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神醫神行入睦州

第472章 神醫神行入睦州

所謂東管者,東關之諧也。

宣和三年,睦州改爲嚴州,時人積習難改,稱呼時不免新舊交雜,此關位於嚴州之東,烏龍山西側,又稱嚴東關,蘭江、新安江於此合流,交匯爲富春江。

大約是三江混同之水有甚不凡處,此地所產五加皮酒,頗負盛名,補腎甚好。

此關本是睦州向東門戶,左臨烏龍山餘脈,右臨新安江,是個易守難攻之處,後來幾家鉅商爲便通行,集資重開新道,烏龍嶺恰好扼在新道途中,佔據形勝,自然成了新的門戶。

地方官爲修造嶺上關隘,圖省力,把東管扒了半截去,昔日雄關就此殘破——況且既有烏龍嶺頂在前面,此地守軍自不免懈怠起來。

守將伍應星,這日五加皮酒喠得半醉,忽聞官兵殺到,驚得打翻了酒杯,溼淋淋跳起身道:“不是說七佛子委了梁山一夥人守關麼?如何毫無聲息便叫官兵過來了?娘希匹,草寇便是草寇,若非伍某在此,豈不誤了聖公大事?”

他趁着酒興,也不知害怕,點起兵馬出城迎敵,正逢楊惟忠引軍殺出,兩個陣前交鋒,不出三合,應星大敗,伏鞍而逃。

楊惟忠順勢掩殺,一舉奪了東管,伍應星吃他追的緊,不敢走大道,領着殘兵翻山越嶺逃命。

童貫大軍次第入關,見果然繞過了烏龍嶺,童貫心中大樂,又將辛興宗叫道面前,好生誇獎了一番。

次日一早,童貫令王淵領了涇原兵餘部,鎮守東管,叫他修補關隘,和楊可世部一裡一外,扼制住了烏龍嶺,替大軍守住後路。

其餘軍馬悉數起拔,都隨童貫去打清溪,誓要一舉蕩平睦州。

前軍方行了二三十里,迎面撞見一彪南軍,卻是睦州派往烏龍嶺的援軍。

領頭三員大將,一個是方臘麾下右丞相祖士遠的心腹愛將夏侯成,此人乃是婺州山中獵戶出身,慣使鋼叉,又有一雙飛毛腿,翻山越嶺,如走平地,人稱“九峰獵王”便是。

看官聽說:他綽號裡這個九峰,倒非純指數量,而是指婺州有一座九峰山。

數載之前,九峰山上出了一隻千斤熊王,性情殘暴,專要吃人吞畜,比大蟲還要兇猛幾分,直鬧得商旅絕跡、民不聊生,那婺州知府只得拘集了本地獵戶,委了杖限文書,限期必除熊害。

獵戶們成羣結隊上山,佈置窩弓陷阱,不料那熊王狡猾狠辣,任你什麼香餌,理也不理,反把上山的獵戶吃了十餘個。

噩耗傳開,民間風傳此熊已修成大妖,唬得獵戶們膽戰心驚,寧肯挨官府限棒,也不肯上山送死。

這個當口,卻是夏侯成藝高膽大,走去衙門和官府談得條件:卻是讓官府聘選名匠,以上等雪花鑌鐵,替他鑄了一條好叉。

隨後孤身一個,提了鋼叉入山,追殺三日,硬生生取了熊王性命,故此得了“獵王”美譽。

他麾下兩個副將,也都是祖士遠的親軍指揮使,一個正指揮白欽,槍法了得,又會飛槍本事,人稱他做“刺虎槍”,一個副指揮景德,掌中一條大斧,綽號“開山太歲”,俱爲南軍之中有名的猛士。

祖士遠乃是汪公老佛的親傳弟子,堂堂明教五散人之一,能通讀五經,亦會武藝,因此甚得方臘重用,執掌睦州軍政大權,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教中地位雖在方七佛之下,俗世權柄卻不遜他絲毫。

方七佛敗到睦州後,將諸事託付給祖士遠,自去幫源洞向方臘請罪,祖士遠不敢怠慢,派了夏侯成三將,引一萬兵馬,去烏龍嶺替回梁山衆人,不料恰與童貫大軍撞個正着。

童貫此番去打清溪縣,依舊以王稟、趙譚爲先鋒,領了一萬前軍,此刻狹路相逢,都是猝不及防,兩邊主將不約而同,都想着先下手爲強,幾乎同時下令進攻,頓時殺作一團。

童貫在中軍得了信使傳報,立刻下令,調遣河東兵上前助戰。

河東兵的主將冀景,前番被梁山好漢劫營,按着腦袋痛打一頓,正憋了一肚子悶氣,接了命令毫不耽擱,帶兵一舉殺入戰團,得他這支生力軍,南軍更難抵擋,殺得節節退後。

冀景要逞英雄,一馬當先殺入南軍陣列,正撞上“開山太歲”景德,兩個斧頭對斧頭,大戰二十合,冀景大吼一聲,一斧子將景德剁於馬下——

可憐堂堂開山太歲,山倒不曾開得,瓢兒卻是讓人開了。

另一邊“刺虎槍”白欽和王稟戰了十合,擋不住對方武藝,把手中槍標了出去,趁着王稟躲避,帶馬望回就走。

夏侯成正同趙譚惡戰,見兩個副將一死一逃,也自慌了手腳,丟個虛招,撇開趙譚就跑,至此全軍皆潰,官兵大舉掩殺,追殺十里方罷。

可憐南軍一萬人馬,得以生還睦州者,尚不足四千之數。

此時睦州城中,右丞相祖士遠還不知兵敗之事,正同參政沈壽,僉書桓逸,元帥譚高几個,接待兩位剛到的遠客——

這兩個都是風塵僕僕,神情頗見憔悴,非是旁人,正是“神行太保”戴宗、“神醫”安道全。

卻見戴宗露出了吃驚神情:“這般說來,我哥哥還不曾到得睦州?”

祖士遠解釋道:“此事我家方左使交待的明白,當時官兵追趕甚緊,我家將領泰半帶傷,只得把守烏龍嶺重任,暫時託付梁山諸位好漢。不過尊駕但請放心,祖某已派出一萬精銳,去替換好漢們回來,不出數日,尊駕便可同兄弟完聚也。”

www● ttka n● ℃ O

戴宗嘆道:“解人之急,正是我家哥哥做派。唉,我兩個不知他會留在途中,只圖趕路快,卻是急行至歙州,自練江水路而來,倒是同他錯過了……罷了,我等本也是爲救人而來,倒不急於和哥哥相見,那些受傷的兄弟都在何處,且先讓安家哥哥看視一回,再作道理。”

祖士遠客氣道:“尊駕們遠道而來,甚是辛苦,不如稍作休息,略略用些茶飯,再看病人如何?”

戴宗正要應答,安道全霍然起身來,皺着眉頭把手一擺,不快道:“此刻難道是大夥兒客套的時候?我家唐斌兄弟騎了我哥哥寶馬歸山報信,三日奔行兩千裡,幾乎活活累死,在下隨着戴宗兄弟風餐露宿,日行四百里,莫非是爲來吃你茶飯的?哼!我等所以肯受這番辛苦,所爲不過人命關天四字,豈有空同你在此客套?”

安道全這番話說出,祖士遠等人面孔都是一紅,四個互相看了看,齊齊起身,躬身行禮:“罷了,此事是我等做的不該,多虧安神醫點醒!梁山好漢義薄雲天,果然名不虛傳,安神醫,戴兄弟,請隨我等來罷。”

四個帶着安、戴二人來到後院,這裡早安排了一間間淨室,供石寶等人養傷。

安道全洗了洗雙手、頭面,把受傷衆人都看視一遍,心中有了數,走到院中,祖士遠幾個忙問道:“神醫,這些兄弟情況若何?”

安道全也不看他們,微微仰着臉,彷彿自言自語一般:“唔,有好有壞啊!那個石寶的箭傷不足爲慮,回頭替他換些藥物,內服外敷,養上一陣便可大好……嗯,那位厲元帥就要爲難些了,他肩背上這一槍雖然嚴重,但他身體底子極好,本該無大礙的,可是今日似有一件大傷心事,以致心神憔悴,反把傷勢拖得沉重了……”

祖士遠低低嘆了口氣,解釋道:“前番杭州兵敗,他的親兄弟厲天祐,保着我家少教主撤退,不料被官兵追上,擒了少教主去,厲天祐將軍卻慘遭敵將分屍殺死……唉,此事衆人一直不敢同他說起,前日被他纏得狠了,無奈相告,當即吐出幾口血來,背上傷口也崩開了,我教中大夫忙碌了一夜,才暫時留得他性命。”

安道全聽了點頭道:“也虧伱們瞞了他幾日,加上在下來得及時,不然似他這般心傷若死,再拖延數日,便是神仙也難相救,如今雖然也要費些手腳,倒還可醫。”

衆人聽他說得肯定,都不由振奮。

安道全又道:“再說那位司帥,以傷口觀之,他當初自刎之意,真是決絕之極,若非相救及時,怕是這脖子都要割斷一半……好在他雖也曾心如死灰,但是後來大抵是自己想通了什麼,心志漸趨平和,生機亦復旺盛,雖說將養的時日不免久些,性命卻是無礙的。”

祖士遠等人已聽方七佛說過了前面諸事,曉得司行方因何自刎,聽安道全娓娓道來,都不由暗稱慚愧。

安道全看向戴宗道:“鬱保四兄弟的傷勢亦是無妨,他看似傷重,但是身體高大,肌肉厚實,那些弩箭都只是皮肉之傷,不曾傷及要害。唉,武……宋家哥哥眼力卻不差,這裡真正嚴重的,還是那個被抓傷的!想不到一雙肉掌,竟能造成這般傷勢,委實是可畏可怖啊……”

祖士遠聽在耳中,都露出悲痛神情,睦州兵馬元帥譚高苦笑道:“神醫,不敢相瞞,方傑元帥到來之初,便請了有名大夫診治,那大夫當時說的是:此人分明已經死了,還有什麼可看?”

安道全眼睛一瞪,憤然道:“放屁!你家方帥傷勢嚴重,又拖延了這許多時日,自然是命若遊絲,沉淪於生死之間——可是雙手六脈摸不着,難道人就是死了嗎?爲何不去摸他足三脈?嗯,那趺陽、太溪雖也摸不到,太沖豈不是是似有似無?你們找的什麼大夫,連這一點也看不出,他又豈敢稱個‘名醫’?”

見他發怒,祖士遠幾人反而歡喜起來:“哎呀,神醫這般說,莫非我家方傑竟還有救?”

安道全把臉一仰,以眼角掃過衆人,傲然說道:“哼,我家哥哥身上帶着安某所製藥物,及時替這位方帥用了,之後又每日灌以蔘湯吊命,留這一縷活氣又有何難!呵呵,總算不負唐斌千里奔命,也不負戴院長送我一場——安莫既然趕在這一縷活氣未散之時趕到,救活了他又有何難?只不過……”

祖士遠幾個早已心花怒放,參政沈壽、僉書桓逸齊聲叫道:“只不過什麼?神醫只要醫好方傑,不論什麼條件、要多少診金,我們都替聖公應下了。”

安道全大怒,怪眼一翻,發作道:“老子堂堂梁山好漢,缺你的診金麼?老子是說,救活了他,也不過是名醫手段,若不能救得他同以前一般無二,武藝、氣力絲毫無損,又如何顯我安道全‘神醫’之名?”

祖士遠四人都是永樂朝的大人物,昔年在江湖上也是雄霸一方角色,若是換了旁人在他們面前大喘氣,早就打得生死不知了,然而安道全譜都擺到了天上去,他們反而愈發服氣、放心,滿臉堆笑,連連抱拳:“啊呀,啊呀,使我等失言了,神醫這等高士,所思所想,自然同我等俗人大不相同。”

安道全見他謙恭,暗地一笑:世人多是隻重衣冠不重人的庸俗之輩,老子若不擺出這番狂態,怕你們還沒這麼肯聽從,安某救人要緊,可沒心情同你們天天解釋這個回答那個。”

面上傲色不變,很討打的點了點頭:“我說幾味藥材,你們記下了,速速找來與我,乃是……”

他這裡正背藥名呢,忽然夏侯成、白欽兩個跌跌爬爬,從外面衝了進來:“祖相,禍事也,童貫大軍……”

“住口!”祖士遠一口打斷,怒視他二人道:“不見安神醫正在吩咐我等麼?”

安道全裝腔作勢,不過圖人家少些廢話,又不是真個倨傲,這時便道:“留一個人面廣、說話算的人配合安某便是,其餘諸位老兄,都各忙各的去吧。”

祖士遠大喜,連忙吩咐參政沈壽留下,聽從安道全吩咐,自己帶着衆人回中堂議事,戴宗何等靈醒?聽見“童貫大軍”四個字,便曉得必有什麼變故生出。

連忙湊上前同安道全耳語囑咐兩句,又對衆人笑道:“行醫問藥之事,戴某一竅不通,但在梁山做多了情報之類事情,心思總算有幾分敏銳,祖兄若不嫌棄,小弟倒是願略盡綿薄之意,爲諸位兄臺分憂。”

祖士遠微一思忖,便即點頭:“久聞‘神行太保’大名,若能不吝指點,實是我輩之幸,請——”

當下衆人重新回到堂中,各自落座,祖士元這才沉聲道:“好了,你二人且將事情始末道來。”

夏侯成、白欽對視一眼,夏侯成便將如何遭遇官兵、如何戰敗細細說了一遭,衆人聽罷眉頭緊皺,譚高搖頭道:“衆寡不敵,輸了也沒什麼,只是童貫主力,如何會在此處?”

祖士遠正要開口,忽然聽得衛兵來報,道是東管守將伍應星,領了千餘殘軍,翻山涉水而回。

有了夏侯成戰敗先例,東管不存,亦是意料中事,不過聽說伍應星逃出生天,衆人倒也欣慰,忙令傳他進來。

伍應星走得乃是小路,本就是戰敗之將,一路跌打滾爬,愈發狼狽不堪,渾身都是泥濘,一邊往裡走,一邊便嚷嚷道:“祖相,譚帥,爲小弟做主啊!若不是那些梁山草寇無能,守不住烏龍嶺,小弟焉得戰敗?”

話音未落,戴宗“啊打”一聲怪叫,扯起一個飛腳踢來,伍應星絲毫提防也無,吃這一腳踹在臉上,翻筋斗倒飛出去。

祖士遠等人大驚起身,均想:這廝不愧叫個“神行太保”,腿上功夫端是要得!

戴宗一腳踢飛了伍應星,往後飛退,順勢拔出腰刀,吐個門戶,發怒道:“我梁山好漢,爲你家事情,千山萬水走得,千辛萬苦忍得,千傷萬痛捱得,不料一番好意,只換了‘草寇無能’四字?”

若論武藝,戴宗只好與宋江等寥寥幾人媲美,然而此刻壯士發怒,滿堂衆人無不膽寒。

祖士遠連忙把手亂搖:“好漢休怒,此事必有誤會!”

眼看着伍應星爬起身,一時怒從心頭起,飛步過去拽起一腳,踢得他翻筋斗倒地,大罵道:“你這廝腦袋吃驢子踢了?還是口裡嚼了糞?梁山和我親如一家,爲聖公事業捨生忘死,你敢出言辱沒?我不斬你,也對不起梁山兄弟一番義氣!”

說罷抽出腰間寶劍,便要斬殺伍應星,伍應星嚇得一個懶驢打滾避開,譚高、桓逸兩個忙跳起身,一個攔腰抱住祖士遠,一個便奪他劍,急聲道:“此事必有誤會,權留他驢頭在項上,解釋不通時,殺之未遲。”

伍應星坐起身來,把堂中情形一看:不必問了,那個扯飛腳踢自己的,必然是梁山中人,自己說人壞話說到了正主眼前,捱上一腳倒也不冤——不過要因此掉了腦袋,可就冤枉大了。

一念轉過,連忙跪倒叫道:“祖相,末將不是有意罵了梁山,只是情急氣憤,我那三千兄弟,折了兩千之數,小弟心中,痛得滴血啊,只想着若不是梁山衆好漢沒守住烏龍嶺,何以至此,因此一時口不擇言,小弟知錯了。”

祖士遠這般作態,一分是恨伍應星愚蠢,九分倒是爲了讓戴宗消氣,見伍應星轉過了彎,心中暗喜,臉上卻兀自是怒不可遏模樣:“放着梁山好漢在此,你同我道什麼歉?滾去向人家賠禮。”

伍應星暗鬆口氣,曉得這關過了,連忙看向戴宗,正要說話,戴宗卻陰沉着臉,先開口問道:“你這廝說烏龍嶺失陷了?那我梁山一衆兄弟何在?”

這正是:大軍浩蕩赴清溪,守將敗逃滾爛泥。誰道梁山無仗義?千里神行送神醫。

注:睦州州治所在,即今之淳安,隋開皇九年易名爲新安縣,唐開元二十年,改爲還淳縣,永貞元年,改名爲清溪縣,宋朝沿用此名。前面一直寫作新安縣,查實後統一改正爲清溪縣也。

5000+章節,求個月票!

(本章完)

第216章 關大刀單身赴會第279章 敗盡羣雄劍獨孤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422章 武孟德臨湖賦詩第553章 第伍百肆拾玖回 西風席捲幽燕地(完第130章 豹子頭念頭通達第41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一)第345章 老曹出手破蕭幹第580章 橫財在手奇禍生第371章 長鯨負我至扶桑第493章 第肆百玖拾壹回 霹靂火戰白秦瓊第687章 應天府鬥陣爭奇第32章 敢作敢當大丈夫第123章 蜈蚣何物慾飛天第638章 一聲哥哥大過天第609章 兵發三路西中東第674章 縛虎不得不急也第599章 第伍百玖拾伍回 將軍託體同山阿第349章 兀朮霸王爭放膽第699章 第陸佰玖拾肆回 壯士一生熱肺腑第208章 蕩陣無雙急先鋒第726章 天下快槍當姓盧第231章 焦挺拳打孟州道第785章 董一撞力博雙熊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516章 岳父泰山內卷忙第407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下)第11章 打虎漢鬥豹子頭第143章 登州龍蛇草莽間第719章 拯救大侄金彈子第276章 孟德奇襲房陵城第107章 第壹佰單柒回 少年郎怒抵周侗第403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上)第209章 行若春雨立若風第510章 忽有驚虹天外來第113章 武孟德強收玉麒麟第18章 大郎怒斥及時雨第592章 白馬長槍正少年第104章 第壹佰單肆回 溫柔鄉中英雄瘦第444章 七佛子急獻巧計第533章 小旋風人前顯聖第166章 鼓上蚤暗盜奏疏第106章 第壹佰單陸回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507章 陷地掀天銷不平第17章 霹靂火有苦難言第38章 揭陽嶺上遇舊人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第321章 且將寶劍贈佳人第238章 天生一副霸王膽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426章 曹孟德霸主本色第84章 辣手無情方金芝第642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四)第28章 收鼓上蚤錦豹子第113章 武孟德強收玉麒麟第766章 一物自有一物降第350章 有事弟子服其勞第592章 白馬長槍正少年第566章 幽州忽報西風起(中)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659章 輕若重時又還輕第427章 五方元帥南離火第369章 二仙山上起心潮第307章 妖眼神箭兩隨緣第576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上)第335章 病尉遲揚威異域第531章 第伍百貳拾玖回 衆人皆呼賽活驢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82章 小小身材大大膽第792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中)第477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一)第401章 鐵牛獻計衆人驚第57章 縱馬狂歌破陣子第139章 宗通判遇武孟德第362章 混世魔王鬥薩滿(上)第327章 滿山兄弟皆豪英第191章 玉麒麟大戰神槍第502章 衆法平等花和尚第480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完)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61章 囊中飛入黃蜂刺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742章 夫人廟青州顯聖這麼大年紀還過什麼情人節啊!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718章 鬼氣沖天敗大敵第510章 忽有驚虹天外來第203章 霸王叫陣樑中書第119章 天地人和話梁山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344章 金兵勇烈吾盡識第123章 蜈蚣何物慾飛天第576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上)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69章 第陸拾玖回 這黑廝倒是面善第588章 如花似玉鼓上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