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生離死別

第二天,被圍8個多月的青州城門大開,巴根臺和李全率領最後的7千餘忠義軍將士走出城門。儘管大部分人都帶傷,所有的人都被飢餓折磨的骨瘦如柴,他們的衣甲敝舊破爛, 但是他們的武器擦的鋥亮,每個人都高昂着頭,象是凱旋的勝利者。

蒙軍列陣迎接,向這些勇武的士兵致敬。巴根臺策馬來到孛魯馬前,單膝跪倒,右手撫胸說道:“孛魯殿下,我已經完成了我的使命,現在李全和他的士兵來到了你的戰旗面前,向你的大軍致敬。該你履行你的諾言了,給他們生命,給他們尊嚴,善待你腳下的土地,善待這裡的人民。”

孛魯說道:“我們蒙古人不會做有違扎撒的事情,你大可放心。叫李全來見我吧!”

李全走到孛魯面前,雙膝跪倒在塵土中,忍不住涕淚橫流。孛魯刀鋒一樣的眼睛瞪着李全, 說道:“李全,你臣服我們蒙古汗國了麼?”

李全說道:“從此以後,我李全爲蒙古臣,永世不變。”

孛魯說道:“好!我們蒙古人最敬重勇士,最鄙視謊言和叛賊!今天,我就封你爲蒙古山東行臺都元帥,那是因爲你英勇善戰,頑強不屈。如果你敢背叛蒙古,我就會按大汗的扎撒處死你。”

李全毫不畏懼,大聲說道:“我們漢人也有一言九鼎的漢子,我絕不會反叛你。”

孛魯說道:“說的好!我的大帳給你們準備了甜美的馬奶酒和飄香的烤全羊,從此我們就是一家了。但是巴根臺要走了,不能聽到家鄉的祝酒歌了。”

巴根臺說道:“殿下,我的參謀軍官都是跟隨我多年的部下,我帶他們一起走吧。”

孛魯說道:“我也需要熟悉在這片土地的軍官,他們我留下了,你可以帶走兩個人。嘎爾迪的百人隊會護送你立刻出發,有他和你30個忠心奴隸,你的安全不成問題。你準備一下,一個時辰後出發,不用到大帳向我辭行了。”

說罷,孛魯撥轉馬頭,大喊:“李全!我在大帳裡等你。”

巴根臺喊道:“殿下,木華黎國王葬在哪裡?”

孛魯停了一下,打馬而去,煙塵中傳來孛魯的聲音:“在葭州無定河畔,茫茫草原就是父王昇天的地方。”

分別的時刻終於來臨了,也許就是生離死別。巴根臺沒有向忠義軍舊部告別,悄悄的帶上舒穆魯海春和黃凱,走向了未知的命運。

嘎爾迪和納爾丁早就列隊等在大道上,努桑哈等一齊來爲巴根臺送行。帶孫大叔說道:“我得到消息,大汗病的不輕,性情也大不同平常。見到大汗再也不要出言頂撞,小心認錯,聽候大汗責罰。你要還像以前那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恐怕大汗震怒,就不好收場了。”

巴根臺說道:“一切自有長生天安排,我只想見大汗一面。我準備好了,流放,削奪封地,處死,我都心甘情願。”

帶孫搖搖頭,不再說什麼了。楊妙真緊緊抱着他,久久不願鬆開,輕聲在他耳邊說道:“活着,好好活着,活到相見的一天。”

巴根臺狠了狠心,掙脫了她的懷抱,跳上天馬。戰馬盤旋嘶鳴,彷彿也不願離開這塊土地,這支軍隊。巴根臺終於撥轉馬頭,向北馳去,不再回頭。

1年以後,原山東忠義軍將領夏全進軍楚州,趕走了淮東制置使劉焯。淮東迭遭兵亂,三任制帥皆毀於叛軍。南宋朝廷見這塊土地飽經戰亂,已經滿目瘡痍,百姓離散,無力養軍了,不得已罷撤了江淮制司,改楚州爲軍州。

兩年以後,李全和楊妙真在莒州磨旗山結爲夫婦,一年以後,他們的兒子李璮出生。

1231年,李全親率山東軍忠義軍渡淮南征,在楚州與夏全部會合。但是在圍攻揚州的戰役中,李全陣亡,忠義軍餘部退回楚州,由楊妙真繼續統領。

1231年5月,忠義軍在淮南的楚州、大城等5個城邑相繼被宋軍攻克。楊妙真帶着幼子李璮率領忠義軍餘部北渡淮水,退回益都老家,繼任蒙古山東行省。

不數年,楊妙真在對巴根臺的思念中去世,她再也沒有見過她無比熱愛的巴根臺。李全和楊妙真的兒子李璮襲父職繼任山東行臺,專制山東30年。

成吉思汗之孫,大諾顏拖雷之子,元世祖忽必烈繼位以後,加授李璮江淮大都督。中統三年(1262年)李璮畔蒙歸宋,7月,蒙軍攻克濟南,李璮被俘處死。

巴根臺締造的山東忠義軍象流星一樣劃過歷史的天空,到這裡終於劃上了悲壯的句號。儘管李全夫妻父子艱苦經營山東近40年,但是因爲巴根臺在益都培養的工程技術人才,工商業管理人才絕大部分戰死沙場,還有一部分病死或流落他鄉,他們再也無力重現益都的理想之城。

嘎尓迪、納爾丁等護送巴根臺一路北行,部隊每人備3匹馬,日夜兼程。渴了就喝馬奶,餓了就吃醃羊肉。有的蒙古士兵把生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馬鞍下,半天以後就半熟了,味道很鮮美。睏倦了就在馬上睡覺,很少宿營。

遇到高山他們縱馬而上,遇到不能徒涉的大水他們就把隨身的牛皮袋吹成氣囊,浮水而過。海春和黃凱沒有經過如此艱苦的行軍,十分不適,兩股都磨得鮮血淋淋。

巴根臺沿途採集草藥給他們敷上,以防傷口在炎熱的夏季感染。儘管行軍十分艱苦,但是蒙古士兵卻十分豪邁,沒人覺得不能忍受。經常有士兵一邊行軍一邊唱起家鄉的長調,悠遠的歌聲響徹整個草原,直到唱的每個人臉上都有了笑容,於是隊伍又精神抖擻的前進。

連海春和黃凱都被感染了,感到興趣盎然。誰說蒙古人是吃人惡魔,他們和漢人一樣,有自己的悲歡喜怒,愛恨情仇。他們比漢人更加吃苦耐勞,樸實勇敢,他們待人誠摯熱情,無論多麼艱苦,每個人臉上都會閃出孩子氣的笑容。

海春和黃凱被這個民族深深的感動了,難怪他們之中會孕育出成吉思汗、巴根臺這樣的硬漢,這樣的偉人。

部隊沿途跋涉,不在任何城邑村莊停留,不一日望見了巍巍雄踞在華北平原的中都城。那是巴根臺拼死奮戰過的地方,現在牢牢掌握在蒙古人手裡。

部隊由懷來、宣德、宣平一路出塞,沿着外長城一路向西。腳下就是漠南的草原了,向北望去就是巍然聳立的大青山延綿不絕。

部隊爆發出一陣歡呼,很多人征戰中原很多年了,再沒見到過遼闊的草原,能不激動。海春和黃凱頭一次見到這麼廣闊的原野,也被這雄偉壯觀的景象而震驚。啊,草原之子巴根臺回來了。

美麗的草原猶如一劑良藥,把籠罩在隊伍頭上陰雲吹的一乾二淨。海春知道了,爲什麼生長在這裡的人心胸如此寬廣,爲什麼這裡的人總能那麼樂觀豁達。

疾疾趕路的隊伍開始有了笑語,嘎尓迪對巴根臺說道:“我怎麼也忘不了我們少年時代的那些事情,那時候真好啊,我們無憂無慮的在大草原上飛奔狩獵,沒完沒了的歡聲笑語。人長大了,煩惱和不如意就都來了,讓人怎麼也笑不出來。就像你,已經成了傳奇的草原英雄,可是這麼多天也沒見你有過笑容。”

巴根臺說道:“我並不想當草原英雄,我只想過咱們小時候的日子,我們幾個縱馬馳騁,飛鷹射獵。可是長生天自有他的安排,人長大了就學會了愛和恨,在這紛擾的世界上,我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

嘎尓迪說道:“是啊,我就恨過你,我怎麼也不理解你爲什麼爲了一個奴隸殺我的親叔叔。但是現在我不恨你了,你是草原上人人傳唱的英雄,你做什麼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也許你是對的,錯的是我。你的姐姐已經爲我生了3個兒子,我不能再責怪她的家人了。”

兩個人說起家鄉的親人故交,唏噓不已。巴爾虎的鄂爾都老諾顏已於8年前病逝,這也許是長生天開恩,因爲嚴重的風溼病折磨了他20年了,痛苦生不如死。

嘎尓迪的長兄阿斯根陣亡於西征戰役的不花剌城下,嘎尓迪繼承了百戶官的職位,也是百夫長了。

小妹託婭的丈夫自幼體弱多病,成婚2年就去世了,沒有留下一個孩子。託婭那時候可憐啊,孤苦無依,她也因此信奉了聶斯脫裡派基督教,在宗教中得到安慰。

拖雷大諾顏的大夫人唆魯和帖尼出身克烈部,也是聶斯脫裡派基督教徒。大夫人從一個教士口中知道了託婭的遭遇,很同情她的不幸,就把她接到自己身邊做侍女,現在生活是安定了。唆魯和帖尼夫人幾次要給託婭找個丈夫,託婭一概推辭,她說她再嫁就要嫁一個真正的草原英雄。

珠嵐阿媽年齡大了,眼睛幾乎看不到了。但是她公正嚴明,把巴根臺和那日鬆的封地治理的很好,人畜興旺,人人都尊敬她。

蘇勒哈爾也成爲了怯薛軍百夫長,他忠誠勇猛,樸實無華,深得成吉思汗喜愛,同袍信任,現在也是一兒一女的父親了。

蒲察柳眉日日侍奉在金頂大帳,沒有給那日鬆生養。那日鬆又娶了一位賢惠的次妻,現在也有了3個兒子和1個女兒了。那日鬆的特種部隊了不起啊,蒙古少年沒有一個不夢想着當特種兵建功立業,那日鬆也是蒙軍後起將領的佼佼者,現在已經是巴彥淖爾的千戶官了。

兀良哈臺15歲了,已經是特種兵空勤部隊的指揮官,他手握1號鷹徽,誰都知道特種部隊的金牌早晚會到他手上。所有的人都說兀良哈臺是又一個巴根臺,智勇冠絕全軍。

巴根臺軍中的好友大多安好,就是百夫長特木爾傷了腿,成了瘸子,騎不了馬了。現在留在了阿斯特拉罕的阿萊城,在大汗長子朮赤殿下的兀魯斯管理民政,脫離了軍隊。朮赤殿下病逝以後,又輔佐朮赤殿下的繼任者拔都殿下。

還有就是史天倪被武仙所害,大汗震怒,嚴令孛魯消滅真定的武仙。結果孛魯還沒動手,武仙就讓彭義斌收拾了。目前史天澤承襲了史天倪的爵位,繼領史家軍,當年那個一臉孩子氣的少年也已經是萬戶、都元帥了。

第十八章 生而何歡第五十二章 南下淮東第六十二章 政保總局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三十九章 奧斯塔德第八十二章 一二一三第二十三章 關河爭奪第二十一章 權臣生活第七十一章 慘烈大捷第十八章 鉗形攻勢第二十八章 黑海霸王第七十一章 坦露真相第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十八章 資源之殤第五章 殺賊立威第五十章 威震天下第八十一章 生離死別第八十五章 斡爾朵城第三十五章 榮耀大婚第七十一章 諜海無涯第二十八章 大雨之夜第七十七章 內部分裂第十六章 奴隸之死第十六章 邵約之戰第二十一章 狼羣來了第六章 兩世兵王第七十五章 制帥之死第十六章 戰略分歧第八十二章 夢中額吉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三十九章 血腥報復第七十五章 制帥之死第八十二章 金國滅亡第六十七章 初入虎穴第五十九章 破釜沉舟第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四十一章 工人萬歲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九章 天下無敵第八十六章 收緊羅網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七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八十三章 草原扎撒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六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九章 天下無敵第七十四章 口舌爭雄第七十六章 先知堅忍第二十四章 索道驚魂第七十二章 狙殺計劃第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十三章 蠻族來了第四十七章 城市崛起第六十八章 教士盟友第三十四章 防禦體系第七十八章 折衝樽俎第三十二章 威尼斯人第七十四章 外交戰略第十一章 逼敵速戰第七十五章 征程前夜第五十三章 嶄新羅馬第六章 一盤散沙第四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四章 遊擊摧敵第六十二章 當機立斷第十三章 佩斯之亂第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十二章 金國滅亡第五十九章 百死不悔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六十五章 縱橫中原第五十七章 堤下蟻穴第三十三章 基地歲月第八十五章 亂世陽謀第五十章 契約工人第四十二章 再入沙場第五十三章 崗位培訓第八章 一往無前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導第九十章 聖城驚變第四十七章 從容登陸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六十七章 一個弩兵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七十四章 外交戰略第三十四章 未來戰士第十七章 斷腸之毒第四十四章 整頓匪軍第五十三章 橫掃山東第二十六章 心中有魔第七十六章 先知堅忍第六十三章 冰上屠戮第十二章 瓊山屠兇第四十二章 王在何方第八十章 整飭軍備第五十四章 諸部大會第四十六章 一地雞毛