,這樣便將逃亡各地的關中紛紛吸引回鄉。

短短一年不到,關中人口淨增三萬戶,近二十萬人,有從巴蜀、漢中返回的三輔人口,也有從隴西、河湟回鄉的人口,更有從中原及幷州返回關中的鄉民,連賈詡也沒有想到引來這麼巨大的效果,奏疏的言語之間洋溢着他的興奮。

‘長安損毀城牆業已修復完畢,董卓之亂導致未央宮破壞嚴重,但主體已修復,臣正修繕內飾,秉承漢王之令,拼舊爲新,不增官府負擔,業已恢復六成,再過半年官署宮殿便修繕完畢,臣竊以爲,遷都可行矣。’

遷都長安,是漢國朝野已達成一致的國策,甚至包括很多巴蜀派系的高官,也紛紛贊同遷都長安,長安是漢朝舊都,關中又是龍興之地,只有遷都長安,纔會有一統天下的氣勢,無論荊州派還是巴蜀派,儘管他們都有各自的利益,但在統一天下方面,他們的利益卻是一致。

遷都長安已是共識,唯一欠缺的是人口和經濟社會恢復,其中人口是關鍵,從賈詡的報告來看,人口恢復之快令人吃驚,不到一年時間就淨增三萬戶人口,加上原有的四萬餘戶人口,關中人口已達七餘萬戶,近五十萬人。

雖然和董卓之亂前的二十萬戶還相差甚遠,但只要超過十萬戶,很多基本的社會功能就能正常運轉了,現在快到新年,新年後又將是一次人口遷移高峰,看樣子,明年秋天之前便可以考慮遷都了。

劉璟正思考着,門外傳來妻子陶湛的聲音,“夫君,我可以進來嗎?”

“進來!”劉璟放下了奏疏。

門開了,陶湛端着一碗參茶走進了書房,只有她和孫尚香可以進入劉璟的內書房,也主要是收拾房間,替丈夫端茶送水,陶湛放下參茶笑道:“這是我給你熬的參茶,快趁熱喝吧!”

劉璟笑着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示意陶湛坐下,他又問道:“致兒學業怎麼樣?”

吃午飯時,劉璟和兒子坐在一起,聊了一會兒,但沒有問到學業,陶湛笑道:“他的學業基本上不是我管了,夫君既然封尹侍中爲太子少師,他便自然接管的致兒的學業,致兒每隔五天去找尹侍中彙報學業,聽尹侍中的意思,致兒學得很好,不過今天上午,被我訓了一頓。”

“爲何?”劉璟笑問道

陶湛忿忿道:“還不是因爲下雪,他想玩雪便三心二意了,兩個時辰才寫兩篇字,今天我還特地給他減半寫字量,但他還是不爭氣,我一怒之下,就恢復了他原有的寫字量。”

“哦!他今晚不上學嗎?”

“今天正好是旬休,他在家中自己學習。”

劉璟點了點頭,妻子對兒子的嚴格要求他並不反對,劉璟話題一轉,便笑道:“明年我們可能要搬家了,你知道嗎?”

“夫君是說,搬到長安之事?”

“正是,賈軍師說長安恢復很快,原定後年年初遷都,現在看來,要提前半年了。”

陶湛一直跟隨劉璟搬家,從柴桑搬到武昌,又武昌搬到襄陽,再搬到成都,她早已習慣了這種遷居生活,對於遷都去長安她有心理準備。

劉璟見妻子沉思不語,便笑問道:“怎麼,沒有想到嗎?”

“倒不是沒想到,前段時間,聽說很多官員都去長安買宅買地,我就猜要遷都了,果然被我猜中了。”

劉璟一怔,“有很多官員去長安買宅嗎?”

陶湛點點頭,“這股風很盛,連普通民衆也跟去長安買房子,我大嫂說,陶家也打算在長安城買一塊地,問我買多大比較合適,我說最多不能超過三十畝。”

“三十畝太小了吧!好歹是國丈,至於也要百畝才行啊!”

“不!不!”陶湛連忙解釋道:“夫君還不知道,陶家在長安西郊本來就有一座佔地近五百畝的莊園,是二十年前祖父購買,對於陶家,有這座莊園就足夠了,在城內若再高調置辦大宅,會讓人反感,我希望他們能低調行事,而且我已對父親明言,陶家在五年內必須棄商,應該廣辦濟慈堂和幼學堂,這纔是陶家該做的事。”

陶家棄商也是劉璟的意思,陶家要想成爲政場權貴,就必須和商業割裂,並不是說陶家不能擁有產業,天下各大世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產業,這不奇怪,維持家族的巨大開銷,光靠土地收入是遠遠不夠,陶家的關鍵是不能再以從商爲主,劉璟決定,有時間再和陶家好好談一談。

這時,陶湛笑問道:“夫君怎麼不關心一下小喬的情況?”

“有尚香安排就行了,我只管把她平安送到成都,我的任務就完成了。”

陶湛又似笑非笑問道:“小喬的美貌公認爲天下第三,僅次於貂蟬和甄宓,她的美貌和風雅令我這個女人都怦然動心,夫君一路與她同船,朝夕相處,居然沒有對她有非分之想嗎?”

劉璟淡淡笑道:“曹操爲了她和大喬,不惜與江東結爲盟約,我也是正常的男人,對她動心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我從不喜歡勉強女人,她一路對我若即若離,我幹嘛要去自討沒趣。”

陶湛是一個極爲敏感的女子,她看得出丈夫和小喬之間並沒有那種親密關係,這讓她很驚訝,同時對丈夫也有一絲歉疚,她知道丈夫一旦君臨天下,後宮不可避免地回有很多女人,這是她無法阻止之事,所以陶湛始終堅持着一個原則,丈夫可以納妾,但必須得到她的同意,要尊重她最起碼的王妃尊嚴。

陶湛便笑道:“那就真的可惜了,我聽尚香說,小喬自己也想改嫁,以她的容貌,天下除了夫君外,估計也沒有人配得上她,而且她從未生育,我可以做主,夫君要不要納她入房?”

其實劉璟更想娶的是大喬,大喬對他的情義讓他感動,心中一直難以忘懷,而小喬一路上對他始終保持着若即若離,沒有給他機會,這讓劉璟心中有些不快,他搖了搖頭,“這件事再說吧!先讓她適應我們的家庭。”

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127章 承諾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355章 蘄春風雲(三)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275章 鑽入圈套6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37章 少女人質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789章 事非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