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魏延何在!

民心這種東西,看不到摸不着。

看似虛無縹緲,卻能決定掌權者是流連在天堂,還是徘徊在地獄。

比如狡狐在南中,不但對漢夷一視同仁,還大興蒙學、醫社和拾遺館,讓黔首百姓都受利,讓南中部落爲之死不旋踵。

如此得人心,讓人垂涎三尺。

江東孫權,就很羨慕。

但是呢,他也就只能羨慕,而不能效仿。如果他膽敢效仿了,江東之地將永無寧日,甚至會推翻了孫家的基業。

因爲江東的民心,分爲兩種。

其一是黔首百姓的心。

這種人心,只要讓他們有口飽飯吃、能安安穩穩的將日子熬下去,就不會失去。這也是如今這個世道,所有黔首百姓的心態。

而其二,則是世家大族的心。

這種人心,要求就高了許多。得保障和維護他們的利益,讓他們的門楣得以傳承或者發揚光大,才能得到。如果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這些人就會期望換個人來保證他們的利益。

反正,效力于姓孫還是姓曹的,不都是效力嘛!

至於,談什麼忠誠之義,之前江東也沒姓孫不是?

而剛好,狡狐陳恆就深諳這些世家大族們的心態,也針對他們利益休慼相關,制定此次攻伐江東的計劃。

夏五月,荊州狼煙再起。

法正引本部和荊北郡兵,約兩萬餘兵馬,於江陵城外駐紮。讓江東守將潘璋緊急傳訊於建業,說自己兵力不過萬餘,守城無憂,然而無法再支援荊南等地。

因爲狡狐也帶着本部與高祚部合兵,威逼公安城。

兵力並不多,堪堪兩萬人。卻讓有同樣兵力的公安城守將駱統,還沒開打呢,就直接將求援的書信,扔去了孫權的案几上。

唉,沒辦法,世之狡狐的名聲實在是太盛了。

任何人對上了,都要做好戰敗的準備。

駱統在書信裡也一樣,他一點都不忌諱的說:若是狡狐攻城一月,他可以讓公安城無憂;兩個月,勝負乃未知之數;兩個月後,若是沒有援軍的話....

那麼,還請吳王孫權記得派個人來,將他的屍骨帶回去安葬,落葉歸根!

好嘛,這個語氣,搞得很悲壯的說。

駐守益陽城的朱據就不一樣了。

他給孫權的軍報,直接扔了一句豪邁萬分的話:還請吳王安心,益陽城堅若磐石,無須掛念!

他還真不是狂妄,而是益陽城本來就是最容易守住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益陽城在衡陽郡,屬於江東荊南防線最爲縱深的據點,城防工事也很完備,曹軍若是想攻下,就得發大兵而來。

但曹軍是可不可能這麼做的。

因爲發大兵而來,就會面臨公安城、始安城襲擊糧道、或者斷掉歸路的危險。也就是說,只要公安城、始安城在江東手裡,益陽城都不會面臨大軍來襲。

曹軍也是這麼做,來到益陽城附近紮營的,不過是王昶部的萬餘人。

目的只是威懾,讓益陽城的兵力不敢調動,連圍困城池都不假裝一番的。

如此一來,朱據有什麼理由,不來個豪氣萬分呢?

但是駐守在始安城的賀齊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從始安城到臨賀郡、再到交州的南海郡,都是他的防線。而他能調動的兵力,除了本部八千人外,只有陸遜從各地拼湊的、戰力很一般的五千郡兵。

但是呢,曹軍的兵力,足有五萬大軍!

分別是魏延督領的兩萬巴蜀兵卒,馬謖與鄧艾督領的三萬南中蠻夷。

更讓人崩潰的消息,是前些日子細作傳來的。說狡狐又在南中徵召了兩萬大軍,正由傅僉率領着趕來荊州。

目的地,就是始安城!

以一萬三千對陣七萬大軍,兵力之懸殊,讓賀齊這位征戰了一生的老將,都寢食難安。短短十幾日內,白頭髮又多了不少。

是的,賀齊的年紀,已經邁過了六旬。

在孫策還沒有進攻江東的時候,他就出仕爲郡中的小吏、代理剡縣的縣令了。

跟隨孫家後,他戎馬的三十年生涯,不是平定山越就是討平叛亂,都是在江東腹地內渡過的。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爲江東開闢了不少郡縣。

比如建安郡。

這個以漢獻帝當年的年號,爲名的郡,就是賀齊開闢出來的。也是大漢朝,第一次在閩越故地裡(後世福建)建立郡縣。

還有新都郡等。

可以說,賀齊之前輾轉遍了整個江東,一直都忙活着討伐叛亂和建立郡縣。是故,熟悉江東每一寸土地的他,也有足夠的理由,來憂慮此番曹軍的進攻。

他看透了,曹軍爲何將大軍都扔來這裡的意圖:曹軍這是要進攻江東空虛的腹地!

但是呢,兵力捉襟見肘之下,他對此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也怪不了陸遜。

他知道,陸遜能東拼西湊的,從各個郡縣調出五千郡兵給他,已經盡力了。

而且陸遜臨走之前,也給了他一封書信,說自己在兩個月內,必然返回來荊南!還會帶回來東線的援兵!

唉,兩個月。

恐怕一個月後,某的防線就崩潰了....

白髮蒼蒼的賀齊,站在始安城的城牆上,看着城外曹軍連綿的兵營,心中感慨不已。

城外的曹軍,是曹將魏延統領的。

對於這位之前隸屬劉琦的猛將,歸狡狐後屢屢建功的大將,賀齊還是知道的。也正是因爲知道,才覺得難以對付。

魏延並沒有攻城,而只是圍困。

而且圍困城池的兵力,從營地上看,只有一萬人!

另外一半兵力,行蹤不明!

賀齊隱隱能猜到,另外一半曹軍,去了哪裡:應該是轉道南下進去交趾郡,與馬謖部一起進攻臨賀郡了。

因爲曹軍攻下臨賀郡,江東駐守始安城的戰略意義,就不復存在。曹軍已經撕開了防線,得到進入桂陽郡的路線。

尤其是,曹軍鄧艾部,還在猛攻着交州的南海郡!

南海郡也是和桂陽郡接壤的!

這就意味着,曹軍此番的戰略意圖,呼之欲出!

狡狐陳恆,是想讓魏延、馬謖和鄧艾在桂陽郡會師,然後北上進攻長沙郡,將整個荊南的江東軍都包了餃子!

變成甕中之鱉!

“阿父,要不明日,由孩兒率軍出城與曹軍戰一場,試試敵軍的虛實?”

一聲請命,打斷了賀齊的思緒。

是他的長子賀達。

賀達爲人輕財貴義、膽烈過人,很有乃父之風,隨徵以來頗有建樹。就是有一點不好,性子任氣欺上,經常犯迕,與江東其他同僚的關係很差。

所以呢,看到了躍躍欲試的兒子,讓賀齊的憂愁,又加了一分對家族未來的憂慮:江東風雨飄搖之際,這個要繼承自己八千私兵部曲的兒子、多次犯迕上官及吳王的兒子,能擔當得起家族的未來否?

“阿父,讓孩兒試試吧。孩兒不會魯莽行事的!”

看到賀齊沒有回答,賀達又出聲請示了一句。

唉,罷了,戰事要緊。

賀齊回過神來,將心中的念想甩出去,捏着鬍子沉吟了一會兒,纔出聲言道:“也好。明日爲父率軍出戰,吸引曹軍的注意,汝尋了個機會,帶三千兵馬趕赴臨賀郡協助劉纂防禦。嗯,到了臨賀郡,遏城池險要而守即可,不可出城於曹軍野戰!”

劉纂(史實人物),是賀齊的得力部將,如今領三千郡兵駐守臨賀郡。

“去臨賀?阿父這是要分兵?”

賀達一聽,連忙出聲勸說道,“此城池防禦工事不善,我軍又僅八千兵卒,孩兒若是帶了三千,屆時若是曹軍大舉攻城,阿父豈不是危也?更何況,前些日子,細作來報說,曹將傅僉正帶兩萬南中蠻夷而來,十日內必抵達!阿父僅五千人.....”

“唉.....”

賀齊深深的嘆了口氣,揮手止住了兒子的諫言,“我兒不必再說了。臨賀郡不容有失,不然我江東危矣。也不必擔心爲父安危,爲父若是抵禦不了,亦可全身退回臨賀郡!”

理所當然的,賀達急了,扯着了賀齊的袖子,“要不讓孩兒留在這裡駐守,阿父帶兵去....”

但話還沒說完,就被賀齊一聲呵斥給制止了。

“賀校尉,聽令行事!”

額....

好吧,都扯到了官職和軍令了,賀達也沒法分辨什麼,只好拱手應諾。讓眉目間的憂慮,暈染了整個臉龐。

但是呢,當翌日賀齊率軍出戰的發現,讓他如陷冰窟!

曹軍偌大的軍營,能容納萬人的軍營,在面臨他來襲的時候,竟然放棄營寨而逃了!尤其是,這些逃命得曹軍,總數僅有千餘人!

而魏延部有兩萬兵卒!

第四九一章、臣命不久矣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一二六章、不如獨樂第二五四章、爭權自重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二一三章、天賜良機第三十三章、世家法則第十八章、婢生子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四十五章、溫侯呂布第二七三章、狡狐將死第四七零章、爲爾等備下棺木第十五章、曹阿瞞來了第四九二章、果真陰險第二二五章、破敵之策第二六四章、賢良觀勢於野第一四八章、匹夫安敢欺我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二九八章、魏奪嫡之始第一四六章、打了再招降第一七四章、等着被射一身吧第三七九章、兩小兒始彼此伴第三二八章、自釀苦酒必自嘗第七十一章、丁夫人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四五二章、各取所求第三七一章、此乃神來之筆也第二零七章、有船自遼東來第二九七章、荀彧之殤第一九四章、軍有司馬名郝昭第三四一章、關中一夜羌氐舞第一八七章、以州爲桃殺三士第一二四章、人心思變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五十八章、參贊軍機第八章、 信經書得永生第一八八章、爲文姬之子覓封侯第一八零章、自古燕趙多豪傑第二六七章、以殺止戈第二九零章、悲夫!公瑾尚饗第一八九章、太原王彥雲第三六六章、夾縫生存的悲哀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四二二章、拿來儆猴的雞第三四一章、關中一夜羌氐舞第四七四章、自立巴蜀乎?第一六八章、麻煩你傳個話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四一八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七零章、對某是殺還是放第三二三章、單刀赴會乃鳳雛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二二一章、毒士的善意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四九章、鬼才卒第五十三章、張騎都尉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一九四章、軍有司馬名郝昭第一二二章、子初勉之第四三二章、願雷劈死魏文長第九章、陳留太公車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漢第二三六章、有辱家聲矣第一五六章、虎豹騎曹子丹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四十六章、兗州叛(求收藏推薦)第四五五章、殿前對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四三四章、謀全局圖野心第一零一章、歸師勿掩第三零三章、可願往關中否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二十一章、公元189年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三二零章、君子藏器於身1第一三七章、私德有虧第二八一章、既生恆,何生瑜第二三二章、爲袁本初祈第一六五章、論馭下的肉骨頭第四六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的血案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五十三章、張騎都尉第三零四章、漢寧王之玉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四九一章、臣命不久矣第二一二章、欲天下無羯人耳第一九四章、軍有司馬名郝昭第五零三章、大局已定第四八三章、未來可期第四九七章、名分已定第四零七章、利益是決策源泉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五十二章、一言殺一人第一八九章、太原王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